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不着调的天下第一和他的徒弟们 > 第77章 燕王进军营不太对吧

对于京外大营,纪允炆并没有动歪脑筋进行侦查,或者跑去黑市试着能不能买到布防图之类的。

掉脑袋的买卖,短时间内他在京城毫无根基,找不到人做的;至于侦查,终究是军营,屯扎的是大炎精锐,他蹿来蹿去的万一出点意外可就不好交代了。

难道就不侦查,到了晚上直接闯进去吗?

那不行。

之前在鲁国公府吃的亏让纪允炆意识到:只是远远看着,那么即便是他也很有可能遗漏掉隐藏的高手。

何况京外大营的面积和鲁国公府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那么多军人,直接用神识探查会比较麻烦,虽说做得到,但耗神费力的性价比太低了。

最好的就是亲自到大营中看看,最好确认程仲谋所在的中军大帐的位置,方便自己直接去查找蛛丝马迹;再顺便查一查营中有没有需要特别在意的高手,方便行事。

当然,京外大营布防图和将校名册这种东西,他和姬世恢说一声就能弄到,但他还是要亲眼确认一遍才好。

毕竟已经怀疑程仲谋有问题了,自己去鲁国公府也意料外地撞上了那个老和尚就属于姬世恢的情报出了差错,谁知道京外大营奉旨上交的布防图会不会有问题?

程仲谋在军中威望太高了,要说服手下将校们上交一份假的图册不会有什么困难;而他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也让所有人都相信他不会欺瞒皇上,就算欺瞒了,也绝对是为君为国一片苦心。

人设立得好,很多时候既是负担,也是武器。

再说了,就算没人使手段,名册也未必可信——在大炎,上级将官长住军营时是可以带那么一两个随行仆人充当勤务兵角色的。

你说这是一个罕见的武道高手,我说他是我带来做杂活的家仆,你能有什么办法?

那么,怎么才能亲眼看一看京外大营,又不至于过多地引起怀疑呢?

别忘了,纪允炆现在的身份是大炎新封的燕王,许多人都认为他将来会成为大炎军事力量中的重要组成。

据说大炎皇帝麾下有一个完全由一流以上武道高手构成的秘密部队,现在坊间就已经开始传:咱们这位新来的燕王殿下,将会是这支部队新的统帅。

既如此,陛下带着他来视察一下京外大营,顺便指点指点士兵操练啥的,有什么问题吗?

于是,姬世恢就带着纪允炆一块,对京外大营来了一次突击检查。

姬世恢是一个军政两手抓的皇帝,尤其对于屯驻京外大营的大炎精锐很是关切,对大营进行毫无事先通报的突击检查也不是一次两次,因此没有人会起疑。

至于纪允炆?陛下查营想带谁就带谁,哪个不开眼的敢管?

然而今天,还真就有不开眼的。

而且这个不开眼的,是程仲谋本人。

“陛下,恕臣无状,但燕王殿下在朝中根基尚浅,又无军职在身,若是贸然入京师大营,恐对殿下不利啊。”

纪允炆一行进入大营没多久,就被赶来的程仲谋截住了。

呵,都说这位鲁国公性情刚直不喜欢弯弯绕绕,看来并非如此嘛——纪允炆尽力绷住不让自己露出冷笑。

看看,分明就是不愿意纪允炆入营查探,却说的好像完全是在为纪允炆考虑。

确实,纪允炆目前对外的身份虽说是皇亲,但父亲终归是姬世恢曾经的那位兄长;而当今圣上的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满朝文武再清楚不过了。

说得难听点,纪允炆头上被扣上一个“逆臣之子”的帽子也完全不奇怪。

一回来就给封王,又是赏宅子又是频繁召见的,大伙也就只当陛下心中有愧疚,想要弥补在自己这个侄子身上了。

说实话,如果只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那么就算姬世恢把纪允炆赏成大炎第一巨富,纪允炆本人纨绔到可以说天怒人怨,朝堂那边都不会有太大反应。

宠嘛,无所谓的。

但如果纪允炆短时间内就有立刻涉政、涉军的迹象,那么绝对会在朝堂上掀起一阵风雨!

目前的大炎官场,身居高位手握实权的大都还是当年帮着姬世恢夺得皇位的那帮“从龙”之臣,他们对于姬世恢的那个大哥是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虽然是残酷无情的皇位斗争,但终归是抄家灭族的事情,放在谁身上都是足够记一辈子的大仇。

现在陛下突然决定迎回兄长的儿子,百般宠信也就算了,居然还打算交予实权?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别管姬世恢自己心里是什么想法,反正那些老臣心里绝对会很不是滋味——是了,终归是自家人才信得过,开始要拿家里人来制衡我们取代我们了!

别人倒也罢了,偏偏是这个孽种,陛下心里边难不成彻底容不得我们这几个老东西了?

还一来就是京师大营的军权,陛下就那么心急吗?

姬世恢也知道程仲谋说的有道理,但早有预料的他不会毫无准备。

“爱卿多虑了,允炆这次回来不过是认祖归宗,陪一陪朕。他江湖闲散惯了不会久留。既不在朝中为官,又何须挂念这朝中诸般考量啊?”龙帝在处理完麻烦之后就会再次无声无息的消失,传说的这一部分姬世恢是记得很清楚的。

现在先打个预防针,以免到时候“燕王殿下”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引起什么麻烦。

“允炆武道修为颇高,其师纪元清当年更是我大炎军中第一高手,与你也是故交,今日带他来看看这京外大营,既是让他看看我大炎军队可有能够改进之处,也是给纪爱卿一个交代。”

就像满朝皆知程仲谋刚直一样,姬世恢作为皇帝贤明睿智的同时重情重义也是满朝皆知的。

也别管皇上到底是不是真的重情义,反正这么多年来姬世恢在朝臣面前就是这么表现的,既然皇上乐意,那么作为臣子,大伙肯定要顺着他的意思来。

现在,他的这个人设就起作用了。

纪允炆修为在身,姬世恢又对他有愧疚,那么打着这样的旗号短暂地让他享受一下特权也不是不行;纪元清当年离开军队后担任了皇室的剑术教师,四舍五入算姬世恢半个师父,姬世恢念着他也是情有可原。

“臣明白了。”程仲谋不是擅长口舌之争的人,和国君顶嘴也相当不符合他迄今为止的人设,因此没再争执,而是行礼道:“臣为陛下、殿下领路。”

“有劳爱卿了。”姬世恢也不拒绝,京外大营他来过多次了,大体结构还记得,不担心程仲谋弄虚作假。

何况程仲谋知道自家皇帝的精明,他不会在这种时候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在带着皇帝参观军营的时候动歪脑筋。

至于纪允炆?

为了表演好燕王的角色,他从刚刚开始就一直默默跟在姬世恢身后一言不发。

叔父兼陛下的长辈还在,他不好开口说什么。

只不过,方才程仲谋说他这个燕王不方便进军营的时候,他心里还是很想要吐槽两句的——干嘛?我这个燕王又不姓朱,你何必怕我和军队接触?

不过总归是成功进入京外大营了,纪允炆也没闲着,一面跟着在军营里四处参观,一面仔仔细细地记下了这里的布局,并探查着这营中是否有高手存在。

驻扎在京外大营的军队,一般称之为“京军”,撇开天武卫这类特殊编制,这支军队就是大炎军事力量中最优秀的。

多年前东西方的那场大战,大炎皇帝御驾亲征,京军尽数奔赴前线,在天武卫的配合下将号称“聚集了西方世界所有伟大的骑士与勇士”的教廷圣子军一战全歼,时任大炎龙兴将军、京军副帅狄青,还一度率队杀到西方教皇车驾前,险些拿下敌酋。

只可惜教皇身边高手众多,他也只能冲杀一阵后无功而返;但要说无功也不恰当,毕竟万军丛中仅率百余人便冲杀至敌酋跟前,此举大大提振了东方士气,也让教皇吓得不轻。

也正是因为这一战中狄青的表现极为亮眼,在整场战争中也功勋卓着,因此自那以后“龙兴将军”这一头衔便只授予勇冠三军、万人莫敌的骁将。

哪怕是程仲谋,都没有获得这个头衔。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当年那场大战后活下来的老兵肯定都已不在军中,但京军的严格选拔、艰苦训练和精良装备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至今仍旧是大炎军事力量的代表。

每年的春节大庆一类的隆重节日,检阅京军都是固定节目。在这些日子,皇帝会领着各国使臣登上洛安城墙观看京军操练,以示大炎军容严整、军力强盛。

因此很自然的,纪允炆探查到了数个高手。

一般来说,军队里是很少会出现武道高手的,连武者都不多见。

抛开武道修行本就有天资门槛不论,一来军人压根没什么时间精力修习武道,二来能够踏上武道之路的人往往也有比投军好得多的出路。

因此各国虽然都有专门组建由武者构成的部队的习惯,但在各自军事力量中的占比一般都不高。

相较之下,京军里武者的数量就有些奢侈了。

不考虑那些在纪允炆眼里实在懒得和凡人做出区分的,仅仅是二流往上的武者,纪允炆就已经探知到数百人。

此外一流武者四十余人,大宗师没有,跟之前那个老和尚一样接近大宗师的也没有。

这个数量看着不多,但在寻常战场上已经能够发挥出决定战局走向的作用了。

何况一支军队还有单独武者通常不具备的势,以及一个人无法做到的阵。

也难怪东方各国忌惮大炎的军力,西方也在当年的大战之后至今没有明显的大动作——对付边军地方军啥的就够困难了,万一大炎皇帝玩不起了直接出动京军,那直接等着灭国吧。

就连元傲那种雄才大略的君主都只是专注于和乾国之类的国家争斗,从来不打大炎的主意,看来也不是没有原因。

不过这也意味着:如此强大的军队,一旦落入他手,后果不堪设想!

“爱卿的大帐,换地方了?”走了一阵,姬世恢突然开口问道。

主帅的大帐换位置这种事情,按理说犯不着通报皇帝,但既然皇帝开口问了,程仲谋也只能停下讲解,行礼回话:“禀陛下,因前些日子各营调动,臣的帐篷换到了他处。”“原来如此,往日这个时候应该就到中军大帐了,朕方才还奇怪怎么今日还未看见呢。”

纪允炆知道,姬世恢这是在说给他听。

“陛下若不喜,臣即刻换回来。”程仲谋表态很快。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就算姬世恢一直以来都有个重情重义的形象也不能大意;这么多年下来,哪怕是程仲谋这种人,也学会对皇帝说的话多想一点了。

皇帝说的话不会有废话,很多他不直接开口的事情,你当臣子的要懂事。

“不必了,军中各项事务爱卿只管便宜行事,朕信得过你。”姬世恢摆摆手和善地笑道,“此前爱卿曾上疏说想组建一个陷阵营,不知办得如何?”

“当下正在操练,圣上这边请,殿下请。”

不得不说程仲谋真的做得很周到,礼节上让人无可挑剔的同时,又完全感觉不到巴结阿谀之意。

该说性格使然呢?还是老戏骨恐怖如斯呢?

“允炆啊,这陷阵营其实也是当年你师父提出的主意,说是将军中修为在身又精于马战的军士集中起来,每逢战事便如同尖刀般直冲敌阵撕开裂口,挫敌军锐气!”

“师父也向臣提起过此事,说是此军若成,则如利箭、如钢刀,无往不利。”纪允炆跟着搭腔。

说白了就是,要在京军里组建一支具备超高机动性的特战队。

至于姬世恢为什么突然提出要看看这支部队,纪允炆也明白。

目前和麒麟党的斗争因为他的介入而注定即将迎来白热化,那么对于这样一支队伍,姬世恢就一定要好好看看,心里要有底。

若是这支队伍投了麒麟党怎么办?

从京外大营一路冲杀到皇宫内院,他们需要多久?

一行人来到校场,远远的就看见尘土飞扬,显然是陷阵营正在操练。

离近一看,纪允炆不得不感慨陷阵这名字没取错——借着阵和势,百余骑竟然在校场里冲出了上万重骑的气势来,直让人觉得不可阻挡。

这放在寻常战场上,敌军中见到这场面还能不逃跑的,估计都是实打实的精锐了。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操练结束,陷阵营的将士们整齐列队,随后下马向姬世恢叩拜。

“免礼!”姬世恢示意众人平身,随后豪迈地大笑:“哈哈哈哈!好!好啊!不愧是我大炎的精锐!若是如方才这般冲杀起来,怕是朕的天武卫,都难以应对啊!”

哦,这样啊,那确实得注意一下——站在旁边的纪允炆当然听得出来姬世恢这话其实是说给他听的。

到时候陷阵营若是加入麒麟党的谋反阵容,那么即便是天武卫,恐怕也会在阻挡第一波冲击时遭受不小的伤亡。

“程爱卿,你做得很好,朕得赏你!说说看,想要点什么?”

“为陛下做事乃是臣的本分,怎敢求赏?”程仲谋立刻下跪回绝。

“欸,爱卿这是什么话,有功当然要赏,这才是我大炎的军规。”姬世恢说着,招招手让随行的宦官递来一个锦盒。

“此乃名匠肖不弃所造宝刀,上刻‘精忠’二字,今日便赐予爱卿。”

“臣,谢陛下隆恩!”程仲谋再次叩首,恭敬地接过锦盒。

知道你就好这个,所以朕今日专门带来了肖不弃这等名匠的作品送给你,朕对你好不好?

君臣和睦,任谁都看不出半点端倪。

现在证据不足,就算证据足了姬世恢也要先稳住程仲谋,因此像这样演戏是必要的,演得越情真意切越好。

之后,程仲谋又带着一行人参观了京外大营的各个部分,但因为大营的面积实在是过大,直到离去时也没能完整走一圈。

不过足够了,纪允炆已经摸清了营内有多少需要注意的高手,也粗略看过了布防和巡逻图。

“剑尊,信使来报,旼儿她们三日后抵京。”回去的路上,姬世恢听完从宫里来的宦官的报告后,向纪允炆说道。

“很好,正想着也差不多该轮到她们年轻人出手了。”

“今晚我就去探一探京外大营,你给我找个替身,今晚在皇宫给我摆个宴会,让所有人都觉得我整晚都在宫中。”

“明白,剑尊只管放心去。”

纪允炆对自己很有信心,但这道保险还是做了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