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宗明天下 > 第577章 传道

宗明天下 第577章 传道

作者:七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5:01:35 来源:书海阁

虽然赵兴已经被任命为百户,但当天晚上他还是只能住在秦森的府邸。火然?文.ranena`

现在永藩依然是一片荒芜,登记的军户、百姓一共只有三万多人,包括两三千名女真人和蒙古人。海参崴城虽然已经大体建立起来了,但三万多人显然填不满一个城,更何况朱允还在海参崴到图们江一路的海边上安排了二十个村庄,既是为了掌控这一带也可以给城内提供粮食和海货,城内的百姓就更少了。

所以现在这里的商业非常不发达,只有一家卖各种杂货的店铺,一家稍微有点儿装修的酒楼,一个菜市场,一个皮革市场,一家粮店,衙门门口的早点摊子,客栈是连根毛都见不到。赵兴的百户又在城外得明日一早才能上任,所以他只能在秦森家里住一宿了。

第二天一早,赵兴依照以往的习惯起来,正要去换班护卫,忽然想起了自己已经不是秦森的护卫了。

他坐在床上轻笑了一声,和秦府的下人说了一声,要离开了府邸。秦森既然要做好人,当然不会让他这么走,嘱咐下人留他吃过了早饭再走;赵兴自然不会拒绝。

吃过饭后他前往衙门,很轻松地领取了关防和文书,一个警察走出来带着他前往驻地。

到了地方警察告辞,赵兴正要说话,忽然见到一旁的村落门口正有几个穿着道士衣服的人走了进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警察看来对于这一片很熟悉,说道:“那边那个是女真人的村落,这是城里的道士们对他们传道。”

“城里的道士?”赵兴当然知道城里有个道观,领头的道士听说是武当山出来的有些本事,很得永王殿下重视,殿下据说还要向朝廷请旨加封他为真人。‘这样一个人来偏僻的乡下,还是女真人部落传教干嘛?不在城里好好待着。’

不过他总算没有白痴到把问题问出来,与警察话别走进自己的驻地。

……

……

张一山带着人走进村子,正在门口附近的女真人马上对他拱手行礼,用不熟练的汉语说道:“张真人。”

张一山也还礼,继续带着两名徒弟走着。不多时,只见面前出现了一座在村子中已经算是比较整齐的木屋,上面挂着一块儿牌子写着:绥宁村道观。

张一山走进去,见到侧厅几名穿着一身并不合身道袍的中老年妇女正在一个年轻男子带领下做早课;另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小道童打扫着正厅,他们同样穿着不合身的道袍。

张一山对他们点头示意,走进后面的正房。

不一会儿早课结束,刚才给教徒授课的年轻人走了过来跪下行礼道:“见过师父。”

张一山说道:“起来吧。”这人方才站起。

他名叫王守青,湖广人,自小入武当派拜张一山为师。他和张一山一样对于传教的兴趣很大,所以不仅跟随张一山来了永藩,还自愿第一个在村里的道观当观主。

他恭敬的问道:“师父怎么这个时候就过来了?”

“今日可是南岳大帝诞辰,是咱们在这个村子有了信众已来的第一个大日子,为了让信徒更加虔诚,少不得斋醮一场。”

“我本来是应许你主持的,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经验太少,之前在武当山时辈分低连‘词忏’和‘表白’都难以担当,所以还是我亲自主持。”

王守青毫无不满的说道:“师父亲自主持自然稳妥。”

不过张一山还是担心他心中有所芥蒂,叹了口气说道:“我还是担心啊,现在咱们虽然好不容易有了这些信徒,但他们不过是浅信,咱们每一次斋醮都要慎重,让他们感受到庄重和咱们的本事,以便有更多的信众。”

他不禁就想起了这些日子传教的辛苦来。

首先自然是语言。这些女真人总算和汉人有过接触,不少人会说简单的汉语,但传教时这些女真人仍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张一山不得不组织道士们学习女真人的语言。好在他们之前就对此有过预备,学习了一阵后总算能够让女真人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了。

这些女真人之前从未听说过道教,他们普遍信奉萨满,虽然在张一山等人看来萨满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宗教,但没有人对他们传播的道教感兴趣。尤其是对他传播的内外双修、清净无为的教义完全无感。只是他们都知道这些人不是一般的汉人,不要说杀了,就是打了都有麻烦,所以只是不理睬。

张一山一开始还想打听他们的文字,用他们的文字印刷一些道经摘录,但被经常在这一片巡视的警察告知这些野蛮人根本没有文字后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他们始终没有什么进展,直到王守青提出:“这些野蛮人根本不能理解咱们的自然无为、天人合一、内外双修什么教义,对于清净寡欲更是嗤之以鼻,所以咱们不能这样传教了。”

“那你说怎么办?”张一山问道。他当然也意识到了问题。

“师父,徒儿觉得应该先和他们说修炼成仙的故事,以及供奉三清的好处。比如性命双修可以百病不生,供奉三清可以风调雨顺、……”他说了很多,过程中张一山一直保持沉默,最后说道:“徒儿,可是经义上说……,这和那些秃驴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师父,”王守青谦恭的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首先争取一批信徒。况且徒儿说的也并没有违背教义。徒儿看这些野蛮人比普通百姓更加淳朴一点,只要方法适当定能发展出一批教徒。”

张一山思索了一天一夜,最后接受了王守青的办法。

第二天开始他就说各种羽化成仙,和天上神仙的故事。

一开始也没什么效果,但忽然他们最为尊贵的萨满病死了,年轻的萨满治不好他们的病,一个老妇就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来找他们看病。

医术是对野蛮人的一大杀手锏,他们自然也都学了些,张一山给她简单治了治,还给了她一个道教的福袋。

过了几天,不知道三清是真得打算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显灵还是精神疗法的作用,老太太再次来到教堂,这次她毕恭毕敬的要“请”三清的塑像回去。

张一山十分激动,亲自拿出一个塑像开光并且给了她。

从这天起他们的传教就打开了局面。历史证明,中老年妇女是有着无穷活力的,是各种社会活动招募积极分子的金矿,不管是汉人还是其他民族都一样。在这位老太太的鼓吹和带动下,又来了不少妇女和老人来“听道理”,虽然暂时还没有人成为真正的信徒,但是渐渐的晚上会有很多人来听张一山的传道——长夜漫漫,也权作是一种消遣。

他们又传授了这些女真人一些简单的练气手段,习练之后有些人确实感觉身体更加舒服了,来听传道的人越发多了,还终于有人成为了信徒。

王守青还无师自通的提出,应该改一下道观的布局,将道观前面的院落变成一个聚会的地方,还从城中找来了货郎到他们的院落前卖货;并且还不得不违背全真道的道义,向正一道学习,允许道士吃肉。

这样一来愿意来道观看一看的人更多了,除了那些想学练气手段的人,又有很多对此不感兴趣的成为了信徒,更有一批老人愿意当道士、道姑。虽然老人们用处不大,但作为第一批在本地收的道士,他们仍然非常重视,给他们治病、置办衣服,十分关怀。

就这样,他们的局面渐渐打开了,也有年轻人愿意当道士了,一直到今天,甚至有了小道童。

张一山的思绪回到眼前,吩咐徒弟将从城里带过来的各种礼仪用品拿出,依照礼仪摆放起来。

当地的百姓前几天就听说会有斋醮可看,不管对道教感不感兴趣都赶来看热闹。

张一山一丝不苟的举行仪式,持咒掐诀、踏罡步斗,念唱步虚声词,并且大幅缩减了礼拜、诵经、存思等环节的时间;王守青等人担任监斋、高功、都讲等执事,在一旁协助。虽然仍有许多限于条件不得不简略的地方,但仍不时引起在场女真人的惊呼声;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当场又有几个年轻男子愿意成为道士。

张一山十分高兴,连忙吩咐王守青为他们传戒。同时让其他的人收拾各种物品并且放到后院,这些物品以后就存放在绥宁村了。

伴晚时分,张一山要返回城里时,王守青兴奋的和他说道:“师父,几个年老的人虽然对于教义还不太明白,但愿意陪同我们去其他他们相熟的女真村落传教了。”

“这真是太好了,”张一山道:“咱们终于有了一些虔诚的信徒。”

王守青意气风发的指着西面说道:“师父,将来这无数的女真村落之人,定然都会变成虔诚的信徒。”

“但愿吧,这无数的女真村落的人,都成为全真道的信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