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梁寒郡的日记书 > 《七子之歌》鉴赏(2025.3.1)

梁寒郡的日记书 《七子之歌》鉴赏(2025.3.1)

作者:梁寒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2 10:12:17 来源:书海阁

我迟早要面对冷冷清清,早点劝退,我就早点看清自己。无论怎样都好啦!

我不可能一味指责自己。因为我并不完全错误,我只能说不合适或者天命不佑。不要有太大心理压力啦。

可能没有泯然众人一说吧。因为人只能当众人,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

说成大事者需铁石心肠,其实根本就不用这样说,也做不到。只需要在某个方向上稍微执着一点就好了。失去人性的代价太大。

任他嚣张无所谓,就像暴雨一样总有停歇的时候。我雨前,雨中或者雨后,都是一个态度。

将心比心,我真的不能批评别人。

早晨起来不想工作,只想玩。借了一本闻一多先生的散文诗集。

我觉着不敢面对的后果不是放弃,更多的情况是假装面对,然后积累一堆无用的努力来安慰自己。要么就别给自己立牌坊,要么就干到底,知识点有一个算一个全打下来,别自我感动了好吗?

不管怎么说,时光是个庸医,开的方子叫遗忘,也是药不对症,人忘记过去,就等同于背叛。无论是多么崭新的世界,都必须腾出一个地方,用来安放过去。接受新事物,也接受旧事物,也不忘赠人玫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字不仅仅是用来消遣的玩物,它还拓宽着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

固执与傲慢与狭隘,才是文字最大的伤,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伤。

我珍藏起我们的相遇,以及一霎的分别,和永久的冷清。也许我们不会再见了,但我们相遇的那段时间是不会被更改的。我果断地掐断苗头,因为它不能生长,我不敢奢求,笃定地走开。自从有了那段时光,我觉着自己的心,厚重了三分。

人就是一支红烛,人生就是一场燃烧,光与热四散开来,然而无法保存。生命越来越短,直至消失,最后留下两三点泪痕,聊以证明自己曾经存在。温暖的作用不在于储存,而在于当有被寒冷折磨被黑暗折磨的人走过时,你能赋予他温暖,赋予他希望。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论。

这里形容月亮,清寥,莹澈。白月光呗。世人谁不爱月亮?可月亮从来不属于任何人呐。将眼泪落下比作黑云碰碎的月光,也是妙极。

唔,我好累,真的不算不上是一个努力的人么?算啦,随便。累的时候只恨不得将天下的所有知识立马塞进脑袋里,当然啦,这不可能。

阻碍成功的因素中,最大的那个是无法斩断三心二意。我们总是既要又要,结果就是达不到极致。

读诗也好,还是读其他任何工具书也好,只认识书中每一个字是不够的,甚至将其全文背诵也还是不足够。如果追求无用,那倒是不用考虑,但如果要追求有用,那必须深挖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并记录或者修改,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回忆体系,才能算是有较大的收获。

可是多数时候我们来不及,只能走马观花,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能做的效率最好的事就不是深挖了,而是广博地探求。年纪轻轻,心性未定,多走走多看看,也不是坏事。

就这样吧。

科技发展很快,以前书里的那种程度的科幻现在都变成小儿科了。自然,可能性是提高了,也就是视野拓展了,但在实际的物理世界中,似乎花还是花,草还是草,建筑还是建筑,没有什么变化。

我挖了工科的墙脚,如果不是每天学习工科知识,我也算不得工科生。与其说什么都会,不如说什么都不会。说好不贴标签的,想学什么,就学些什么。

我深刻地感觉到,人的大脑或许无限,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许还没开始开发,人就已经死去。返璞归真吧!曾经的自己非为沧海,只见过了沧海的一个角落,现在的我非为水滴,但只求与面前的三五滴水为伴,了却余生。

鸟儿划过枝头,树干轻轻摇晃,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磨砺也,提高也,深邃也,皆虚也。鸟飞正如人行,可能于自己而言,不过是生活的常态罢了,但谁知不是一处风景呢?美于不言中,美在不知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知是一种伤口,知是一种负累。它的特点就是催人前进,而不会安于现状,懂得越多,就觉着自己懂得越少。这样做,可是有害的啊!我爱图书馆,可当我发觉我穷极一生也不能读完每一本书时,我不再爱它。唔!我的观点是错的,生活在海里的鱼也不能游尽大海的每一个角落,正因无穷,才会自由啊!吾与子之所共适者,天地之无尽藏也。

我开始忘记一些小事了,我开始不在乎了,我的记忆力在衰退。我只能记住一些重要的事了,它们像黑夜中的寥寥星光,让我不至于彻底失望。

把话说尽了就能不悲伤么?悲伤是逃不掉的,所以说话就成了选修课。悲伤才是必修课。但是呢,我刷完了,不用说也是满分,自此,再不想悲伤了。

学习的目的是不学习嘛?哈,还真是。世界在变化,人的心境也在变化,今天喜欢的事,明天或许就不喜欢,今天还在的事,明天或许就不存在。如此风流云散,你觉着云与云是否会相恋?新时代迫切需要新的生活模式,甚至是需要对于一切都有新的看法。旧路还在,但已经不对新人开放了,旧人就根本没有任何资格批评新人。

保持探索,人不可能因为自己要深挖什么就下定决心在一棵树上吊死。《适时退出》是一本2024年出版的书,唔,很新,很新的思维方式。我以后多看新书,要么多看古书,少看半新不旧。

路径依赖 持续探索 贪心

休息的效率高就休息,工作的效率高就工作,新时代新人,不止一面,不拘一格。

最不该做的是抱怨,从古至今,找不到任何一个时代不让人颠沛流离。有时候多看几条路,有时候,要勇敢开辟新路。只要有门,就先留着,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多元化的生活,或者多元化的习性能让你对比更多,从而找到更优的答案和备用的答案,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柔性——不是那种一挫即溃的脆硬。

我不相信所谓“……一本就够了”,这世界不存在一言以蔽之。

设备额定值和真实值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要测,相信说明书上的话就是傻子。

因为有终点线,人的能力被大大强化了。如果控制开环,那么人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表现得糟糕。可是被强化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执行器高强度工作以完成闭环控制目标,消耗的是大量的电力,以及执行器自己的寿命。

所以是否要给自己的生活设置终点线,看你自己吧,反正,没有既好又好的事。

我在许多抉择中,都选择了在一半的时候退出。这是一种优势思维,及时止损,理智在线。我无非在思考以下几点,第一,即便成功也没什么收益,第二,再向前走收不抵支,第三,享受了过程,就有了收获,何必纠结于结果如何呢?虚其形而得其实,不必给自己一个交代,所谓的奖状也不过只是一张纸而已。

仪式感也许很重要,去仪式感也未必不明智。

带着枷锁跑也可,不带着枷锁跑也可。因为啊,心理的预期,也就是所谓的终点线,是基于我们的感性思考,并不理智。

变胖是当下的趋势。猫犹如此,人何以堪。

在控制理论中,我们好像习惯了制定目标以后就不再修改目标了,只是研究如何跟踪这个目标。有没有想过,改变目标呢?其实是没有的,因为改变目标等效于改变状态响应,可状态响应本身就是在不断改变的,且与状态响应有关的操纵信号是实时计算的,所以,改变算法就可以了,不必改变目标。乎,有变化的实际,有不变化的名义,像极了一句话,“变化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行了,不纠结了。

在做事情以前,你要考虑你的硬件能不能支持你的目标,如果能就可以操作,如果不能,你要么修改目标,要么修改硬件。

每次来图书馆我都心猿意马,几乎每本书都想看。这样不好。我们读书最终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好玩。质量与数量乘在一起才是最终的效果。那么在同等精力下,将质量与数量分配得均匀,才有最高的收益。

请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找一个除非。也就是planB啦。

不要执着于实现大目标,沿途的风景和每一个里程碑都值得让人欣喜啊!

很累的时候就别看点东西溜缝了,赶紧休息一下啊!

我的经验,是不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动情感。否则情感逝去,喜欢就不见了。这个意思是叫我爱上一个我不喜欢的事物么?矛盾。

笑着,心里哭着。就是这样的。

模型奇妙地难过着,我不想说什么,表达能力,因为表达能力强和持续说废话是兼容的。

见贤思齐,我思得好累。我还是关闭眼睛吧。

有些话,我说过,被支持过,被反驳过,我动摇过,也坚定过,采纳过别人的,自己也曾写过。我不知道是对是错,也许时对时错,也许与人有关。

是啊,自从到了一定年龄,再到现在,我就感觉自己人生的进度越来越落后。无论我多么坚信,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所谓的标准答案就摆在那里,我还是不能无视它。但是有多少人在乎呢?我只知道我是在乎的,似乎身边的人都不在乎。唔!我为什么那样在乎一个标准答案呢?我明知道我写上去也不会快乐。我因何而担心呢?怕得不到,怕会失去,怕被辜负。

或许是我羡慕我无论如何做不到的,达不到的事吧!无解。

好与不好,呜呼,这本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不需要因为这个难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