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 第467章 伤天害理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第467章 伤天害理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29 16:18:30 来源:书海阁

安远侯柳祚昌说道:“此话怎讲?”

永昌侯徐宏爵眼神环顾四周,小声说道:“挖开永定河大堤,引发洪灾!”

“挖开永定河大堤,引发洪灾?”项城伯常应俊惊讶了一声。

“须!”

永昌侯徐宏爵手指堵在嘴边,提醒项城伯常应俊小声点。

安远侯柳祚昌说道:“这种事如果让朝廷知道了,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我们到时候都吃不了兜着走。”

永昌侯徐宏爵说道:“嗨,只要做的天衣无缝,周鉴就不可能知道是谁干的。况且只要周鉴的汉武军无法击败大清,有大清在背后搞事,周鉴心力交瘁,他怎么查出来?”

安远侯柳祚昌问道:“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我内心有些没底啊!”

永昌侯徐宏爵把头伸向他们二人,他们二人也一同将头埋了过来。

永昌侯徐宏爵说道:“怕什么!放心,绝对安全,查不出来的!”

二人闻言,为之惊讶。

安远侯柳祚昌问道:“如何做?”

永昌侯徐宏爵说道:“永定河有一段是经过我的田地的,只要在我的田地上掘开口子,到时候,大水压了天津府,周鉴就着急了。”

安远侯柳祚昌问道:“徐兄,这样你的田地不就被毁了吗?这个损失你能担得起吗?”

永昌侯徐宏爵说道:“放心!为了大清,为了咱们得利益,我损失田地怕什么?”

安远侯柳祚昌伸出大拇指说道:“徐兄真乃国士啊!我等的楷模啊!”

“说真的,我佩服你徐兄!”项城伯常应俊点头说道。

永昌侯徐宏爵说道:“到时候用你们家里的人来挖我的田地上河堤。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了。只要他们查不到我,那么你们自然就不会受牵连。”

二人纷纷点头。

永昌侯徐宏爵继续说道:“好啦!此事一定要保密,切不能泄露出去!”

“明白!”安远侯柳祚昌回道。

“事关身家性命,我等自然不会马虎!”项城伯常应俊回道。

……

三人在酒馆的房间内合谋,企图利用毁堤淹天津府来给周鉴后方制造麻烦。

傍晚,一群人穿着黑色的衣服,行走在永定河的大堤上。

这些人人手一把铁锹。

他们来到永昌侯徐宏爵的田地里,他家的田地正好在永定河大堤这里。

这些人利用夜色,疯狂的挖掘大堤的泥土。

由于永定河的水位很高,稍微挖开一点点,永定河的水便立刻倒灌而出。

大批的河水朝着田地冲来。

河堤被洪水冲击,口子越来越大。

一夜之间便演变成百十丈宽的决口。

大量的洪水冲击着周围的庄稼和村户。

洪水冲击下,树木倾倒,房舍倒塌。

无数鸡鸭牛羊被洪水冲走。

好多百姓逃到两岸,一些走的慢的百姓被洪水冲走。

洪水浸泡了周围大批的村庄。

很快洪水便冲击到了天津府附近……

不远处,永昌侯徐宏爵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内心是无比的激动。

这是他的杰作,将来在大清主子那里可以好好邀功一番!

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百姓的安危,这些前朝的勋贵、地主们简直丧心病狂,伤天害理!

天津府衙门立即组织所有衙役,百姓前去救援。

将那些被洪水困住的百姓救出。

并且在天津府没有发生洪水的地段设置粥场,给那些受灾的百姓提供伙食。

天津府衙门立刻给周鉴上书,奏明灾情。

此刻,周鉴还在皮岛组织如何从侧翼打击辽东的满清。

当得知这一消息,立刻召见首辅高文和锦衣卫王国兴前来商议、并调查此事。

周鉴凭借后世学来的历史经验,立刻做出判断,说道:“这不像天灾,倒像是**!”

首辅高文与锦衣卫指挥使王国兴,二人对视一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周鉴的观点。

锦衣卫指挥使王国兴说道:“据天津衙门上报,他们说永定河的水位今日来处于高位,可能是水位太高冲垮了河堤。这才造成灾祸。”

首辅高文说道:“此事,这个时候发生定有蹊跷!”

首辅高文接着说道:“永定河每年,朝廷都会拨下来一大批巨款,用于修筑河堤,况且永定河这些年从来没有发生过洪灾,即使北方被满清占领之后,永定河都没有发生过洪灾,便便这个时候发生,这背后一定有奸人作怪!”

周鉴说道:“这个不用怀疑,孤可以断定,就是人为的。”

首辅高文说道:“如此,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周鉴说道:“不管他们是什么目的,一定要查出来,朕绝不姑息他们。当杀则杀,毫不留情!”

锦衣卫指挥使王国兴说道:“陛下,这事交给臣来办,臣一定将那些奸人查出来,他们一个也逃不了。”

周鉴点了点头说道;“好!这样,首辅高文负责前去赈灾,王国兴,你立刻调集锦衣卫,着手调查此事。一定要给朕查明白!”锦衣卫指挥使王国兴拱手说道:“臣领旨!”

首辅高文拱手回道:“臣领旨!”

……

天津府城里到处都是被洪水掩埋房舍,无家可归的农民。

他们被官府安排,住在衙门。

衙门住满了,便住在军营里。

军营住满了,便住在驿站。

最后,实在住不下了,便安排他们到校场来搭建临时帐篷。

……

粥场每天供应三顿饭食。

大汉新律法规定,百姓遇到灾荒,官府衙门必须妥善安置。

倘若百姓吃的米粥,插筷子倒了,那么负责这个粥场的官吏全家人头不保!

倘若百姓生病,官府衙门必须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

要是百姓因为生病无钱、无钱看病,当地官员全家人头不保!

百姓遭灾之后,三日内,当地官府衙门没有安排住处,官员全家人头不保!

……

总之,大灾之时,不保百姓者,通通全家处死!

永昌侯徐宏爵,安远侯柳祚昌,项城伯常应俊,三个汉奸聚集在天津府城里的一处酒馆内。

三人举杯欢庆。

永昌侯徐宏爵说道:“干的漂亮!这些天津府全乱套了!到处都是灾民!看周鉴还有什么精力北伐辽东?”

“哈哈!。”

项城伯常应俊说道:“来!来!来!举杯庆祝!”

永昌侯徐宏爵端起酒杯说道:“干了!”

“哈哈!”

三个汉奸、贼人笑呵呵的举杯畅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