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天降横财之我对钱真没兴趣 > 第181章 一次让你吃个够

天降横财之我对钱真没兴趣 第181章 一次让你吃个够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2 15:04:36 来源:书海阁

六月份,庄诚把40层楼的水田都种植上了6穗水稻。这6000亩的6穗水稻就是宝贝啊。

看着绿油油的秧子在水中摇曳,老袁头和庄诚都笑的合不拢嘴。

整个团队都是乐呵呵的。

四女也一天跑来几趟,看看这40层大楼的秧苗。

现在的水稻长势很好,它的生长速度是在人类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

一个半月左至右已经开花了,由于水稻是自授粉,庄诚和老袁也就等着它们自己成熟了。

八月份,40层大楼里金光灿灿。

一颗颗的小树上结着沉甸甸的稻穗。

全国各地的农学家都集中到了这里,参观这神奇的树生水稻。

每颗植株有玉米杆粗细,颗颗6穗。

农业专家们看着这满地的金黄,有的泪流满面。

这是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啊,就是吃饱饭。现在终于实现了。

这不仅解决了老百姓吃饭问题,还解决了燃料问题。为啥?这稻杆不就是最好的燃料吗?有的农学家提出反对意见,这稻杆可以做饲料或者其他的用途,直接当成烧柴多可惜呀。

中午,所有人都吃了三大碗的白米饭。

蒸熟的大米粒,颗颗晶莹剔透,飘着稻谷的清香。

“嗯,好吃。”

“不错,不错,再来一碗。”

在场的一百多位都抱着饭碗在地头上吃等白饭,竟然什么菜都不吃。

他们这顿饭也只是拿了4颗植株上的稻穗而已。

“啧啧,真香啊。”

“就是,这要是全国都种上这种水稻,那老百姓就幸福了。”

“是呀是呀。”

现在一片的嗡嗡声。

“老袁,祝贺你呀。”

有人走过来和老袁握手。

“没有,没有。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还要努力。”

“哈哈,老袁,你太谦虚了。”

“老袁呀,我们上海继续这样的种子,你看能不能给点呀?”

“是呀,老袁。我们长沙你可不能忘记呀。”

“就是,俺们东北也要种,这玩意太好了。”

“就是,就是,广州也急需这样的良种呀。”

“各位,给位专家,我们这个种子还要农科院的专家组过审才行,现在说这些有点早,不过,大家放心,都有。一个都不会少。”

庄诚及时出面给老袁解了围。

国家农科院的领导也不得不出面。

“我们这两天就审议这个种子,大家不要急。”

于是农科院的专家们就随机的在稻田里拔了一百多颗,把这些稻穗带走了。

老袁和庄诚在现在盯着收割,有的还在这看热闹,有的跟着去了农科院。

三天之后,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出炉了。

“六穗一年生稻树”是正式的命名。

营养成分非常高。

每百克大米中还有的各种成分都高于普通大米。

为了生物安全起见,农科院建议,再种一茬,看看情况。

这次庄诚6000亩水稻,共收获了稻种48万吨。这些稻种可以种植360万亩的面积。可是,在实验阶段,也只能在自己的农业楼里折腾了。

庄诚已经停种了普通水稻,把所有的农业楼都用来种植这种一年生稻树。

15万亩的种植面积,足够现在全国稻种的使用了。按照原有产量估算,将产出稻种1200万吨。

1200万吨,可以种植水稻面积9000万亩,满足6000栋农业楼的需求。将生产粮食72亿吨。

这些粮食够中国人民吃30年。

这个推算结果让庄诚直咽吐沫。

我去。那生产一年,下次再生产要30年后了?

当然不能这样算,可是这产量也太惊人了。

这还是只种植一季,这要是种四季,那妥了,中国在一百年内不用搞农业生产了。

这一百年把钱都花在科技和工业上,那是啥成材啊?

我去,地球都装不下自己了。

正当庄诚咧着嘴,淌着哈喇子的想入非非的时候,老袁打破了他的幻想。

“咳咳,别想的那么美。这杂交稻种的特点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们必须要大量的生产一代和二代种子,才可能保持三代的产量。

否则四代的产量就直线下滑了。

“呃。好像再下滑也比原来的强啊。我看可以用到第十代都没问题。”

“呃。好像也是这个理,那咱们就拿出一栋楼来一直种下去,看看第十代的产量怎么样。”

“好吧,科学研究的事,你说了算。”

粮种仓库紧缺,京城市政府紧急动员,把原来的粮库腾出了一些,又改造一些。预计可以贮藏1200万吨种子了。

十月金秋,京城天气转凉。

第三代粮种收获了,这10栋农业楼的收成比预计的少了200万吨,只有1000万吨,果然亩产有所下降。按照这个下降比例,16—17%,亩产减产12.8吨,只有67.2吨。

第四代的产量也是值得期待的。仓库继续建,按照1亿吨的标准建设。

12月份收获了第四代粮种。共收获了800万吨。亩产降到53.3吨,与第三代比较减产20%。

千禧年的春节已经没人太在意了。

网上已经不认千禧年的说法了,都说这是水历2年。

庄依依已经4岁了。

她现在就像一个假小子,成天带着一帮小屁孩在哥栋农业楼里钻来钻去的。

手表式的手机已经出现了。

庄诚第一时间给庄依依戴上。

这个小家伙现在一天不着家,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满世界的找她。把保姆急的都哭了好几回了。

看着十栋已经渐渐变得金黄的水稻。庄诚和四女沿着地块的通道前行,就像散步一样,心情愉悦,

庄诚和老袁都预计,第五代的收获更少,可是依然难掩自己的喜悦。这个收成更少,你的看跟谁比呀。

跟旧世界亩产500公斤的产量比,那要好的太多了。

其实不光是庄诚和老袁的团队,就连国家领导人都松了一口气。

终于老百姓可以敞开吃了。

虽然第五代还没有收割,可是亩产已经进行了预估。产量肯定是要降低,可还是非常客观的。

哪怕是下降到亩产20吨都行啊。

其实,庄诚心里在想,别说什么20吨的事,就是1吨、2吨的都是人类的福分。

粮食的高产,让粮食的价格将变成最低,可庄诚不在乎。粮价低了,咱就搞粮食深加工呗,反正就是丰富食品种类,一次让你吃个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