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自强与坚守 > 第112章 稳扎稳打

自强与坚守 第112章 稳扎稳打

作者:渔阳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2:27 来源:书海阁

五金厂如何解困的厂领导研讨会不欢而散,方坤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却证实了一个事实,另外还生出了一线希望。

她现在已经明确认识到,指望五金厂三位老厂长绝不可能使五金厂摆脱困境,他们既没能力,又没想法,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街道办、区政府不能也不敢不管五金厂的死活,如果上面不拨钱,300多在职职工,200多退休职工,就会让上级部门难看,也就是让她方坤难看。

方坤已经下定决心,如果这次顺利升任副区长,果真分管工商企业,那第一件事就是要对五金厂领导层做大手术,她看得出来,姬羽肯定有让五金厂脱困的良方,她更看出来,那三位老厂长没人会真心支持姬羽对五金厂采取脱困措施,甚至还会设置阻力,既然如此,她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

姬羽真的有让五金厂脱困的办法吗?是的,他确实有,但现在却不是和盘托出的时机,现在他拿出办法,成了,主要成绩是上级领导和现任厂长的,如果没有起色,他就是坨狗粪,而且姬羽确信至少那两位副厂长很乐意看到他成为那坨狗粪,所以,从五金厂的小会议室出来后,他就把五金厂的事丢在了脑后。

他现在自己的事情一大堆,哪有多余的精力管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接手了五金厂的30名操作工后,他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眼下的急事确实很多,首先,王耀辉向他汇报,铁西郊区蛋鸡养殖场每天最多只供应他们500斤鲜蛋,如果加大采购量,食品厂必须用平价玉米折换,否则就要以溢价采购鲜蛋,溢价价格比平价每斤高三角钱,相当每只鸡蛋高了4分钱,这种价格,食品厂肯定无法接受。

据王耀辉对周边的较大型鸡蛋供应单位的调查,在30公里外的郊外,还有两家成规模的蛋鸡养殖场,都需要鸡蛋票供应平价鸡蛋,没有鸡蛋票就要平价玉米,否则只能溢价购买。

姬羽没地方弄鸡蛋票,但可以搞到平价玉米。这天,他带着琳达从美国寄给他的饲料厂图纸资料,乘火车去了燕州。

在沿河别墅,参加了婚庆宴就跟蓝灵一行回到燕州的邱梅梅,见到哥哥又恢复了小姑娘的热情和撒娇,让姬羽心中甚是温暖,据汪景阳说,梅梅的相关脉络已经疏通,只要她有了男朋友的爱抚,就能激发雌性激素的产生和输送,从而逐渐恢复女性特征的发育成长,不过汪景阳提醒姬羽,这个过程是越早效果越好,如果超过21岁,可能就没什么效果了。

所以,姬羽此次回来,也带有为梅梅找男朋友和带她去学瑜伽功的任务。

不过眼下姬羽顾不上梅梅的事情,他先去桥西镇粮库,跟粮库主任袁明楼签订了一份采购100吨玉米的采购合同,让他将其中70吨用火车运至京城西站,其中30吨运至华龙县车站。

随后姬羽又跟桥西镇粮食加工厂订购了一批麦麸和豆粕,也是用火车发到京城西站和华龙县火车站。让袁明楼和邱林华将发货单从邮局用挂号方式寄给京城如意食品厂左玉洁和华龙食品厂的许琳。

由于袁明楼给姬羽的玉米,是粮库两年期的库存品,今年就要更换新粮,给姬羽的价格只有平价的7成,而邱林华给姬羽的价格也是出厂优惠价,姬羽给许琳的价格没有加价,给京城铁西蛋鸡养殖场的价格是平价,里外里姬羽不但挣了小一万块钱,还解决了如意食品厂的鲜蛋平价采购问题,以及许琳她们养鸡场的饲料粮食问题。

解决了粮食问题,姬羽把带来的图纸资料给老孟看了,两人以国外资料为蓝本,根据实际需要,为饲料厂设计了第一期蛋鸡饲料生产线和储存仓库。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设计、绘图,一老一小配合默契,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设计,拿出了全部草图,随后,制图社的小家伙们就活跃起来,加班加点制图、描图、晒图、装订,打印设计说明书。

忙活了十天,饲料厂全部技术图纸和设计资料大功告成,交给桥西饲料加工厂厂长兼饲料厂厂长邱林华,组织人员联系加工采购设备,并根据图纸进行设备基础建设,姬羽总算能轻松了些。

令姬羽心中暗喜的是,他发现老孟跟谢姨的关系应该是进了一步,原本让老孟留在制图社,是替谢姨和梅梅照管制图社的生意,她们回来了,老孟就该交权忙他的煤渣生意,可现在老孟不但没走,还跟谢姨、梅梅相处的很是和谐温馨,一看就是一家人的那种。

姬羽一不做二不休,就给他们捅破了窗户纸。问老孟,老孟倒也诚实,说只要文娟不嫌他岁数大,他愿意跟文娟一起承担起为梅梅治疗康复的责任;问谢姨,谢姨红着脸说只要老孟不嫌乎她以前的遭遇,不嫌乎梅梅,她自己没有意见;问梅梅,梅梅举双手赞成妈妈再组织个家庭,她愿意认孟老师为继父,并说自己现在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保证不会拖累母亲和继父的正常生活。既然如此,择日不如撞日,准备了三天,老孟和谢文娟在姬羽的操办下,去了燕州基督教堂,由安德烈为他们俩举行了结婚仪式,谢文娟的一众教友和福音堂唱诗班的孩子们为他们唱了祝福诗,姬羽在燕州酒店订了6桌酒席,婚礼举办的很是热闹。

原本姬羽是想将别墅的一楼拿出一间屋做他们的新房,老孟没同意,将政府给他平反归还的一套大房院做了他们的新房,老孟的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住房,乐得父亲有人陪伴照顾,对父亲的做法都很支持,就这样,苦命的谢文娟和命运坎坷的老孟结合了新的家庭,一家人对姬羽充满了感激之情。

解决了老孟和谢姨的大事,姬羽开始关心邱梅梅的身体,他跟梅梅开诚布公的说了她的身体状况和汪医生的建议,告诉梅梅必须抓紧找男朋友,现在她已过了18周岁,到21周岁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是她改变身体体征的关键时期,错过后就会耽误终生幸福,问梅梅有没有看好哪个男同学男同事,有的话,他可以去做媒,只要男方愿意对她好,男方家庭要求条件高,他用钱砸也要让男方家长同意他们的婚姻。

梅梅在哥哥跟前倒也不扭捏,开始还笑着说,不用找男朋友,哥哥就行,姬羽脸色一沉,姑娘立时告饶说不敢了,老老实实说,并没有看中哪个同学或同事。

姬羽说袁鹏小伙子还不错,只是不能说话,但四肢健全,耳目聪慧,感觉他平时对梅梅还很热情。

梅梅却说袁鹏去年就跟许莹莹表白了,俩人只等岁数到了就要结婚。姬羽又是为梅梅惋惜,又是为那两个孩子高兴,矛盾的紧。

找男朋友的事,不是着急就能找到,得靠缘分,姬羽也知道这个道理,也就先放下这事,领着梅梅去了省图书馆,找丁舒婕帮梅梅引荐给瑜珈功老师。

丁舒婕看到姬羽是又气又爱,气的是这家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无影无踪无声响,让她日思夜想人消瘦,可看到他一切怨气就化成了云烟,恨不得立即投怀入抱一诉衷肠,可恨他还带了个电灯泡,真真急煞个人。

为了早日摆脱这个小尾巴,丁舒婕跟馆长请了假,当即骑自行车,领着同样骑自行车载着邱梅梅的姬羽,向瑜伽老师家奔去。

路上姬羽跟丁舒婕讲了自己已经结婚的事情,丁舒婕虽然心里又些许酸意,但还是由衷为姬羽高兴,她由衷希望姬羽能得到真爱,希望他能幸福。

到了瑜伽老师家,见到桑蔓箩老师,姬羽心中吃了一惊,丁舒婕曾说这位瑜伽老师年近60岁,可眼前这位说有30岁也有人信,身材修长但不干瘪,小麦皮肤细腻而又光泽,真正的凸翘有质,五官模样明显有南疆特色。

姬羽将邱梅梅的情况跟桑老师仔细说了一半,甚至将她的妇科病和汪景阳的治疗结果和康复办法都没保留,桑老师将梅梅领进她的卧室,对梅梅的身体做了仔细的检查,一个小时后,桑老师出来跟姬羽说,如果梅梅和她的家长同意,她可以帮助梅梅矫正身体,梅梅跟她一起练功一起生活,最多五年时间,她能保证梅梅的身躯不再倾斜,从正面看,跟普通健康女人没有区别,但后背上部的隆起脊椎无法完全消除,最后也会留下一个拳头大的突起,可以通过衣饰进行掩盖,桑老师还说即使梅梅没有男朋友,她也有办法让梅梅恢复女性特征,建议梅梅的身躯矫正过来后,找个身体健康的男人做丈夫,组建正常的家庭。

姬羽听后非常高兴,连声感谢。

最后桑老师说了收费标准,梅梅一个人过来,什么也不用带,以后一切生活练功用品都由桑老师提供,五年费用五万元,一次性付清可以打八折,也可以每年付一万元,如果不满意练功结果,可以随时退出,缴费按天扣费余款全退。

姬羽一口答应,但梅梅却很犹豫,一是觉得花钱太多,二是一来就是五年,这五年不能给哥哥做事,心中发慌,怕哥哥疏远她。

姬羽将梅梅拉到屋外,连哄劝带吓唬,又答应了姑娘若干非正常的条件,这才让梅梅勉强答应在这里试一年。

跟桑老师说好,明天一早送梅梅过来时一起交学费,丁舒婕、姬羽三人随即告辞,见丁舒婕不住向自己使眼色,姬羽就在街上给梅梅叫了一辆出租车,跟司机说了地址,付了5块钱,让梅梅先回家,姬羽自己则骑着自行车跟着丁舒婕回到了图书馆丁舒婕的办公室兼宿舍。

丁舒婕待要找人换值夜班时,被姬羽劝阻了,他将这一个来月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最后给她看了自己手腕仍旧清晰的紫斑,说:“姐,你看我手腕,医生说如果不做手术,这道紫斑会永远留在这里了,我不想做这个手术,我要留着这道紫斑,让它成为我的警示铭,经常提醒我以后做事要三思而行,我姬羽,原本就是个社会普通阶层的一个人,如果行为违法,随便一个普通人就能把我送进国家权力机关,而且,很容易被处以很严厉的惩罚,一个派出所的副所长,差一点儿就让我成了终生残疾,而且只要他愿意,就能给我安个重罪,让我把牢底坐穿,我连申诉的可能都没有,这还是我跟那个崔云燕正常自由恋爱,只是犯了未婚同居的错误,就落了这么惨的下场,姐,你说,如果咱们的事被你丈夫,被你公婆知道了,他们会怎么对你,怎么对我?”丁舒婕脸色发白:“这,图书馆晚上没有其他人,他们不会知道的。”

“你说话一点儿自信都没有,心里也是没底对吧,摩西定律知道吧?按中国的通俗解释,就是常在河边走必定会湿鞋。还有一句俗语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以前,咱们那样没被人发现,那是侥幸,你能保证你的同事都是你的铁杆好朋友吗?不该你值班时你临时换班,打饭打两份,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有人一大早从图书馆溜出去。平时你有公婆硬靠山罩着,图书馆的领导、你的那些同事都很巴结你,忍让你,但他们心里未必是真心喜欢你,当他们找到轻易能整倒你的证据时,哪怕仅仅是捕风捉影,把消息跟你丈夫、你公婆稍稍一透露,我们再不注意,一旦像和崔云燕那般被人抓了现行,以你公婆的地位,估计不用他们说话,就会有人替他们把那口怨气个出了,我们的下场至少要比我在京城派出所惨十倍。我说的是我们,也包括你,舒婕姐,一个丈夫可以宽容妻子在嫁给他之前的恋爱史,但绝对不允许婚后妻子的背叛,公婆的态度肯定是零容忍,到时候,你的家庭、你的孩子、你的工作甚至你的父母亲属,会怎么样?姐,那晚我受了一晚的折磨摧残,回去的路上我差点昏厥,可躺在炕上时,我却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一闭眼就会做恶梦,舒婕姐,我们再不能做糊涂事了,我知道你是真心对我好,我也很喜欢你,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保护对方、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越应该祝福彼此一生平安,无灾无祸,你说对吗?”

丁舒婕满脸是泪,连连点头,哽咽道:“小羽,你说的都对,我是真稀罕你,有时候想你想的寝食难安,可每次跟你好过,我又后悔后怕,我也担心事情会暴露,你说的这些我不是没想过,可那种事就像吃了大烟上了瘾,让人欲罢不能,你能主动拒绝我,我很感激你,我知道,你其实是在保护我,我确实不能失去现在的家,不能失去我的儿子,不能失去儿子的父亲,跟他们相比,那种愉悦不值一提,我们就把以前封存在各自的心底吧,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好姐弟,正常交往,坦坦荡荡,珍惜生活,珍惜自由,小羽,抱抱我,使劲抱着我,让我们用最后一次拥抱,告别以往,迎接未来吧。”

姬羽没有犹豫,与这个暖心大姐紧紧拥抱,这个他倒是没有心理负担,直到图书馆下班的铃声响起,才分开,回家的路上,姬羽的身心一直处在亢奋的幸福中,他的脑子闪过一句不知是哪位大师的话:人生一世能有一红颜知己足矣!

回到沿河别墅,老孟和谢姨还没回家,一直在等姬羽,见他回来了,跟他一起吃了晚饭,饭后,老孟说:“小羽,梅梅把跟桑老师练瑜珈功的情况跟我们说了,能用五年时间把梅梅的身体矫正过来,花五万块钱不多,这笔钱我出,这几年你给我介绍做炉渣生意,我挣了十几万块钱,我的儿子女儿都有出息也很孝顺,我的钱他们一分也不要,我和你谢姨现在是夫妻,夫妻一体,梅梅也是我的女儿,女儿治病,我这个当父亲的责无旁贷,这是我下午去银行办的5万块钱活期存单,你拿着,明天给梅梅交学费。”说罢把一张存单递给姬羽。

姬羽没接存单笑道:“邱梅梅是制图社的正式员工,制图社用工合同上明文规定,员工在职期间单位报销全部医药费。所以,梅梅的治病费用制图社实报实销,用不着个人出钱。”

谢姨急道:“可是梅梅这是去练瑜珈功,不是治病,而且是脱产不上班,一去就是五年,这钱让制图社出,实际也是先生出,绝对不合适。”

姬羽坚定的说:“梅梅练瑜伽就是治病,不为治病没人愿意受哪个罪,梅梅治好病能更好更多的给我打工挣钱,五年后,梅梅才23岁,还能给我管理制图社30年,就按去年的给我创造的利润,30年就能挣300万利润,甚至更多,拿出区区5万治疗费,连零头都不到,谢姨、孟叔,你们听我的就完了,这样对梅梅也好,从制图社报销,梅梅花的是她自己劳动挣得的钱,她用着踏实安心快乐,用你们的钱,总不如用她自己的钱来的气势,你说对不对,梅梅?”

梅梅的两只大眼已经满是晶莹的泪珠,叫了声:“哥哥!”就扑到姬羽的怀里哭了起来。谢姨也是两眼泛红,眼角湿润。

老孟长叹一声:“姬羽,从五年前,我第一次见你,就觉着你这个孩子不是池中之物,绝对是人中龙凤,我没看走眼。”将存单收回,装进口兜。

第二天,老孟、谢姨、姬羽陪着梅梅打出租去了桑老师家,桑老师安慰梅梅爸妈,让他们放心,如果想女儿了,随时可以来家里看梅梅,姬羽先交了一年的学费,嘱咐梅梅练功时既要持之以恒,也要量力而行,一定要严格按桑老师的要求进行锻炼矫正,万不可以为了早日康复而急功近利伤到自己。桑老师对姬羽能说出这样的话,深有好感,笑着对姬羽说,欢迎他和他的夫人前来学瑜伽功,她可以打八折优惠。

办妥了梅梅的事情,燕州这边的事基本完成,姬羽辞别孟叔、谢姨返回京城。

去火车站前,姬羽在汽修中心待了一上午,见大姑已经把麻酱蛋生意做了起来,当然只是个手工作坊,一天产量不过百斤,只在火车站和司机之家销售,一天能见五十来块钱的利润,姑妈就觉着麻酱蛋生意大有可为,姬羽让秋生表哥过一个星期去一趟京城,他给这边食品厂联系加工的麻酱蛋生产设备就能完成,表哥可以带几个食品厂的操作工,到京城如意食品厂学习设备安装和使用。

董秋生自是点头答应。

姬羽在汽修中心吃过午饭,带了30斤麻酱蛋准备在火车上贩卖,把车票钱赚回来,当然,这30斤麻酱蛋是要付钱的,出厂价,童叟无欺。

“要麻酱蛋吗?京东特产,口感超好,1毛7一只,1块5十只。”

姬羽身穿白色厨师装,带着一顶卫生帽,脖子上挎着纸箱子一边走一边向通道两边座位上的旅客兜售着麻酱蛋。

“哎!你?姬羽!”一个身穿白衬衣制服裤,上衣口袋别着两支钢笔的年轻人,诧异的站了起来冲姬羽叫道。

姬羽定睛一看,不由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着伸出手:“这不是我们的大班委吗?一晃一年多不见,现在该是部委首长了吧?”

相遇这位不是别人,正是姬羽大学四年同窗同一寝室的生活委员郑泉。

毕业前夕,郑泉为了得到部委的分配名额,跟轻院政治处处长王相乔沆瀣一气,让姬羽失去了留校的机会,被发配到了渤海海边小镇,是姬羽失去身份失去爱情的罪魁祸首。

在跟苏蕊分手之前,姬羽对郑泉和王相乔还是非常恼恨的,不过苏蕊不告而别移情别恋,让姬羽认清了苏蕊和她的家人市侩本性,很快就从失恋、失业、失学历、**份等低迷情绪中走了出来。

到如今他在京城已经扎下根,有了自己的基业,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和不错的妻子,他对郑泉和王相乔的愤恨也渐渐淡薄,所以看到了四年同窗的校友、室友,没有露出厌恶恼怒之色,表现的比较正常淡定。

郑泉毕业时经过一番不太光彩的运作,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轻工部的分配名额,在工业部机械工业司科技处计划科工作,由于本人善于钻营交际又有家庭雄厚经济支持,很快跟副司长的独生女搞到了一起,一年实习期刚满就被提拔为副主任科员,可谓是仕途畅通春风得意。对于姬羽,郑泉从第一次认识他就从心里存在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蔑视,在他眼里,姬羽就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土鳖,根本就没资格跟他们这些天之骄子在一所大学学习生活,跟这种人在同一宿舍生活,同一班级学习,无疑是拉低了自己的身份。

可让他所料不及的是,这个原本出身卑微犹如乞丐般的穷小子,在四年大学生涯里不但越来越出色,甚至对他的地位甚至分配目标造成了威胁,让他不得不采取下作手段狙击姬羽,以确保他进军部委的目的。

郑泉毕业前在王相乔的授予下写姬羽的实名举报信的初衷,仅仅就是为了阻止姬羽跟他争去部委的名额,如果姬羽不去部委,分到哪里郑泉都无所谓。当他得知姬羽不但失去了去部委的资格,连留校任教的资格也被取消,被打发到渤海的偏远渔村后,郑泉的心理甚至在那一刻产生了些许不自在的波动。

当然这种感觉也只是刹那瞬间而已,随后就觉得即使这样的结果,对那个山沟穷小子也是一步登天,能捧上铁饭碗,姬羽很应该知足了,再后来郑泉就把这个曾经的同学遗忘到了脑后。

两天前郑泉到燕云省轻工厅二轻局公干,完事后回到母校跟几个留校任教的同学老师聚餐交流了一次,从原系指导员杨硕那里得知姬羽为调动工作跟所在单位一把手闹翻,被所在单位开除的事情,在座的同学老师都为姬羽的遭遇唏嘘惋惜,朱慧芳甚至泪流满面。

郑泉先是说了句可惜,却又批评姬羽秉性傲戾不知变通,朱慧芳当时就怒言相怼,很是让郑泉下不来台,一场聚会不欢而散。

在返京的列车上,郑泉还在为昨晚的事情懊恼时,猛然就听到了那个让他四年大学生涯中反感的声音,抬头一看,很是让他惊诧不已,以前老话说曹操曹操就到,到他这儿咋就成了想到姬羽,姬羽就到了,不自觉的就起身招呼。

“姬羽,好巧啊,昨晚我在咱们学院跟几个老师同学聚餐时还谈到了你,听说你不在渤海那家泵阀工厂干了,跟燕州这边的女朋友也分手了,我们都以为你回了华龙老家呢,你怎么在火车上做起买卖了?快坐,快坐,自毕业到现在这一年多你到底怎么混的,怎么连个固定工作也混没了呢?”

郑泉原本就坐了一个双人座位,看到姬羽这落魄的模样心里舒爽至极,忙拉着姬羽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很想分享一下对方的不幸,并炫耀一番自己的成就,这天壤反差简直让他舒爽至极。“能碰上部委首长老同学真是很巧,实在抱歉,我还得沿车厢卖麻酱蛋呢,可没空坐在这里跟你唠嗑,你先坐着,等我卖完麻酱蛋再来找你。”姬羽原本对郑泉就没好印象,话不投机半句多,哪能坐在这里耽误赚钱,说罢就向前沿着车厢兜售麻酱蛋去了。

看着姬羽的背影,郑泉心里既有志得意满的愉悦,又有锦衣夜行的缺憾,大有一种要把姬羽这一年多的倒霉窘境刨根问底的冲动和展现自己这一年来的成就的**。可姬羽偏偏不随他所愿,真让他有些抓耳挠腮的难受。

当姬羽第三次从自己身边经过,列车再有两站地就要到达终点站时,郑泉一把拉住对方:“我说老同学,咱们四年同窗同室,久别重逢,怎么着也得坐下来说说话吧,卖几个麻酱蛋有那么重要吗?纸箱里还有多少麻酱蛋,多少钱?我全买了,你给我老老实实坐下,咱们好好说说话行不行?”

“剩下的麻酱蛋你全买了?行!太行了!我看看箱子里还有多少哈,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嗯,也没多少了,还有36只麻酱蛋,老同学的面子,给你个优惠价,零头免了,你给我10块钱吧。”

“你个奸商,刚才你走了三趟都吆喝的1毛7一只麻酱蛋,到我这儿价格翻了一番还是给我优惠价了?算了,花钱买心情,喏!给你这10块钱,坐下来说说话吧。”郑泉压根没把几块钱放在心里,花几块钱就能满足自己的优越感,提高心理境界,绝对划算。

姬羽想的更开,能高价售罄麻酱蛋,还能坐下来歇歇,何乐而不为?接下来的两站时间他就开始投郑泉所好,大肆给自己卖惨捎带拼命拉高对方,整的郑泉到终点下车时,飘得觉着地球都没有了引力,不但记下了姬羽的联系方式,还给姬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再三拍着对方的肩膀,让对方有事儿言语,并说过些天约几个燕州学院在京的校友聚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