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之九原虓虎 > 第538章 偶遇蔡钰,仗义解围

三国之九原虓虎 第538章 偶遇蔡钰,仗义解围

作者:苍山浅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4:01:27 来源:书海阁

“查询结果:庞统:武力62,统帅99,智力107,政治99。”

智力107,统帅和政治都是近百,这数据吕布很满意。

此时庞统所欠缺的,不过是实战经验罢了,只要加以时日,其数据必会更上一层楼。

回到落脚处后,吕布叫卢方摆了桌丰盛的酒宴,权当是给庞统接风洗尘。

吕布与庞统二人把酒言欢,一直聊到了后半夜。

庞统的酒量虽然不错,但却依旧不是吕布的对手,吕布刚有些微醉,庞统便喝不下去了。

吕布摇头笑了笑,然后把庞统扶回到房中休息,并为庞统盖好了被子,以免夜寒着凉。

……

次日,刚得了庞统的吕布心情大好,便打算再上街逛一逛,顺便买些当地特产作为礼物回去带给妻儿们。

此番上街庞统并未跟来,因为昨夜他和吕布喝的实在有些多,到现在还未起床。

故此吕布便带着挠头三兄弟和曹少钦以及一众影卫上了街,庞统那边有卢方派人照顾,无需吕布操心。

但还未等吕布逛多久,前面便传来了一阵争吵声。

看热闹这事谁都愿意干,吕布这个凡夫俗子,亦不能免俗。

见自家主公有意看热闹,典韦、许褚和周泰便担任了开道的人物,围观的人群被挤的东倒西歪,本想回头怒骂,但当百姓们看到了典韦三人那如同水缸一般的腰围之时,他们果断的选择了闭嘴。

走近一看,吕布莞尔一笑,原来是个熟人!

只见蔡钰正带着一众家仆与十余个蛮族之人争吵,双方俱是吵的面红耳赤,蔡钰的汹涌随呼吸剧烈的晃动着,险些晃瞎了围观众人的眼睛。

听了一会,吕布便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蔡钰昨日在他们手中买下一个名贵的玉石,但回到家中后却发现玉石被掉了包,所以今天一大早蔡钰就待着家仆来此讨一个说法。

不料这些蛮族之人死活不承认此事,反倒是说蔡钰仗势欺人。

以蔡钰的性子,哪里咽的下这口气?

但这些蛮族人都是五溪蛮的,他们的首领沙摩柯骁勇善战,连刘表都不愿开罪,此事蔡瑁早就告诉过蔡钰,所以蔡钰才没让家仆们动手打人。

这些五溪蛮族的家伙也都知道蔡钰身份不简单,所以他们也没敢贸然动手,以免捅下篓子。

就这样,双方吵的不可开交,各种亲切的“问候”层出不穷,但谁都没有动手的打算。

望着跋扈的蛮族们,吕布不禁冷哼一声。

要不是不便表露身份,吕布早就叫典韦等人出手教训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了!

但其实暴露也没什么关系,只不过会多些麻烦而已。

不说别的,刘表得知吕布前来荆州,必会宴请吕布,吕布是去还是不去?

倒不是吕布担心刘表设下鸿门宴,因为刘表没这个胆子。

就连刘备,刘表都不愿与其撕破脸皮,那刘备哪来的胆子与吕布为敌?

但刘表设宴,吕布与刘表并不熟,二人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这酒喝的就比较尴尬,这才是吕布不愿前往的原因。

但黄承彦会不会把自己的身份告诉刘表,这个吕布也不能确定,毕竟刘表是黄承彦的妹夫,二人是实在亲戚。

所以吕布的身份会不会暴露已经不重要了,大不了暴露了就是多吃几顿饭,再收些礼物而已。

放眼天下,还没有哪路诸侯敢明目张胆的与吕布为敌,十万铁骑可不是开玩笑的。

对于异族,吕布一直报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看法。

至于后世常说的“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吕布对此很是嗤之以鼻。

这话可不是孔子说的,孔子的原话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虽然两句话差别不大,但中心思想却是截然不同的。

后世被人们奉为经典的话,不过是雍正篡改后的产物。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说到:“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由怀保万民,恩如四海,膺上天之眷命。韩愈有言:‘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韩愈则是表示:“”我没说过这话,这锅我不背。

韩愈《原道》中的原话是:“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但雍正这一篡改,这句话的意思就全变了,二者的适用对象压根就不是一个。

韩愈想表述的适用对象是华夏血统之人,诸侯用夷礼则视为蛮夷,诸侯用中国礼就视作中国。

韩愈可没有说“夷狄”入中国,但雍正却篡改韩愈的思想,很是巧妙的加入了“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雍正为什么这么做?

道理很简单,雍正此举是为了论证满清统治的合法性,使臣民更加顺从的接受满清统治。

此外,出生在女真统治之下的金国伪儒、汉奸郝经为论述蒙元政权的合法性提出:“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

孔子孟子可没有说过这种话,这一切都是郝经瞎ββ的。

郝经打破了作为该论述的种族界限,这就在理论上为夷狄统治中国提供了合情合理的依据。

无论孔子孟子还是历朝历代先贤,他们都坚持着同一个原则,那便是华夏的坚定血统论。

周礼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以华夏民族为中心的管理秩序,这个文明体系可以同化其他民族,但却不是为了让周边族群融入到这个民族来。

血统这东西,不是你讲文明懂礼貌就能改变的。

华夷之辨,内中国外夷狄,贵中国贱夷狄。

这个体系的中心是具有炎黄血统的华夏民族,体系的基础是强大的物质与军事力量,对周边族群用华夏礼义来实现“使夏变夷”,使四夷臣服、侍中华以忠。

虽然吕布的想法是这样的,但吕布并未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至少现在还没有。

毕竟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你可以不认同别人的观点,但没必要去否定。

至少现阶段内吕布不会否定他人的观点,但若是有一天吕布坐上了那个位置,那吕布一定会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所有臣民,使他们将此铭记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