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 第十七章 准备反击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第十七章 准备反击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7:35:55 来源:书海阁

事实上,在余颖拿到所有的资料后,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没有错。

果然,战王府的一切都是被人设计的。

而这个人就是驸马。

这一点,余颖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早有猜测,而现在是终于拿到实证。

现在有了这些资料,余颖仔细计算了一下战王的年纪,然后再查了一下资料上的东西,才有了驸马不是战王亲爹的证据。

而早先的那种仙侠版的东西,无法做物证。

无法解释来源,也无法解释原理,根本就不能暴露。

这时候的余颖,心里有一个怀疑,那么战王一脉是从哪里来的?

总不能那位一代战王呼哧一下子从天掉下来,正好被驸马捡到,然后驸马就大发慈悲,把一代战王收养起来,成为最好用的棋子。

甚至一代战王的子子孙孙成为他的棋子,在无尽的痛苦和难堪中挣扎。

呵呵!

这不怎么可能?

天降异人神马绝对不可能。

那么,驸马是怎么找到一代战王的?

而且,他又是怎么知道这位战王一定会有出息?

那么,余颖猜测一代战王应该和驸马,有点关系。

驸马应该是有预谋地收养战王,也就是看中战王天赋的问题。

虽然他收养一代战王,但余颖很怀疑驸马做的动机。

事实上,在余颖看来,驸马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是善意的收养,而是带着深深的恶意。

不说几个战死沙场的男子,只说那几个被和亲的战王府郡主,她们每一个在和亲后,就没有活多长的时间。

毕竟,幽闭的痛楚是女人们无法承受的。

余颖在查过她们死亡时间后,气得很想要找到那个始作俑者,问问那几个女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

她很想拼命地摇晃着那人,问问他怎么想的?

当年,战王的长辈们是怎么得罪了驸马?

难道所谓的杨家人是土匪强盗?

杀了驸马一家人?

于是驸马就把自己的仇恨,都全部发泄到了战王他们人身上,甚至是一代不行,二代还要接着报复,现在又把主意打在三代的身上。

那么,这位驸马是什么来历?

余颖已经查了出来,这位驸马也算是那种书香门第,家族里一直有当官的,算是家乡的地头蛇。

至于他的爹娘倒是早死,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去世,并不是什么谋杀。

所以,那种战王真正长辈并没有害过驸马的家人。

那么所有一切的幕后黑手,都指向这位名义上市战王府长辈,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他会那样做?

对于这些问题,余颖一直有个想法,但眼前这些资料却也没有提供什么实证。

甚至有可能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驸马。

唉!

麻烦。

一代战王被养得太蠢,神马都没有怀疑过。

二代战王也不是聪明人,只怕也没有想过,他根本就不是驸马的儿孙这个问题。

所以,等到余颖穿过来的时候,那些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那些知情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见了踪迹,可以说什么线索都没有留下。

资料什么的极度缺乏,有很多事情无法判别。

没有实证,只能说是有可能。

当然在资料里,还提了一下,驸马的原配是玉龙山上的人。

而驸马却是闽北的人。

玉龙山和闽北,那是一南一北。

为什么驸马会跑到玉龙山哪里?

这是个问题。

据说驸马之所以会娶原配夫人,是为了报恩。

看到这里,余颖吐出两个字:笑话。

真的是天大的笑话,报恩是这样报的话,想要做好事的人,根本就不敢做什么好事。

原配得到什么好处?

没有自己亲生的骨肉,也没有提携原配的娘家人。

甚至余颖怀疑,原配的死,应该是腾出地方。

怎么看,都是好人没好报。

那么原配的就是一个孤女的身份吗?

有必要接着查。

对于玉龙山,是余颖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就查出来的东西。

比如说,玉龙山听上去以为是一座山而已,其实那里就是很多蜿蜒起伏的山脉聚集在一处。

山脉本身所在的维度就比较高,远离赤道。

再加上山脉的高度不低,所以山顶部,一直有冰雪覆盖。

看上去,山顶上是一条条冰雪组成的玉龙组成,才会被称为玉龙山。

可以说住在那里的人,多是为猎户和药农为生。

按说,出身为书香门第的驸马不会跑到玉龙山才对,也不应该娶原配,毕竟门不当户不对。

另外,余颖还查出来,陆家皇朝之所以大力推行什么孝道,就是驸马的主意。

呵呵!

这主意真好!

这位驸马这么多的主意,只怕就是让战王府的人当孝子贤孙。

事实上,驸马的计划很成功。

如果不是余颖穿过来,那么战王府里的几个孩子,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切!

既然他要求战王府当孝子贤孙,那就意味他认同这个世界的规则。那么他为什么却是暗中布置不少势力?

不过,余颖很快就想出来原因。

只怕所谓的皇帝,对驸马他颇多猜忌,即使他们的关系是亲戚。

看上去,大长公主府颇有几分风光,但那是驸马和大长公主的缘故。

事实上,皇帝一直压制着驸马儿孙们的仕途,就是不让出个高官。

当初陆家皇朝的一代皇帝,在皇朝建立之后,就不允许驸马参政,就直接把驸马想要成为高官的后路,给堵得是结结实实的,一点空隙都没有。

当然在皇朝建立之前,是没有这个条例约束的,驸马可是给皇帝出了不少好主意。

至于驸马这人,绝对不会是笨蛋,明白其中的缘由,只怕心里会有所打算。

所以,余颖在拿到东西后,就开始准备。

在看资料的时候,做了更多的猜想。

虽然她这人不怎么喜欢贪恋权势,但毕竟也曾经是当过皇帝的人,自然有些明白那位高祖皇帝的心思。

这位驸马,对自己原配妻子、儿女都这样下狠手。

那么等到他有了权势的时候,会不会上来抢夺皇位?

所以,开国皇帝留下遗旨,务必要他的儿孙打压驸马,即使他娶的是皇帝最疼爱的女儿。

因为皇帝很明白,女儿出嫁之后,就是别的人。

如果驸马起兵,那么他的儿孙说不定有可能成为驸马的俘虏。

既然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那么皇帝干脆就把驸马的所有翅膀砍断,不让他当什么有实权的官员。

当然在对待战王教育的时候,皇帝为了自己,也是插了一手,你不是说孝道为先吗?那么我就加个忠义无双。

可以说,战王府的一切人和物,凡是对皇家有用的,皇家就支持,凡是对皇家没有用的,就加以破坏。

至于那些郡主们的事情,皇帝没有插手。

因为他觉得做的太过,但驸马坚持。

要是将来战王府出来个明白人,自然不会和驸马亲近。

这是余颖这段时间里,终于撸出来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余颖真的是想骂人,一个二个都把战王府的人当成踏脚石,踩来踩去,战王府的人是怎么前世不修?才惹出那么多事情来。

余颖的手指敲击着桌面,该怎么办?

既然战王府和驸马没有血缘关系,那么上阵打仗与和亲的事情,管他们什么事?

说起来,那一家猎户姓杨,会不会还在玉龙山??

现在应该去查查。

但她有种直觉,杨家人只怕死绝了。

余颖想到这里,下定决心,应该是开始筹划怎么走人。

因为她察觉到了驸马的小动作很是频繁,应该是在扩大自己的势力。

只怕皇帝应该是有所察觉,皇帝和驸马之间说不定会有一场PK,那么战王府迟早成为他们的战场,赶紧准备走人。

当然在走的时候,该怎么把驸马和战王一脉,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事情爆出去?

另外,余颖绝对不允许,驸马往战王一脉泼脏水。

别说什么驸马虽然没有生下一代战王,却养育了他,所以战王府就应该谨记生恩不如养恩大,就应该是替驸马当牛做马。

这种圣母言论,谁说谁就去做,不要硬逼着别人做就好。

那么怎么办?

去官府申请断绝关系!

只怕皇帝和驸马都不会愿意。

我去!

这时候的余颖倒是希望这是那种网络时代,只要发个帖子,绝对是全国都会知道,根本无法隐瞒。

然而,现在不是。

不过,这时候的皇权并不怎么坚固,毕竟大批的地方势力,在分割着这个大蛋糕。

那么,余颖觉得这倒是一个机会。

事实上,地方势力对上皇权的时候,更多是一种妥协。

但那些桀骜不驯的人,心里只怕是有不少意见,所以想要看到皇家笑话的,真心不少。

而且余颖知道,不管是到了哪个时代,文化娱乐活动是缺一不可的。

比如说,有唱戏的,也有说书的。

不错啊,这是个机会。

看过N多网文的她,自然知道舆论的力量。

只是战王府在京城里的名声太臭,就是想要洗白,也要非不少劲,甚至说不定效果不好。

可以说,也许花了十分的力气,也只能让别人半信半疑。

然后大长公主府和皇帝一发话,就前功尽弃。

那么怎么才能洗白战王府的名声?

事实上,对于在京城洗白战王府的名声,余颖是不怎么认为能成功。

毕竟在这个京城里,皇权占据了上风。

只怕在洗白的时候,不能在京城,而是在别的地方,尤其是那种地方势力厉害的地方。

最终,余颖决定该怎么洗白战王一脉的声誉。

其实干脆把战王一脉和驸马的之间的关系,采用虚虚实实的手法,适当的夸张和幻想,以及适量的狗血,写出来那种章回体小说。

这种小说写好之后,就是可以让人改编成说书的,在各地的茶馆,饭馆,让人四处宣扬,然后口口相传。这样子,就让战王府的名声在外面洗白。

用地方包围中央的方式,一点点洗白。

当然余颖觉得,还要改编成那种一个个折子的戏本。

要是戏排得好,甚至陆家皇朝倒台,这一部戏剧也会流传于世。

事实上,这部剧的确是流传了很久,久演而不衰。

这一点,余颖就不知道了。

因为作为原着者,到底是谁?

在历史上没有正史谈到。

有很多说法在民间流传,当然有一个说法,这是一个女子所写。

最终在那本章回体小说的作者,只留下一个笔名,就没有再出现。

直到很久之后,在一个杨姓人家里,在整理祖产的时候,找出一本手抄本的《鸳鸯卒》。

这本手抄书上,没有什么签名,但抄写者写得一手好书法。

甚至,有个收藏家想要高价收购。

对于别人的收购,杨家拒绝,只允许专家来检查,最后被确认是《鸳鸯卒》作者的手写稿。

于是,一下子轰动一时。

因为大家都在怀疑是谁写的时候,竟然冒出这一本,让大家有了更多猜测。

很多书法家都看过这位手抄本后,判断这位作者应该是女性,因为这个手抄本的字体颇为秀丽。

偏偏这部剧里那个倒霉催一家人的原型,好像就是姓杨。

难道真的是那位年仅十多岁的文郡主写的?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后来的《鸳鸯卒》,其实是经过二度加工的,这应该就是原稿。

对于这一发现,不少人是打了鸡血的一样激动。

这一切,余颖是丝毫不知,毕竟他们之间隔着时间、空间,甚至此刻的她只是开始打算写,还没有动手。

而余颖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下,就知道战王府一脉所遭遇的情况,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同情。

那么,战王府一脉的名声就可以趁机洗白。

对!

就这样做!

余颖打了响指,准备开始动手写作。

不过等到坐下来写的时候,余颖感觉还是有不少东西有疑问,于是决定派阿一去查杨家人的老家。

另外,就是那个原配去世的地方,也去一次。

毕竟写作的时候,描写得越是真是,越是让人相信是真的。

在资料里,这位杨姓的原配,在冰雪交加的时候救了驸马,所以这一对长得是天差地别的人,才会结为夫妻的。

事实上,余颖早就有过猜测,果然是这种狗血无比的方法。

一看就知道,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基础极不牢靠。

男人会因为一个女人的救命之恩,爱上一个看上去长得不怎么样的女人?

怎么看,就感觉不可能。

如果男人爱上女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一见钟情,皮囊上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什么恩情。

男人可以感激救他的女人,但爱上很难。

除非那个女人美若天仙,那么爱上的可能性有。

其实,杨家就不应该想着把女儿嫁给驸马,齐大非偶。

事实上,余颖很想去那个玉龙山看看,但她出不去。

毕竟驸马一直紧盯着,还有三个小包子,简直就是小小的人质。

所以,这时候的她无比庆幸当初兑换出阿一来。

不然在战王府里,就没有什么忠仆,也没有什么得用的亲戚。

那些人不是别人家探子,就是即使卖了战王府,也想要往上爬的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