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宗明天下 > 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

宗明天下 第693章 海运和询问

作者:七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5:01:35 来源:书海阁

“且住!”允熥忙打断道:“十八叔,别的也就算了,二十万流放犯人,大明现在一年一共才有多少流放犯人,你就和我要二十万!”

“西北、东北、南洋各地,哪里不需要人?”允熥想了想,最后说道:“最多一年给你二三千人,并且都是男人没有女人。”

“好,就二三千人。”朱楩马上说道,仿佛生怕允熥反悔似的。

朱楩虽然身在雲南消息不太灵通,也知道大明一年能有多少个流放犯人,更知道四面八方都需要人填补空缺,所以报出的二十万之数是漫天出价,让允熥能多给他几个人。对他来说,二三千人其实已经不少了。

允熥此时也反应过来朱楩的目的了,不过既然自己已经答应就不会反悔,只是笑着调侃了朱楩几句。

“不过这些犯人我可不会走雲南送给你。”允熥又道:“走雲南陆路万里迢迢,一千人出去能有五百个人到地方就不错了。”

“不过雲南,那从哪里走?”朱楩问道。

“这里,”允熥又指着地图上大约是若开的地方说道:“走海路,从若开给你送过去。”

“走海路?”朱楩喃喃自语:“这也成?”

“怎么不成?”允熥笑道:“建业二年琐里和西洋琐里两个国家来大明朝贡,我派出水师护送他们返回,路上探查了苏门答腊以西的西洋海况,还曾在孟加拉一带停泊。若开不就是在孟加拉以东不远的地方?肯定可以找到。”

“并且海运的风险远远小于陆运,成本也要低得多。只不过大多数人对海洋比较恐惧,之后送给你的流放犯人只能是五岭以南的人了。”

“并且这里,”允熥忽然又想到了什么,指着仁安羌附近对朱楩说道:“你以后从这里向西到海边,修一条运河,勾连阿瓦与西洋。”允熥一边说着,手指一边向西方移动,一直到海岸线。

“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河)本就发源于雲南,顺流而下可以直抵阿瓦城甚至蒲甘城。你再修建一条运河将大金沙江和西洋链接在一起,滇西孟养等地就可以更加方便的和外界联系,大明对于这些地方的统治也将进一步加强。”

“到时候若是孟养等地的土司造反,大军就可以从广州等地出发,海运到若开,再河运到这些土司的南边对付他们,比千里迢迢甚至万里迢迢走陆路到雲南还要方便。”

历史上,从中华或者印度起运的货物,绕好望角、整个南大西洋,从直布罗陀入地中海运到火鸡,其价格比从印度起运在巴士拉等地走陆路运到火鸡的货物价格还要便宜很多,可路程却远了一倍还多,足以说明海运的巨大成本优势,不管是运兵还是运送货物。

朱楩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实在是超过了他的想象,从两广等地绕这么一个大圈子海运士兵,就连蒙古人都没这么干过。

“怎么,十八叔也接受不了海运?这可不行!十八叔你的封国靠近西洋,必须接受海运。一个地方的百姓是不是富庶,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当地的物产,第二是运输是不是方便。物产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运输情况是可以改变的。”

允熥将‘要想富先修路’的话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朱楩说了一番,最后说道:“竟然还有许多人进谏朕要停了海运,说是海上风浪大,漂没较多。哼哼!若是将海运改为河运,风浪确实是没有了,但被沿途的官府、豪族、地痞恶霸等人侵占去的东西,十倍于海上的漂没。”

朱楩此时才缓过神来,对允熥说道:“我知道了,陛下。”

“我就知道十八叔不会和那些榆木脑袋一样理解不了。现在陆路运输的情况很难改变,有轨马车只能在非常平坦的地方才能铺设,大多数地方限于条件都难以使用,想要改变运输条件只能是河海运输。”

“对了,说到有轨马车,你也可以在平原地区修筑有轨马车,不过缅甸平原本来就河流众多,有轨马车的用处不大。”允熥又道。

“是,陛下。”朱楩只能这么答道。

随后二人闲聊起来。允熥比朱楩大不到一岁,完全就是同龄人,朱楩又是洪武二十八年才去雲南当王爷,叔侄二人在京中相处了不短的时间,很合得来。此时朱楩说一说西南民族的奇特风俗,允熥说说他从锦衣卫和镇司的奏报中得到的奇葩事情,聊得不亦乐乎。就这样时间飞速的流逝,很快天就已经黑了下来。

而允熥和朱楩却浑然不觉,一直到王喜走过来,趁着他们两个聊天的间隙说道:“陛下,岷王殿下,已经天黑了,要不要掌灯?”

“哎呀,天已经黑了。”朱楩看着已经什么都看不清的窗外,说道:“本来说酉时初就回府的,结果现在已经到戌时中了。”

“回去和刀木旦的女儿相会?”允熥笑道:“这么晚了,人家既然还没有被你纳入王府,也就不会在王府等着你,女子的名声要紧。”

“并且既然已经这么晚了,我就留你在宫里吃一顿饭。侄儿告诉你,我可是已经好久没有留过宗亲在宫里吃饭了,这对你可是莫大的恩典,还不马上做出感激涕零的样子来!”“是,陛下,臣不胜惶恐,多谢陛下恩赐。”朱楩半跪在地上回应允熥的玩笑。

二人又笑了一阵,允熥吩咐人去告知御膳房的御厨多做一个人的饭,然后带着朱楩前往坤宁宫。

来到乾清宫门口,熙瑶马上迎了出来,对允熥行礼道:“陛下。”然后又微微对朱楩笑着行礼道:“见过皇叔。”

“可使不得。”朱楩说道。他下意识伸出手要扶皇后,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缩回了手。

熙瑶也吓了一跳。她见藩王也是常事,行礼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却不想有人竟然真的伸出手要来扶她。

一时间现场的气氛有些尴尬。

不过这份尴尬马上就被打破了,思齐、贤琴等人手里拎着装着书的袋子走进坤宁宫,见到允熥和熙瑶等人在门口,马上行礼道:“见过舅舅(皇兄),见过舅母(皇嫂)。”

她们又看向朱楩,贤琴轻声问道:“皇嫂,这是谁呀,哪一位叔叔或者兄长?”

熙瑶马上走过来,摸摸她的脑袋,笑着说道:“这是你十八叔。”

“见过十八叔(岷王殿下)。”她们二人马上说道。

朱楩马上猜出这是贤琴和思齐。他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了,现在坤宁宫只有四个小女孩儿,和他的关系都不一样,他凭借称呼就能分辨出谁是谁。

“贤琴妹妹好,蓝家小姑娘好。”朱楩也笑着说道。

“宝庆姑姑呢?”允熥问道。

“舅舅,宝庆的母妃叫她回去了,这几日和她母妃在一起。”思齐说道。

允熥“嗯”了一声,又说了几句话,一手牵着思齐一手牵着贤琴走进殿内。

一边走着他还一边问道:“今日给先生们拜早年,感谢先生们一年的辛勤教导了么?”

“我们感谢了。”贤琴说道:“今天每节课的最后宝庆姑姑都带着我们站起来给先生行礼拜早年,感谢先生的辛勤教导。”

“嗯,这就好,尊师重道是咱们华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对先生尊敬。”

“你斟酌着给这些女先生一些过年的奖赏,依照她们都喜欢什么。”允熥又对熙瑶说道,她也忙答应下来。

他们来到膳堂,御膳房的御厨很快就将饭菜送到坤宁宫,允熥让朱楩坐在他身旁,一边和他闲聊一边吃饭。

可朱楩却总感觉毛毛的,好像有人在盯着他一般。一开始他还不在意,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他忍不住四下看了看,就见到贤琴那双饱含着复杂感情的眼睛在盯着他看,似乎是想问他什么事情,但又不敢问。

“怎么了?”允熥一边问着,一边顺着朱楩的目光看过去,也见到了贤琴不同寻常的目光。

“贤琴,你有什么事情要问十八叔么?”允熥问道。

“我,”贤琴说了一个字,却又住口不言。

“贤琴,怎么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好问的?”允熥又道;熙瑶也出言劝慰。

又犹豫了一会儿,贤琴才鼓起勇气说道:“十八叔,我四姐姐现在在雲南怎么样了?”

“贤彩?贤彩现在很厉害,她现在住在临安府,一个汉人和西南蛮夷杂居的地方,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郎中,很多蛮夷都找她看病,在很多寨子都声望很高。”朱楩笑着说道。

“唔。”贤琴松了一口气说道:“贤彩姐姐没事就好。我听说雲南都是蛮夷,还有吃人的生番,虽然有人看护也未必能护卫周全。没事就好。”

“雲南有我,有沐晟,我们一定能将贤彩护卫周全,怎么可能让她出事。况且她现在很受当地的蛮夷爱戴,就算没有我们也不会有事。”朱楩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