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宗明天下 > 第495章 殿试

宗明天下 第495章 殿试

作者:七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5:01:35 来源:书海阁

会试放榜以后,因为殿试并不刷人,所以多数中了贡士之人都放松下来,与同科贡士、同乡前辈互相宴饮,好不自在。

不过他们也并非完全在浪费生命、郊野玩乐。中了贡士之后除非自己不愿为官,否则都有官坐;并且进士比国子监学生贵重,最低也是一个七品父母官。所以他们虽然还未授官,可是已经踏入官场了。

既然踏入了官场,就要按照官场的规矩来。虽然皇帝肯定不愿意手底下的官员拉帮结派,可这是不可避免的。就算不想贪赃枉法,自己有什么事情,朝堂之上有人声援一下总是好的。

所以他们才要参加各种宴会,到处拉拉关系。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参加这些宴会也要三思而行。就算是同省的前辈也有互相不对付的,到底参加谁的宴请、对谁是虚应故事对谁是真正勾连就要仔细斟酌了。

反倒是同科之间可以随便一些,大家都是刚刚步入官场,除非是家族上辈就有人不对付的,其它情况即使知道了对方投靠的人和自己将要投靠的人不太对付也没什么。

不过今年有一个小小的尴尬之处,就是座师没有了。今年光是批阅了自己卷子的阅卷官就有六个,还有两个出题官,却没有主考官,让这些新出炉的贡士不知道该拜谁好。

不过马上就有脑袋灵活的贡士反应过来了:这也就意味着这八个人都可以成为座师。虽然肯定比不上以前只有一个座师的时候关系紧密,可是也意味着关系更加广泛了。到底哪种情况好就看各自的经营了。

大多数贡士都在费脑筋的琢磨这些官场上的事情。

当然,也有极少数贡士除了接受少数宴饮之外,仍然闷着头在客栈读书或者思索的。

这样的人都是对殿试抱有极大期望的,就奔着三鼎甲而去,比如胡广、比如杨子荣。

胡广他们这些新科贡士都不知道评定出贡士的过程,以为主要是由阅卷官决定,胡广对于殿试的名次还是很重视的。现在不是晚明时节一切都由着文官的规矩来的时代,皇帝的权威极大,至少任用官员还没有人敢叽叽歪歪。

所以对于很有野心的人来说,会试中了不过是铁定取得了大明官场的入门资格,可若是殿试得了皇帝的青眼那就是搭上了快车道,前程无量。所以他们不得不重视。

尤其是对于杨子荣来说,他自以为会试已经考砸了,自己揣摩错了皇帝的心思,所以对殿试更加紧张。

数天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到了三月初三殿试的日子。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一百零二名贡士就聚在长安门外,稍待了片刻后在礼部官员的的吆喝下按照名次排好队伍,准备进入皇宫。

过了一会儿天已经大亮了,礼部的官员引导着他们沿着御街行走,从承天门入皇城,又穿过端门、午门,穿过奉天门来到了奉天殿外的广场上。

这些贡士都是第一次进入皇宫,第一次见到这么雄浑巍峨、富美壮丽的宫殿,顿时觉得一股皇家的气派扑面而来,让他们就好像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十分紧张又十分好奇。

有人炸着胆子四处观望,可是一旦见到有侍卫或者下人望向他们,马上又缩回了自己的目光。

此时允熥早已在奉天殿内升座,凭借着自己双眼高达5.2的视力,向殿外看去。

‘这个为首之人就是胡广?长相还不错;那边那个排在第五位的,就是历史上对允炆忠心耿耿以身殉国的王艮?……’

允熥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会儿,身旁的礼部官员悄声提醒道:“陛下,该宣贡士上前参拜了。”

允熥意识到自己看的时间了,忙说道:“那就开始吧。”

得了允熥的命令,赞礼官宣贡士们上前参拜。

胡广作为会试第一,随着赞礼官的招呼上前参拜;他倒是还冷静,不过有一些充满了忠君报国观念的人激动地热泪盈眶,让允熥都好生不解:‘你们到底为何这样激动?’

不过允熥把这样的人名次都一一记录了下来。之后经过观察后允熥只要觉得这几个人与自己的思想与贴近,他们几个就会成为板上钉钉的天子亲信、未来的大明高官了。

之后就在殿外进行考试,一百零二名贡士在座位上做好,等待着发卷。可是他们坐了好一会儿之后,试卷才分发下来,让之前得到过本省前辈们叮嘱的人好生诧异:怎么这么慢?

为何这样慢?因为一直到他们走进皇宫时,允熥才最后定下殿试的题目,让中书舍人们抄写到试卷上,此时才抄写完毕下发试卷。

不过不管如何,试卷发到了手上,最重要的就是题目了。胡广低头看去,只见抬头写着四个大字:宗藩天下。下面还有数十字的介绍。

允熥这次选择的殿试题目,就是宗藩天下了。之前允熥一直在‘番夷之扶’和‘宗藩天下’两个题目间游移不定,一直到最后一刻才确定了宗藩天下作为这次会试的题目。

自己继位这两年一来明里暗里反对自己封藩的文官不知道有多少,虽然支持自己的也有以方孝孺为首的一群人,但是人数要比反对和中立的人要少得多,要不是他们之间也并不团结,恐怕允熥的政策会遭到更多的非议。所以允熥急于提拔一些支持自己策略的文官上来,哪怕只是假装着支持自己也好。

并且允熥还有另外一层目的。宗藩天下当然也是有隐患的,允熥也在介绍中表达了自己隐隐担心这一点,让他们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当然,误以为允熥后悔封藩、大写封藩坏处的人就一辈子等着当最苦的官员吧。哪一天允熥心情不好了或许会罢你的官。

虽然胡广对于允熥的想法并不完全明白,不过他略一思索就明白肯定要写支持封藩。

胡广思考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然后提起笔来写文。其他人大多也都是在一刻钟后开始作文。

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杨子荣。与会试策论一样,杨子荣也马上就猜到了允熥的心思,脑海中马上就有了腹稿。

但是因为他自以为会试猜错了允熥的想法,所以这次对于自己的猜测并没有把握,一直在想允熥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但是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显示允熥应该就是这样的想法。过了整整三刻钟,杨子荣才横下一条心,写了起来。

杨子荣这样一直不动笔的做法还是很引人注目的,很多人都看向他,包括坐在御座之上一边处理奏折一边监考的允熥都注意到了他。

允熥问身边之人:“这个贡士是谁?”

礼部尚书陈迪答道:“陛下,此人名叫杨子荣,鍢建人。”

允熥回过头看向杨子荣:‘他就是杨子荣?会试的策论写的那样精彩,怎么殿试这么犹豫?’

时间飞快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午时。监考之人表示考试时间已到,考生停笔。不过倒不会有像高考那样严格,就算是没有写完的,监考官看你还差一点儿,也容你写完。

然后众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远路返回。

刚刚出了承天门,众位贡士就松了一口气,互相找相熟之人聊了起来。有人在聊皇宫的巍峨壮丽,有人在聊陛下的英武绝伦,当然还有人聊刚刚过去的殿试。

十分紧张的李贯又问胡广道:“光大兄,这次的题目,应该写支持宗藩天下吧?”

胡广说道:“我也这样以为,不过不敢确定。”

虽然胡广说了不敢确定,可是李贯还是松了一口气。胡广在会试时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押题的准确,所以既然他说了这样认为,那应该就向着这个方面写。

松了口气的李贯又要说什么,可是胡广已经不愿意接着聊这个话题了。

胡广说道:“约莫后日就可以知道结果了,现在咱们再多说也无用,好好歇一歇,等到殿试名次出来了以后再说吧。”

……

……

两日之后的三月初五,众考生再次齐聚长安门外,等着殿试榜放出。

等待名次出来的时候当然是紧张的,即使是之前会试之时表现的特别淡然的胡广也十分紧张。会试代表着文章水准,殿试可是代表着皇帝的心意!

同省的好友各自聚在一起,乱糟糟的说着什么。这个时候越是那些期望大的,越心烦意乱不知道自己在说啥;反倒是那些觉得自己也就是个三甲的人不太在意。当然不太在意还是有些在意,最起码不能落到最后一名。

过了一会儿,一队皇宫侍卫簇拥着一名中书舍人走了出来,有些见识的人高呼道:“金榜来了!”

众人不由得停止了议论,簇拥过去;路过此地的闲散人员也围过来看看热闹。

前来宣读圣旨的杨士奇环视了一圈,朗声说道:“第一甲第一名,王艮,茳西吉水人。”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笔趣阁:.手机版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