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九二 > 第5章 尽一年风雪3

九二 第5章 尽一年风雪3

作者:长坂坡坡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7:57:43 来源:书海阁

慕齐落说,大军六万不能削,少削,雁门关无险可守,多派,则开山延期。

一人守关!

谢清像看着疯子傻子一般看着慕齐落,他反复确认一人守关,至声音越发不受控制。

慕齐落却平静了,只点点头。

傅明等人已骇然。

谢听舞的武学造诣有多深,他们不敢说已窥全貌。只知道谢听舞一人也只能战平林裳和老七司远,他们料想,谢听舞再强,也只能和傅明在伯仲之间了。

相反的,如果说到武学修为,傅明等人都觉得谢听舞能到如此境界,已属于气运大吉了,因为谢听舞的根骨实在太差,同世间凡夫并无二样,这样的根骨,能列在乱世顶点,已然是不可思议了。

他们所钦佩谢听舞的,从来不是谢听舞如何高深的修为,而是谢听舞身上有他们心向神往却怕永远抓不到的东西,一颗超然于世间的坦然和坚韧的心。

就算他谢听舞一人能战败他们兄弟十八人,他们兄弟十八人也不敢说能挡两万大军不前。

那可是两万大军,不管是何等的武学宗师,怎样的心境超然,站在两万大军之前,黑云摧压,角鼓轰鸣,光气势也要被压得荡然无存。

江湖高手和正规军队之间的谁输谁赢,从来不是一件难以猜测的事情。

在众人一阵又一阵的骇然后,慕齐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次他要比任何时候说的都严肃,好像说错一个字,他的生命也随之要消逝一样。

“领这两万大军的人,一定是袁雄,因为入雁门关是在下和陈默平之间的阳谋,却也是奇兵。袁雄是陈默平最信任的将军,而袁雄也绝不会让两万大军即刻绞杀将军,他知道在大帅心中,将军甚至比自己都重要,对大帅来说,江山比起夫人及将军,一点可比性都没有。”

傅明沉着脸道:“所以老二,你觉得他们不会杀了将军,将军可以借着他们的忌惮,硬撑几天,最后的结果是将军被擒,我们往北奇袭攻破了张均杰的大都,以张均杰做筹码换回将军。”

傅明越说越冷,大家都知道,这是傅明暴怒的边缘。

傅明一生虽受尽苦楚,饱尝人间冷酷之处,但他的一生却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在他的教导和影响下,不管是绝顶才智的慕齐落,还是热衷杀伐的老七司远,都从不会行阴巧之事。

傅明的武功虽强,但乱世的名将之中,未必便是最强,他却被世人称作四大名将之首,并被其他三位所认同,或许靠的便是他异于乱世的磊落胸怀。

天下名将之首是一个很好,好到不得了的头衔,只有不需要这个头衔的人才真正担得起。

傅明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向风度翩翩的二弟,居然会想出这样的攻心之计。

这一计攻的是谢清的心,如果谢清同意了这一计,谢听舞被擒,大军顺利奇袭攻破张均杰的大都。 而后是陈默平押着谢听舞来到城下,他谢清,一个不图半寸江山,只忧天下百姓的乱世英雄,要怎么抉择?只差一步便尽得天下,和让出战果,给联军得以喘息之机,重新回到如今的僵持的局面,要怎么抉择?最终看似也算解救了如今的危机,但世事多变,失不再来,焉知他日是何种境况?

慕齐落在攻谢清的心,仿佛像一个大智慧者在验证一颗英雄的心,是否真如他自己表现的一样。傅明觉得这样的策略,用在谢清身上,是卑鄙可耻的。

傅明看着谢清此刻已死灰般的脸,更觉心中是无比的愧意。刚想发怒,却见的慕齐落缓缓摇头。

慕齐落如布星河一般的眼眸开始流动,露出了极自信又极神秘的神情,就像是神算子测完天命,正准备说出结果的神情一般。

慕齐落缓缓道:“大哥会觉得将军会被擒,但我觉得不会。”

“怎么不会?不会被擒就只能被杀了。”林裳急道。

傅明也十分着急,箭步走至慕齐落旁边,说道:“老二,你究竟是怎么考虑的?”

慕齐落不再接话,只是道:“大哥,行不行,非你我决策。”说罢,慕齐落看向面无表情的谢清。

谢清似乎是察觉了众人的目光,仰起头长吐了口气,道:“我领五千守雁门关,小舞暂代我大帅之职。林将军,我替你争三天的时间。相信陈默平见是我守关,更不会激进强攻,活捉我必然是他的首选。他若看不出慕先生开山之计,那便不会急着破关,一切便会求稳,抓我只是时间问题。”

傅明摆手道:“不可。大帅去守雁门关,绝对退都退不了。袁雄是何等人物,论武功谋略并兼,天下间能胜他的,只怕五人都没有。想要守三天便跑,除非将他打退,否则绝不可能。这样一来,大帅也必要被擒。”

众人沉默,谢清欲语无言。

慕齐落看着坐在帅案上,晃着双腿的年轻将军。

不知何时,谢听舞已然醒来,坐在帅案上,身上还披着谢清为他盖的被子。

只见他慢悠悠打了个哈欠,随即嘴角扬起,露出赤子般无邪的笑容,道:“哥,我觉着可行。到时候觉得撑不住了,我就投降,就算被抓了,到时候找人救我不就好了,傅爷和其他兄弟,也不是吃干饭的。再不行,像傅爷说的,把我换回来就好了。总比现在进退不得好。”谢清回头,看着谢听舞无邪的笑容,不知为何,心中原先的烦乱便消去了一大部分。

谢清慢慢走至谢听舞的身前,有力的大手按着谢听舞的脑袋,沉默了许久,方才一字一字道:“一!定!不!能!硬!撑!”

对谢清来说,没有夫人和谢听舞,就算是万里江山,又何足为贵。但此刻若不先开山跳出包围,最终也只是守到死。

谢听舞看着谢清,笑得更灿烂,道:“也一定不要先和姐姐说。”

谢清闻言,只觉一阵又一阵酸楚,红着眼慢慢点了点头。

……

林裳挖开了鬼哭岭,谢清大军夺了张均杰的大都。

谢清等人等了一个月,也没有等到陈默平带着谢听舞的来换张均杰。派出去的探马得到的消息仅有两个。

一是陈默平正调集各处兵马。

慕齐落判断谢听舞没有落到陈默平手中,否则首要大事应该是换人,而不是聚兵。

二是雁门关外横陈尸体两万余,但找不到谢听舞的尸身。

另外,他们看到一位身着满是血垢的金甲将军,他紧握着“张”字帅旗,静静的站在两万尸首的中央。

唯一违和的是,他心脏部分的铠甲有了破碎,铠甲的金属凹进了不可见的黑暗——袁雄死了,四大名将第二的袁雄死了。

谢听舞独破两万余甲!并在两万余甲之中杀死了四大名将第二的袁雄!

这个消息还没被证实,但已经是个让天下惊骇的消息。

无论是谁从谁那里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觉得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个疯子。

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两万余甲中仅存的一人。

他已经疯了,极大的震撼不断撞击着他的心,这样的情况下,不疯是很难的事情。

据这位士兵疯狂且散乱的描述,得出:他挥动长戟,仅与谢听舞的亮银枪交触一瞬,便觉扑面一股可怕气浪袭来,整个人直直倒飞出去,重重摔地之后,只觉全身无力,除了头部,其他地方再不能挪动一丝。

而后,他成了坐在第一排的观众,也是唯一的观众。然后他安安静静地看完了两万同袍倒下。

他本想喊的,但喊不出来。

很多人,觉得这位小兵是幸运的。

没有人能相信这样的事情,当陈默平得知,两万大军因一人而尸体皆横陈雁门的时候,生平第一次惊得昏厥在太师椅上,醒后仍然面如死灰,愣愣的望着房梁。

天下习武之人太多,能独破十余精锐兵甲已算的是二流中等的高手;能破百甲已是一流水平。

至于千甲,非天下武学宗师不可与之争锋。

而两千甲呢?三千甲呢?两万余甲呢?

其实到了能破百甲的一流境界的时候,他们都会明白一个道理,破百甲和破万甲的方式并无太多的区别。

对一流水平的高手来说,杀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不过只要一招即可,杀两个,有时候也只需要一招。但他们的气息会随着每一次出招出现微妙的紊乱,他们的气势会出现不可察觉的衰减,他们的神志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血幕喷发中变得疯狂。

破至百甲,他们的精力会消亡,他们的神志会恍惚,他们的攻守要变得散乱,他们身上将出现无数致命的空隙。

破百甲和破万甲之间,只缺了一个东西,平和的心境。

每一个武夫都知道,他们最强的时候,是他们浑身热血沸腾,而心却安静得吓人的时候。这是许多人可遇不可求的姿态,往往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进入了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却是他们远离这样的状态的时候。

武夫们给这样的心境取了一个听起来极其遥远,不可触摸的名字——天道。

天道执中。

陈默平惊得不是计策失败,也不是两万余尸体横陈,而是谢听舞。惊得也不是谢听舞的武学如何之恐怖,对陈默平来说,武学再高,在铁骑掠过之下,也不会剩下什么。

陈默平昔年兵行均州,但见武当山林木郁苍、冷烟绕翠、余流缠壁,不由叹乱世之中,难得有此佳境。

于是命兵甲停军休整,自己带着袁雄叩拜山门。

两人近得山门,也不直言身份,只说乱世浮沉小辈,来访仙山道宗,只求得见仙颜,略诉心中烦闷。

小道童按原话上表了真人,真人示意请进。

陈默平和袁雄跟着小道童身后,起初陈默平还大展学识,以诗以典评赞名山风水,只听得小道童心生钦佩。

后来,心极放松之处,不由思却自己浮沉尘世久矣,沾满血色无数,读遍圣贤大典,终日追名逐利,思来自己早已不成少年模样。想到这里,不由连连轻叹,搞得道童和袁雄莫名其妙。

直至殿前,陈默平轻拍路尘,整理衣装,拱手坦然言道:“弟子陈平,叨扰仙山,今日缘见道宗,幸极甚矣!”

只见殿中走出一如仙老道,一袭灰白长道袍,袖挂二极图案,发丝如雪,长须似莲,虽将近百岁高龄,浑没有一丝龙钟老态,反倒行来双袖生风。更为惊然的是,老道双眸清澈无杂,神思内敛,若不是心境清明,不萦万物,怎能有此等姿态?只听老道言道:“山中野人自闭久矣,未知贵客临来,无有准备,还望海涵。”

陈默平心中不由赞叹,相由心生,此等超尘模样,非大修行者不能生为。当下更是恭敬,道:“不敢,弟子行路迷茫,知真人修存大智大慧,今方叩登,只求真人疏解心中困苦。”

袁雄虽无陈默平的洞然灼眼,但他毕竟是四大名将之一,盛名之下,也难有虚。

袁雄纵横疆场一生,平日无论是见得哪一位高人,对其武学修为深浅都能窥得一二。但此时无论如何端详眼前的老道,只觉眼中一片虚无,和常人并无二样。可少林武当,并称武林大宗。袁雄自己幼时便得少林大师指点,深知少林武学之精妙,穷他一生恐都不能参详。要他相信武当宗师是个无武学修为的常人,把他杀了,他都不会相信的。

想到这,心中已然粟然,后背更是冷汗直冒。再不敢以名将自持,躬身见礼,侍立一旁。

就这样,老道士和陈默平于真武大帝前,真武殿中央,席地对坐,于经史子集、天地玄黄之间,彻谈一夜。

至东方发白,陈默平又欲请教。老道士轻轻摆手,笑道:“居士有俯仰天地之心,修补乾坤之能。山野俗言,何须执着追底?”

陈默平悟得老道士话中禅机,直身再拜。

侧身远眺殿外,见雍雍鸣雁,旭日始旦,阵阵流晖淌洋,不禁长吁一气,扫灭胸中浊气。

而后陈默平站起身,长揖道:“弟子有俗事未了,不敢以利欲之身再叨扰真人,只望来日有幸得见终果,再拜真人,只求真人能收我不堪之身。”

老道士也站起扶起陈默平,手掌轻拍陈默平手背,淡然神情中却多了一丝神伤,道:“若居士得成大业后,还能有此心境,已不必再来这里了。”

陈默平抬头望着老道古井般深邃的眼睛,暗暗点头。同袁雄一齐见了一礼,便下山去了。

此刻的陈默平呆滞地望着屋梁,想起了昔日际会的武当真人,又想起了谢听舞。

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某些方面,已在陈默平的眼中重叠。

陈默平明白,如果谢听舞还活着,回到羽翼已丰的谢清旁边的话,此后他再做的任何事,都将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了。

陈默平在期待,谢清等人也在期待。

谢清等人已在城墙中苦望一月有余了。

原本巾帼不让须眉的大帅夫人,苏唐,也忧得病在榻上。

二十年前的凉州,正逢大雨连绵六日,倾泻而下的雨和弥漫的硝烟混合在一起,揉成朦胧的灰雾,灰雾里是正四散奔逃的凉州百姓。

少女苏唐抱起尚在襁褓中的谢听舞,对谢清说:“你瞧这孩子就我抱着的时候不哭,和我有缘的紧,我们就养着他好不好?”

苏唐望着谢清,笑吟吟的眼中充满了期待,苏唐的眼睛本就如新月里铺了无数的辰星一般,此时笑起来,更像是轻轻的雾里绽开了柔柔的花。

谢清见此,早生万分柔情,哪里舍得拒绝,只缓缓点点头,道:“世道不好,我们也只能尽量供这孩子吃喝,若到危急时刻,我们……。”谢清也不忍再说,若他有能力,他何止只想这一个孩子有归宿。

苏唐点点头,看着襁褓中的婴儿,道:“我明白。”

谢清道:“唐儿,那咱们就当这孩子的父母吧!你给这孩子取个名字”

苏唐没好气地推了谢清一把,娇嗔道:“你又没个正形,你是娶我了,还是我嫁你了,就占我便宜,说什么当父母。”

谢清尴尬地挠了挠头,见香靥凝羞,心中也不由生万分柔情。

苏唐道:“你我把他当我们的兄弟,我是他的姐姐,你是他的哥哥。”

谢清急忙道:“那以后我们要是成了夫妻呢?”

苏唐捏了捏谢清的脸,笑吟吟道:“那也不变!”

谢清看着古灵精怪的苏唐,也是没办法,只好说道:“那也得给我们兄弟取个名字吧。唐儿姐姐”

苏唐沉吟道:“这几天都好大的雨,这孩子还看不明白,也不知道大家伙是在逃难呢,还是在雨里跳舞,只能边听边哭,我们给他取个表字,就叫听舞好不好。”说罢,苏唐对着襁褓里的谢听舞,低下头笑吟吟念了句“听舞听舞。”

谢清念了一遍“听舞”,若有所思,又道:“那名姓呢?”

苏唐又捏了捏谢清的脸,道“肯定是姓谢啊,你叫谢清,他就叫谢渊。渊清玉絜。一对兄弟名。”

谢清听后就摇头,道:“我是兄长,他的名字怎么能排在我前面。”

苏唐调侃道:“能者居前,谢将军又安知以后能胜过我们的听舞呢?”又对着已睡熟的听舞,说道:“你说是吧,我的小舞。”

谢清欲语无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