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宗明天下 > 第277章 文武人才

宗明天下 第277章 文武人才

作者:七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5:01:35 来源:书海阁

允熥利用这件事情成功的处置了一下最烦的都察院,心情舒爽了些。

回到乾清宫的允熥又想起了自己对于地方吏治的担心,下令让蹇义拟旨:‘令都察院十二道御史,除协管在京诸衙门之河難道御史之外,均派出京巡行各地以察地方吏治。’

虽然这次都察院有失察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查出有收受贿赂的事情,其实还是可以信任的。允熥其实这次处置的有些重了。

四辅官听闻允熥下旨让御史巡行天下察验吏治,暴昭顿时就说道:“陛下此旨,甚是合适。虽御史有失察之事,但是毕竟多数御史都是好的,陛下不因噎废食,果然是明君之道。”陈性善与方孝孺也出言赞同。

允熥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下午批答完了今日的折子,虽然天色还早,不过张温就提出早退回家了。若是平时,允熥必然是批准了,毕竟国家的大将,年纪又大了,在乾清宫也其实不亲自批折子的,只是充作允熥的顾问。

但是今日允熥说道:“会宁侯且不忙。朕还有事。”

允熥坐着等了一会儿,一名小宦官来到允熥身边,轻声说了几句。

允熥抬起头来,对张温说道:“会宁候,何不与朕一同去侧殿?”

张温肯定不能说不去的,只能跟着允熥过去了。

允熥带着张温来到另一个侧殿。张温仔细一看,十几名年纪较轻、身穿不同等级武将服色官服的人正在殿内等候。他们见到允熥与张温走进来,马上行礼。

允熥说道:“免礼。”然后对张温说道:“会宁候也是在京城讲武堂教过的,你看这些人可能成事?可有成为大将的材料?他们都曾是讲武堂的学生的。”

张温刚才其实已经看出了这些人都曾是讲武堂的学生,只不过不知道允熥想要干什么而已。现在听了允熥的话,虽然允熥的话不清不楚的,但是他也明白允熥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让他看看这几个人值不值得投入精力培养。

张温虽然已经打定主意只要不是太差的,统统不开革出去,但是他也把这些人都看了一遍,最起码自己有数。

这些人张温都是教导过的,所以瞅一眼就知道了都是谁。等他把这些人都看了一遍,心下暗暗点头:确实是历届讲武堂毕业的英才,即使是那些最后的考试成绩不是那么好的,只要是留在了直隶地区为官的也都拉了过来。

所以张温对允熥说道:“陛下,讲武堂之英才,已尽在这里,将兵百万平定天下,臣不敢说;但是将来将兵十万横行天下,都是可以的。”

不过张温又马上说道:“但是这些人现在年纪还轻,只有经过打磨才能成为人才,现在是不行的。”

允熥笑道:“朕知道。先帝也与朕说过。”

不过允熥还是很高兴,虽然这人并非全部都是他挑出来的,但是现在都是在他手下,培养几年就是他的亲信了。

允熥之后送张温回去,让这些人先在这里等着,他回来还有话要说。

======================================================

站在地下的张辅本来正在老实站着,忽然有人招呼他道:“辅哥。”

张辅回头一看,是和他一同从北平来到京城上讲武堂的刘荣。

与张辅此时还只是雏鹰不同,刘荣虽然只比他大一岁,但是之前却已经打过数年的仗了。他家原是山東宿迁卫所的兵,北伐征调山東诸卫所,刘荣之父生了病,年仅十六岁的刘荣冒父名从军,立功被任命为密云卫百户。

两年多以前刘荣与张辅一起来京城读讲武堂,毕业后也分配到了上十二卫为副千户。因为他们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所以关系好一些。

刘荣此时问张辅道:“皇上这是为何把咱们叫过来?刚才还让一位看起来就是大将的人审视审视了咱们,然后这位大将还和皇上说了什么,咱们离得远以听不到。”

张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你不认得会宁候?他可是给咱们上过课的。”

刘荣恍然说道:“原来是会宁候,我说怎么感觉熟悉呢。”

又说道:“我上课的时候哪管上课的人是谁,只要讲得东西有用就行了,从来没有注意过讲课的先生是谁,除了皇上。”

张辅知道刘荣在这方面粗疏,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粗疏。顿时哭笑不得的说道:“你呀你,真是,哎。”

然后张辅小声回答他的问题说道:“我猜,多半是陛下要挑选武将侍从了。”

“当年汉武即位后,设立羽林卫,多充青年才俊于其中,陛下多半是要效仿汉武了。”

刘荣没大明白张辅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了大概是他们要到允熥身边当官了。

刘荣虽然粗疏,但是也知道在越大的人物身边,越容易提拔,升的越快。闻言顿时高兴的说道:“这些可好了。我之前是副千户,在陛下身边带一阵子,陛下怎么也得安排一个指挥佥事给我吧。”此时殿内都是他们这一批人议论纷纷的声音。张辅于是用恨铁不成钢的声音说道:“什么指挥佥事!等过几年从陛下身边出去了,起码一个指挥同知起步!将来当指挥使、参将、副将、总兵,甚至都指挥使,都不在话下。”

张辅可是很清楚历代皇帝身边亲近的武将是升迁多快的。卫青第一次领兵,就是单独率领一万人,搁在现在可是比指挥使还大了,比参将小一些。他是看允熥任命讲武堂的毕业生都是先为副手,然后干个半年再升迁为正职,所以猜的同知起步。

刘荣也不明白张辅为何敢这样猜测,不过他很信任张辅,说道:“那更好。”

这时允熥返回了侧殿,见到面前嗡嗡的说话声,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马上,甚至在他咳嗽之前,大殿就已经安静下来了。

允熥等着他们行完了礼,先是找了个地方坐下,又让他们也都坐下,说道:“诸位爱卿,朕欲仿效中书舍人,设立武职舍人,循古礼,就叫做通事舍人。”

“诸位爱卿都是我大明讲武堂的优秀人才,朕欲以诸位为通事舍人,随同朕于大内中枢,演习兵法,讨论战策,卿等可愿意?”允熥习惯性的问一个是否愿意,目前为止还没有不愿意的。

果然,下边的人马上就说道:“臣等愿意!”开玩笑,皇帝身边的亲近属官,谁不愿意?

允熥也正常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几位今日就回去与所在卫所的上官交接吧。等到交接完了就来皇宫赴任。”

“不必急于赴任,务必将卫所的事情交代清楚了。”

允熥又嘱咐几句,又勉励几句,让他们退下了。

先不提下去的这些人是如何兴奋了,允熥虽然知道这些人中会出现大明武将日后的顶梁柱,但是现在他们还是幼虎,打仗不能指望着他们的。

所以允熥并不是十分激动。他从容的要去开始收取另外一位会成为大明的名臣的人物了。

允熥向乾清宫东边走去,来到一处宫殿。允熥走进宫殿,没多久就听到了郎朗的读书之声,只不过这读书之声十分清脆,却是女子的声音。

这处宫殿就是允熥选择的让昀兰、昀蕴、昀芷她们三个读书的宫殿。本来还让各地的藩王把姐妹也送到京城一起读书,不过现在她们还尚未到来,所以只有昀兰姐妹三人。

允熥走进她们读书的宫殿,在一旁看着杨士奇教导她们。说起来,杨士奇也是确实很厉害,虽然考科举一直没有成功,但是写文章的文采却很好,很多科举上来的文官文章都没有杨士奇写的好。

允熥很疑惑为何这样好的文笔考不中科举,特意派人去他老家寻找他写过的文章,最后发现他对于科举考试题目的理解总是与考官不一样,也与朱元璋定下的大明官方标准不一样,所以一直不中。

不过这样也好,一直考不中科举,让家里穷的杨士奇为了生存到处奔波,比起同岁的文官来要沉稳许多,看事情也不是十分教条。

并且杨士奇不仅诗词歌赋拿手,可以教导昀兰她们,其它的方面也很厉害,甚至兵法也懂一点,全方位的人才,有了杨士奇的教导,昀芷才不去皇家学堂蹭课了。

允熥等着杨士奇交完了一段,说暂且休息一下的时候,上前对杨士奇说道:“先生果然厉害,能让朕这不喜欢读书的公主妹妹认真读书,并且进步也很大。”

杨士奇说道:“陛下谬赞了,三位公主殿下本就天资聪明,也喜好读书,所以三位公主的进步并非是臣的功劳。”

允熥说道:“哎,怎么是谬赞呢。之前也不是没有让她们读书,也曾让她们旁听朕的二位皇弟的先生的课,但是每次都是昏昏欲睡,上了几次课也就不想去了。”

“只有到了先生这里她们才认真的学习起来,如何不是先生的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