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 第356章 恶警张泗维(四)

那个倒霉蛋王伟刚,是柴河林业局劳动服务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警察之所以把他抓了回去,还要从整个案发现场的勘察经过说起。

当初警方在赵伟石家勘察现场的时候,一共发现了三个不算证据的证据,分别是茶杯、绳子、还有拖鞋。

因为现场没有破门而入的痕迹,所以警方认为,能顺利进入赵伟石家的,肯定和赵伟石认识,那么首先能确认的,就是熟人作案。

另外现场的茶几上只有两杯水,赵伟石喝一杯,客人喝一杯,由此推断凶手应该是一个人。

另外当时王成岩用绳子勒完赵伟石之后,并没有把绳子解开,而是直接留在了赵伟石脖子上。

由于这条绳子很普通,普通到几乎家家都有,所以赵伟石的老婆没认出来,误以为绳子是自己家原来就有的。

这是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如果绳子是就地取材,说明凶手事先并没有准备,那么就有可能是临时起意或者激情杀人。

之所以会这样推测,是因为赵伟石家有一个重1.1公斤的椭圆形玻璃烟灰缸,上面沾了不少血迹,而且烟灰缸的底座有圆柱形的凸起,和赵伟石头上的伤口基本吻合。

根据这些证据,警方还原了案发过程,那就是凶手在和赵伟石聊天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不愉快,这才临时起意,拿起茶几上的烟灰缸,把赵伟石砸倒在地。

此时赵伟石的女儿赵宇正好从卧室里出来,凶手为了灭口,又把赵宇砸死,为了确保赵伟石必死无疑,回头又找了一根绳子,勒在了他的脖子上。

另外门口只有一双拖鞋,也可以侧面印证,这件事肯定是一个人干的。

这种推断看似合情合理,但其实也有解释不通的漏洞,当时专案组的一名高手就提出了不同意见。

首先就是拖鞋这个问题,现场的这双拖鞋表面有五个血滴印,但是拖鞋里面并没有,而旁边赵伟石的皮鞋里却有半个穿袜子的血脚印,鞋旁边的地毯上,还有一个整的穿袜子的血脚印。

根据这个细节,这名警察推断,凶手很可能是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穿了拖鞋,另一个人只穿的袜子。

两个人在离开的时候,穿拖鞋的那个先出了门,而穿袜子那个人在穿鞋的时候,脚底板不小心粘上了拖鞋表面的血,情急之下又穿错了鞋子,这才把赵伟石的皮鞋里踩出了半个血脚印。

这个人发现穿错鞋了之后,赶紧把脚拿了出来,踩在了旁边的地毯上,在地毯上留下了一个整个的血脚印,这才穿上自己的鞋离开现场。

不过这个过程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之所以穿错鞋,很可能是他自己的皮鞋和赵伟石的一模一样,而赵伟石的皮鞋是公安局统一发放的,由此可以推断,这个穿袜子进屋的凶手,很可能也是个警察。

这个高手的推断,已经做到了百分之百还原,但很可惜的是,他的结论并没有被采纳,因为警方随后便查到了另外一个更合适的嫌疑人,那就是王伟刚。

把王伟刚列为犯罪嫌疑人,理由也非常充分,首先就是这小子有非常合理的犯罪动机,而且案发时间没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

王伟刚和赵伟石家是前后院的邻居,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这小子和赵伟石他老婆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以他非常了解赵伟石家的情况。

而且这件事并不算是太大的秘密,赵伟石应该知道,所以警方推断,很可能是赵伟石趁着老婆不在家,把王伟刚约到家里,想聊一聊这件事,结果矛盾升级,王伟刚一气之下激情杀人。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当时警方并没有对外公布案发现场的细节,但王伟刚和别人聊天时,对现场的情况非常了解,就连法医推算出来的案发时间,他也准确的知道,事后证明,这些都是赵伟石的老婆跟他说的。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巧合的直接证据,那就是警方在王伟刚家里发现了一双皮鞋,和赵伟石的那双款式差不多。

一般皮鞋脏了基本上都是擦擦鞋油就行了,但是王伟刚的这双皮鞋却有水洗过的痕迹,这一点非常可疑。

警方把这双皮鞋带回去之后,通过浸泡化验,检测出了微量的人血成分,而且是b型的。

王伟刚本人是a型血,而赵伟石的女儿赵宇正好是b型血,对于这个问题,王伟刚的解释是之前总跟别人打架,可能是踢人的时候粘上的,但他打架的次数太多了,自己也说不明白细节。

这还不算完,警方随后又对271个嫌疑人进行了血脚印鉴定,只有王伟刚的脚印和现场留下的脚印基本吻合。

王伟刚这小子算是倒霉到家了,他的遭遇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夫之妇风险高,搞破鞋需谨慎。

基于以上一系列原因,王伟刚的嫌疑太大了,可王伟刚知道自己是冤枉的,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承认的。

不过大记忆恢复术可不是白给的,王伟刚扛了四个月,终于扛不住了:“大哥!大爷!亲爹!我承认了还不行吗?赶紧把我毙了吧!”

问题是想死也没那么容易,作案过程很简单,警察怎么说怎么承认就行了,关键是那把手枪,你给藏到哪去了?

这一下王伟刚彻底崩溃了,就算是把他打死,他也拿不出来啊,最后把他逼的没招,只能告诉警察,枪让他拆成了零件,扔到江里不同的地方了,具体扔在哪,当时天太黑,自己实在是记不住了。

其实王伟刚的遭遇,并不能说是警察故意要冤枉他,实在是有太多巧合了,他的倒霉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既然王伟刚承认了,那就好办了,接下来警方又按照王伟刚提供的大致范围,去江里好一顿折腾,结果折腾了大半年,一个零件也没找到。

但是总不能因为找不到手枪,就把案子一直拖着,1992年四月份,距离赵伟石遇害整整一年之后,柴河公安局才把赵伟刚的材料提交到上级检察院,准备对其进行起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