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宗明天下 > 第673章 经纬西南——奴婢和佛教

宗明天下 第673章 经纬西南——奴婢和佛教

作者:七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5:01:35 来源:书海阁

让阿洪国的使者退下,朱楩就将他们抛在了脑后。对他来说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两个国家不怎么值得关心,他还不如和手下的人商量一下对勃固国的政策。

当然最重要的是藩内的事情。真正的华夏人从来都知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只要将国内的事情搞好华夏就自然而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不是像某些披着张华夏人皮的香蕉一样整天只会认外国爹。

虽然现在朱楩统治的是一个小国,但谁让他是一个大国的亲王呢,仍然拥有这种大国的思维。

所以他在两国使者退下后,马上对卓敬和何福说道:“孤就不带着你们两个前往京城了,你们留在阿瓦,主持分配给士兵们的土地,一定要做到不偏不倚,所有士兵拿到的土地都差不多;若是土地不足,武将们稍微委屈一些,但每人都会在城中赏赐一栋房屋,还会赏赐几个奴仆。”

“这奴仆?”卓敬有些疑问的说道:“殿下,《大明律》是禁止蓄奴的,虽然难以完全禁绝,但殿下还是不宜赏赐。”

“从今日起,这一条在岷藩废除!”朱楩斩钉截铁的说道:“岷藩虽然是大明的封藩,但陛下将大多数权力都交给了孤和你们二人,也并未禁止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大明律》,所以孤要废除这一条。”

“殿下要怎样修改?”卓敬并未争论能不能修改,而是问了更加有建设性的意见。

“严禁蓄养汉人奴婢,可以蓄养当地人为奴为俾,但严禁违背本人意愿,必须是本人,或者父母愿意让她为奴才行。”

“并且必须签订死契,从此之后这个人和他原来的家人,不得主人允许就是陌生人。”

“不过《大明律》中关于奴仆犯罪的规定基本沿用。”

依照《大明律》中的规定,奴仆并非是等同于货物,而是一种低级别的人,只有主人一家打死奴仆才不犯法,其他人打死另外一家的奴仆也是犯罪行为,只是较普通人罪减一等:该判斩首的减为绞刑,该判绞刑的减为流放。

若是奴仆之间互相打死了人,则奴仆本人担负刑事责任,该掉脑袋掉脑袋,该绞死绞死。当然一般情况下大户人家自己家的奴仆互相打架死了人都是内部自行处理。

“同时仿效汉代,开征奴仆税,家里蓄养了奴仆需要交纳税赋,依照人头交纳。”

“鼓励大户人家采用类似于宋代的方式雇佣仆人,而不是全部使用奴婢。雇佣来的仆人不必交纳奴仆税。”

“是,殿下。”卓敬和何福说道。他们不觉得朱楩的命令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若是这些措施都能得到坚决执行,比《大明律》的规定其实更好。

“不过殿下,赏赐给文武官员的奴仆从哪里来?”卓敬问道。

“这次孤不是从勃固俘虏了很多小孩子回来,这些小孩子赏赐给他们。再赏赐几个女子。”

“至于大多数俘虏回来的女子,军中的士兵不是还有很多没有成亲?没有成亲的士兵只要愿意娶蛮夷女子的,都可以赏赐一个。”朱楩说道。

“是,殿下。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殿下亲自和士兵们宣布为好。”何福说道。

“那你们准备一下,将三护卫的兵都叫来,孤下午就和他们说。”朱楩说道。

下午吃过了午饭,三护卫的士兵都被赶到城外的空地上,部分永昌诸卫的士兵也凑热闹过来了。朱楩站在前些日子接受明吉斯伐修投降的高台上,向他们宣布了交换土地和赏赐女人的事情。

三护卫的士兵都雀跃不已,他们正为永昌的土地而发愁,朱楩就宣布用阿瓦城附近的土地交换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更不必提光棍还能分女人。

顿时高台下都是欢呼‘千岁’的声音;还有人自动给朱楩增加岁数,喊‘九千岁’。不过马上被带领他们的百户、千户制止了。

但那些来凑热闹的永昌诸卫士兵不高兴了。自从军民分离起,即使是唐代后期藩镇之乱武将地位很高的时候,一般人家也不愿意将女儿嫁给普通小兵,雲南又是一个流放犯人的地方,永昌诸卫的士兵也有许多没有老婆的。

他们也大声吵嚷着,说道:“殿下不能偏心,都是殿下的兵我们也要分女人!”百户、千户也弹压不住。朱楩只能宣布所有尚未娶妻的士兵都可以报名领蛮夷女子。

但回到王府后发现这次俘虏的蛮夷女子不够了,众人连忙想办法。最后李观说道:“殿下,可以派人向勃固国君购买女子。他们平定缅人的造反肯定会有许多缅人女子被俘,就向他们购买,然后分给士兵。”

“这不好吧。”卓敬说道。

“这有什么不好?即使依照儒家的理论,这些女子也是归了咱们汉人更好。勃固人还很野蛮,缅人女子落在他们手上生不如死,咱们从勃固人那里将她们买过来是从野蛮的勃固人手中解救了她们。”参加了在勃固境内消灭缅人战争的储杰面不改色地说道。

卓敬当然不会赞同。虽然他觉得这些女子给汉人士兵当老婆确实比在蛮夷手中要好,但也不会支持李观和储杰的话。但何福支持此事,朱楩虽然并未明确表态,但卓敬明白朱楩只是顾惜名誉才不说话,实际上对此也支持,所以他反对无效,殿前会议通过了从勃固购买女人的决定。

之后朱楩又接见了留用的阿瓦城内原来的官吏。汉人官员不可能马上就接手这么一个拥有五六万人的城市,人数不足加上不熟悉情况会让城池处于混乱。朱楩留用了大约六成官吏,其中下层官吏更是仅仅开除了几个城内百姓十分厌恶的,其余全部留用。

朱楩对这些人进行训话,主要是让他们安心为岷藩效力、不要有任何思想上的担心之类,同时也告诫他们绝对不能延续之前的陋习,若是有违背律令的一律处置,等等。

这些留用的官吏当然马上说道:“殿下,臣等定当忠心为殿下效力,绝不会有任何顾虑,……,定然遵守岷藩的律令,……。”

朱楩又对留用的官员中官位最大的几个人好言抚慰一番,让他们下去了。

接下来是召见当地寺庙的高僧。以阿瓦寺住持维拉督上师为首的高僧走进王府拜见朱楩。

对待这些人和对待刚才那些官吏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中多数都是拉拢对象,朱楩十分平易近人的使用汉传佛教礼仪对他们回礼。

维拉督皱了皱眉。他曾经派出弟子去大明,所以在其它高僧还在对朱楩的动作莫名其妙时,他已经看出这是汉传佛教的礼仪。

但他们阿瓦是上部座佛教,和汉传佛教有区别。朱楩既然能想到使用汉传佛教的礼仪行礼,当然也会知道汉传佛教和上部座佛教的礼仪有所不同。

所以,‘他这是要在阿瓦推行汉传佛教么?’维拉督想着。

朱楩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几个动作就让维拉督猜出了他将来的举动,热情的请他们坐下,聊了起来。

朱楩研究过佛教经典,此时他挑着据说是从印度传过来而不是华夏本土产生的佛典《四十二章经》、《十地断结经》、《法海藏经》、《佛本生经》、《佛本行经》和维拉督等人聊了起来。

维拉督因此更加确定朱楩是想在阿瓦推行汉传佛教。虽然朱楩对这些经典都只了解皮毛,基本上是他们在给朱楩上课,但可见他对佛教很注意,这样他刚才使用汉传佛教的礼仪更不可能是随意为之。

因此心事重重的维拉督没怎么说话,多数时候在低头沉思;不过其他僧侣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可以和朱楩面对面的机会,不停的和他‘探讨经义’,朱楩也没注意到维拉督的沉默。

很快到了伴晚时分,朱楩笑着说道:“你们也知道,孤要去大明的京城朝见,并且时间很紧急,就不留诸位高僧夜谈了。”

这些高僧马上起来,和朱楩谦逊几句,离开了王府。

他们一走出王府,维拉督就对自己的师弟巴拉说道:“将来若是让你改信其它谱系的佛教,你愿意么?”

“这是怎么了师兄,怎么问这个问题?”他的师弟巴拉十分莫名的问道。

维拉督没有再说话,但巴拉也不傻,马上问道:“莫非是新国君要在阿瓦推行汉传佛教?”

“你小声点儿!”维拉督对他说。然后他轻声说道:“我也只是从他的一些细节猜出来的,不敢保证。”他说了自己看出的细节。

“师兄,这不能说明什么吧。”巴拉觉得这算不上证据。

“正因为我也不能确定,所以只是和你说说,不和大家说。但是我觉得,咱们最好想想若是国君真的要推行汉传佛教,怎么办。”维拉督说道。

“这,”巴拉一时想不明白该怎么办。

“唉,”维拉督叹道:“为何大明不和以前的朝代一样,只在中原呢。”

=============================

感谢书友这尼玛竟然、其四七七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