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不着调的天下第一和他的徒弟们 > 第81章 名门之后

不着调的天下第一和他的徒弟们 第81章 名门之后

作者:不动的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7:18:30 来源:书海阁

事情一件一件的办。

在和自己的徒弟们以及姬旼说明现在的情况之前,纪允炆打算先解决岳玲芸和袁理理的去留问题。

他从假冒山贼的庐卫手中救出两人完全是出于良心,对于岳玲芸,纪允炆是打算看看她自己的意愿后,决定是否帮助她复兴天玄府。

而对于袁理理,他是半点后续安排也没有。

“我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绕弯子的人。”众人进屋坐定后,纪允炆开门见山道:“岳姑娘和袁姑娘今后有何打算?”

纪允炆倒不是着急赶人走,而是担心两人被恩情所困,就算想离开也不好意思提出来。

而且接下来就该专心和麒麟党相抗了,以岳袁二人的实力,就算她们主动提出想要帮忙,纪允炆也并不觉得她们能在这个层面的战斗中发挥太多作用。

连自保可能都有些困难。

“剑尊大恩,理理无以为报,今后愿追随剑尊,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对于纪允炆的问题,袁理理不假思索便从椅子上起来,朝纪允炆行了个大礼,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武者虽说已经不是凡人,但“恩必报”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武者来说依旧是最基本的道德;对于袁理理,纪允炆和他的徒弟可不仅仅是救命之恩那么简单。

当她在阮莺身旁苏醒过来,并在经过休养后第一次走出马车见到外界的阳光时,那种如获新生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而且,在随后的运功调息中,她惊讶的发现:本来已经在那些禽兽的摧残凌辱下千疮百孔残破不堪的身体,竟然恢复如初了!

这份恩情太大了,除了今后用一辈子为纪允炆和他的弟子们效死力,袁理理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方式能还清。

以身相许?从小爹就教育她:欠了人家的恩情,哪怕做牛做马一辈子也不能动这种心思,用报恩的名义靠这招攀上、缠上人家,是一种不要脸的做法。

再说了,看看解颖秋、阮莺和文裳卿,纪允炆像是缺女人的样子吗?

文裳卿终究是年纪还小,解颖秋和阮莺的心思,同行的这些日子她可都看在眼里,自己要是还贴上去可就不只是不要脸了。

另一方面,这个选择其实也是混杂了袁理理自己的私心在其中。

她当然可以辞别剑尊一行,回到自己的家族中去。

但之后呢?

自己前往宋国剿灭山贼结果失联了那么久,消息肯定早已传到家族之中,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都没有任何族人来救她。

显然,家族里的人猜出她都会遭遇些什么。

爹娘都很疼爱她,但家族中的各种事不是两人能说了算的,在经历了那样的事情之后,她应该直接自尽,以遵守“既已失贞洁,则应尽力保全名声,不落节烈之名”的族规。

事实上,清醒过来之后,她也确实尝试过按照族规自尽。

其结果,是被正好撞见的解颖秋夺走了用来自尽的短刀,顺便给了她一耳光。

“有仇有恨就去报,拿自己动刀子算怎么回事?错的是那些畜生又不是你!我师父把你救回来,我师妹给你治好身子,可不是为了让你自己害自己!”

在那之后,解颖秋几乎是一直盯着她,就连修炼的时候都要拉着她在自己身边,确保将她一切自我了结的想法掐灭在萌芽状态。

一来二去,袁理理也放弃遵循所谓的族规了。

是啊,就像解颖秋说的,准确来说是转述纪允炆的话那样,既然自己还活着,就尽力好好活,活出些色彩和价值来。

当然什么是“活出色彩和价值”,袁理理并不知道,所以才想要待在纪允炆身边,直接向这位大宗师学习。

而且,袁理理太了解自己家族中的那些长老了,一旦自己还活着的消息传出去,天知道他们会做出些什么事情来?

自己身陷人间地狱被折磨的时候看不到族人的影子,好不容易活过来了,难道就要面对族中执法人的追杀,就要面对残忍至极的家法吗?

因此,不论是回家还是继续游历,对于她来说显然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在纪允炆身边,至少可以指望这位大宗师能庇护自己。

从小她就在族中接受了极为全面的教育,厅堂和厨房都能游刃有余,跟在纪允炆身边当个端茶送水的侍从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做法对于纪允炆来说其实更多的是会造成负担——剑尊贵为大宗师,要是让世人知道有自己这样的女人跟随在身边,那对于纪允炆的名声会是怎样的影响?

或许,自己还是找一个道观或者尼姑庵出家会更好?

“袁姑娘,如果我没猜错,你是大炎东南华秀城袁家的人,对吧?”

“是。”犹豫了一会儿,袁理理还是点头承认了。

这种时候撒谎的风险很高,她可承担不起。

“嗯......”知道自己猜的不错,纪允炆沉思起来。

他和袁家是没什么瓜葛的,只不过是行走江湖听说过不少传闻而已。这个占据一城的世家在大炎东南地区虽然也排得上号,朝中也有一定的人脉,但在势力上和文氏一族完全没得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好似一村一镇的财主与富可敌国的豪商。

与文氏一族这样比较纯粹的武道世家不同的是,袁家是一个文人世家,族中子弟比起钻研武道,更多的会被安排研习四书五经、专攻圣人经典,自幼便要浸淫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章之中。

这个几乎人均学富五车,至少也算小有才气,起码能够识文断字吟诗作赋的家族,祖祖辈辈出过不少官僚,还曾经有人坐上过大炎丞相的位置。

这些日子来给纪允炆送礼的官员里,似乎就有这个家族的人。

好歹也算是比较有实力的地头蛇,如果能以袁理理为契机和袁家建立联络的话,没准会对接下来和麒麟党之间的抗争起到帮助——纪允炆心里是这么打算的。

但是,袁理理在承认自己身份时的犹豫,被他注意到了。

按理说,这并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事情,但为何袁理理会表现出一种并不想要承认这一事实的神态呢?

“师父师父,你听我说......”

这个时候,解颖秋突然蹿到纪允炆身边,压低了声音将自己从袁理理那通过各种手段套出来的话,以及她经营凰韵阁这些年获得的关于袁家情报全都说了出来。

从她个人的角度出发,虽然很危险,但她更不愿意袁理理被送回袁家,或是被家族抓回去。

她不喜欢袁家,不喜欢那种用“圣人有云”和“祖宗之法”将每一个人都压得喘不过气、想甩都甩不掉的庞然大物,而且她也大致能猜到袁理理真回去了会遭遇什么。

好端端一个人,凭什么被那样对待?

至于危险——

解颖秋对于自己的魅力有着充足的自信,但见多识广的她也明白,这世间大多数男人无疑会被她这样的女子迷得神魂颠倒,倾尽所有都在所不辞;但真到了要选一个人彼此陪伴共度余生,说白了就是要选妻子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袁理理这样的类型。

万一哪天师父木头发芽动了凡心,那个时候他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子对于解颖秋来说太危险了!

在野心和良心之间,解颖秋最终还是选择了良心。

区区一个华秀城袁家罢了,以师父的能力,就算到时候袁理理还活着的消息传到他们那边,估计师父也能应对。

实在不行就把袁理理送回凰韵阁藏起来!

解颖秋一直都在接受来自凰韵阁的报告,从这些消息中她不难分析出大夏朝廷如今对凰韵阁的态度堪称“带着些暧昧不清的讨好”,除非涉及到别国,否则大夏境内,凰韵阁应该就是最硬的江湖势力。

“是这样啊。”听完解颖秋的讲述,纪允炆对于袁家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认知。

单纯从他个人角度出发,他也不想就这么把袁理理送回去。

这种不把人当人,而是单纯当作维持“面子”的工具,甚至闹到要出人命的作风,纪允炆很不喜欢。

至于干涉别人的家事?

你们把人丢在贼窝里不闻不问的时候有想过这是自家人吗?现在又来谈什么族规家规?

“袁姑娘。”

思索一番后,纪允炆觉得自己大概还是不需要担忧袁家的势力的。

往小了说,自己堂堂大宗师,又是大炎备受皇上宠信的燕王,难道还怕了你个地方世家?

往大了说,自己堂堂最顶尖的大宗师,还是大炎传说中的龙帝,就招惹你个地方豪强怎么了?

袁理理应声抬头,脸上依旧是创伤带来的阴霾,但纪允炆不难看出她眼底的些许期盼。

“万死不辞,就不必了,我这人不习惯将别人的性命当作手头的工具。”

就在袁理理眼中的光芒即将消失时,深知说话大喘气有多么惹人很的纪允炆赶忙补充道:“不过袁姑娘一番好意,就这么拒绝了倒也显得我不通情理。”

“正好这段时间我可能需要人手,袁姑娘若是愿意,就在需要时帮把手如何?”

“多谢剑尊!”袁理理激动得一时间都忘了告知纪允炆收留自己的风险,立刻道谢。

但她冷静得很快,正要坐回自己座位的时候猛地想起了纪允炆此举很有可能得罪自己的家族,就准备组织语言解释。

但还没开口,就被纪允炆制止了——

“至于你家族那边不必担心,想来他们应该不至于招惹我。”

一句话,让袁理理目瞪口呆。

一路上所见所闻,袁理理当然了解了剑尊是何种人物,就算解颖秋几人作为徒弟,讲述时难免带些夸张,但毫无疑问这位大宗师也是当时难得的英杰。

然而她还是没想到,为了自己这么个萍水相逢还提供不了什么回报的人,竟然不介意和一个地方强族闹矛盾?

大恩不言谢,袁理理再次向纪允炆躬身行礼。

哪怕不需要用命还,自己也总得想办法把这份恩情还上些许。“今后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拘礼。”纪允炆挥挥手,示意袁理理不必那么多规矩。

搞得太严肃了他自己也不适应。

然后,他的注意力转向了岳玲芸。

“岳姑娘,在你开口之前我想先问问,你的枪法是谁教的?”

“是我父亲。”岳玲芸正要像课堂上被老师点了名的学生一样起身回答,就被纪允炆一个手势止住了。

虽然各种意义上我都是长辈,但你们搞这么严肃我实在不适应。

“他可曾告诉过你这套枪法的来历?”

“他说这套枪法是爷爷传给他的,爷爷告诫过他,这套枪法是祖宗的心血,无论如何都不能失传。”

“可曾说过你祖上的事情?”

纪允炆就差直接把“你知不知道自己是天玄府后人”这句话问出来了。

岳玲芸看向纪允炆的眼神里,多了一丝警惕。

她当然知道自己就是天玄府的后人,而且据父亲说,爷爷并不是他真正的亲爹。

在当年那场覆灭了天玄府的大战末尾,时任“天玄七枪”的其中一人,在穷途末路之际让自己的亲兵带着自己唯一的子嗣突出重围,逃进山野之中躲藏起来。

那个孩子,就是岳玲芸的父亲。

从小,父亲就一遍遍地向岳玲芸转述爷爷当年讲过的故事:天玄府何等强大,岳家军何等精锐,若非朝中奸臣作祟,使得天玄府陷入重围求援不得,又怎会被区区西方圣战军逼得全部以身殉国?

自然,朝廷后来处置了作祟的奸臣,杀得人头滚滚大快人心,但真正的幕后黑手却依旧隐藏得很好,并且知道天玄府仍有后人留存。

从小到大,爹娘就一直带着岳玲芸隐姓埋名东躲西藏,就是为了躲避那几乎不可察觉,但又致命无比的追杀。

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世上甚至已经快没人认得那套岳王枪,这种对于暗箭的警惕却依旧不减。

岳玲芸甚至觉得:自己会去讨伐那伙山贼,随后又被设计擒下险些遭遇不测,就是这幕后黑手从中操弄的结果。

现在纪允炆突然问起她的身世,她不得不警惕。

对方能够瞒过朝廷那么多年,身份绝不简单,就算有大宗师参与其中,岳玲芸也完全不意外。

纪允炆当然注意到了岳玲芸的警惕,他思索一番后,从纳戒里取出了那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古朴至极的半块令牌。

“这个,你爹可曾提起过?”纪允炆将令牌丢给岳玲芸。

接过令牌,岳玲芸明显一怔。

随后,她颤巍巍地从自己最贴身的衣物的夹层里,拿出了另外半块令牌。

二者很完美地组合在了一起,结合处的机关与花纹设计得精妙异常,若非最顶尖的大师绝对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工作。

岳玲芸呆住了,爹临终前将令牌交给她时说过:持有半块令牌的人,会帮助她。

无论是单纯地躲避追杀活下去,还是重建天玄府,再现岳家军荣光。

这件事是爷爷告诉父亲的,爷爷又是当年突围前从真正的爷爷那里得知的。

据说天玄府和某位武道高人有过约定,若是天玄府的人拿着这半块令牌找到那位高人,那么就算是捅破了天的大事,高人也会出手相助。

这些年爷爷和父亲都在东躲西藏的间隙里尝试过寻找那位神秘的高人,却一无所获。

现在,让自己遇上了?

“看来你认得。”

关于自己具体和岳家做了什么约定,纪允炆记不太清了,至少那部分详细记忆还没想起来,但他知道这半块令牌能够有力证明自己的身份。

半晌的惊讶与沉默之后,岳玲芸突然手捧令牌单膝跪下,以军中的礼节向纪允炆行了一个大礼。

“求剑尊出手相助,为天玄府报仇,为岳家军报仇!”

岳玲芸当然从未见过天玄府当年的辉煌,连他父亲也没见过。

但是,来自爷爷的那些绘声绘色、波澜壮阔的故事,民间流传至今仍旧脍炙人口的传说,还有散步各地为天玄府而立的丰碑,都让岳玲芸对那不曾谋面的家族心生无限的向往和景仰。

对于让这支辉煌的军队不得已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自然也是恨之入骨。

至于重建岳家军,再次成为东方世界屹立于西域的坚不可摧的城墙,目前的岳玲芸还想不到那么遥远。

光是给家族报仇雪恨这件事,她都总觉得会耗尽自己一生。

“果然是这样啊。”

对于岳玲芸的请求,纪允炆似乎早有预料。

“行吧,正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大概和这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就留下来,到时候参与其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