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以身为棋胜天半子 > 第77章 南下南下!(中)

以身为棋胜天半子 第77章 南下南下!(中)

作者:TOGA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03:17 来源:书海阁

卯时三刻,帝都飞鸿。

凌晨时分玄武本相现世在清川全境都引发了极大的震动,虽说这被上官榕楉召唤出来的灵兽法相只具备王品倾覆境的实力,但却因为是四灵之一,一经现世整片九州大陆的天地灵气都被其牵引,就连远在清川西域边境外的望气士都清晰观测到了这场变故,帝都飞鸿的钦天监更是通过玄武现世一事发现了北境糜烂的战局,所以根本顾不得已经开始的早朝,一名钦天监的官员直接是冲到了皇极殿之上禀告有紧急军情。

看到这钦天监的官员十分惶恐的直接打断了早朝,神英帝也是不敢怠慢赶紧询问,这种情况在清川立国之后并不常见,但每次由钦天监不顾一切的上表天听的都是大事。果不其然,这名官员说出的话在朝堂之上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毕竟战火已经燃烧到松江北岸这表明圣安城肯定失陷了,那清川北境百姓和军队的结局可想而知,听到这名官员的话之后神英帝直接是严令此事不许外传就结束了早朝,随即他又宣召一众朝中重臣前往御书房召开小朝会。

此时的御书房内除了那几名从一品的文臣武将可以坐着列席以外其余所有人都在屋内站着听旨,那名钦天监官员看着屋内一众权臣也是紧张万分,不过好在的是他还能条理清晰的将事态讲清楚。但在他讲述完之后,包括神英帝在内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毕竟监正大人不在城内,所以钦天监的望气士只能是发现松江沿岸的战火,至于清川北境驻军伤亡几何,北征军和后续援军战况几何一概不知,而且也没有北境的战报传来,如果贸然行动如果事态没有那么紧急岂不是劳民伤财,但若是战况果真危急到如此程度再继续等待准确战报的话岂不是贻误了战机。

“唉,如果真的圣安城已失,那朕的皇弟怎么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这游牧士兵残暴非常,总不能是他们一家已经遭遇不测了吧。”神英帝长叹一声说道。

“陛下,北玄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即便圣安城真的陷落王爷也定会安然无恙的。”赵相从椅子上起身说道。

“唉,眼下诸位爱卿说说我们该如何。”

“陛下,臣以为应该先再从中原州府抽调至少三十万兵力直接北上伺机寻找游牧主力决战,如果证实数座重镇全部失陷那就后续再组织一支同等人马的大军前往支援以期收复圣安城和鬼门涧!”兵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周尚书,你说的轻巧,这还真的是只有主战的兵部,这六十万大军的人吃马嚼你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么?如此一来那两湖周边六个州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就都要打光了。”户部尚书嗤笑道,由于兵部归属枢密院统辖而户部等归属赵相的中书省统辖,所以两派人马历来不和,但是户部尚书说的确实也是事实,这六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打光了也要打,我说的六十万也不是信口胡绉,根据我们之前的线报来看,游牧王庭常年保持三十万左右的常备军力,但是这群北方蛮子民风彪悍,稍加训练就能再组建出二十到三十万的大军。根据钦天监官员的话假设现今我们在北境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但是我相信敌人肯定也损失惨重,赵昀辉上将军也已经率领七万大军支援,到时候我们将近七十万的人马对付四十万左右的游牧大军定可取胜,但若是任由敌军做大将我们各州府驻军逐个击破那就为时晚矣。”

“呵呵,那二十到三十万临时拼凑的军队怎么可能和我清川的精锐之师相比,况且你也说了,现在就算松江北岸尽数失守,但算上高威大将军的征北大军,我清川整个北境也有近二十万的王师,就算敌人将其全部歼灭自身肯定也损失惨重,我以为再派二十万军队前往足矣,现今西域的战局还没有消息传来,但是殿下和慕帅麾下也会陆续组织起将近四十万的军队,到时候我清川两线同时维持百万大军的作战,财政压力太大了。”

“那就等敌人做大做强冲进来?到时候你省下的财政税赋是要给谁花!”

“你!”

“好了,叫你们议事,怎么就像市井小民一样在这斤斤计较吵起来了,周尚书,你的话确实有些过分了。”神英帝看着下面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人开口说道,而听到神英帝的话之后屋内所有人都以为帝君愠怒,所以全都齐齐跪了下来,而兵部和户部尚书更是跪在最前面大气都不敢出了,看着屋内跪倒的文臣武将,神英帝接着问道:“赵相、枢密副使,你们二位怎么看这件事。”看来神英帝也是不想再听院省间官员的互相扯皮,直接了当的询问起一部长官来。

“陛下,末将以为应该按照周尚书的说法,集结优势兵力以雷霆之势尽快光复圣安城河和鬼门涧。”枢密副使和赵相对视一眼之后率先说道。

“陛下,臣以为沈副使说的在理。”赵相在枢密副使说完之后却是出乎意料的附和起来,“毕竟现在敌人即便攻陷了我北境七州但是立足未稳,也正是我们反攻的好时机。但是,六十万大军对国家财政来说确实是个巨大的负担,况且西域还有将近四十万的军队每天人吃马嚼,两线作战恐各转运司难以为继啊。而且臣以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现在长江以北的可用之兵不多,陛下,二殿下领兵支援慕帅,沿途州府抽调了二十多万军队,高将军北征和赵将军同样抽调了将近二十万的军队,如此京畿地区和长江以北已经集结、抽调了四十万大军,诚然我们还可以再集结出同样数量的军队,但如果再继续调兵恐怕当地的匪患等会有反弹的趋势,可若是从长江以南调兵恐怕时间上又来不及,而且会进一步加剧国家财政的压力,所以……”“好了,赵相你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不同意沈副使出兵的建议。”看到赵逸风还要喋喋不休的说下去,神英帝挥手打断了他。

“陛下明鉴。”

“沈副使,松江以南一直到京畿防区之间朕没有记错的话还能组织起三道防线对吧。来人,把舆图打开。”神英帝站起身让出了身后挂着的清川全境舆图,两名小太监也是赶紧上前将卷起的舆图缓缓打开。

“陛下圣明,松江南岸我军还能组织起三道防线,第一道在通源城沿线,以此城为中心,西北兴泰县依连城山脉,东侧扶松县到白山城,四座重镇可以集中十万兵马;第二道防线在雨落峡北端,因为连城山脉的影响,此地周遭不适宜骑兵作战,银竹城虽不及飞鸿、圣安等一地中枢但也是城高墙厚的重镇,此城周遭方圆二十里内还有五座城池,可以集中至少二十万的兵马;第三道防线就在遥墙港沿线,但也和京畿防区接壤了。”

“嗯,传朕旨意,赵昀辉即刻领军返回通源城驻守待援,银竹防线周遭集结兵力进城驻守,云梦水师在监正和大统领返回后一部沿东海北上入松江截断可能南下的游牧大军后路,一部沿大运河北上支援作战,两湖南方八个州府的备操军尽数北上于帝都集结,严令虎贲步卒不许妄动,继续震慑南疆。”神英帝听沈副使介绍完之后根本没有思考就颁发了数道旨意,看来帝君心中其实早有计较,“另外毛大人,全力探查北玄王以及北境各军将领,各州府官员的消息,这样也能分析出战局的一二。”说完神英帝也是挥挥手打发了众人但却独独留下了天诏阁的毛骧和殿前大统领。

“遵旨!”听到神英帝的话之后,屋内众人齐声唱喏,既然帝君已经传达了旨意,此时再进谏就没有必要了,而且帝君看来还要和二位大人密谈,所以一众文武百官也是行礼之后赶紧向御书房外走去。很快屋内就只剩下神英帝和殿前大统领以及天诏阁毛大人了,看到众人离去,神英帝对着屋内仅剩的二人说道:“郑统领、毛大人,在得到准确战报之后如果北境大军全军覆没你们二位全力探查慕凌云的下落,他是慕帅的独生长子,千万千万不能有失。”

“臣等领旨!”随后毛骧也是告辞离去准备着手帝君安排的事宜,殿前大统领则是和神英帝一同从御书房中走出。由于马上就是四月了,今日的飞鸿城艳阳高照,地处中原地区的帝都早已是春意盎然,皇宫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幼鸟们已经褪去了初生的短羽换上了适合飞行的羽毛,御书房的院落里不少飞鸟在树上徘徊往复,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看着眼前的景象,神英帝却是长叹一声说道:“飞鸿城内已是生机盎然,但谁能想到我清川北境却仍在‘数九隆冬’时节啊,而且西域同样战云密布,唉,朕即位二十余载,不敢说为祖宗开疆扩土,但也是与民更始,励精图治修养生息,怎么就会经此大祸。”

“陛下,这是天下大势所至,和陛下无关,末将自弱冠之年就追随陛下南征北战,您即位之后也是广开言路大兴科举、开大运河大兴基建,文治武功末将不敢妄言超越我朝太祖但也是绝对的一代明君,这二十多年来国家一直风调雨顺,就连匪患、天灾等都很少,陛下千万莫要再过多苛责自身。”殿前大统领一抱拳说道。

“但自我高祖、父皇在世之时虽然也有战乱,但决计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事情形发生,唉,看来我朝这二十余载中朕做的还是不够啊。”

“陛下,这西域战事全因先帝和陆迦的盟约,我清川应战正是因为我天朝上国的担当和气度,至于北境战事则是由于游牧蛮子贼心不死,只不过这一次他们运气更好罢了。而且末将以为我朝从未对外用兵,致使周遭不少的跳梁小丑都以为我军变成了羸弱不堪之师,此次借此机会正好可以继续震慑周边势力。”

“呵呵,郑统领,真的是没有讲和的兵部啊。”神英帝转头对着殿前大统领说道。

“请陛下恕罪!”听到神英的话,殿前大统领直接是跪了下来告罪道,“但是我辈军人的职责就是为国家守土开疆,若是连我们都一味求和只为保全羽毛那还指望谁去拱卫帝国。”

“起来吧,朕就一句戏言,并无责怪之意,况且‘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又怎会迁怒于他人,你先下去准备兵马调度的事宜吧,现今慕帅不在朝中,枢密院大小事宜你和沈副使及院内属官也可以自行决策,毕竟两地战事不明,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有些事情就不用等朕亲自批复了,兵贵神速。”言罢,神英帝对着殿前大统领挥了挥手向院外走去。

“末将遵旨!”

很快,帝都飞鸿内、外城八道城门大开,神英帝在小朝会上下达的数道旨意由龙骑禁军的军士八百里加急向清川全境送出,相信一旬之内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就可以全力运转起来。而面对四面城门全开如此不寻常的景象,再加上早朝之上大小官员全都知晓了北境战局的情况,所以即便是神英帝已经严令不许妄加议论但也无法完全抑制住民间的风言风语。京畿禁卫军和天诏阁将此事禀告之后神英帝也是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所以只得听之任之,只是下旨严查借此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商人或者煽动平民的别有用心之人,一经发现一律严惩,但是好在的是经过数代人的积累,即便面对两线作战但是几乎所有的清川百姓都对自家军队有着极高的自信,所以舆论局势还是相当稳定,对于战云密布的清川帝国来说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