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凤仪攻略 > 第94章 高家庄

凤仪攻略 第94章 高家庄

作者:四月的尾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7 07:20:26 来源:书海阁

林凤仪跟着小孩走,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说:“吕慷,慷慨的慷。高公帮取的。说我家既然没有排什么字辈,就照着少爷的辈份。”

到了高汲的家,两人跟管事的说明来意,管事的说:“公子贵姓?”

林凤仪说:“在下林鹊,自京城来,平生未览海洋,欲往此地渔村一游,并造访此地乡绅。”

管事的说:“老爷和少爷们都赴高家庄矣。请公子稍待。”

林凤仪进了大厅等。

吕慷站在门外,看着大门两旁的对联。

林凤仪问:“你认得字?”

吕慷说:“世,门,人,文,宗,代,昌。冬天收割后,高公把我们这些小孩都叫去识字的,我已经去两个冬天了。也有耍刀弄棍,笛子琵琶。”

林凤仪就帮着吕慷念出来:“渤邑世泽瑞霭门庭人文盛,海阔宗谊叶茂枝荣世代昌。”

念完以后,林凤仪想卖弄一下,给个机会教育,叫吕慷再看上面的牌匾,是不是渤海堂。

吕慷抬头看,再跟对联两旁的字对照,笑着点头。

然后两人走回大厅等。林凤仪注意到,这孩子走进走出,都不踩门坎,是懂事的。

此时管事的把马牵到厅外了,走进来跟林凤仪说:“公子欲访乡绅,此去有高家庄,本家老爷亦在彼处议事,公子可去打声招呼。”

林凤仪牵马走出来,吕慷比了路,林凤仪跟吕慷拱手,吕慷也鞠躬,两人就分手了。

林凤仪依着吕慷的指示和高思的地图,很快到了高家庄,跟应门的说:“在下清城林鹊,欲访高先生及高思姑娘。”

应门的对于有男子来找高思,有点讶异,先找人来牵了马,就请林凤仪入前厅稍待,还说:“此二房之马?”

林凤仪点头,说:“刚刚去借的,听说高爷也在这里?”

那人说:“两房正在议事,请稍待。”然后就出去了。

不久,就有一个青年人出来,大约二十岁出头,对林凤仪说:“在下高慎,公子即高思所称扮装之林姑娘?”

林凤仪点头,此时高思也走出来,看到眼睛一亮,叫声:“林姐。”

高慎对高思说:“那你招呼林姑娘,稍候吃饭时再引介给大家?”

林凤仪觉得很新鲜,虽然穿越以来很久了,但听到“林姑娘”还是不习惯,好像自己是林黛玉。

高思说:“一起来听可否?”

高慎说:“恐林姑娘觉得无趣,气氛亦不好。”

高慎转身对林凤仪说:“真是失礼,吾等为是否播种正议论中。”

林凤仪说:“没关系的,如果不打扰你们讨论,我京城来的也想多听农事。”

高慎点头又转身对高思说:“若林姑娘烦了,汝再领彼四处走走。”

然后对林凤仪做个手势,自己领头进去,林凤仪去牵着高思的手,一起走到中庭,进入正厅。

高思说:“此为二哥。县衙不准播种;大家正考虑是否反抗到底,照种不误;这三日再不种则赶不上第一期矣,然官府称播种即取消补偿资格。”

正厅上面,像简夫人说的,写着迟未厅。

里面有一名长者大约四十几岁,坐主位,另一边主位是一位大约二十五岁的青年,其他男男女女也都二十岁上下。

林凤仪跟两位主位的人点个头,那两位也点头。

高思拉着林凤仪,走到西侧这排,坐第二排。

一名女子正在说话:“若要补偿两房佃户的损失,约需一百二十两。”

高思小声对林凤仪说:“大嫂,刚赶百日内草率完婚。”

刚回座的高慎说:“爹与叔父去年已承诺,今年起改为六四。现在补偿需以六四计算。”

那主位的青年说:“是,已依六四计算;若按七三则不及百两。”

高思小声说:“大哥高惇。”

另一主位的长者说:“你们治丧,这笔钱我这房出吧。”

高思说:“叔父,高汲。”

高惇说:“叔父莫这样说。依各房土地分成即可。”

一个看来最年轻的青年说:“此是县衙没收之补偿,若届时顺利收获,则无此支出;虽然要官府退缩,几乎无望。总之,非当下需拿出者也。”

高思说:“三哥高恂。”

高惇对叔父说:“其实,愚侄尚在考虑是否放弃。就不播种,等官府发补偿。先父已逝,愚侄不愿再与官府斗矣。”

叔父说:“可以理解。现张家已放弃,姜家坚持,其余观望而有动摇之迹。或因亡兄之死而恐惧,或疑亡兄收贿而灰心,当初联名反对之八家,不知尚余几家。”

高恂说:“吾等现在妥协,岂不坐实先父收贿之污名?官府欺民,图利强权,吾等反抗有理;且区区补偿,各佃户今后流离失所,尚有猎户渔民等,奈生计何?”

一个青年说:“确有闻,邻县认渔场有限,亦不欢迎此地渔民往迁。”

高思说:“堂兄高悟。”

林凤仪有点昏头,一下子一屋子姓高的。

高恂说:“现地主多半动摇,观望高家,我们不种,没人敢种矣。若不下种,县衙之奸计逞矣。”

又一个青年说:“佃户亦希我等坚持。彼等多无一技之长,唯赖此土为生,区区补偿,逼其卖儿女?吕强百余日来每日祭拜,亦暗藏寄望于家父及我辈。”

高思说:“二堂兄高愉。”

林凤仪已经忘记谁是谁,只希望若再有新人物,不要再姓高了。

一名女子说:“此地民风淳朴,唯潍城有声色之处。三千雍军,不知纪律如何,恐将来屡犯禁扰民,欺妇凌幼;妾恐佃户鬻女不需远走他乡,此处就地营生也。”

高思说:“二姐高慧。”

林凤仪叹了一口气,投降了,只能怪自己,明知道这里是高家庄还来,就要知道这里连桌椅门窗都姓高。

又一女子说:“雍也好,蓟也罢,皆华夏之邦。大有之天下者,林家之天下,彼林家不要,我们犯不着替他忧心。然非己家子弟之军队,确实更难羁縻。拔农离田,迁渔远海,民不聊生,最是严重。先父与叔父看护乡民多年,岂忍旦夕弃之?”

高思说:“大姐高恕。”

高惇看到大家都不愿意妥协,低头不语。

高恂说:“请大哥三思。最不济,咱们分家,小弟不要佃户,只要半亩,火速下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