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帅哥靓妹闹红尘 > 第55回 赴征程经考验,热血激情(1)

帅哥靓妹闹红尘 第55回 赴征程经考验,热血激情(1)

作者:PP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22:25 来源:书海阁

话说陶之跃之女陶花雨和好友许东川之子许嘉巍,那时还在娘胎里,就由双方的父母做了主,成为指腹为婚的一对有情人。不久之后,许东川因老家苏州有事,与陶之跃在上海匆忙告别。八年之后,许东川打听到陶之跃也离开了上海回到故居泉州,于是在受到祖上的日本好友藤野先生的邀约要东渡,为了给儿子许嘉巍研究历史发展提供好条件,临走之前来到了泉州,与陶之跃就儿子与陶花雨的婚约,再次相聚在一起。

这一次见面,双方的父母自然是滔滔不绝的说起了在上海的那些难以忘记的往事,并且也得知陶花雨并没有许配给任何人家,就有了再续这段“娃娃亲”婚约之意。不成想两个孩子懂事之后再次相见,也是暗自欢喜。

这样的好事,让两家人格外高兴。许东川与夫人和儿子在陶家盘桓了数日,陶之跃带着他们在泉州城外的一些好景致处游玩,每天在一起还是回忆上海的岁月。许嘉巍和陶花雨也更加增进了了解,感情日深。

这天晚上,在陶宅的小院中闲坐,许东川说道:“之跃兄弟,明日我们一家就要离开了。藤野先生那里早就为我们安排好了,我们要北上乘船,这时间耽搁不得。”

陶之跃知道也无法过度的挽留许东川一家人了,本想准备一些银元之类的,想他们也不缺这些,于是让夫人从内室拿出了一对祖传的金镶玉物件,上面各是一龙一凤雕塑。

他把一个交给许东川,另一个留下,说道:“我看这几日之中,两个孩子也是相处甚欢,他们已是情投意合。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值几个银元,但是却有着龙凤相和的意思。这凤的一只给哥哥,这龙的一只我自己留下。以后孩子们成婚之日,正好龙凤归一。”

许东川接过后也示意夫人从怀里掏出一物,拿过来郑重的放在陶之跃的手中,说道:“这也是我的祖传之物,就交给之跃兄弟惠存。”

陶之跃接过后发现这是一块玉佩,那颜色显示出至少也有百年的历史,定然是许家祖传下来的宝贝。他交给夫人收好后说道:“咱们这就算是交换了孩子们定亲的信物了,孩子们将来的婚事,还请哥哥惦记在心。”

许东川连连点头说道:“那是自然的。”

此时,许嘉巍和陶花雨却在后院的树下说话。

许嘉巍说道:“花雨,我这次去日本,一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尽快的回来。”

陶花雨说道:“我等你回来。”

许嘉巍轻轻抓住陶花雨的一双纤纤玉手,还是有无限的留恋在心头。

第二天中午,陶之跃备好了酒菜,两家人在一起依依不舍的话别。然后让司机田丹把车开了过来。

临上车之前,许东川忽然悄悄地对陶之跃说道:“之跃兄弟,我还有一句话,想了很久,不知道该不该对你说。”

陶之跃说道:“东川哥哥有话就说。”

许东川还是思索了一番,这才慎重的说道:“我的堂弟从上海回来之后,我也向他仔细的问了一些当下的事情。这日本人我看迟早是要打过来的,虽然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侵略的狂徒,但是日本军队的野心实在是不小。兄弟在上海的店铺,还是关了的好。而且,我更要劝你,把这泉州城里的家业尽快转移到乡下去,毕竟那里更远,即使将来有什么变故,也能保证安然无恙。”

陶之跃听后,当然知道这是许东川的好意,日本人的野心昭然若揭,即使老百姓也都知道,日本人的军队正在磨刀霍霍,打过来也就在这几年了。所以他握住许东川的手,点头说道:“我祖宅的地址,我也曾经给过哥哥,我马上就给长子明文去电,让他尽快的盘出店铺,再把这泉州城里的家产也都变卖,回到祖宅那里。我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只等着你们一家从日本回来。”

许东川使劲握了一下陶之跃的手说道:“那样更好,我也更加的放心。我希望咱们能很快再见!”

望着汽车尾部冒出的青烟,陶之跃依然挥着手,看着车子消失在视线里。

没多久,泉州城里陶家宅院就卖掉了,陶明文也从上海带着一家子人回来,雇好了车,陶家的主人们和仆妇等下人十几口就在泉州城里消失了。

时间在不经意间很快就流转了好几年,1937年的7月7日,北平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日本人果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一时间,大批的日本军队从北向南挺进。8月13日,日本人又在上海挑起事端,军舰和军队疯狂的向驻守的**进攻,阴云密布的中华大地上,人心惶惶。

但是作为最高统帅的蒋先生还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政策,指挥着几十万军队在西北剿匪。所以,这就给了日本人很快占领大片中国领土的好机会,他们没有放过机会,从本土调来了更多的军队,侵略者的战车和军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

得到这些惊人消息的陶之跃,此时已经在距离泉州两百多公里的乡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里是他祖辈生活的村子,人们都很淳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村民们很善良,而且陶家祖辈虽然都很富有,但是对村民们却非常的宽容和善待,所以很得人心。变卖上海和泉州的家产也足够他们的富裕生活了,唯一让陶之跃不放心的是,许东川四年来既没有书信来,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陶花雨已经快十六岁了,她因为学习的缘故,在泉州城里寄宿在学校,只在假日或者放假时回家。随着越来越多的战事消息,陶之跃本想让女儿也回来,但是陶花雨却对学习很专心,也就由她去了。

在祖宅里还住着陶之跃的长子陶明文一家。

又是盛夏季节,闷热的天气一天比一天感到酷热。陶之跃让长子抽空去泉州以及附近的几个大城镇,采购了很多的粮食和日用物品。然后,仔细的囤积在自己的宅院里,以备不时之需。

当上海之战打响的时候,陶花雨却忽然回家,对父亲说要去上海。

陶夫人一脸紧张的问道:“花雨啊,这个时候,外面的战乱危险,你却要去上海。难道不知道那里正在打仗吗?”

“妈妈,我的导师已经回上海了,他说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文化和经济中心。”陶花雨说道,“你和父亲都知道我在学校里是跟着导师专修经济文化关系学的,我们这一批的学生已经有十几个都要跟着导师,一起去上海的。”

“可是那里危险啊,我怎么能放心的让你去?”陶夫人仍然担忧的说道。

陶花雨看着母亲说道:“打仗是军人的事情,我们都是学生,军队不会为难我们的。”

陶之跃这时说道:“孩子啊,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日本对我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他是不管你是什么的。你们都是手无寸铁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伤害啊。”

自从陶花雨进入预科了以后,就住在学校里,陶之跃也很少再过问她的情况。所以,他不知道陶花雨此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已经是一个共青团员,和一个预备党员了。她这次其实就是跟着介绍人一起,以及好几个进步青年去到上海,他们有秘密任务。因此,陶之跃和陶夫人已经不可能劝住她了。

陶之跃夫妇知道,这个女儿自小娇惯,她想干的事情是无法阻挡的。虽然明知道现在的上海危机重重,但是却不能阻止她。所以,他们也就不再说了,只是反复交代了注意安全之类的话。然后,就给她准备了出远门的行装。

陶花雨和几个同学三天后秘密启程,在老师李云成的带领下,通过地下交通线到了上海。此时的上海,正处于紧张的停战状态。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远在西北的根据地武装采购急需的药材。

在上海的明德路一个僻静的小院住下后,李云成让陶花雨等人不要出门,也不要轻易让外人进入,装作是来上海投亲的外乡人。同时,把接头暗号告诉了陶花雨,如果说不上暗号的,就不是前来接头的自己人。然后,王云成出门去与地下组织联络。

王云成换上一身人力车夫的装束,从后院推出一辆半新的人力车,又再三叮嘱所有人千万要注意没有事情在这一带转悠的闲人。如果感觉到情况不对,就立即去两条街以外的“隆盛客栈”开一间房,会有人来接他们去另外的地下交通站,接头暗号不变。

出了小巷,王云成拉上了一个职员模样的人,把他送到市政府后,他马上加速跑到了霍英街。在街尾的小吃店里要了一碗馄饨,又要了一根大葱,剥开咬了一口,放在自己的碗边。然后轻轻吹着还在冒热气的馄饨,用小勺舀着小馄饨吃了起来。

“请问这里有人吗?”

王云成抬起头,看到一个身穿苦力衣服的人端着一碗面食站在桌前,他摇摇头说道:“请坐吧,这里没人。”

那个人坐下后,看了一眼那根大葱说道:“你是山东人吧?吃馄饨还要了一根大葱。”

王云成点点头说道:“我祖籍山东,但是来上海也有五六年了,这喜欢吃大葱的习惯,还是改不了。”

那人似乎不经意的用眼睛很快扫视了一眼店里,确认没有可疑的人后,悄声对王云成说道:“货我们已经都准备好了,目前放在很安全的地方。但是开战以后,很多路暂时都不通了,很难出城。而且,看现在的这个架势,也是大战开始前短暂的平静。所以,必须立即把货全部运走。否则,再次开战后,就更加困难了。”

王云成一边吃着碗里的馄饨,故意发出“唏哩呼噜”的声音,耳朵却在认真的听着。他跑了一趟人力车,很注意的观察了街上的情况,日本人和**的分界线看似非常的明确和规矩,但是火药味却很浓。他低声说道:“今晚八点,大明影院后厅,二号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