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不着调的天下第一和他的徒弟们 > 第112章 变故

不着调的天下第一和他的徒弟们 第112章 变故

作者:不动的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7:18:30 来源:书海阁

首战大获全胜并未让姬世恢以及东方的将领们放松太多,他们都明白:这一战仅仅只是双方彼此之间打个招呼。

就像东方并未真的动用全力一样,西方联军在此战中也仅仅只是派出了那些没有接受过任何战斗训练的平民以及下级贵族,用他们来衡量西方军的作战能力显然不妥当。

那支赶来支援反而遭到全歼的骑士部队算是意外的收获,通过审讯同样不在计划中的俘虏姬世恢得知:这一支骑士部队是为了救援先锋的平民部队擅自行动,在西方军的原计划中,那支由穷苦人构成的队伍就是用来牺牲的。

这些穷人没有任何战斗力,无法与正规作战部队达成有效的配合;同时他们大都没有携带太多的粮食,不依靠大贵族的接济根本无法长时间作战。

因此,他们被牺牲了。

虽然不知道敌人的指挥阶层是如何构成的,但这样的冷血让姬世恢进一步提高了警惕。

毫不留情地舍弃如此数量的人民,这说明敌人是认真的,他们是冲着完全入侵乃至入主东方发起的这次战争。

接下来的日子里,姬世恢的这一判断得到了无数次验证——

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在楼坦城与函山关之间的广袤土地上,东西方军队发生了多次战斗,其中既有东方军队完美的埋伏与阻击,也有西方军队的诱敌深入与凶猛反扑。

“世恢,你要不先去歇会儿。”

临时行宫里,纪允炆看着黑眼圈极其浓重的姬世恢,不免的有些担心。

作为东方军的总指挥,姬世恢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合过眼,虽然参与本次战争的将领们已经陆续证明了具备足够的军事能力,但他还是放不下心来,几乎是事必躬亲。

这不仅仅是出于谨慎,更是为了对抗麒麟党的大局。

大炎这一战赢得漂亮,而这辉煌的胜利中皇帝本人确确实实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事实对于他的权威是相当重要的。

而纪允炆,抵达函山关之后他就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局外人。

阮莺和袁理理当然是加入到了军医的队伍之中,救治负伤的战士们;岳玲芸和文裳卿率领着陷阵营的将士们成为了东方军的一部分,四处征战着;姬旼和解颖秋虽然没什么特殊的任务,但也肩负着随时支援另外两组人,防止麒麟党暗中下黑手的职责。

纪允炆是不太愿意让弟子们接触到战争这一人类暴力的丑恶极致的,但从大局着想也只能让几人到军中发光发热。

结果相当的好——文裳卿在真龙遗骨争夺时期就展露出来的领导能力在一次次配合岳玲芸的率军战斗中越发优异;阮莺堪称冥土追魂的医术和袁理理善解人意的温和让两人成为了军医队伍和伤兵营的主心骨;姬旼和解颖秋两人仅仅是参与了一次针对西方军所谓神赐骑士部队的突袭,就在军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传说。

孩子们全都崭露头角,纪允炆却只能待在军营里无所事事。

原因无他:姬世恢不允许他出手。

姬世恢并不清楚龙帝直接干预现世会产生什么后果,但他想要尽可能避免一切不好的意外因素;同时,比起借助龙帝的力量,姬世恢更希望大炎靠着自己的力量度过这一关。

唯有如此才能证明:新政是对的。

“我没事,剑尊不必担心。”姬世恢喝了一口提神的汤药,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了地图上。

这一个月来双方互有胜负,东方军整体上占据优势,尤其是岳玲芸和她的陷阵营,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姬世恢预计下一次出阵,就该让她重新竖起那面“岳”字旗了。

这都是好事,可姬世恢还是感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西方军队的表现,一点也不像是一支侵略部队。

虽然短短一个月内双方已经爆发了大小四十余次交锋,战争烈度不可谓不高,可姬世恢敏锐地注意到了西方军并未展现出应有的进攻意识,他们更像是故意在于东方军队进行你来我往的拉锯战。

函山关外,楼坦城内的这片荒漠上,双方已经丢下了相当数量的尸体。

胜也好负也好,战略意义太低了!

大炎严格来说属于主场作战,因此只要守住了函山关,严格来说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可远道而来的西方军是绝不应该拖延时间的。

他们为何还不大举进攻?西方人究竟在等待什么?

姬世恢目光似乎要穿透桌上的地图,他看不透西方军的拖拉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阴谋。

“要不我去查探一趟?”纪允炆也知道姬世恢在担忧什么,他同样不理解西方军为何如此小心谨慎,早就想亲自去一探究竟了。

“剑尊是我军底牌,不可轻动。”姬世恢一如既往地用这个理由拒绝了纪允炆。

如果非要动用龙帝的力量,他更情愿将之用在一些更关键的地方——比如解决程仲谋。

直到现在,姬世恢都没有得到关于这个叛徒的任何消息,为了防止这个对东方军无比熟悉的老将带来难以预料的大麻烦,姬世恢一直都准备着纪允炆这张底牌。“报!”

传令兵进入屋内,向两人分别行礼。

“陛下,前方传回战报!”

纪允炆从士兵手中接过战报,挥手示意他退下,随后将战报交给了姬世恢。

开战以来,姬世恢废除了军中所有的君臣之礼,他现在的身份就是大炎军的最高将领,一切行事全都按照军中规矩来。

姬世恢打开战报,其中的内容与过去这一个月传回的战报大差不差:大炎方面有两支部队按照预定计划成功歼灭了两支敌军部队;一支军队在转移途中遭遇敌军,双方交手后不分胜负各自撤退;一支辎重运输部队遭遇小股敌军袭击,所幸并未遭受严重损失。

姬世恢看完战报就将之放到一边,随后看向地图,准备根据最新的战况调整大炎军的整体布置。

函山关此刻只有五万人留守,其余部队全都在外运动,姬世恢这个总指挥,要在身边“参谋”们的辅助下,根据战报和地图随时调动指挥出战在外的二十余万人。

这种作战方式此前在东西方都闻所未闻,也是大炎实施新政后,第一次在战场上真正将新政对军队的改革进行检验。

所幸,成果斐然。

地图旁的姬世恢念念有词,构思着接下来的计划;而同样阅读了战报之后将目光投向地图的纪允炆,则是皱起了眉头。

随后,他拿起一支笔,开始在地图上进行标记。

“剑尊这是为何?”姬世恢不解地问道。

纪允炆不答,继续标注着。姬世恢很快意识到:纪允炆在标示出一个月来东西方军队交战地点的分布。

结束了这一工作之后,纪允炆看向姬世恢,表情有些不太好地问道:“看看这些,再联想一下这几日和将军们一同分析出来的西方军整体调动趋势。”

姬世恢立即照做。

无愧于文武双全的他,很快就发现了端倪——西方军并不是单方面地与他们进行拉锯战,而是在暗中不断有意识地将整体战场向南转移。

西方人想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南方,为什么?

姬世恢的表情也难看起来,因为无论西方军究竟有什么阴谋,他们都已经成功了至少一半:一个月的交战和调度后,大炎的主力出于针锋相对进行压制的目的,已经尽数移动到了靠南的位置。

难道是打算调虎离山吗?

不,不可能,西方军没有如此庞大的军力,也来不及突袭攻陷函山关。

虽然理论上西方军可以趁机长驱直入攻打函山关,但这一计划在实际上不存在任何可行性,反倒是前来攻打的军队极有可能遭到函山关守军以及回防的大炎军主力合围。

大炎军强悍的机动能力以及高效的信息传递,这段时间西方军应该已经意识到了才对。

还是说,他们的目的在更北方?

姬世恢看着地图,目光从函山关一点点向北移动,扫过那被简略画出并标注的山脉等无法大军通行的地区。

最初的那个问题再次浮现在他脑海里:函山关真的是唯一的东西方通道吗?

程仲谋消失了,他去了哪里?

在人手相当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姬世恢一直确保着有一支天武卫小队沿着函山关向北不断探索,以确保这里是唯一的道路。

否则,遭到前后夹击最终落败的就会是大炎一方:函山关若是失守,那么即便全军能够扛住皇帝战死或被俘带来的冲击,如今出征在外的各部也会因为缺少补给最终全部溃败。

到时候大炎就真的完了。

按理说这支小队应该也快回来了,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是不是真的该让龙帝出手,消除这个隐患?

“报!”

一名斥候浑身是血,险些被侍卫拦在门外。

“怎么回事?!”

开战至今,还没有哪个斥候这般模样出现在姬世恢面前。

“陛下,西方军有部队正在向北移动!”斥候喘着大气,向姬世恢汇报了这一消息。

“规模?”

“不下三万人!”斥候的表情因身上的严重伤势而扭曲。

大炎的斥候都是以小队形式行动,此刻只有一位重伤的斥候回来报信,看来是侦查过程中被那支部队给发现了。

这意味着,不论那一支部队目的地是哪,他们都会加速。

“带他下去治疗。”姬世恢很是沉稳,直到斥候被侍卫们扶着下去了之后,表情才难看起来。

“三万人......”

不应该啊!

姬世恢很确定,大炎主力当前全都在外,每一支部队都死死咬着一支旗鼓相当的敌军,按理说西方人不应该还能拿出如此余力北上才对。

关键是:他们要去哪里?

姬世恢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这张地图从未如此让他觉得不真实。

斥候队伍全灭,即使知道那支部队在向北移动,但是茫茫大漠要想找到一支早有提防的军队谈何容易?

向北探索的天武卫小队为何还不回来!

“让我去吧。”纪允炆开口,“以我的速度,很快就能查探清楚北方究竟有没有第二个‘函山关’。”“到时就算全军上下再也没有多余的兵力调往北方防守,我一个人也能撑住。”

“可是——”

“世恢。”纪允炆难得的严肃起来,“这不是考虑杂七杂八事情的时候,这事关大炎的存亡。”

纪允炆的话语,让姬世恢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执着于证明即使没有龙帝的帮助大炎也能够战胜敌人,却因此钻了牛角尖,险些忽视了真正的大局。

“那就有劳剑尊走一趟了。”

“我那些徒弟会留下,你有事直接吩咐就好。”

“明白。”

纪允炆拿上自己的长剑,虽然想在走之前再好好叮嘱几个徒弟几句,但事不宜迟,他也只能放下心中的担忧,选择相信孩子们都已经能够照顾好自己。

“报!”

又一位斥候气喘吁吁地到来了。

“陛下,不,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这,这——”斥候语塞,显然不知道该怎么说,在姬世恢催促的目光下支支吾吾好一会儿后,他才深深地低下头道:“小的嘴拙,请陛下和殿下亲自去城头看一看吧!”

姬世恢和纪允炆交换了视线,随后立刻动身。

登上函山关城头之前,纪允炆就已经察觉到了异常:一股很不寻常的同时极其庞大的真气波动,正在从西方传来。

城头上,所有值守的军士看着远方,都陷入了难以言喻的震惊之中。

西方楼坦城的方向,一道蓝色的光芒直冲天际,渲染了大半边的天空,以至于站在城头的人们都能感受到阵阵寒意。

楼坦城距离函山关有着相当一段距离,否则也不会让东西方军队在两座城之间的土地上你来我往地打上一个月运动战。

可现在,纪允炆站在函山关的城头,就能看到这来自楼坦城方向的冲天光束,以及其中蕴藏的强大力量。

类似的现象,之前在小世界内遇到血王时也发生过。

也就是说西方军请动了,或者说“召唤”了某个比血王只强不弱的帮手?

这不就是冲我来的吗?

纪允炆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军中有奸细给西方报信这件事他完全不意外,但西方人在如此恰当的时机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显然就是在针对他。

居然连我也考虑进去了?真是受宠若惊啊。

虽然很清楚西方军此举就是为了牵制住大炎军内部的武道强者,说白了就是为了牵制纪允炆,但纪允炆还是只能老老实实被牵制。

即便相隔甚远他也能判断出来:不管西方军动用了什么,目前大炎军中都只有他能够与之抗衡。

怎么办?要让小旼和颖秋代替我北上侦查吗?可她们二人的实力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终究不让人放心。

但若是放着北方不管的话,极有可能让西方军钻了空子,大炎会因此陷入劣势!

如果那三万人的队伍真的从北方某个秘密通道绕开了函山关,那么就算他们没有南下和其余西方军两面夹击函山关,也可以长驱直入在大炎境内作乱,让大炎军后院起火。

大炎军事力量中值得信任的队伍目前几乎全都在前线了,境内剩余的部队天知道有多少藏有西方的奸细,一旦他们和那支西方军队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

“来人,把解颖秋和姬旼叫来。”

最终,纪允炆只能咬咬牙,决定让姬旼和解颖秋代替他北上进行侦查,如有必要,就对那三万人进行拦截。

“陛下。”纪允炆看向姬世恢,眼里已经有了杀意。

他还是第一次被人逼入这般难以抉择的境地。

“我会主动出阵,那个——”纪允炆指向天边的冲天光束,“交给我。”

“明白了。”姬世恢点头,他明白:无论龙帝出手的代价是什么,现在都已经没有余力去担忧了。

“陛下!”

等待解颖秋和姬旼前来听命的时候,一名校尉突然带着几名士卒押着一个猎户装扮的人登上城头。

“陛下,巡哨拿住了此人,他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要面见陛下。”校尉跪在姬世恢面前,捧上一块令牌说道:“他带着这个。”

那块令牌,不只是姬世恢,在场的所有人都认得——

京军总帅令牌。

“你是程仲谋的人?”姬世恢目光锐利,直视着那名脸上几乎写着视死如归的男人。

“是。”男人虽被捆住双手,但还是向姬世恢行了君臣之礼。

“你来干什么?你家主子在哪?”

“总帅遣小的来禀告陛下——”男人抬头,说出了一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话:

“老臣在,则北方无忧,陛下只需统帅全军大败西方贼人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