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 > 第二二一章 又一个地狱级难度任务

曾老师来到京城以后,第二天,李达康就和她来到建国门外大街的京城国贸大厦。

曾老师这还是第一次来到杨小姐租用的写字楼,到地之后,她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周边的环境,然后对李达康说道:

“环境挺不错哟,就是太空旷,总共才几个人呀,租这么多的办公室干嘛,你怕是把这一层都租下来了吧,那达康,现在酒厂那块地的进展怎么样了?”

“具体不清楚。”

“不清楚?你一直在京城,怎么会不清……”

“别忘你才是康如公司的老板,”

李达康笑道打断曾老师道:“你公司的事情,我这个准备吃软饭的知道那么具体干嘛,杨小姐一会就过来,具体的进展你还是去问她吧。”

曾老师听了一撇嘴,笑盈盈的却也没有说其他什么:

“那好噢,反正你牛皮也吹出去了,5000万美金的融资也已经到位,这最后要是还拿不下那块地,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李达康笑着摆摆手,然后看看手表:

“好了时间已经差不多,杨小姐她们应该快到了,你去和他们开个会吧,了解一下具体的进展,开完之后……对了你这次住哪?还是在兆龙吗?”

“没,这次我就住隔壁的中国大酒店,怎么开会你不去呀?今天是还有什么事吗?”

李达康点点头:“我今天还有课,现在马上就要去上课,晚上吧,等上完课后我去找你。”

曾老师奇道:“有课?这马上就是过年……什么课呀?”

“日语课。”

李达康冲曾老师笑笑:“我这不年后要去rb一个半月吗,所以报了一个日语速成班,今天就是约好上课的时间,好了我先过去了,你也去开会,有什么事的话我们晚上再说。”

“你这是要去哪里上课。”

李达康很装逼的报了一个地方:“w**。”

曾老师吓了一跳,惊讶的看了李达康一眼,紧接着马上一撇嘴,装出一副很嫌弃的样子,冲李达康摆手道:

“去吧去吧,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几千万美金的大项目你不上心,这个时候还跑去学什么日语,我还是那句话,那块地最后要是拿不下来,你不要怪我哟。”

李达康笑笑,不再多说什么了,他再次冲曾老师挥挥手,比划一个“电话联络”的手势,然后就离开国贸大厦,准备去忙其他事情。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李达康最重要就两件事,一个是要拿酒厂那块地,第二则是三月份的rb之行。

而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毫无疑问,虽然两件事都是大事,但是在他的心目中,肯定是对后面这件事更加上心。

这倒真不是他有多崇高,或者很有“国家荣誉感”什么的。

只是前世的他就是个土木狗,像拿地做项目这种事情,李达康前世干了几十年,对里面的流程非常熟悉,因此既然花高薪请了同时行家的杨小姐去跑这些流程,他当然不必事事都去具体关心。

但是接下来的rb之行就不一样。

因为李达康是带着任务去的。

而且在他自己的内心,还把这个任务给加了码,希望自己能完成得很出色。

然而这种性质的任务,前世的李达康从没干过,不可能心里有底,这样作为一个做什么事都喜欢有计划的人,李达康觉得还是要多做一点准备工作。

他今天约的,是外交部门的一位rb问题专家,不仅教他日常日语,其实也得到相关部门指示,要向李达康介绍rb的一些基本情况。

“rb半导体之所以能快速崛起,或者干脆就说,rb这个国家之所以能重新崛起,有两场战争功不可没,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朝战和越战。”

京城长安街,在某栋建筑的某间幽静的小房子里,一位年近花甲的长者正在对李达康进行一对一教学。

长者姓廖,是一位真正的rb问题专家,他在rb待了将近30年,并且也知道自己今天的任务,所以在上完第一节日语课后,他开始用闲聊的方式,很有针对性的向李达康介绍一些rb的基本情况。

李达康很认真的听着。

要知道这位老廖,这可是通过导师和李诚斌,从“相关部门”介绍过来的高人,远非后世那些自媒体可比,所以这种高人说过的一些话,没准能给自己一点启发。

廖专家的话继续在李达康耳畔响起:

“二战后,美帝其实对rb的态度非常暧昧,既想扶持重建,又怕“神风特工队”重现。然而朝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因为这场战争,让rb瞬间成了“第一后方”,大量军需订单涌入,史称“特需景气”。”

廖专家当然也知道李达康肩负的任务,是准备从rb人手中掏点高科技技术,所以他的话很有针对性,重点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在当年,由于老毛子的卫星和核武步步紧逼,这让美帝本土电子产业被迫“民转军”,这为rb承接民用电子创造了时机。1953年,东京通信以2.5万美元的白菜价,从美国西屋电气引进了最先进的晶体管技术,巨头索尼由此诞生。到了1962年,nec向美国仙童购买平面光刻工艺,标志着rb正式拥有集成电路制造能力。”说到这的时候,老廖顿了顿,他含笑询问道:

“达康,你知道美帝的仙童公司吗?”

李达康冲廖专家含笑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一点。

别看到了后世以后,这家公司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了,然而这个“仙童”,可是号称硅谷的西点军校,从英特尔到amd、然后从atmel到kpcb,一众巨佬的创始人都在仙童工作过。在整个美帝美国半导体行业里,与仙童有关的公司达到400家之多。

见到李达康对这些基本功课做的比较充分,老廖也就不过多废话了,他开始涉及一些更深入的话题,只见他突然转移话题,冲李达康微微一笑道:

“达康,我看过你那篇文章,分析得很好,视角很独特。”

李达康一愣:“哪篇文章?”

老廖笑道:“我是在外事部门工作,当然是关注和外事工作有关的问题,达康,我记得你站在宗教的角度,分析西方的新教徒为什么比天主教徒更抠门,可是你又说,假如和rb人相比,那连新教徒都算是大方的了,我觉得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是达康,你知道rb人为什么那么抠门吗?”

“这个……”

李达康很诚恳的盯着老廖:

“正要向廖教授请教。”

这时候的老廖还显得很谦虚:

“请教不敢,咱们还是相互探讨吧,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呵呵,是真正的“故事”,这是在真实历史中,在rb社会发生的故事,听完这几个事例,也许你就会有所启发。”

廖专家顿了顿:

“在1963年,对,就是在nec向美国仙童购买平面光刻工艺的第二年,rb政府做了一个非常“rb”的决定:要求nec将仙童技术对所有日本电子企业开放。随后,rb的通产省一边成立工业技术院,牵头攻关技术;一边颁布“电子工业振兴措施”,限制外资进入,保护本国市场。”

老廖顿了顿:“rb的这种做法还是很有效果,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等到了第二年的1964年,美帝半导体美国巨头德州仪器进军rb市场,结果软磨硬泡了四年,最终也只能咬牙签了个“不平等条约”:当年的具体条件是这样,德仪在rb只能成立合资公司,交出核心技术,还要公开所有专利,并且市占率不能超过10%。”

听老廖说到这里,李达康的眉头不自觉就邹了起来,看来自己接下来的rb之行,又是一个地狱级难度的任务啊。

李达康甚至认为,这个任务的难度,甚至还要超过香江的黑水崖项目。

很明显,因为从一开始,rb的电子技术或者说半导体行业,就带有非常鲜明的国家意志。

而研究过“复杂经济学”的李达康,他当然知道一个道理:相比逐利的产业资本,国家意志无疑更适合主导高资本密度、高人才密度的“国运”产业。

而另一边,就李达康个人认为,国家意志又与国家性格一脉相承。

所以那些自私、封闭、保守的“岛国基因”,也不可避免地融进rb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血脉当中。

不用多说了,国家意志加岛国基因,这就是rb人为什么那么抠门的原因,而这样的基因,其实也为他们在这个行业日后的衰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当然喽,作为李达康来说,rb日后衰不衰败他不关心,他是关心自己接下来的rb之行啊,和这样一群人打交道,李达康知道想从他们手中掏点好东西,这个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

最最起码,李达康知道光靠一个“支持你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的条件,很难让那帮抠门的人松口

可能还需要找其他的契机,寻找其他的突破口。

这个契机和突破口在哪里呢?

李达康暂时还不知道。

不过他并不着急,现在距离动身还有一个多月,他相信自己作为一名穿越者,既然掌握那么多来自后世的信息,应该还是能够找到办法。

在长安街待了3个多小时后,考虑到曾老师今天刚到京城,李达康向老廖礼貌告辞:

“廖教授,今天辛苦您了,那今天就到这。”

廖专家含笑点头:

“那行,达康你去吧,有什么事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说句实话,你很有想法,和你聊了这么长时间,连我都很受启发。”

李达康一笑:“那廖教授,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