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 > 第249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18)

一条长长的宫道延伸到远处的宫门,路过钦明殿旁的宫门本该左转入睿思门,可卢长青看到不远处坤宁殿的宫道上有一个身着青色交领大袖的女子被人簇拥着朝这边走来。

张茂则见卢长青停下脚步,顺着她的目光往右侧望去,等看清那位女子的面容后带着卢长青赶忙过去行礼。

“臣见过娘娘。”

这宫中能被叫娘娘的,只能是太后或者皇后。

随后卢长青也学着张茂则的样子朝曹丹姝礼行,“臣白扶楹见过娘娘。”

曹丹姝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伸手将卢长青扶了起来,“我一早就听官家说起过你,他夸你慧心巧思、聪慧过人,如今一看,官家还说少了,应该再加一个文武双全才是。”

卢长青抬头看着曹皇后,故作腼腆地笑了笑,“娘娘谬赞了。”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的曹皇后,最贴切的便是人淡如菊。

她端庄守礼,高贵而不高傲。

也许是她性格就是这般淡然,所以她对一切都是淡淡的。

赵祯不喜欢她,她也不怨不忮,只做好世俗眼中“好皇后”这个角色。

元末的脱脱曾这样评价过曹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是的,你没看错,一个皇后在宫里当农民。

曹皇后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她与赵祯的那些活下来的女儿们关系也很一般,还有被她养在身边有几年的赵宗实关系也一般。

就历史上的曹皇后给卢长青的感觉就是把“皇后”当班上,是一个游离在世俗之外,只专注于自我本身的人。

可在赵祯死后,成为太后的曹皇后终于恢复了一丝“人气”,终于有了**这个东西。

赵宗室继位后,身体不好无法处理朝政,曹太后垂帘听政。

体会到权力的快乐后,曹太后不想还政了,但以韩琦为首的言官们数次上奏要求其还政,最后韩琦假称辞职威胁,曹太后这才决定撤帘。

看吧,权力真是个好东西,再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人,一旦掌握了它,便舍不得放手了。

曹丹姝知道赵祯非常忌讳后宫干政,尤其是她,所以跟卢长青打过招呼后,便让张茂则领着卢长青退下了。

曹丹姝一直都知道赵祯不喜欢她,当初她嫁入皇家,家中为了置办皇家要求的嫁妆规格,欠下不少外债,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没还清,而赵祯呢,假装不知道这事。

可明明只需要掏出他私库百分之一都不到的银钱便能帮她家人还清,可赵祯就是不愿意。

曹丹姝很早就认清了这个现实,所以她从来不指望那个男人。

她的工作就是当好这个皇后,让赵祯抓不到半点错处。

卢长青转头看了坤宁殿的方向,那里已经没有人了。

“张勾当,你在宫中多年,可知晓娘娘是什么样的人?”

张茂则是赵祯的心腹,他知道赵祯这会看好卢长青,所以出于好心提醒道:“押班,官家不喜后宫干政。”

卢长青垂下眸子,都已经厌恶到这种程度了吗?

后来的张贵妃提拔文彦博,赵祯屁都不放一个,给她爹要官也是,屁颠颠地就去办了,结果被包拯喷了一脸口水,这才作罢。

她只是问一下皇后的性格如何,就觉得她是要跟对方私下往来。

男人的爱与不爱,还真是一目了然呢。

卢长青略感歉意道:“是我欠考虑了,多谢张勾当提醒。”

该来的始终会来,卢长青捧着在上百官员的注目下入了紫宸殿。

行完礼后,卢长青立在原地看着大殿最上方的赵祯,等着他发话。

赵祯嘉奖了卢长青,除了赏赐了一些财物后,还给卢长青升了官,从掌字升到了司字,一下从五品升到四品。

这就完了?

卢长青惊愕地看着赵祯,什么意思?西北边还没打完呢?北边的辽国也虎视眈眈,这是又要让她留在宫里?

“官家,李元昊狼子野心,此次未能攻下延州,他日必定会卷土重来。范侍郎年事已高不宜奔波劳碌,所以臣斗胆请旨,请官家授于臣陕西四路领略安抚使一职,统领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诸军事。”

空气安静的可怕,随后响起一道男人的声音。

“白押班,你身为内夫人,按规矩是不能出内廷的,如今能出现在这里,还是因为你之前抗击夏兵有功。你如今已恢复内夫人的身份,就应该安守本分留在内廷为君分忧,而不是向陛下提出这种无礼的要求让他为难。”

卢长青看向说话的紫袍男人,问道:“你是谁?”

“在下韩琦。”

好水川之战主角之一,平心而论韩琦这人能谋善断确实有几分本事,奈何碰上了任福这个猪队友,嘴皮子磨破了再三叮嘱任福按照他给的方向行军,结局是任福没听,最后战死,宋军惨败于好水川。

“如果我没能力,我自然不会像官家提这么一个要求,可我有行兵打仗的能力,为何不能提?”卢长青知道对方又要拿你是女人那一套的说法来堵她,也不等对方开口,直接道:“你是大宋的臣子,我也是大宋的臣子,我们的本分都是为君分忧,现在官家忧愁西北边防,我站出来请求领兵镇守陕西,有什么错吗?我哪里不本分了?”

韩琦不想听卢长青诡辩,朝赵祯请命道:“官家,陕西四路乃我朝军事要地,对我朝意义重大,臣看不如让夏尚书领陕西四路安抚使一职……”

后面的话卢长青没有再听进去,历史好似又回到了原点。

虽然卢长青这次立了大功,但在朝臣连日的请奏下,赵祯最终还是屈服了,没想过让卢长青再次出宫。

因为卢长青之前的告状,朝廷派人核实后,范雍被调去了安州,卢守勤被罢官,贬去了内侍省,重新回到了宫里当小黄门。

唯一变化的是刘平、郭遵等将领没有死,金明寨也还在。

这一次李元昊在金明寨吃了亏,以他的性格应该会改变进攻策略,好巧不巧,好水川还真不在延州所在的鄜延路,而是渭州所在的泾原路。

也许是为了补偿卢长青,赵祯给她放了探亲假。

卢长青回到白府时,府里安静的可怕。

林文卿告诉卢长青,前不久白行可留下一封家书后便离家而去。

卢长青去看望了生病的杜荷之,白令宜从伯爵府回来了,正侍奉在她床前。

“四妹妹回来了。”

卢长青朝她点点头,喊了一声“二姐”。

“主母她好些了吗?”

白令宜红着眼用手帕捂住嘴,哽咽道:“反反复复半个月了,半点也不见好,大夫说是忧思过重。”

“给爹去信了吗?他怎么说?”

白令宜点头,“去过了,可爹在回信中将娘和三妹妹骂了一顿,说三妹妹不顾家族名声,他没有三妹妹这个女儿。”

“爹他都不派人回来看一眼吗?”

白令宜摇了摇头,“爹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在他眼里,他的前程,家族的荣耀比一切都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