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军婚之银针在手,剧情就得跟我走 > 第73章 医者仁心

军婚之银针在手,剧情就得跟我走 第73章 医者仁心

作者:秦嘉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7 07:58:23 来源:书海阁

二十几年前,老曹同志在省城的一家茶楼第一次遇见了白大夫。

那天他正和朋友在茶楼吃茶,顺便打听外头的局势消息,隔壁桌有五六个人,大包小包的,一看就是逃荒躲避战乱的,在茶楼里要了两壶茶,就着干粮吃饭。

突然一个孩子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的倒在地上,眼看就不行了,一家人哭天抢地的,束手无策。

这时一个中年人大步走了上来,伸手就搭上了孩子的手腕,众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大夫,都忙散开,怕耽误了救人。

这中年人从怀中掏出一个针包,迅速的给这孩子扎了几针,不过片刻功夫,这孩子就转危为安了。

一家人千恩万谢的,这中年人只是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在意。

那孩子的妈妈临走之前,突然跑上前来,跪在地上给那中年人磕了两个头,哭着问:“恩人,俺现在身上没有钱,俺得知道你姓啥呀。”

那人扶起她说:“我姓白。”

孩子妈妈说:“白大夫,俺回头天天给你念佛,告诉孩子,永远不忘您的大恩大德。”

这一家人走后,陆续又有几个人来问诊,白大夫也都没拒绝。结果,人越聚越多。

特别是有些人家逃荒路上看不起病的,听说茶楼里有个好心的白大夫,不要钱也肯救人活命,都拼命的往这里涌。

白大夫直到夕阳西下送走最后一位病人,才起身要走,老曹同志正等在旁边,见状,刚要上前。

门外踉踉跄跄扑进来一个老太太,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眼睛发直,进门来也不问大夫在哪里,只是拼命的磕头。

白大夫迅速上前,伸手把那孩子接了过来,那孩子浑身滚烫,已经烧的不省人事了。

老曹同志认识这老太太,她抱着孙子坐在茶楼门口讨饭,已经两天了,据说三个儿子都没了,家里只剩下了祖孙两个人,看样子这孩子也保不住了。

结果,这祖孙二人运气不错,白大夫不但给她的小孙子治好了病,还给拿了两块大洋,让祖孙两个回家安置去了。

老曹同志讲完当年的事,叹息的说道:“白大夫当时累的脸色煞白,见我上前来求医,还是给我治了病。

他坐了一天的诊,有的人给他行个礼,磕个头,有的人给拿一把棒子面,几棵菜,还有的人给银元钞票,他都一视同仁,不问多寡。”

老曹同志向上伸出了一根大拇指,冲着白云说,“小白大夫,您家是这个,我老曹佩服的五体投地。”

白云听得怔住了,她从小在小山村长大,除了学医,就是傻乐呵,她姥爷从来不跟她说这些,她是第一次听人说起来当年的往事,心里有些异样。

到了晚上,送走了曹国伟一家,白云一个人坐在窗前出神。

她从小刚会拿筷子的时候,就会拿银针,她姥爷一个劲儿的夸她天赋高,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她也从来没多想。

今天,她听老曹同志讲起当年她姥爷的往事,她能想像得到当时的情形。

可是,那个时候她姥爷的手应该是有伤的,那样高强度的坐诊根本就不适合,应该静养才对,那为什么还要救人呢?

白云心里清楚,她姥爷的那只手,如果不是她有奇遇,只怕已经残了,值得吗?

有病就需要静养,大夫也是人呢,那她姥爷救人,是对还是不对?

照她姥爷手上的伤势来看,这样的事肯定不止是一次,值得吗?

白云再一次迷茫了。

白云仔细的想了一下,她从小到大,她姥爷好像从来都没提过“诊费”这两个字。

她小时候,她姥爷总被小车接出去给人家看病,经常拿回来一些麦乳精,高级奶粉,奶糖回来给她吃,她姥爷的脸上跟往常也没什么不一样。

转头,村里人看完病,送来一把青菜,几个鸡蛋,一捧棒子面,她姥爷也笑呵呵的做粥给她喝。

甚至,有的村里人爱贪小便宜,她姥爷也装作不知道。

这就是老爷子常说的,医者仁心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