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七四章 经验主义有时会害死人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七四章 经验主义有时会害死人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什么!模板?小李你是说模板可能不够?你今天找我是想追加模板。”

李华勇今天找到蔡老头,说今天的事“非找您做主不可”,说实话蔡老头最开始还有点紧张,不知道一向显得淡定从容的李华勇到底找他有啥大事。

可是当李华勇说明来意后,紧张感当然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不过想想李华勇这话也不算夸张,增加模板,其实就是增加项目部的成本啊,涉及到成本的事情,那当然只有一把手才能做主。

想到这蔡老头也没有继续深想,他对和李华勇一起进来的李瑜说道:

“二愣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前些天不是叫你排施工进度倒排计划吗?我记得在开会时后还特意提醒过你,啊,要把这个材料备料计划一起排出来。你呀你。。。”说到这蔡老头摇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状的样子:

“你这个人啊,真不知道怎么说你,你平时做事就不能细心一点吗,你现在告诉我,工地怎么还会出现模板短缺现象。。。”

没等蔡老头说完,李二愣子就大喊冤枉:

“工地上的模板不缺啊,蔡指挥,你好好想想,从我提的那份计划到现在,咱们都已经施工完三层楼了吧,在这些天,你听到有人说过模板短缺吗?”

蔡老头一想也是啊,这都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如果工地上真的缺模板的话,那应该大家早发现了,还会等到今天才知道?于是蔡老头又把目光对准李华勇:

“这个。。。小李,你详细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蔡总,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那模板的确是够用的,不过您刚才都说了呀,咱们的施工速度还是有潜力可挖的,而我认为想要进一步挖掘潜力,那就非增加模板不可。”

“嗯?这话怎么说?”

蔡老头盯着李华勇,李华勇也直视着蔡老头:

“蔡总,我们说的挖掘潜力,说穿了就是压缩施工时间,压缩各种各样的施工时间,尽最大努力,尽最大可能的压缩各道工序作业时间。那您认为压缩到一定程度,还有哪段时间是最有利用价值的呢?”

嗯?蔡老头对李华勇这个问题来了兴趣,不过他没有自己去想,他直接反问李华勇:“那小李你认为,还有哪段时间可以利用?”

“混凝土凝固的时间,我们在等待混凝土凝固之后拆卸模板这段时间可以利用。”

蔡老头一震,他先看看李华勇,然后又看看李二愣子:

“来来咱们坐下说。。。”

蔡老头自己就是老施工了,因此李华勇这话他一听就懂。其实别说是蔡老头了,就连普通人都知道,混凝土的凝固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刚浇筑完混凝土之后,你不能马上把模板拆除。

而李华勇的意思,就是把这段时间利用上,把等待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利用上。那么想做到这点的话,那当然就要增加模板。

坐下之后蔡老头没有先和李华勇说话,他首先“训斥”李二愣子:

“你当时这么没想到这点?”

“我当时考虑过的,我只是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而已,墩子我跟你说吧,其实我现在也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蔡老头能够看得出来,这两位在进来之前应该争论过这个问题,只是之前没有争出个结果,这才争到自己面前。这样也好,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李二愣子开始在李华勇面前卖弄他的专业知识:

“混凝土的凝固当然需要一定时间,这是普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混凝土到底是怎样凝固的呢?它的凝固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它的凝固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还有各个时间段大概能达到什么强度?墩子这个你可能就不太清楚吧?”

李华勇强忍住笑:“愿闻其详。”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其实还真不好说啊,这和水泥的品种有关;和掺和料的多少,掺和料品种有关;和施工时后的温度有关;和施工时太阳是否直晒,施工时有无风有关;而在这其中特别是外加剂,混凝土的凝固和外加剂的关系就更大了,比如说早强、缓凝、速凝,等等等等。。。”

见到李二愣子在那掉书袋,蔡老头脸都黑了:“说重点。”

“好好,说重点说重点,简单的说,混凝土的凝固分为初凝和终凝。常温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在3~6小时,手轻按混凝土表面,不粘手,混凝土表面收水,有一层发亮的薄膜时为初凝;当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发白,手按无印,即终凝。终凝时间一般为8~10小时,当然夏季和冬季的气温不同,凝结时间会缩短或延长,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混凝土的强度。。。”

说到这李二愣子顿了一顿:“混凝土想要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大概需要28天左右,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但是墩子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什么叫做增长曲线呢?简单的说,混凝土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呈曲线关系。14天以前,曲线较陡,14天以后曲线开始变得平缓,28天以后曲线更加平缓。就是说混凝土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地增长,开始较快,以后则渐缓。。。好了我也不说这些没用的了。。。”听到这里李华勇和蔡老头心里同时发笑,心说你也知道你在说些没用的呀。

“。。。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我刚才为什么说那么多呢?就是想说明混凝土的强度在最开始时增长很快,比如刚才墩子提到模板拆除问题,在我们这个项目,一般在浇筑混凝土后12小时,最多24小时,根据混凝土已经达到的强度,其实就已经可以进行模板拆除。而根据我们之前的倒排计划,如果按照四天一层的施工速度,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增加模板,这样做既没必要,也不经济。”

李二愣子虽然说了一大堆废话,不过总体听上去还是很有道理的样子。这时候蔡老头有把目光对准了李华勇。

李华勇微微一笑,他先和蔡老头开个玩笑:

“蔡总,你说李工这算不算是欺负人?他这明显就在欺负我只是个高中生嘛。”

“嘿嘿。。。”听到李华勇这么说,蔡老头和李二愣子同时笑了。

“好吧,既然李工欺负我是个高中生,那我就用我高中的知识问李工一个问题,我记得在中学的化学课本曾经说过:混凝土的凝固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我就想请问李工了,这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我们人类都已经完全掌握或者了解了吧?比如你刚才说的模板拆除时间,你能够保证在这个时间拆除模板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一定不会发生意外吗?”

“这个。。。”

李二愣子说不出话来。李华勇心里叹一口气,他当然知道李瑜肯定不敢保证,更不敢夸这个海口。因为李瑜刚才说的,更多只能说是一种经验之谈,谁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不会出现意外。

这也就是李华勇明知道真实历史中已经在这个项目实现过“三天一层”,但是当他自己身临其境的时候,他依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原因。

就在李华勇穿越之前不久,在他前世的家乡,曾经发生过一起重大建筑安全事故,在一个电厂修一个冷却塔,因为一个作业平台垮塌,造成70多人伤亡。李华勇不知道这是不是建筑史上最大伤亡事故,但绝对是他听过的最大伤亡事故。

至于这个事故的原因,李华勇虽然并不了解内情,但根据李华勇的专业素养,他根据公开信息来判断,他倒不认为这是什么偷工减料问题,因为倒塌的是作业平台,这并不属于建筑产品本身的。

对于这个事故的原因,李华勇只能用一句话来评价:经验主义害死人。

那到底是什么经验主义错误呢?这其实就是李二愣子刚才说的事情了。

真实历史中的那个事故,是在工人搭设或者提升作业平台时候发生的。当然那种冷却塔的施工作业平台可能比较特殊,不是普通的脚手架,施工人员和材料堆放可能都在一个作用平台上,因此这种作业平台很大,很重,要求也比较高。

但无论任何作业平台那都需要受力的,需要支撑的。而那个作业平台选择了把建筑物本身作为支撑。结果在发生事故时居然发现选择支撑的地方混凝土居然还没有凝固。。。

真实历史中的那家施工单位实力其实挺强,是得过“鲁班奖”的冷却塔专业施工单位。那他们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那当然就是经验主义---像李二愣子这样的经验主义,他们认为到了那个时间,混凝土应该凝固了。。。

而真实情况是,那几天李华勇虽然不在家乡,但也知道家乡那几天的天气忽冷忽热,时而艳阳高照,时而又冰雪交加。

而这个,很可能就是那起事故的最重要原因。

李华勇在回忆往事,而李二愣子被李华勇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一时间,房间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等李华勇回过神以后,他又抛给李二愣子第2个问题:

“李工你刚才说,你的倒排计划是按照四天一层来考虑的,但假如我说这个速度还不够呢?我现在想达到三天一层呢、你认为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的话,那还需要增加模板吗?”

“嗯!”

听到李华勇这样说,李二愣子睁大了眼睛,旁边的蔡老头同样睁大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