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凤仪攻略 > 第239章 逮捕李公公

凤仪攻略 第239章 逮捕李公公

作者:四月的尾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7 07:20:26 来源:书海阁

李公公的住宅外,扬风和范亚妹带的人埋伏着。

大半夜了,里面还亮着灯。

埋伏的人又紧张,又期待,因为实在没把握会有人送银两来。

对大部份的人来说,实在很难怀疑到皇帝身上。

海涛只是生性叛逆又冲动,想什么说什么,武方和扬风也不以为意;

真正让大家决定赌在这里的,是林凤仪的态度——─大家都感受到,林凤仪认为最后一行是指皇帝的可能性很高。

逻辑上来看也是如此。

前面几行的官是由小排到大,那么可以比仆射将军大的,还有几个人呢?

前面几行的金额也是由小到大,因为当然,官愈大,钱愈多。

也许最后一行并不是指钱,但林凤仪就觉得,很可能是皇帝;

那么,最后一行字可能是“上得其余”。

这个关键,是林凤仪领先一千年的优势。

对于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林凤仪来说,世界各国元首贪污的新闻层出不穷,元首贪污被抓的事件也很多,所以对林凤仪来,要猜皇帝参与贪污,一点也不难。

但是,对武方和扬风、以及几乎所有人来说,就是难上加难。

扬风和范亚妹等人在深夜中,等着听有没有马车声证实林凤仪的猜测。

从被御史令选中开始,扬风就知道,都察院铁面无私,什么高官权贵、王侯将相,该查就查,该抓就抓。

扬风入都察院的这几年,也是查过几个大官,抓了几个权贵,但还不曾动到皇帝头上。

应该说,从大有一朝建立以来,还不曾有过这种事。

如果以前在别的朝代有这种事,那通常就是谋反——成功了,历史就写这个皇帝有多坏;

失败了,就变成几千年中每则不到三十字的小叛乱。

还没二更时,马车声就出现了,很短的时间内就由远而近,显然是郭懿的特快车。

李公公屋里的人也听到了,门开个缝,等车子到了,确认来人,门大开让车子进去。

一刻钟以后,车子又冲出来了,扬风才看清楚驾车的人是郭懿。

郭懿的车速很快,以致于当他走远时,李公公宅的大门还没关紧;

扬风和范亚妹等人立刻冲进去,撞倒了充当仆役的小太监。

李公公在没有书的书房中,一个箱子打开着,李公公正拿出一百两另外装袋;另一箱没开。

李公公听到外面有打斗声,正要出去看,范亚妹等人就冲进来了。

李公公吓一跳,喊道:“大胆!来者何人?”

其实他已经看到来的人穿着凤翔营的军服和铠甲。

范亚妹说:“都察院凤翔营,现逮捕李公公,切勿反抗。”

李公公用力吼道:“混帐!汝知本爷何人?”

这时扬风已制服了外面两个小太监,让战士们绑了,自己走了进来,彬彬有礼地说:“玄武御史扬风见过李公公,请李公公随凤翔战士到都察院一趟。”

已经有两名战士过来,一个把李公公另外装的袋子拿起来看一眼,然后放到打开着的箱子中,关上;

另一个把关着的箱子打开来看一眼,再关上。

封条。

范亚妹说:“李公公请画押。”

李公公很聪明——也许是太聪明了,他知道自己狐威的来源是皇帝,就把皇帝抬出来吓对方,不知这反而把罪嫌往皇帝身上推:

“此为皇上之银两,汝等敢动?什么凤翔营,果然番婆之手下亦为番婆。汝欲造反?”

扬风心里一震,真真感到林凤仪说的是对的——─当然海涛也是对的,但他自己说的时候都没有很认真。

不过,就算李公公说这些全部是他自己的,那也更不可信,再怎么样,将军才拿几百两,一个太监可以拿两千两?

不管怎样,总之李公公说了是皇上的,扬风就说:“是?则请李公公书之,在下好向林御史交待。”

几个战士当场找了墨来磨,李公公这几个字还会写,神定气闲地写了,想说这样你们就不敢乱动了。

岂知李公公写完签名以后,范亚妹拿了纸条却仍然说:“李公公,封条上亦请画押。”

李公公看着扬风,意思是“你不会教教这几个小番婆吗”,没想到扬风做一个手势,要他听范亚妹的指示照做。

李公公“哼”了一声,说:“等天亮本爷入宫,大家走着瞧。”

扬风说:“李公公入宫之前,现需先至都察院,请李公公配合,以免场面难看。在下会节制诸战士,不使冒犯公公。”

扬风边说,其实心里七上八下。

众官平常尊敬李公公,只稍稍亚于尊敬皇帝;冒犯李公公,几乎等于冒犯皇帝。

段平等客座教练,什么都教了,就是没教到要尊敬皇上大官;而战士们的榜样林凤仪,又是个目无皇帝天子的野蛮人。

所以范亚妹等人不假辞色,也做不出什么恭敬的表情,棍子打横平放在下腹之前,就是表示请李公公先走的意思。

战士们抬了箱子,李公公才真的觉得事情大条了,也开始觉得自己写条子不对,但是来不及了,只好先走再说,反正之后再到皇上面前分辩。

两个小太监也被押走——这是林凤仪特别交待的:所有的家属仆役,等白天的第三波逮捕再抓,但是李公公这边的,第一波就要带走。

林凤仪的用意,是不要他们立刻入宫禀报,让皇上在半夜出手干预进行中的行动。

另外,林凤仪也需要多几个太监的口供,看有没有人会说出银两最后是送进宫里;这一点,就特别不能让他们有机会串供。

至于其他人为什么要等第三波,除了人力和关押空间的考虑外,也是要让他们先泄露风声,让坊间有机会酝酿舆论,以后皇帝就不好翻案——这又是林凤仪领先一千年的优势。

扬风和范亚妹等人,押着李公公和两个小太监走了;除了路过的车辆以外,因为之后提到的原因,也有一些民众开门探头,看到了当朝权势第二的人被押走。

事实上,从另一队在押祝闵开始,开门探头的民众就愈来愈多,以致于第二天早上,整个京师已经在风传都察院的戊寅日大逮捕。

为什么号称“夜间演习不扰民”的凤翔营,会搞到愈来愈多民众在睡梦中被吵醒、探头出来看?

这是因为大逮捕接下来碰到今天晚上最大的变量,就在郭懿的住宅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