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 > 第265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2)

尚书内省办事处在皇宫的深处,卢长青跟在李宣的身后,沿着福宁殿朝升平楼的方向行走,过钦先殿,入宣和殿。

殿庭中种满了修长挺拔的翠竹,有几个小黄门正在庭中打扫着地上枯黄的竹叶。

李宣指着不远处另外一组宫殿道:“过了前边的平台便是玉华殿,殿后是稽古轩,在稽古轩的西庑便是尚书内省,平日里我们便是在那里做事。”

在过玉华殿时,李宣指了一处偏殿旁的厢房道:“那边就是我们平日居住的地方。”

卢长青仔细听着,越过远处的红墙,一处宫殿静静伫立在那里,屋顶脊梁高耸,檐角飞扬,庄重而神秘。

李宣顺着卢长青的目光望去,道:“那里是太清楼,是宫中藏书所在。”

卢长青好奇道:“那我们平日能去太清楼借阅书籍吗?”

李宣点头道:“自然是可以,只要是内廷范围,我们都可以出入,但外廷没有官家的允许绝对不能踏入。”

所谓的内廷和外廷便是以西华门和东华门中间的那条长道为界限,朝臣活动的地方就是外廷,皇帝休息娱乐生活的地方就是内廷。

“不过——”李宣补充道:“由于我们的身份特殊,官家不喜欢我们过多接触除他以外的其她贵人,包括娘娘和各宫的娘子们,如果平时无事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走出玉华殿的范围。”

李宣将卢长青领到殿中,宽敞的宫殿内放了好几张案桌,六名穿着常服的官员正埋头书写着什么。

李宣走到一位年长者近前,行礼道:“都知1,人已经到了。”【注:1】

杨善君从奏折里抬起头来,看向立在李宣身旁的卢长青。

“下官白扶楹见过都知。”卢长青躬身朝杨善君行礼。

杨善君伸手虚扶起卢长青,“不必多礼。”

说完,叫停了殿中其她五位女官手头上的公务。

“大家先别忙了,今日咱们衙门来了一位新的同僚。”杨善君朝卢长青道:“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

其实也没啥能介绍的,卢长青将自己的姓名官职年龄以及出身简单说了一下。

接下来卢长青以为杨善君会找其她人为她讲解宫中的规矩,没想到她推掉手头的公务,亲自给她讲解。

无外乎就是“避嫌”两个字,几乎是耳提面命地告诫卢长青一定不能与外臣接触,若是让皇帝知道了,后果会非常严重。

卢长青如同小鸡啄米般点头,表示自己一定铭记于心。

后续又从杨善君口中了解道到目前衙门共有女官二十五位,部门采用的是轮班制,每日会安排六名官员去稽古轩协助处理公务。

卢长青刚来还不够格“御批文书”,还要跟着学习一段时间。

北宋朝会并不是天天都有,赵祯执政初期想做出点政绩来,脑抽试过一天一次,结果没坚持下来,很快又恢复成原来五日一次的状态。【注:2】

每次朝会前,百官都会将自己想要提出的意见或彩虹屁用折子提前写下来,待朝会结束后,殿中的宦官会将这些折子收起来,用一个黄色袋子封住,将它们送往中书省和枢密院。

这些请奏的书信将会在中书省和枢密院被筛出去一大批,然后剩下的将会被人呈到皇帝秘书处办公室,即尚书内省。

以杨善君为首的这些女官们的职责之一,便是帮皇帝再整理筛出一大批奏折。

一些内容不那么重要的奏折,可以不用呈给皇帝看,她们享有代批的权力。

也就是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送回中书省或枢密院被批复过的奏折,上面批复的内容是这些女官们亲手写的,皇帝压根看都没看过。

除了协助皇帝批阅奏折以外,她们还会帮皇帝起草其下达的所有旨意及文书。

比如影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圣旨,放到宋朝,圣旨不是从皇帝的福宁殿出去的,而是从尚书内省出去的。

皇帝的玉玺和印章全在她们这里,要想下旨必须经过她们之手。

可能有人会觉得玉玺那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放在别的宫殿里,就不怕遗失了吗?

先说结论,当然不怕。

玉玺(传国玉玺)这玩意也就是那些得国不太“正”的帝王拿出来证明一下自己是天选之人,像那些屁股已经坐稳了的统治者,玉玺在她们眼中不过就是一块章而已,若是丢了重新再找工匠雕一个就行了。

由此可见,女官的权力比想象中要大的多,尤其是在女性掌权的时期。

比如大家熟知的上官婉儿,和不太熟知刘娥时期的林氏,及孟太后时期的那位张夫人。

但遗憾的是她们权力虽不小,却始终没能真正与那些男人们一同立于朝堂之上。

卢长青被单独安排在玉华殿的一处耳房内,屋子不大,也就二十来平的样子。

“你先在屋里歇着,我已经安排宫人去取你需要的衣服被褥等一系列物件。”

杨善君说完,又细心交代道:“宫里也可以接受外边的家信和物品,这冬天眼看就要到了,你家在东京,可以让你家人给你送一些棉衣进来。”杨善君用手点了点自己的袖口道:“颜色别太艳丽,注意规格,上衣做成窄袖袄子样式最好,千万别做成大袖。”

卢长青谢过杨善君的提醒,后者朝她点点头,回稽古轩忙自己的事去了。

杨善君刚离开,耳房门口便出现了好几个脑袋。

卢长青见来人了,忙将她们请进了屋。

来人一共有八个,屋里凳子没这么多,其中有几人只能跟卢长青一起站着。

“都知前几日便说衙门会来新人,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

“你以前是哪个宫里的?我怎么感觉好像没见过你?”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呀?”

……

众人七嘴八舌地问着卢长青,卢长青也没有觉得烦躁,全都一一做答了。

“你居然是从宫外来的?你看起来年龄不小了啊!”张文娘惊呼道。

吴谦拍了一下张文娘,“你别一惊一乍的,人家扶楹自有官家看中的地方。”

卢长青朝吴谦感激一笑,故作腼腆道:“官家夸我字写的工整规矩。”

张文娘道:“官家最是擅长书法,既然连他都称赞了,那你的字肯定写的很好了。”

卢长青谦虚道:“你谬赞了。”

“可不是我谬赞,是官家说的呀。”

张文娘看起来年龄不大,说话也比较跳脱,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都忘记问了,你今年多大了?”

“十三岁。”

张文娘像是听到什么特别开心的事,激动地一拍巴掌,“ 太好了,我终于不再是咱们当中最小的那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