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回1978都市放牛 > 第12章 春风十里长安梦

重回1978都市放牛 第12章 春风十里长安梦

作者:飞鱼化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0 16:59:49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柳姐在离开前,悄悄给了母亲三百块钱,又塞给妹妹一张大团结。接着她来到江川家,跟江川的父母打了声招呼,随后江海、江川向家人道别。三人跨上自行车,兴高采烈地踏上回城之路。

他们骑着自行车,穿过金黄的稻田和硕果累累的果园。江海和江川一边骑车,一边哼着小曲,而柳姐也轻轻地小声附和着。秋风吹拂着他们年轻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道路两旁的树木纷纷落下叶子,宛如一只只飞舞的彩蝶。

走的时候,是一大早,大家都没有吃饭,骑了有十里路,到了平安公社,公社里有国营食堂。为了赶时间,他们要了三碗羊肉面,一碗二毛钱,江海交了六毛钱,一斤半地方粮票。一会儿,三大碗羊肉面端了上来,那浓郁的香气伴随着热腾腾的雾气飘散而来,让人垂涎欲滴。他们迫不及待地低下头,大口吃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下馆子对于大多数庄稼人来说都是一种颇为奢侈的行为。毕竟,许多人家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去一次饭馆。所以饭馆里的人寥寥无几,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享受美食的心情。

大碗里盛满了厚厚的肉块和面片,面多汤少,看上去十分诱人,每一口都充满了醇厚的味道。羊是在山上自由放养长大的,它们以山间的青草为食,饮用清澈甘甜的泉水。当地人戏称这些羊:“吃的是甘草,喝的是矿泉水,屙得可是六味地黄丸呢!”真可谓屙金尿银,肉质鲜嫩多汁,毫无腥膻之味,堪称当地的一绝,声名远扬。

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面片,他们心中满溢着满足感。这不仅是对味蕾的一种享受,更是对辛勤劳作后的自己最好的犒赏。三人吃的碗底朝天,又把碗舔干净,吃罢饭舔碗,尤其是舔带汤的饭菜碗碟,是这时候约定俗成的行为,一方面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从侧面也说明粮食的珍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饭后,各自要了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涮净碗底,喝完汤,才起身出发。

路上,江海一遍骑着车子,一边对柳姐说:“姐,你想不想去长安转转。”柳姐说:“你到长安去干啥?”“当然是去买新式的布料。”江川说:“江海,我也和你们一起去长安。”江海说:“好,我们三个人,先去厂里开好介绍信,然后去买火车票,临走前去银行把钱全部取上。”过了黄河,又骑了将近一小时就到了服装厂,这个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多钟,厂里还没有下班,江海来到厂长室,赵厂长一见到江海,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说:“江海你们来了,快坐下。”江海他们坐下后,赵厂长说:“江海,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进货?”江海说:“赵叔你把介绍信开好,我们带上所有的布票,才能出发。”这时候出门全靠介绍信,直到一九八四年才取消介绍信,办理身份证。服装厂购买布料也是需要布票的。赵厂长说:“我现在就给你们开介绍信。你们先说说,要去哪里,我好给你们开介绍信。”江海说:“我们准备到长安纺织厂,看看有好的布料,就买下来。”说着,赵厂长就拿出公函,写了起来,只见介绍信上写着:

朝阳县服装厂介绍信

长安市纺织厂:

兹有我单位王江川、柳风梅、王江海三位同志前往贵单位办理购买布料事宜,请予以接洽。

王江川:性别,男,年龄,21岁。现任我厂销售科副科长

柳风荷:性别,女,年龄,22岁。现任我厂销售科科员

王江川:性别,男,年龄,18岁。现任我厂销售科科员。

朝阳县服装厂地址:县城西大街消防队对面。电话:

介绍信有效期限30天

朝阳县服装厂(盖章)

1978年9月20日

赵厂长对江海说:“我这样写,为了少招惹麻烦,主要是担心你太小,别人不相信。当然一切由你做主。”江海说:“赵叔,理解,理解。”赵厂长又说:“我到财务看看,厂里还有多少布票?”赵厂长进了财务室,小刘会计这会儿正闲着,小刘30岁上下的年龄,中等个儿,长得眉清目秀,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看见厂长进来,就问:“厂长,有什么事?”厂长说:“小刘,厂里现在还有多少布票?”小刘回答说:“大概还有四万尺布票。”厂长说:“好的你整理一下,待会拿到我的办公室里来。”小刘脆生生地答应说:“好的,厂长。”

厂长和江海他们正聊着,小刘进来了,看了江海他们三人一眼,笑着说:“这不是三个财神来了。”又走到厂长面前,把装着布票的一个小箱子递了过去,说:“四万尺布票都在这里。”赵厂长把箱子递给江海说:“你们点点。”江海说:“赵叔。我们就不点了,我打个领条。另外我进货,需要资金,先向厂里借三千元。”赵厂长说:“可以,你打个借条。"事情做完后,江海他们三人就告别厂长和会计小刘,出了厂子。江海和江川到火车站去买火车票,柳姐回家去拾掇行李。这是江海重生后第二次来朝阳县火车站。老旧的朝阳县火车站,承载着时代过多的记忆。站台上,人来人往,旅客们背着行装,行色匆匆地奔向各自的起点或者是终点。火车的轰鸣声和蒸汽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粗犷而质朴的感觉。

老旧的砖石结构的站房,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墙壁上挂着老式的时钟和车次信息牌,候车室里摆放着木制的长椅,人们或坐或站,等待着列车的到来。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江海拿着介绍信来到售票窗口,这个时候有直达长安的火江海买了三张到长安的硬卧票,江海知道这个时候火车是人们长途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因此,列车上的人特别多,好多旅客都没有座位。不像后世,到长安不但可以直达,出行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乘高铁,也可以坐飞机,还有特快列车,还可以自驾。江海买的票是今晚十点半到长安的。买完车票骑上自行车,就到了柳姐家。现在是下午一点多钟,上午的时候吃的迟,现在肚子还饱饱的。柳姐笑着说:“江海啊,几点的火车?”江川说:"到长安是晚上十点半的。”柳姐和江川都没有出过远门,对出行充满了渴望。柳姐又问:“出门都带什么?”江海说:“带上洗漱用品,还有常用的一些头疼感冒,消化不良的药就行,带些鸡蛋,饼子就可以了,记得带喝水的杯子。我这里还有一些全国粮票,如果家里有,再带一些,穷家富路。”这时候文新午睡起来,对柳姐说:“我们家不是有一百斤全国粮票,你们全带上。”江海说声:“好!”就又嘱咐大家休息,休息好以后到银行去取钱。

晚上的时候,文新买了站台票,乘车时间到了,大家先后登上列车,找到自己的车厢,文新就告辞了。车厢是上中下三个铺位,两个上铺,一个中铺,柳姐在中铺,江川江海上铺。时间到了,随着列车汽笛的一声长鸣,机车缓缓启动。文新在站台上缓缓招手,大家也挥手示意,渐渐地列车远离了万家灯火,驶入黑暗。江川、柳姐也没了开始的兴奋,登上自己的铺位开始休息。再次听到列车广播传出的声音,已经是清晨,秋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列车上,人们喧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车窗外,三秦大地上的美景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山峦起伏,层林尽染,金黄的玉米地与斑斓的树叶相映成趣,宛如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令人陶醉其中,目不暇接。此刻,车辆正在平稳地前行着,八百里秦川。一望无际。秦川的美丽令人赞叹。青山绿水环绕着村庄,蓝天白云映照在清澈的河水中。大片的田野一望无际,玉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里的自然风光让人如痴如醉。柳姐、江川打开眼前的车窗,尽情欣赏美景。江海躺在上铺,无心欣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看惯了喜马拉雅的巍峨雪山,谁还在乎低洼处的那一抹雪景。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着,快到下午一点钟时候,列车的广播开始播音“列车前方运行到长安车站,请下车的旅客,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准备下车。”列车在长安车站缓缓停下,三人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向站外。七十年代的长安车站,充满了时代特色。站前的广场宽阔而热闹,人们大多穿着蓝黑颜色的衣服,或扛着行李,或与亲人告别。周围的建筑略显陈旧,墙壁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标语和宣传画。

广场上,有卖小吃的摊贩,香气扑鼻;也有报摊,摆放着各类报纸和杂志。不远处,几辆老式公交车缓缓驶过,车上的乘客挤得满满当当。

远处古老的长安城墙,尽显历史的沧桑。街道上自行车和行人穿梭其中,不时传来阵阵铃声和呼喊声。街头巷尾,还能看到一些老旧的店铺,招牌上的字已经褪色,却依然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他们仨来到北门的小吃街。长安可是华夏的面食圣地,最出名的面食当属油泼辣子干拌面啦!这面啊,得头一天和面,晚上还得不停地揉,揉的遍数越多,面就越筋道。把面扯成长条下锅煮熟,再拿个大腕,用滚烫的面汤在碗里涮一圈,然后把面片盛到碗里,撒上葱花、绿菜、盐和辣椒,最后浇上滚烫的胡麻油,一碗香喷喷的油泼辣子干拌面就大功告成啦!这里还有好多具有当地特色的面食呢,像岐山臊子面、biangbiang 面、荞面饸饹、燕麦揉揉、钩子面、羊肉泡馍、潼关肉夹馍……在这座着名的面食之都,各式各样的面食让人眼花缭乱,每一种都别具特色。走在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面馆。走进其中一家,你会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拉面师傅熟练地把面团拉成细细的面条,就像银丝一样飘逸;刀削面师傅则手持双刀,迅速地将面团削成薄厚均匀的面片,落入沸水中,溅起水花;还有那形状各异的饺子、馄饨,一个个精致可爱。不仅外形独特,面食的口感也各不相同。有的面条很有嚼劲,有的则柔软顺滑;有的面食配上浓郁的肉酱,有的则搭配鲜美的汤头。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长安人对面食的喜爱和执着。在长安,面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都能给人们带来满足和温暖。

江海他们转来转去,被眼前的美食晃的眼花缭乱。最后还是要了三碗油泼辣子干拌面,小麦的香味,油的香滑,辣椒红艳的辣爽,全部被味蕾唤醒,三人吃得那叫一个痛快。吃完后江海结了账,花了九毛钱,一斤半全国粮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又向摊主询问了,那个地方卖服装的最多。摊主操着一口浓浓得关中腔说:“复兴路有个大型地服装市场,那是西北五省最大的集市。”从摊子上起来,仨人分坐两辆黄包车,来到了复兴附近的一家旅馆,拿出介绍信,开了相邻的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一天一块五毛,两个三元。就住了下来。

下午去复兴路转了一会,又到其他地方转了几个小时,晚上吃了饭,就各自休息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