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 > 第二三四章 重要变更

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 第二三四章 重要变更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0 19:42:35 来源:书海阁

正月十四,李达康花了差不多4天时间,终于把两篇文章改写完毕。

在西山学校自己的宿舍里,李达康对着电脑最后检查一遍自己的文章,然后这两篇文章各有不同的去处。

类似于纯学术论文的那篇,他是准备放在北大的“燕大学报”上发表。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参见上次的那篇“加拉帕戈斯现象”。

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那篇文章,这次引来了rb的复杂经济学专家小川俊一教授,然后事情发展到现在,这才有了李达康接下来的rb之行。

所以李达康写这篇“经济学中的长期主义”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这篇文章能传到rb去,然后被小川等人看到,这样也许能够配合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然而现在有个问题,“燕大学报”可是整个北大最高端的学术刊物之一,真不是什么人的文章都有资格在上面发表的。

上次他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发表,那纯粹是受到北大林教授的赏识,是人家提携一下年青人,这才有机会让他的文章露脸。

所以上次是“无心”,李达康写完投稿的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被人家采用。

可是这次,却算是“有意”,为了配合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李达康必须让这篇文章发表,并且最好还是“燕大学报”。

“……还是要找个推荐人呀,找谁好呢?林教授就不必了,他的新结构主义虽然不错,可是和我的复杂经济学毕竟不是同一个门派,所以每次都麻烦他的话,被外人看成是他的门徒可就不好,我李达康穿越这一趟,可是想开宗立派在国内经济学界自创一个山头的……”

李达康心里闪过这种念头的时候,第一篇文章也检查完了,于是他存档,接着转向第二篇文章。

对于第二篇“内参”,李达康自然是重视多了,因此检查起来也更慢,几乎是逐字逐句的斟酌。

当然喽,李达康自己说是内参,这其实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因为以他现在的身份,那还真没资格往上递真正的内参。

因此他这篇文章,倒是有点像之前写的那些“思想汇报”和“学习心得”之类,不,应该算是“行动汇报”,他把自己接下来想去rb干的事情,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提前向自己导师汇报一下。

写清楚自己准备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

前世的李达康也算是在体制内混过的,他清楚自己这个做法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当你的身份,和你想做的事并不匹配的时候,这样做就更有必要。

比如李达康接下来想去rb干的事情,假如想要达到目标,依靠他一个人肯定不行,还需要非常多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给予配合。

那李达康如果想要达到最佳效果的话,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别去逞能,认为自己一个人能够包打天下,具体做法就是把自己的行动计划全部向上头汇报清楚,说清楚来龙去脉,说清楚所思所想。

这是体制内的规矩,并且说句实话,在体制内做事的话,你也只有这样才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李达康当然是知道厉害的,因此他对这篇东西非常重视,几乎花了一个小时,才把一篇刚刚3000字出头的文章给检查完。

等检查完毕,李达康给李诚斌打个电话,准备通过他的渠道把两篇文章递到导师那去:

“…..哦,这件事呀,很不巧,我正出差在外地呢,达康要不这样,你联系徐主任吧,对了,你有他联络方式吗?”

徐主任也是导师的秘书,并且论级别和排名的话,目前还比李诚斌更高,因此从这个角度,其实老徐才是老李的直接领导:

“呵呵有的有的,我上次去的时候徐主任给我留了号码,怎么李大哥,这年还没过完你就出差呀,去哪出差了?”

“没办法呀,我们这些人都是劳碌命,出差倒是不远,这次就在津门,我也上午过来的。”

等挂上老李的电话,李达康刚准备联系导师大秘的时候,却是西山学校的培训班主任老黄过来找他:

“呵呵达康,在干嘛?”

“没干嘛,黄主任您这是……”

“达康啊,你看等这个年过完,这一期高级班的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不过你的情况有点特殊,别人都是培训半年,而你当初的入学通知书,可是说学制是一年是吧,所以关于接下来的事情,我有必要和你单独聊一下。”

“黄主任您说您说。”

“首先是关于你读博的事,”

老黄顿了顿之后,对李达康笑道:

“达康啊,你的优秀当然是毋庸置疑,可是用不用马上就转到水木的经管学院,这在学校的争议可是很大,你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上个星期,咱们俞校长还专门去找国基同志汇报过,对,就是关于你的事情,俞校长说了,说是学制一年就是学制一年,咱们堂堂西山学校,最起码也要保证入学通知书的严肃性嘛,尤其考虑到你马上要去rb交流,因此俞校长就建议,你的学籍和档案最好还是留在西山学校,再说了,西山学校本来就是清北联合主办,大家就是一家人,所以就算你的学籍留在这里,同样可以去水木经管学院上课嘛,达康你自己说是不是。”“哦,是这事呀…..”

还没等李达康说完,老黄马上接着说道:

“可不就是这事?达康啊,我今天过来呢,就是特意征询一下你本人的意见,是愿意留在西山学校还是马上搬到经管学院?俞校长可是发了话,只有你本人愿意留下,那任何人都抢不走你。”

李达康当时就笑了,因为从他的本心来说,他其实还是更想留在西山学校。

因为在上个学期,京城的各大高校他跑过不少,从住宿,从伙食,甚至从自由度,西山学校可是首屈一指,清北根本比不上啊。

尤其他导师早就跟他说了,招他当博士生,最重要是他之前抛出的那篇王炸文章,要求他在里面填充一些数据,做到真正的“有理有据”,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算作一篇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博士论文。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去不去水木经管学院其实根本无所谓,一点都不会影响他最后的博士毕业。

当然喽,对于这种事情,那就算李达康再想留在西山学校舒服,他也不可能直接说出来,他先装模作样表达一番对西山学校的感情,然后再来一句“我听从组织的安排”,就用这种体制内最常见的套路来应对黄大主任。

嗯,人黄主任当然也是体制内的老油条,对李达康的话自然是听懂了,并且对李达康表现出来的态度非常满意。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当老黄起身,李达康本来以为他要告辞的时候,老黄突然一拍脑门,然后回头对李达康说道:

“哟!瞧我这记性,达康,都忘记通知你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哦,啥事?”

“是这样的,等高级班其他学员半年培训结束以后,你会以交流学习的名义到rb学习一个半月,时间是基本敲定了,你大概在3月15号左右就要动身,不过具体交流的学校,可能会变更一下。”

“哦?之前不是说去东京大……”

老黄点点头道:“没错,一开始嘛,学校是准备派你去东京大学,毕竟上次来的那个小川教授就在东大嘛,不过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并且和rb方面沟通过,你去rb的第一站,是他们的庆应大学。”

“庆应大学…….”

听说是这样一个重要变更,这段时间一直苦做功课的李达康当即就陷入深思,在思考“有关部门”这个举动的深意。

日本的社会结构,他们除了有财阀这种庞然大物的存在,其实也存在学阀的,所谓六大财团,五大政治世家,三大学阀,这些都是李达康最近在做功课时候掌握的知识。

还是那句话,rb虽然号称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他们的社会制度其实相对落后,是他们当年派“遣唐使”学习咱们国家的,因此还保留了非常多两晋初唐时期的印记。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整个日本社会,那别说是现在了,哪怕是20年以后名校出身对于人们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远比其他国家重要得多。

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这就是俗称的rb社会三大学阀。

日本的学阀现象,其实就是在整个日本社会,尤其是他们的上层人物,形成一种以出身学校为纽带,在某一个特定领域占据多数领导岗位,形成稳定、排他的利益集团。

所以在rb,一个人大学就读的院校,往往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职业选择和阶层流动路径。

在这其中,东京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政坛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而其他两所名校的校友,也往往在某些特定领域大放异彩。

例如早稻田大学,他们的优势在于思想界和文化界,因此早稻田大学校友几乎统治日本的出版和媒体业。

至于李达康马上要去的庆应大学,他们的强项则是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因此庆应大学校友广出金融和财阀人物之类的现象。

“让我去庆应,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深意……”

等到把黄大主任真正送走后,李达康再次思索起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