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之九原虓虎 > 第561章 霸业难成,水镜解惑

三国之九原虓虎 第561章 霸业难成,水镜解惑

作者:苍山浅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4:01:27 来源:书海阁

想罢,司马徽开口道:“虽然阁下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但这并非是阁下难以成事的根源。”

“还望先生赐教!”刘备急道。

“究其根源,无非是阁下左右不得其人耳。”司马徽一针见血的给出了答案。

“备虽不才,但文有孙乾、简雍和田豫等人辅佐,武有两位义弟和数位猛将效力,何为不得其人耶?”刘备不解的问到。

“刘皇叔麾下虽是猛将众多,但却并无当世绝顶猛将,况且您麾下的诸位将军,并无能人调配;孙乾、简雍二人不过是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士。至于那个田豫,恕老朽孤陋寡闻,老朽从未听过此人的名声。试问阁下,如此文臣武将,阁下焉能成就霸业?”司马徽摇头道。

在司马徽讲明了自己一直以来不能成事的原因后,刘备恍然大悟,司马徽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刘备麾下文臣的来源方式非常单一,基本上都是朋友送的或者是主动投效的。

孙乾是刘备在徐州时主动投奔的,简雍则是刘备的同学,这俩都是上杆子来投效的。

至于田豫,姑且就算公孙瓒送的吧,毕竟田豫最早是跟公孙瓒的。

一言以蔽之,刘备手下的人才资源非常贫乏,他始终认为孙乾、简雍和田豫就是谋士的样子。

毕竟他的眼界摆在那,所谓的坐井观天便是如此。

刘备出身低微,早年以织席贩履为生,除了拜师卢植接触了一点士人外,刘备压根就没法接触到有名望的士族阶层。

虽然有个半真半假的汉室宗亲身份,但即便如此,有名望的士族也看不起刘备,故此刘备早期几乎和官僚、士人隔绝。

不仅如此,刘备还没经过什么系统的学习,他的主要知识来源基本都来自于家庭和社会。

草根出身,还没什么文化,就算是有汉室宗亲这层身份傍身,刘备的路也没那么好走。

早期的刘备用一句话来形容便是:“单枪匹马我不怕,一腔孤勇又如何?!”

起初刘备跟个莽夫一般乱打,从黄巾起义开始刘备便起兵讨伐逆贼,但刘备懂的兵法也就那么多,所以便落得个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下场。

就连扎个营都会被敌军一冲而散,这样的人还打什么仗?

可刘备是个有大毅力的人,不管输的有多惨,就算妻子孩子都让被打丢了,刘备也始终没有放弃梦想。

刘备的思维方式比较窄,这条从三让徐州一事上便能看出。

在这乱世当中,没有地盘谁会跟你?但在接手徐州前,刘备却始终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地盘,之前拥有过最像样的地盘估计就是平原县了。

可一个县跟一个州相比,二者显然没什么可比性。

刘备唯一能够称成事的原因便是他的“仁义”,其余的诸侯没有人讲究“仁义”,他们的想法和吕布无二,在这乱世当中,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讲仁义没什么好果子吃。

相比较而言,吕布的统治方式并不属于“仁道”,大体上属于“霸道”,就是不服就打到你服这种。

但虽然吕布崇尚“霸道”,但却也没做过什么太出格的事,故此吕布的名声还不错,并没有落下什么为人诟病的污点。

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事,却恰恰是因为他的仁义。

“汉室后裔、仁义无双”,这便是一面大旗,一面为刘备招揽人才的大旗。

只可惜,这一世的刘备碰见了吕布,刘备在徐州被打的落荒而逃,也没有被刘协拜为左将军,现在身上只挂着一个刘表授予的“新野太守”之职。

不仅如此,吕布还狂挖刘备的墙角,几乎都快把枪给挖倒了。

如果是原着中的刘备是困难开局,那这一世刘备的难度便直接提了两个档次,变成地狱开局了。

故此,刘备在听完司马徽的话后才如此的激动,甚至激动的略微有些失态。

“备屈身恭己,求山谷之遗贤,奈何未得其人也!”刘备叹息道。

“儒生俗士,不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也。”司马徽笑道。

“敢问先生何为俊杰之辈?”刘备急道。

“且如汉高祖得张良、萧何、韩信之辈,汉光武得邓禹、吴汉、冯异之徒,能成王霸之根基,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俊杰。”司马徽答道。

“此时去哪寻这等人物?就算是有,以在下的愚昧,也未必寻得到,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刘备谦恭的说到。

“阁下可曾听说过‘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问到。

“这天下竟有如此大才?敢问先生这卧龙凤雏究竟是何人?”刘备又惊又喜。

“卧龙与凤雏都是老朽的学生,他二人学识渊博,皆是经天纬地之才,出将入相自是不在话下。”司马徽抚须道。

“请先生告知在下他二人的名讳与下落!”刘备激动的说到。

“卧龙复姓诸葛,名亮;凤雏姓庞名统。”司马徽淡淡答道。“请问先生他二人现在何处?”刘备急道。

“此事老朽亦是不知,不过凤雏已经出山择主,阁下便不必打凤雏的主意了,还是多派些人手去寻卧龙吧!”司马徽抚须道。

“敢问先生可知凤雏拜了何人为主?”刘备有些黯然的问到。

“不可说,不可说。”司马徽摇头晃脑的说到。

“那不知先生可否出山辅佐在下?”刘备灵机一动,冲着司马徽问到。

“哈哈,阁下为何将主意打到了老朽身上?老朽乃是山野闲散之人,不堪重用,再说老朽已经被土埋了半截身子,还有多少时日可活?阁下切莫做此打算。”司马徽笑道。

“是在下孟浪了,还望先生勿怪!”刘备赔罪道。

“今日天色已晚,刘皇叔便在此留宿一夜吧。”司马徽开口道。

“多谢先生盛情,但新野那边离不开人,在下改日再来叨扰先生。”刘备拱手道。

“如此也好,那老朽便不强求阁下了。”司马徽也没有再坚持。

“即是如此,那在下告辞!今日之事,多谢先生解惑!”刘备起身说到。

“些许小事罢了,何足挂齿。”司马徽起身相送。

“这对您来说或许是小事,但对在下来说却是大的不能再大的大事,若无先生解惑,匡扶汉室遥遥无期矣!”刘备唏嘘不已。

随后,刘备便带着魏文通和尚师徒离开了司马徽隐居的竹屋,打马朝着新野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