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 玲珑匠心 > 第344回 避雨的肖家人

玲珑匠心 第344回 避雨的肖家人

作者:二阿农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6-20 18:04:11 来源:书海阁

当时为着秋娥说的,宋景行后腰的这一颗红痣,赵锦衣红着脸,大大方方的问过宋景行。

她清清楚楚的记得,男人当时的神情有些微妙:“红痣?这我还真不省得。”不过是后腰的一颗红痣,平常男人怎么会注意。

但心上人既然问起,宋景行很认真地答道:“我素来很少在别人面前光着膀子,除了有一回,我后背受了伤,医工帮我治伤,肖扬还帮我遮挡着,不可能有女子瞧见。”

肖扬。

这个不曾被她放在心上的名字,忽地冒了出来。

肖扬一直处于弱势的状态,便是肖二郎在赵家作祟,赵锦衣也不曾注意过他。

直到祖父作主,将赵锦青嫁给肖扬。

赵锦衣摸不清肖二郎的心思,但却诧异于肖扬的淡定。背负着全家人血海深仇的年轻男子,不可能表现得如此无害。

直到她去往五台山前一日,收到吴疾的密信。

吴疾……是个有良知的人。他感恩于舅父吴念白对他的不惜栽培,甚至愿意耗尽家产,助他在京城开医馆。他终是于心不忍,告诉赵锦衣他所知晓的一切。

尤氏与肖扬竭尽全力,披荆斩棘的回到京城来,自然不是为了落叶归根,而是为了复仇。

对肖扬,吴疾知之也不多。只省得肖扬当年寻到宋景行,是源于曾经有人写过一封密信与他,告诉他回到京都,只要与康复坊姓宋的工匠交好,跟在他身边,就会有机会大仇得报。

关于此事,赵锦衣没有告诉宋景行。

毕竟宋景行当肖扬是兄弟,而肖扬却只当宋景行是复仇的跳板。

她派了大良与玖娘盯着肖扬,肖扬一直没有动作。直到宋景行奉命修建明堂,一直在家养伤的肖扬忽地走出家门,向要好的工匠打听起大内城是否还招募工匠。

大良与玖娘不会武,不能悄无声息的摸进肖家偷听,恰在此时太子魏祈将二福派给她,赵锦衣便理直气壮用起二福来。

二福不负所望,打听到肖二郎从黑市中买来经过改良,射程远达三十余丈的袖箭。

肖扬也顺利应征成功,进入大内城修建明堂。

此时二福也得到消息,明堂架梁之日,天家会在离明堂三十余丈外的城墙上观看仪式。

原来肖扬卧薪尝胆十余年,打的便是这个主意。

尽管二福也不大喜欢天家,可如今太子殿下还在北地打仗,天家骤然被人谋害,难保熊贵妃不会借机大杀四方。

肖扬刺杀天家之事,必须失败。且为了不殃及旁人,二福必须悄无声息地将肖扬手上的袖箭偷走。

二福取得袖箭,明堂顺利架梁,没有殃及任何人,繁华似锦的京都仍旧歌舞升平,赵锦衣轻轻的松了口气。

大内城明堂偏殿中,小黄门守在门口,替在房中沐浴的宋景行放风。

灯光昏黄,夜风习习,是难得的好天气。

宋景行沐浴完毕,披散着头发,穿着燕居服,趿着木屐出现在小黄门面前时,小黄门有须臾的怔愣。

而后,他脱口而出:“宋侍郎与我义父,竟有几分相像……”

宋景行望着远处黑峻峻的宫殿:“我的父亲与你义父,乃是亲生的双生兄弟,我与大伯,有几分相像,并没有什么好诧异的。。”

这回轮到小黄门惊愕得合不拢嘴:“宋侍郎此话,何意?!”他疑心自己听错了。

宋景行迎着风,眼皮轻敛:“我的祖父乃是在冬日里拾到我父亲,包裹着我父亲的襁褓中,有一封信。那封信中,道明我父亲还有孪生的哥哥,只不过家中贫寒,实在无力抚养,只得将哥哥留下,将弟弟抛在野外的树上,期望上苍开眼,将弟弟拾回去抚养。只不过凑巧,我的祖父恰好也姓宋而已。而我那位大伯,竟然阴差阳错当上工部侍郎。”

小黄门喃喃道:“怪不得我头一次见你,便觉得有几分熟悉……可宋侍郎你,是如何省得此事的?我记得义父当时,并没有在外头寻过亲人。”

宋景行没有回答他。

那位宋侍郎在升任工部侍郎前,就一直在工部任职,与京都里有名的工匠结交甚深,自然也与他阿爹打过交道。对同样姓宋,相貌又颇为相似的人,怎么忍得住不询问。

十年前建造明堂的图纸,便有泰半出自他阿爹之手。

他阿爹,素来对建造十分沉迷。得以亲手在大内城建造明堂,是他阿爹平生最为骄傲的一件事。

可他的一腔热情,却被那位宋侍郎利用得彻底。

尽管后来,宋侍郎亦死在河堤贪墨案中。

但,他仍旧无法原谅。

藏在心中长达十年的秘密,不会轻易道出来,而是等到复仇的那日,才宣泄而出。

是夜,宁咏正在聚精会神地绘制图纸,苏博又不声不响地走到他的书房里。甚至还让下人给宁咏熬了一盅莲子羹。

这两日,苏博告假在家,并没有进宫。

他问宁咏:“今日明堂架梁,可安然无恙?”

宁咏恭敬应道:“今日明堂架梁,一切顺利。后来天家还派天使来赏赐了今日架梁的工匠呢,每人足足有半贯钱。明日工匠们进城来,便可以将钱领回家。”苏博微微点头:“如此甚好。天家嘉奖,想来工匠们越发有干劲。”

苏博只不过来说了两句话,又颤颤巍巍的走了。

宁咏要送,被他挥挥手:“好生陪着楚楚。”

宁咏莫名其妙。

次日,宁咏将天家赏赐的钱发给工匠,却没有等到肖扬的身影。到底是天家赏赐的钱,不能私吞,宁咏又是一番打听,赶到肖家去,却是听闻肖家一早便搬走了。他愕然,想了想,赶到赵家三房去,三房朱太太也惊愕不已:“可没听说肖家要搬哪!”赵锦青的姨娘可还没有接走!

虽然惊愕,朱太太还是将钱收下了:“待青儿以后来信,再给她捎去。”

宁咏回头,将此事与宋景行说了。

宋景行淡淡:“许是京城多雨水,太过潮湿,他们避雨去了。”

自古以来只听说过避暑、避寒,还不曾听说过避雨呢。宋侍郎是不是知晓什么内幕?宁咏还想刨根问底,见宋景行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只得讪讪闭嘴。

但少了一个肖扬,并没有什么影响,宋景行主持修建明堂有方,工匠与工部的官吏都钦佩于他,便是中途有些小问题,但都很快解决了。

太子魏祈战胜北地狄族的捷报传到京都时,已经是将近中秋了。

尽管京城多雨,但明堂还是建好了三楼。如今的明堂,已经算得上是巍峨雄伟了。

楼层越高,越是难建,尤其是在多雨的季节。转眼看着天气渐渐变得阴冷,又临近中秋,天家终于大发慈悲,让许久不曾归家探亲的宋侍郎在仲秋之夜与家人团圆,十六日早上再赶回宫便可。

小黄门站在门口,看着宋景行收拾着东西,有几分依依不舍。

人朝夕相处久了,都有感情的。更何况,宋景行还是义父的亲侄儿。

宋景行残忍无情:“中秋月圆人团圆,你就留在此处陪着他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