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趟过人生河 > 第163章 老屋

趟过人生河 第163章 老屋

作者:山野露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44:24 来源:书海阁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使然;水往低处流,顺其自然。”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自然界运行的规律。

而对于任天行来说,他记忆中的那个山沟,尤其是那片杏树坡,更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与时光的悄然流逝。

那个小小的山沟,曾经是他成长的摇篮。每当春天来临,杏花如雪般绽放,整个山坡都被装点得如诗如画。任天行就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明白了外面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心中那份对未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愈发强烈起来。

于是乎,如同无数年轻人一样,怀揣着梦想与抱负离开家乡。去闯荡天下成为了他必然选择。

如今回首往昔,岁月已过数十载。春秋冬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但无论时间如何变幻,杏树坡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过去发生过一切。见证着每一个游子归来或离去时身影成为他们心灵永远归宿之地……

一方面,在医院里,父亲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着主治医师的治疗方案,毫无怨言地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措施。

而另一方面,则涉及到一些乡村习俗,这些习俗被人们俗称为"封建迷信"。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某些偏远地区或传统观念深厚的地方,仍然存在一些人对超自然力量和神秘信仰的执着追求。可能会有人寻求巫师、神婆或者其他所谓有特异功能的人,来祈求健康和治愈疾病。

迷信迷信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曾经悄声匿迹的各种牛鬼蛇神,“除四害”运动中,人们的思想随之不在,或者不敢相信。

近年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各地风云再起,各个山头,各种寺庙,香火不断,平凡的人也好,还是达官显赫也罢,都烧香拜佛,信奉神灵保佑。

尤其是家人在医院里,主治医师无能为力,没办法时,家里人总是求神问卜,是不是有什么鬼魂或者已去世的先人在那个世界里,过得不顺心,来缠绕活着的亲人。

经得阴阳先生的掐指一算,家庭不喜。意思是已去世的先人不高兴,烧点纸钱,还一个心愿。

任天行也是一样的,经得阴阳先生,还有大哥二哥们同意,去杏树坡庄子跟前,也就是大榆树下的十字路口,晚间烧纸钱,还有敬献的贡品。

十点钟左右,二哥从省城坐大巴来到医院,两人在医院病房陪护,不如腾出空来,去乡下把该做的事做了。

二哥是不信迷信的,任天行买了一些水果,饼干之类的,香,纸钱。坐城乡公交车便去了杏树坡。

任天行漫步于乡间小道之上,心中感慨万千。

眼前之景熟悉而陌生:山峦起伏间,昔日那满目的黄土坡依然如故,一片光秃荒凉,毫无半丝翠绿生机可言。

曾几何时,国家政策大力倡导全民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但年复一年过去了,这里仍未见丝毫绿荫,反倒是那些精心种下的树苗都遭受了摧残与破坏......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记忆中的那条崎岖土路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沥青马路。

这正是国家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巨变——不仅大规模修建乡村道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还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一系列惠民举措。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力量。

如今,每个家庭都无需出门,就能轻松享受到清澈甘甜的自来水。

这彻底改变了过去依赖天时、靠降雨蓄水为生的状况。曾经盛极一时的雨水截流工程和水窖也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成为遥远的记忆。

原本村里闲聊聚集的地方现在被各种健身器材所取代。然而,这些所谓的"因地制宜"设施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那些年事已高、长期辛勤劳作导致脊背弯曲的老人家们,真的能够使用这些冰冷坚硬的铁疙瘩来锻炼身体吗?这些健身器材不过是一堆占据空间的无用之物罢了,它们并没有真正给村民带来实惠,反而让某些官员从中谋取私利,充实了自己的钱包。

真是奇怪啊!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便利了,国家政策也越发人性化和合理化。

这不,刚废除了一直延续上交的公购粮政策,紧接着又推出了一项项造福百姓的好政策——农民粮食直补。这项政策犹如一场甘霖,滋润着广袤的农村大地,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任天行悠然自得地沿着小路前行,目光所及之处,道路两旁原本肥沃的黄土地此刻却显得有些荒芜。杂草如绿色海洋般蔓延开来,仿佛要将这片土地淹没。

这里已然成为了野生动物们的天堂,各种各样的小生灵在其中穿梭嬉戏。有时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野鸡扑棱着翅膀从草丛中飞起;偶尔有敏捷的野兔蹦出,迅速消失在视野之中;还有那鬼鬼祟祟的田鼠,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观察四周;更令人惊喜的是,有时竟然还能瞥见那火红的狐狸,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给这片沉寂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美丽的色彩......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生,导致大量耕地被闲置荒芜。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变得日益普遍,令人担忧。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没有肥沃的土地,何来丰硕的粮食呢?

然而现实却让人痛心疾首——大片原本应该孕育着希望与生机的农田如今长满了杂草,无人问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下去,未来的人们将靠什么来填饱肚子?

哦,对了!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连种粮食也能在支付宝上玩专门的乐园游戏。也许有一天,人们真的会依赖这些虚拟世界里的“精神食粮”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吧……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中的问题依然亟待解决。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肩负起责任,共同努力寻找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的有效途径。

只有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也要教育年轻一代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让他们明白一粥一饭皆来之不易的道理。

任天行漫步于道路之上,沿途所见尽是荒芜景象。

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庄户如今已变得冷冷清清,门前杂草丛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那扇紧闭的大门则如同铁将军一般,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寂静之地。

然而,就在这一片破败之中,却有一抹鲜艳的色彩格外引人注目——一枝红杏竟然探出了墙头!它似乎在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而在这枝红杏的背后,则是一个被遗忘的庭院,里面的果树枝繁叶茂,甚至已经搭到了墙头之上。

放眼望去,整个庄子里仅剩下三两户人家还在坚守着这块土地。他们默默地耕耘、劳作,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其他的人家早已纷纷迁往县城,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发展机会,住进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能够在家里拉粑粑的房子。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种**驱使着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但同时,也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乡村经济发展振兴,硬化路,大修梯田,村村通自来水,健身场所,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似乎一切变得多余。往往平凡的人为一日三餐四处漂泊,曾经似土地为根本,庄稼人的命根子,现如今荒凉,荒凉的三沟两岔。

黄土地里的坟堆似乎多了,先辈们沉睡在黄土地里,他们才是黄土地里的主人,一辈子劳碌在黄土地里,最后连自己的躯体埋在黄土地里。

任天行站在原地,目光凝视着眼前那座曾经无比熟悉的庄子。

如今,这座庄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用湿土垒起的大墙,显得破败不堪。这些墙壁七零八落地矗立着,仿佛随时都会倒塌。墙上布满了裂开的缝隙,大得连他自己都可以轻松地钻进去。

望着这片废墟般的景象,任天行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悲凉。这里曾是他成长的地方,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暖回忆,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烂包”之家。

他实在不愿踏进这个曾经的家园,因为每一步都会勾起他无尽的伤痛。

而那扇紧闭的大门,同样被一把生锈的铁将军牢牢锁住。任天行不禁疑惑:这把锁究竟锁住了什么呢?是过去的岁月,还是家族的荣耀与希望?亦或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故事和梦想?

他静静地伫立在门前,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或许,这把锁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封闭,更是一种心灵上的禁锢。它让人们无法轻易摆脱过去的阴影,无法迈向新的未来。

然而,无论如何,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生活仍需继续。

任天行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去,将这段残破的记忆深埋心底……人的回忆吧!

在那片广袤的杏树坡周边,众多庄子早已人去房空,但唯有三哥一家依然坚守于此,四季更迭,不离不弃地守护着这片古老而贫瘠的黄土地。

当任天行踏入三哥家门时,仿佛一个乞讨者般卑微。

他此行目的明确——讨要一些凉浆水,用于晚间焚烧纸钱之用。

每一次来访,三嫂总是热情相待。

她会熟练地拿起一个玻璃瓶,将其灌满凉浆水,并细心地在瓶内洒入些许辣椒油和韭菜咸菜作为调味。

对于这种默契与熟悉感,任天行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就像是从自家取用一般自然自在。

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大地。任天行怀揣着那些物品,步伐坚定地走向那棵古老的大榆树。

站定后,他面对着前方的十字路口,缓缓跪下,膝盖与坚硬的地面亲密接触。

紧接着,他伸出手指,在身前的地面上细心地画出一个圆润的圆圈。完成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叠纸钱放入圈内,仿佛它们是不可缺少的宝物。

随后,任天行又将精心准备的贡品摆在正前方的地上,接着提起一旁的凉浆水,轻轻洒在不远之处。做完这一切,他取出三根清香,用火柴点燃,袅袅烟雾升腾而起。

伴随着香火的燃起,任天行闭上双眼,嘴唇微微动着,低声呢喃着一些话语。虽然旁人无法听清具体内容,但从他虔诚的神情可以猜到,大致是祈求父亲早日康复、平安出院之类的心愿。

这个静谧祥和的傍晚时分,任天行怀揣着一颗虔诚之心,用一种别具一格且充满古风古韵的方式,保佑父亲身体恢复。

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保持真挚诚恳的态度,上苍必定不会辜负这份赤诚,定会护佑父亲身体健康的。

随即点燃纸钱,直到灰烬火灭,他才行礼起身,趁着夜色,向县城的方向走去。

夜晚的山村格外宁静,只有微弱的月光照亮着曲折的小路。

任天行独自一人在这黑暗中行走,身影在月色下显得孤独而坚定。他脚步沉稳,仿佛对这片黑夜有着独特的熟悉。

周围的山峦宛如巨大的阴影,默默守护着这个小村庄。黑夜中的空气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他的脸颊,让他的神志越发清醒。

田间的青蛙偶尔发出几声鸣叫,伴随着他的脚步声,一同打破这份宁静。

这黑夜的寂静中,他与自己的思绪作伴,思考着生活的意义和未来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