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国师后裔 > 第267章 摘花海捞瓷

国师后裔 第267章 摘花海捞瓷

作者:恰灵小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1 16:15:06 来源:书海阁

这就是摘花斗的规矩,是真是假,是赝品还是行货,都必须只能由评书人来解释,其他人是不能够插嘴的。

假设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嘴,非要提溜那么一两句呢?

很简单。

割舌。

谁敢插嘴,谁敢指点,就割谁的舌头。

这是摘花斗。

不是路边下野棋。

何况下野棋,还讲究一个观棋不语。

摘花斗本来就是要人性命的比拼,你一个半途插嘴的,总得留下点什么,才对得起比斗双方。

所以我亮宝的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大气也不敢出。

规则是这样的。

等我亮完宝之后,再互相猜测对方真假,然后再由王千洪这位评书人当众讲出真假,从而得出结论。

在过程中,谁都不能插嘴说话。

我将宝亮出来后,便对麻子脸伸出手:“请吧。”

意思是,让他也亮出宝贝。

根据我之前的猜测,这家伙肯定会把那同时印着嘉庆和乾隆的龙纹白玉壶让我判断真假。

我胜券在握。

但我没想到的是,这家伙竟然抬了抬手,让身后的鉴宝师,呈上了一个明显带着水渍的包袱,将其放在了桌上。

我脸色微微一变。

什么情况?

从外形看去,这包袱是扁平的,跟昨天我所见到的龙纹白玉壶完全不是同一个物品!

草!

这家伙,换了另一个东西?

我呼吸不免急促起来,对视上了这麻子脸的眼睛,发现他面带讥讽笑容,有一种胜券在握的表情。

在那一瞬间,我猛然反应过来,这家伙恐怕已经猜到了我能认出龙纹白玉壶的事,做了一手准备。

塞翁失马?

不。

我很快冷静下来,单凭我自己鉴宝的经验,我应该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应对。

我不断告诉自己,这时候千万要保持镇定,才能够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敢问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王千洪主动开口问道。

麻子脸狞笑一声:“此物件是我刚从鱼缸里捞出来的好货,都给我睁大眼睛看好喽!”

说完。

他掀开了包袱。

所有人的目光都直勾勾看了上去。

那是一个白瓷!

是一个躺着的玉观音!

其表面有着不少蜕皮的痕迹,就像是被水泡了很长时间一样。

我不禁屏住呼吸!

准确来说。

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屏住了呼吸!

这是一件海捞瓷!

被业内称为“最难鉴定的”赝品之王!

麻子脸这王八蛋,居然找了一件海捞瓷过来让我鉴定,这等于是给我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海捞瓷我听过,从未见过。

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假货太多,在00年代期间,海捞瓷几乎引领了当时的古玩潮流。

一旦谁家收了海捞瓷,都会引起轩然大波,一来是因为它很值钱,二来则是因为它假货太多,可只要得到一件真货,就能够从此翻身,走上人生巅峰。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不错。

海捞瓷在道上也被叫做“彩票瓷”。

只要得到了这玩意,你有可能一夜翻身,也有可能什么好处也捞不到。

但经过数年的演变,海捞瓷早就已经销声匿迹了,因为假货太多,加上其他地方出土的古董也越发占领市场,没人愿意去找它的麻烦。

很多人,可能对海捞瓷不是很懂。

这里可以介绍一下。

“海捞瓷”是我国历史上外销瓷的一个分类。

在明朝末年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但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一些商船沉没在此,从而保留了大量的瓷器,这些瓷器打捞出水后统称为海捞瓷。

在2004年末,国内的诸多鬼市里面,首次推出了海捞瓷,据说是一些赏金猎人,从沉船里面挖出来的,具有很明显的历史价值,所以拍卖的成交价不断上升。

这也就导致许多人为了商业利益,仿造了大量的海捞瓷器。

海捞瓷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兴盛于宋元以后。

在宋末元初时,丝绸之路兴盛,瓷器顺着它流传于世界各国。

而真正的海捞瓷,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被海流和泥沙掩埋的,或者是放在包装完好的货箱里的瓷器,简单清洗就能焕然一新。

另一种,则是被冲击出来,散落到海底,被各种海底生物附着的瓷器。

这类瓷器经过长时间的海水腐蚀后,会在表面造成不同生物的残留和海水冲击的痕迹。

大家可以猜猜,这两种瓷器,哪一种更加值钱?

没错。

是后者。

海水冲击痕迹越重的海捞瓷,就越值钱,这是当时业内统一的认定方法,也是避免赝品的最好方式。

因为当时的仿造技术,无法将一些比较特殊的海底冲撞痕迹给做出来,所以这就导致了一种比较畸形的认可。

但随着后来市场越来越发达,仿造的海捞瓷,就开始大面积的铺货了。那么,假的海捞瓷又是如何造出来的呢?

其实很简单。

一比一还原。

将新瓷器装入网内沉入海中经浸泡数月而成。

同时,造假者会定期往水上抛洒饵料,吸引海鱼和贝类在瓷器上附着和排泄。

经过半年的浸泡和海水打磨,就形成了“海捞瓷”。

但是这些海捞瓷看上去很“新”,很“湿”,附着的贝壳里面的颜色非常鲜艳。

熟知赝品的人都知道,一个合格的仿制品,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做旧”。

这一步如果做不好,以假乱真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所以,一些比较有底气的仿造者,会直接去外国,包下一片小海,专门用来养“海捞瓷”。

这种方法算是土法中的典型了,几乎可以弄出完美的造假品。

还有一些造假方式,是将海底的物质捣碎后,用粘合剂粘上去。

这类瓷器用指甲刮不掉,用水长时间浸泡也不会掉。

真正的海捞瓷寄生在上面的生物残留会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看上去“干”,“老”。

表面和里面的钙化程度是一样的,色泽一致,且无异味。

而且用指甲可以刮掉一部分,用稀盐水浸泡数日后,其表面的一些沉积物会逐渐剥落,个别附着较牢固的海底生物残留体,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一般都可清理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