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蝼蚁求生录 > 第一章 天柱山下少年郎

蝼蚁求生录 第一章 天柱山下少年郎

作者:可爱拽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12:50 来源:书海阁

天柱山,位于华祝国东方,其东西纵横五百里,南北三百余里,因其有一峰如柱子般直插天际,而峰上孤零零有一崖,上面刻有“天柱崖”三个大字,故曰天柱山。

说起这三个字,便有故事。这三个字每字各有十丈大小,苍劲有力,不知是谁何年何月刻于崖上。天柱崖险之又险,未曾听过有人攀登而上。便是那采药或打猎的壮年汉子也无法上得去,因而人们便盛传是神仙所画,是神仙清修之所。更因山中常年雾气笼罩,氤氲蒸腾,好似一派仙境,寻常百姓有事无事便来烧香祭拜,使这天柱山更添几分出尘之气与神秘之感。

这方圆千里的天柱山并不独有天柱一峰,只是没有天柱峰这么出名罢了。其他各峰如天崂峰,天浮峰,天珠峰,天泽峰等也是高大险峻,怪石嶙峋。除此之外,天柱山还有很多小山,众山如巨人般摩肩擦踵,层层叠叠,住于附近的人们更喜欢叫它十万大山。

这可是夸张的说法了。外地人每每听到总会嗤之以鼻。特别是那些走过南,闯过北的行商更是如此。试想,若真有十万大山,这天柱山别说方圆千里,就是万里也有了。方圆万里,就是传说中的方丈山也不过如此吧。可是每每有人来到天柱山后,便会改变这想法。而人们叫它做十万大山也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大。而是人们根本就不知道里面有多大。

原来,这天柱山十分古怪,只有天柱峰一峰可以进的去出的来。其他各峰人们只能在外围打转,再想往里深走,因其终年雾气缭绕,不见阳光,进去的人便会迷路。

有人不小心转进去,走了很多天发现自己竟然原地未动。

有好事者带了奴仆杂役斧子锤头进去,沿途做了记号,可还是迷路,最后竟然无人走出。这事以后便使天柱山更符合百姓心中山中有神的说法了,说是好事者惹恼了神灵,被神灵收去了。

也幸亏这天柱峰方圆也有百里,里面多虫鸟野兽,有河流经过,使附近的百姓得了实在,摘些瓜果,猎些虎豹,倒也过得安乐,便不再去其他峰探寻什么神秘了,却也使其更添几分敬畏。

天柱峰下三十里处有一山村,名曰徐家洼,却并无一户姓徐,半数姓李,其余赵钱孙马,周五郑王都有,具体何因已不可考。村里一百七八十户人家。

常言道“靠山吃山”,因此,村里大多人家是猎户,懂得操枪使棒,搭弓射箭,铺设陷阱,常得些猎物皮毛贩卖,日子倒也过得去。

这徐家洼村东头有一猎户人家,当家的唤做李擒虎,因其排行老三,村里人便唤作他李老三。李老三四十有三,身体硬朗,只是腿有些瘸,是当年猎熊时被熊一巴掌拍断的。于是不能和村里的青壮一起狩猎,只好在偏僻处设置陷阱,虽偶有收获却不够嚼用,日子过得紧巴。

这一日,却见李老三背了一只山鸡从山上下来,和村里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慢慢踱回家里。

走到村中,村正李二水见了道:“老三,今日收成不错啊。”李老三忙道:“村正,不过是陷了一只山鸡,唉,自从我这腿废了后,我家秋儿便没吃什么好东西,今天总算弄到这只山鸡,回去给他补补身体。”

村正点点头道:“不错,秋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且等等”,说完便闪身进了屋子,不一会拿了一袋子米出来了,“这是别人捎给我的,家里吃不完,你且拿着”。

李老三忙感谢道“村正,这实在是……”,李二水挥挥手走了。李老三急忙擦擦眼角,向村长抱抱拳,大踏步去了,只是步子踉踉跄跄,看着有些悲凉。

村正媳妇从里屋出来,看到李老三背着自家的米,埋怨道:“他一个瘸子,又不能上山打猎,一个废人,还可怜他作甚?可惜我的好米”。村正道:“妇人之见”,回身进屋,不再理睬媳妇。

却说李老三回到家中,见烟囱炊烟袅袅,忙唤道:“秋儿他娘,先不忙做饭,且出来看看我今日得了什么好东西”。

便见从屋里出来一妇人,三十五六岁的光景,端庄秀丽,头挽发髻,穿一身青色长衣,却是李老三的婆娘赵氏。

这李老三的婆娘是徐家洼以南三百里外的万家镇的赵员外的女儿,年轻时仰慕李老三的勇武,倾心相嫁,本以为日子红红火火,谁料天降横祸,李老三的腿在围猎时被一只黑熊拍断了,再也不能打猎,于是李家日子便日见惨淡起来。

起初赵氏常回娘家要些体己,家中的日子凑合着过。可时间日久,娘家渐渐不待见,特别是近几年,两家竟断了往来。亏得赵氏不离不弃,辛苦操劳,日子过得虽是贫苦,却也不至于散伙家破。倒引得学堂里的老学究啧啧称赞。

赵氏一眼便看到了李老三手里提着的山鸡,喜道:“我正瞅着如何给秋儿补补身体,这下可好了。秋儿许久未曾吃肉,身体削瘦的厉害。”

李老三听到,不以为意道:“怕的什么,虽瘦却也不曾弱了哪里去,男孩子家家的怎么就那么娇贵了。”赵氏却是心疼自己儿子,嘴上却不说什么了。忽的看到李老三身上的面袋:“这里面装的什么?”,李老三道:“村正刚才给的米”,赵氏点点头,道:“村正有心了。”两人便进屋收拾不提。

......

却说李老三正在家拔毛杀鸡,忽的听闻村中人声鼎沸,喧闹不已,心道:围猎的猎户这么快就回来了吗?许是这次运气好,猎了什么好东西吧。又想到当年自己的风光和如今的窘迫,心中便黯然起来。便把念头转到山鸡身上,五指用力,咔吧一声就扭断了山鸡脖子。

赵氏却从里屋出来,用围裙擦了擦手,眼睛往屋外望了望,道:“怎么如此的吵闹,咦,这声音怎往这边来了。”

李老三是多年的猎户,自然耳聪目明,知道是往这边来的。却也知道跟自己无甚干系,找话道:“秋儿多久没去学堂了?”

赵氏听到果然回过头来,叹气道:“怕是有三个月了吧!我问他为何不去,他说家中本不富裕,学堂太贵,便不去了。”

李老三道:“杨老学究不是免了他的费用,让他不要中断么?”

赵氏道:“是啊,可是秋儿脾气倔,道是不使钱去读书,到底是别人施舍,家中虽穷却也不肯失了骨气。老学究无奈,只好每每借书给他,让他自己研读罢了。”

李老三点点头道:“虽然如此,到底心中多了几分男儿的担当,不愧是我的儿子。他去他二叔家住了三天了,也该回来了……怎么这吵闹声竟往我家中来了。”

遂与赵氏一同出屋,却一眼望到人群前方一个半大小子,身上背着什么东西------却不是自己的儿子李秋又是哪个!

李老三心中大惊:这么多人跟着,难道是秋儿闯了什么大祸不成?是了,是了!他一向顽皮的紧,邻居家经常来砸门,我只道是孩子顽皮,不曾太过责罚他,却不成想今日酿成大祸,心中自责不已,脸上却又惊又怒。

人群中有村里的几个顽童,其中一个看到李老三,忙跑到李老三跟前儿,嘿笑道:“三叔,你家小秋好胆量,竟真的捉了一只活的白狼回来。”

李老三闻听,手里一哆嗦,山鸡掉在地上,诧声道:“什么?活捉了白狼?”

这时,人群已走到李老三家柴门口。当前背着东西的正是李老三的独子李秋。

李秋今年一十三岁,天生顽皮,人却机灵古怪。据说当年生他的时候是个秋天,李老三请老学究给李秋起名,老学究抚须望天沉思半刻,道:秋主收获,就叫李秋吧,以后多收多获。起完名字就去抱李秋,李秋却哇哇大哭,尿了老学究一身,李老三忙作揖向老学究赔礼,老学究哈哈笑道:“无妨无妨,好小子,我与此子有缘。”小李秋便不哭了。

李秋打小便拜了老学究为老师,在学堂里读书,因为聪慧,老学究更是倾囊相授。奈何几年前李老三瘸了腿后,李秋便辍读回家。

老学究找了李秋几次,李秋死活不肯白白读书。无可奈何之下,也只由的李秋去了。只经常借书与他,希望他莫误了学业。

这李秋脸瘦削的厉害,两只眼睛凸了出来。衣不蔽体,露出根根肋骨,看了让人揪心。浑身青紫,头发的髻子已掉,草草的用根藤挽着,打着赤脚,甚是狼狈。因为背着东西,身体前倾,身高只及常人的肩头。待走到自家门前,身形一个踉跄,李老三两口子赶紧上前扶着,这才见的真切。

李秋身上背着床一样大小的板子,约有三指见厚,板子前头有两只手臂般粗细的洞,灰狼的两只前爪从洞中伸过,搭在李秋双肩,被李秋两只手紧紧握住。由于板子阻隔,狼的嘴咬不到,只有两只后爪不停刨挖,使得板子的下面几乎被挖透。

众人才看清李秋到底是如何捉的白狼。

原来,李秋用的这个法子很简单,是几乎所有猎户都懂得的:先在狼经常出没的地方挖一个坑,及腰深即可,上面覆盖上床板,将板上扫上灰土草屑,只留两个窟窿,人躲在洞中,里面弄点血腥气即可。待到那狼走到这里,闻到洞里有血腥气,以为有美味,便从洞里伸爪子去够,人只要牢牢的抓紧狼的两只爪子,然后起身一背,这事便成了。

只是这方法简单,要做到却着实不易:一者,洞只能及腰深,太深人就不能背板子了。所以人在里面只能蜷着身子,十分累人。二者,在林子里,可不是独有狼喜欢血腥味,老鼠,毒蛇,甚至老虎,豹子都有的,都可能被血腥味吸引来,特别是老鼠毒蛇,因为都能从洞中钻入,所以会给里面的人很大的麻烦,所以地点一定要踩好。三者,需要里面的人有极大的耐心,待个三五天是经常的事情,吃喝拉撒必须都在里面,否则狼一旦受惊,便不会再来了。

李秋捕的这只白狼便是用了三天的时间,且是一只十分稀有的白狼。这份胆量和耐心已经足够让这个村子里的猎户刮目相看了。

一个十三岁的半大小子,凭一己之力竟然捉了一只稀有的白狼,而且是活的。村里的猎户都是爽直的性子,最喜欢胆量大的人,李秋此举无疑让全村猎户心中对其评价极高。

周围已经有猎户开始教训自己的孩子,“看看李秋是如何做的,以后多学学”,“好胆量,真是好胆量”,云云。老学究则捋着几根稀疏的花白胡子道:“此子聪慧,擅谋,一身是胆,有勇有谋前途不可限量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