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天正寻龙秘史 > 第10章 长序章

天正寻龙秘史 第10章 长序章

作者:易四十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7:18:45 来源:书海阁

对于写作,已经断断断的将近二十多年了。

我记得还是毕业后从东南沿海回家省亲的那段时间,与其说是省亲,倒不如间断了工作更为确切些。那是初去东南沿海,受了极热的天气,回到了家乡,像极了一个“逃兵”。

在那段日子里,铺开桌子,在院子的一树枝叶茂盛的酸梨树下开始用手记录着我飞驰的思想。

那是贰零零肆年盛夏到仲秋。

那时写了很多,也投了很多的稿,均以失败告终。

为了生计,很快又回到了东南,开始进车间,做了一个没日没夜的操作工,那种见不到太阳的日子一直持续了近十年。十年间,我成了厂报的常客,那种见报率几乎和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旗鼓相当,主管厂报的总监限制了我的上报率。和编辑部的老师商量了一下,头版二版的文章署了“本报编辑部”的字样,只有副刊的小豆腐块才署了我的名字。董事局和主管总监这才不了了之。

十年之后的贰零壹肆年,经好友搭线,和家乡的作协取得了联系。作协有个刊物,时常在上面发些文章,从此沉寂了十年的文学梦又被燃了起来。之前游离于网络的我,开始在纸约质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拙作。为了提影响力,在知名的网站上开了坑,写了几个长篇,相继扑了街,也失了信心,干脆就不那么坚持了。

壹陆年底回到家乡后,主持县刊物的文联主席退了休,换了新的主席,相互间的联系也少了,或许是刊物的质量整体要做提升,投过去的稿件发与不发已不得知,慢慢的忙于工作,文学的梦暂停了。

网络上有些网站很早之前就注册了,一直没有用心经营。

得了一个近乎于养老的工作,想着自己到了真正养老的时候再静下心来写写文章。身体的有些部件已然不听话了,时常跳出来与我作对。看来有些事情,心里想着,那就赶快的做起来,至于做的如何,暂且不论。怕不怕,现在不做,今天推明天,明天复明天,这事儿终究推到最后,一个字也没得见。

零柒年之前是用手写,零捌年之后有了微博、博客、空间之类的,很少用手写了,在电脑上敲出来,有时也懒得修改,就那样发布的。现在想来,都是匆匆,文风也是浮躁的紧。

现在要写,也是在心里盘算了很久才定下来的。

很多次,打开电脑,坐在电脑前一整天敲不出一个字。

以上的全是废话,你且权当废话听听罢了,说是与文无关,但与本部小部脱不了关系。

泾河龙王在我的家乡是个神秘的存在,泾河龙文化更需要我们去挖掘,去保护,去传承。在泾河源县的老龙潭修建了“中华龙文化宫”,很气派,我去过好多次,每次都要到文化宫去感受龙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是多年了,泾河龙文化仅限于《西游记》中的一段“魏征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唐传奇里的《柳毅传书》,再多者,都是泾河源头口口相关的龙女与牧羊人的爱情故事。

仅此而已。

我曾经泾河龙翻案的长篇网文《新泾河龙传说》被一个网站买断了,近乎没有流量没有收益,扑了街,想再开个坑写《泾河龙传奇》,写了十几个章节也扑了街。长篇的节奏与结构把握的难度较大,学习了中短篇,于是有了“水煮泾河龙”系列的短篇,试着做了四个故事,效果还不错,本想再写几个,竟然被自己的懒惰打败了。

《天正寻龙秘史》原计划是写一个中篇小说,中篇小说在网站推荐少没有流量,在报刊杂志上以我的水准也很难入流,想了很久,想想还是写个长篇吧,在网文中估计勉强算是个中短篇。

我很佩服那些动辄上百万字的网络作家,也要向他们学习。是致敬,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更多的是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在保护、传承、弘扬泾河龙文化的进程中,留下自己轻微的足迹。

以上算是这部小说的序章,更多是些无关紧要的废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