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梁寒郡的日记书 > 《杂草的故事》鉴赏(2025.2.25)

梁寒郡的日记书 《杂草的故事》鉴赏(2025.2.25)

作者:梁寒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2 10:12:17 来源:书海阁

如果把所有接触到的信息都思考一遍,脑袋会炸的。不要认为什么是错的,不要做杠精,不要多管闲事。你的世界,就用几根线串成,会简洁许多。

可是我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许在某些领域是无所谓对错的吧。

痛苦的故事能让人热爱生活?还是让人恐惧生活?这真不好说,有的人没经历过,有的人经历过,有的人经历过更加痛苦的事,那怎么说呢?不懂的人去懂一懂,增加一下厚重感吧。懂的人就没必要去看了,他们应该在努力地活着,或者努力地追逐梦想。

那就这样,我也不去了解太多了。毕竟许多事不能共情,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瞎共情的话,不过是凑热闹。

博览群书是有益处的,但其实也有害处,如果不能清楚什么是害处,暂时就先不要读书。在此之前,或许要清理掉自卑、自负、妄念、嫉妒,等等吧。行起路来,就不问太多,只是享受这个过程,能被保证的成就,有什么意思呢?而追逐不能被保证的成就,那么在成功之前,确实要一直背负着失败。这是成功的代价罢!

就这样挺好。

自信的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找借口,我们都承认,客观事实是会有很大影响的,但是自信的人只是默不作声,举重若轻,似乎他们在忍受着客观事实给自己带来的伤痕。

我或许做不到不找借口,但是,确实不找借口会更好一些。也许一旦开始找借口或者抱怨,负面情绪就开始决堤,本身没有什么的,但坚持了负面情绪,无论是谁谁都不会好受啊。

所以,不抱怨。忍着。

在现代生活中,人类几乎不需要手动采集就可以生存下去,但是人还是有愿意采集食物的本能,这也是对祖先的致敬吧,写在基因里的东西。而采集的食物可能不像已经被驯化好的那样好吃,它们可能酸涩,苦涩,有毒,但是人们喜欢这种远古的味道,喜欢辨别祛除食物中的毒性,这样做也确实能让人营养均衡。

无论我们怎样转变技术,杂草都会适应新的环境并与作物竞争。目前的自动化技术还是不够完备。代替人,那就要从人的行为中挖掘原理,然后代替。交叉学科的思维也很重要。

但我相信一点的是,在未来,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知识,技术,自动化。仅靠双手,成不了大器了。虽然有点绝对,但是趋势一定是如此的。

当我发现自己对什么东西都有观点看法的时候,我就觉着糟糕了,因为脑袋里堆积了大量的思考和话语。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啊。没有焦点,是很散漫的。思考的最高境界,或许是无思吧。

每一个点子都足够让人跑断腿了。不要想太多啦。

嗯,我们不能用书本中的人物或者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作为榜样,因为他们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一种化身,一种凝炼,一种美好的期盼,作为凡人,有许多烦恼,而这些烦恼都被过滤掉了。如果不能深切地体会到事物的两面性,无疑会眼高手低,走火入魔。见贤思齐,思齐和齐,所去甚远,有心了,去做了,就行了,不要太纠结。

就像,对自己要求严格,和达到严格的指标,这两件事其实没啥太大关系,你严格要求,就能变强么?未必。我只知道极端绝对不对,于是要求,就应该是不以极端要求。张弛有度,至于这个度在哪,那就是最难的问题了,自己掌握吧。

别赶鸭子上架。人不是动物。

事物是静态与动态的叠加,是稳态和不断调整的状态叠加,是非线性绕着线性,能总结规律,却不能完全判定。

动静结合说了太多次,不变与变化也说了太多次,下次有这种想法就不说了。

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去复现,那么小偏差积累起来,就看不出原来是什么样子了。唉?基因是这样工作的。所以混乱,就混乱,也挺好。人的一生好像也是这样,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最后就是做了几件事,也许还做得不错。

点睛之笔往往是不同的颜色,用以体现事物的光泽。事物必须通过对照存在,如果有面,必定是两面以上。我们通过新事物的诞生数量与旧事物消亡的数量的差值来看待世界,只看一面,就等于什么都没看。知光知影是好的,只知光或只知影等于无知。

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促进杂草的进化或者改变进化方向。人们发明了除草工具,针对顽固的草根,那么草根就向着散乱的方向进化,一次性除不干净,之前是拔不掉,于是草根向坚固的方向进化,加入新的工具,进化方向改变。或者朝着早熟的方向进化,你以为自己在除草,实际上是在帮杂草撒籽。奇妙。

有的草根即便断裂,接触到草还会长好,那么加上断在土里的那部分,一根草变成了两根。这是永恒的操劳哦。

儿时听过这样的歌谣,深知农业工作者的艰辛。

不过人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对于顽固的杂草,人采取的办法是直接食用,哈哈哈!不用种了,反正到时间就会长出来,直接吃算了。对抗中的双方都在进化。好啊!

相比于看原本的事物,我更愿意看水洼之中不断颤抖着的象。

当你跳出利益的樊笼,你才能真正地开始思考事情的利与弊。荣誉乎,不过一张废纸,但追逐荣誉的过程,或许让人受益匪浅,或许让人变得不再纯粹。

我也总是在想,真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错误么?如果凡是感情皆可以挽回,是否,这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分别。所以,接受吧,接受这一切,是也非也,聚也散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一模一样,亦步亦趋。走出自己的特色来就行。

一种植物有很强大自我修复能力,那么作为药用,很有可能具有凝血止痛的作用。这是推测。

空气中有着无数的化学信息素,它们的轨迹彼此交汇,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但是人是看不见它们的。我们的世界也由可见部分和不可见部分组成。唔,谁还不是个井底之蛙呢?

没有硝烟的战场啊,植物向空气分泌一些可以抑制对手生长的化学物质。无时无刻。

习惯讲真话的人,也习惯性地认为别人不说谎,反之亦然。

我是在找借口,说自己没准备好,但也许呢?也许就是逃避吧!我不管到底是怎么辩识的,我只想,怎么舒服怎么来。

运动能力下降的同时,运动**也跟着下降,如果放任不管,最后就成一坨了,我要动起来才行。

世界中布满了疑问,也布满了答案,但是很可惜,对应的问题和答案,几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不去寻找,必定会疑惑。

我的思绪飘回从前,那时候的我脑袋里没什么东西,无忧无虑。人的精神世界没有什么形状,但是总觉着有大小。

有一句诗在我脑海里回荡着,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啥也别说了,都在诗里了。

再也不关注许多惹人厌的事了。即便有人在图书馆制造噪音,我也还是不会换地方的,因为图书馆的位置真的不好抢。

啊,捧着一本书出去了,但是一眼也没看,芜湖,想事情去了,事情想完了以后才觉着,想不通,纯属是积累不够。所以想完啊,继续积累,继续看书。

总觉着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因为许多事都好巧,巧得让人疑惑。唉不说了。

读了许多诗才知道自己真的是,期待太多,总把心情与得失联系得太紧,古人们啊,即便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也很难不孤独,也很难不分别。我总说我给不了什么,也许是借口吧!我们需要的也不多吧,不过是心上有一个,那就足够了。

不过我还是贯彻一件事一件事做的原则,就这样吧。

回首往事,谁不惊觉南柯一梦呢?还是,不要回首了。即便你再如何如何珍惜,时光依旧会过去,所以劝你惜时如金,真的不是刻意地紧张地去珍惜时间,而是把该做的做到位,把想说的话说完,不留遗憾地体味美好的时光。

当我去稍微地了解一下,便发觉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离愁别绪,有自己的幸福时光,谁的人生不充盈地像一首诗呢?细细品味虽然有趣,却也恍然,属于我的那些情感,那些画面,那些故事,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我期待着的小幸福,何时会来呢?唔,我自不心急,只是盼望着,如盼望春风,我也相信,春风会来。

当时,当时,如果我可以不再带着悲伤说起当时的故事,那或许就真的释怀了吧。

热爱诗词,却未必风度翩翩,也不需要儒雅随和,保持最本真的自己就好。

民间的诗句也很牛的,读了几句觉着也很有趣。也可以学到很多。但是这些诗在网上是没有的,属于私人珍宝。唔,如此观之,这个世界太有趣了。

学以致用,能用就用。

就是呢?虽然题没答对,但是把这个一语成谶记得清晰,也算是有收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