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宗明天下 > 第111章 朝鲜之事

宗明天下 第111章 朝鲜之事

作者:七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5:01:35 来源:书海阁

允熥转过身翻身上马。正欲走时,忽然听到常升说道:“原来是你啊。”

允熥转过头看去,一名身着锦服的三十多岁的男子正笑着向常升走来,他身边还跟着一名年轻的女子,因为低着头走路允熥看不清她的长相和年龄。

那男子先是对常升说道:“国公爷今日也来拜见凉国公?”然后指着允熥说道:“这是少国公吧。”

常升赶忙说道:“这是当今皇太孙殿下,还不行礼。”

那人马上吓得跪倒地上说道:“见过太孙殿下。还请殿下恕罪。”

常升凑过来对允熥说道:“这是原徐州卫指挥使,世袭指挥同知林海。最近才调回京城,所以并不认识殿下。还请殿下恕其罪。”

允熥说道:“不知者不罪。你起来吧,不必请罪。”林海又拜了两拜才起身。

允熥又转过头对蓝珍笑道:“你的交际还挺广阔的嘛!”

蓝珍赶忙说道:“回禀殿下,林指挥是臣的姑父,所以臣与他相熟。”

这时,跟在林海身边的女子走上来行礼说道:“民女见过殿下。”

允熥随意说道:“起来吧,不用多礼。”但是随后眼睛一扫,就惊呆了,因为这个人长得很像是87版红楼梦中的饰演林黛玉的演员。

允熥看了好几眼,然后反应过来这不合适,马上转头。但是这名女子已经是满面通红。

允熥看她的样子极像是林黛玉,又正好姓林,强忍住问她‘你叫什么’的**,拨转马头走了。隐约听到那名男子说‘朝英’什么的。

允熥在半路上和常升分开,自己带着侍卫打马回到皇宫,然后下马又直奔乾清宫。

老朱当然是在批阅折子,看到允熥走进来,笑着说道:“允熥应该是刚从宫外回来吧,有什么事情要找爷爷?”

允熥行完礼端坐在老朱前面的垫子上,说道:“孙儿想请爷爷允许孙儿到北方之后召见朝鲜国王李成桂。”

老朱疑惑地说道:“为什么想起召见朝鲜国王了?”

允熥说道:“朝鲜对大明恭顺,爷爷又允其为亲王,实在是大明第一外藩。孙儿想要当面嘉许他的恭顺。”

老朱倒是不太在意让外藩的国君跑来跑去的,只不过他注意到另外一点:“李成桂今年已经有六十一岁,比爷爷不过是小七岁,恐怕不会鞍马劳顿的去北平或者其他地方见你吧,多半会推辞,爷爷也不好让六十多岁的老人硬是跑去觐见你。”

允熥说道:“李成桂派遣其子拜见亦可。去年他的儿子来朝贡孙儿忙于讲武堂之事没有时间谈论,这次可以多谈一会儿。”顿了顿,允熥又说道:“其实孙儿是想去朝鲜看看的,只不过这次没有时间了。”

老朱说道:“你是大明皇太孙,岂可轻去外藩。这事万不可提。”允熥应着。

老朱又说道:“我已开始以为你是想让李成桂朝见你显示大国威望而召见他。但是你又说派遣其子朝见亦可,那为何要在北方见他?让他派遣儿子来京城见你不就可以了?”

允熥一拍脑袋,说道:“爷爷说的是。不如爷爷下道旨意给朝鲜,若是李成桂能出行,则让他去北方,比如北平见我;如果李成桂不能出行,则派遣其子赴京来朝见。”

老朱说道:“那爷爷就下道旨意给朝鲜。并且今年正旦朝鲜的贺表言语轻慢,还未把起草贺表的罪人送到京城,爷爷还得下旨催促。”

允熥也想起这件事情来了。今年正旦朝鲜使臣柳珣送来的贺表对大明不是很恭敬,朱元璋大怒责之。柳珣说贺表是郑道传等人写的。老朱于是放柳珣回国,让朝鲜把郑道传等人抓起来送到大明的京城治罪。

当时允熥就震惊了。就是米国最牛逼的时候也没有因为外国,哪怕是傀儡小国的新年贺词不恭敬而让对方把编写新年贺词的作者抓起来治罪的事情。在满剌加以西这一片,大明可比21世纪的米国牛逼多了。

允熥又与老朱说了会儿别的事情,挨到快吃晚饭的时候,老朱把允熥撵回文华殿去了。

吃完了晚饭,允熥对熙瑶和熙怡说道:“今天晚上我有点事情要处理,就不陪你们了。”之前的几天每天晚上允熥吃完饭以后都是陪着熙瑶她们的,所以今天特地嘱咐一句。

熙瑶说道:“臣妾知道了。不知殿下今晚宿在臣妾宫中还是臣妾妹妹的宫中,臣妾好预备下。”

允熥觉得今日才是熙怡进宫第三日,所以说道:“今日晚上还是宿在熙怡的宫中吧。”然后他看着熙瑶的表情,笑着说道:“吃醋了?那你今晚和熙怡一起在她宫中等着我吧。”

熙瑶知道他是在开玩笑,红着脸低头不语。允熥笑着出了文渊阁。

到了东暖阁,允熥让练子宁把关于朝鲜的记录翻出来给他。因为齐泰的家人都在京城,妻子于敏月又刚刚怀孕,所以允熥不让齐泰值夜班,都是练子宁、郭镇等人轮流值守。

允熥又看了会儿高丽—朝鲜的卷宗,然后才回宫睡觉。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每日白天允熥或者在文华殿处理事情、阅示奏折,或者去讲武堂讲课,又或者与滞留在京的上一届讲武堂学生见面,安抚他们。晚上则是与熙瑶或者熙怡恩爱。

每天也都会抽出时间来和熙瑶二人在一起待着,静静地说说话,聊聊各种各样的事情。允熥发现熙瑶很合自己对于理想中妻子的想法,对于熙瑶越发喜欢,和熙瑶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

六月初九,汉城旧王宫。

此时李成桂正在和自己的儿子、驸马等议论政事。

已经改名李旦的李成桂(注1)跪坐在榻上,对着下边的跪坐着的驸马李伯卿说道:“寡人让你督建的新王宫现在修建的怎么样了?”

上党君李伯卿答道:“回禀大王,主体已经修建完毕,共有330栋殿阁楼台,五千余间房屋,占地十二万六千坪(约合57.75公顷,为北平故宫的1/76)。宫殿只剩下漆还没有上完。臣正想请大王为新王宫赐名。”

李成桂想了想,说道:“明国古《诗经》有云:‘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新王宫就叫做景福宫吧。”

下边坐着的李旦的儿子们马上齐声称赞这个名字好。李成桂也知道他们一定说好,并且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所以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

然后李成桂拿起一个奏折,又说道:“昨日明国的使臣来到王都,言到明国皇太孙将于下月去明国北方巡视,问我有没有时间去拜见明国皇太孙,你们怎么看?”

扶安君李芳蕃(注2)说道:“大王怎能去拜见明国皇太孙!大明虽大,我朝鲜也不是泥捏的,应该让那朱允熥来我汉城王宫拜见才是。”

李成桂当然是听到这样的话很高兴,但是仍然板起面孔呵斥道:“不得乱说。明国的皇太孙地位在寡人之上,怎能来拜见寡人。”

怀安君李芳干说道:“不管怎样,父王年事已高,怎好远离王都。不如另派能干的使臣去拜见。”

李成桂晃晃手中的折子,说道:“明国皇帝的奏折还说到:‘如果寡人不能成行,就于明年的正旦派王子去明国京城朝拜。’你们谁愿意明年正旦去明国的京城?”

靖安君李芳远说道:“父王,儿臣愿意往明国的京城一行。”

李成桂诧异的看他一眼。现在李成桂宠幸继室康氏,欲立康氏所生的幼子李芳硕为世子。而前妻韩氏的几个儿子对此非常不满,尤其以李芳远为首。现在他为何在这关键时刻去明国的京城?

‘不过不管他是如何想的,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把他派出去,能大大降低册封李芳硕为世子的难度,所以就让他去明国的京城吧。’李成桂想着。

所以李成桂说道:“既然你主动请缨,那就派你去明国的京城吧。”李芳远应诺。

然后李成桂又说道:“明国皇帝的圣旨还让咱们赶紧把起草年初给明国的贺表不恭的郑道传解送明国受审,你们怎么看?”

幼子李芳硕说道:“父王,郑道传乃是咱们朝鲜的重臣,岂能凭着明国皇帝的一句话就送过去受审?就把对文字润色的郑总等人派过去,说郑道传染病不能成行罢了。”顿了顿,又嘀咕道:“柳珣也是的,被责问了随便说几个人撰写的贺表不就行了,何必说出郑道传。”

其他人因为郑道传是朝鲜的重臣,也无异议。父子、翁婿几人又商议了几件事,李成桂说道:“寡人今日疲乏,今日就到这里吧。”众人遂退下。

============================================================

注1:李成桂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自立为王之后改名李旦。为了方便,后文仍称李成桂。

注2:朝鲜除世子以外的其它王子,还有朝廷重臣都会被册封为某某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