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帅哥靓妹闹红尘 > 第79回 芥末辣潇湘雨,冷看黄花(1)

帅哥靓妹闹红尘 第79回 芥末辣潇湘雨,冷看黄花(1)

作者:PP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22:25 来源:书海阁

一阵流星雨滑过天际过,夜空是如此的宁静。老人们都说,一个流星就是一个生命的出生或者消失,那么这一阵数也数不清流星数量的流星雨呢?会有多少人此刻出生,又有多少生命降生?

在寂静的旷野之上,有一个人看着这阵飞逝而过的流星雨,喃喃自语的说道:“看来,这人世间又要上演一出惊天动地的故事了。不知道今夕何年,也不知道要去何方。这些红尘的帅哥靓妹们,你们此番前去的是哪里?不知道又要与谁斗智斗勇,我在这里等着你们胜利凯旋的好消息!”

“涿州地处南北的交通要道,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古时,占据北方的王朝,必然会在涿州驻扎大军坚守,它既可以防备南方的侵扰,也能抵御西北蛮族的入侵和劫掠。近代以来,军阀混战不断,来来往往和起起落落的大小军阀,更是把涿州打造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市。一千多年来,涿州仍然是窥伺南北的重要关卡。辛亥革命中,声势浩大的北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打的所有军阀都落荒而逃了。但是,困守涿州的吴佩孚三万多人,硬是挡住了北伐大军北上的脚步。双方在城下大战了一个多月,北伐军仍然不能攻进坚固的涿州城,然后就导致了南北议和。”涿州城防司令谢双休站在作战室的沙盘前踱步,对几个师长说道,“但是,当年孙大总统梦想的共和却并没有实现,被那些高喊共和的口号,却做着龌龊勾当的人败坏了。只为了权力,才能获得无尽的利益。唉!”

几个师长谁也不说话,他们的脸上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们都是跟着谢双休一起打出来的战将,但是在最近三年中,却总是被打的狼狈不堪。好在谢双休为人精明,部队的损失不大,因为他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找到能够脱离战场的合理借口。

不是谢双休和他的部队不能打,是他实在不想打这场毫无意义的内战。还有一条,就是他们这支部队,就是一支杂牌军,虽然是一支很能打的杂牌军。可是,在**嫡系的眼里,杂牌军就是挡箭牌、炮灰,所以,包括谢双休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将领都不愿意再打这场内战了。

225师胡宇师长还是忍不住说道:“军长,虽然说这涿州城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终究架不住人家集结了十三万部队,都正在赶往涿州战场,后面跟上来的又何止百万。等到解放军合围涿州的时候,我们这区区五万人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咱们从淮海战场好不容易退了下来,却接到命令到涿州城来坚守,不但只补充了一千多人,还让我们从附近几个地方东拼西凑了一万多的地方民团,这些民团欺负老百姓还可以,上了战场都是尿裤子的货。这些人的战斗力还不如我们的一个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他们。况且,即使把这些人全都部加起来,我们也只有不到十万人。这仗该怎么打?”

齐信越是107师的师长,从淮海战场撤退时,其它两个师都损失了上千人,只有他的师几乎毫发无损,所以也是95军战斗力最强的,为了加强107师,谢双休还把这次老蒋专门配给的美械装备给他了很大一部分,所以107师的人马和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此刻,齐信越想了想说道:“胡老弟的话很有道理,虽然我的107师还可以支撑,可是前景也不容乐观啊。因为这一年多来,几万弟兄们从南到北跑了几千里,就跟着人家的屁股跑腿了。到了淮海战场,咱们还没喘一口气,就迎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了几千人。还好淮海战役结束了,咱们又从北向南玩命的跑。本来想着这次该回老家了,却又被调到涿州这个前线了,让我们坚守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共军的十几万人正在合围涿州城,还有后续的更多大军,弟兄们心中不知道多崩溃了。”

126师路在河师长跟着说道:“咱们这五万人,可都是从家乡跟着我们出来的,出生入死的打了快十年,虽然走了一些老弟兄,但是家乡的根子还在。部队的三万多精华都是我们的子弟兵啊,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想想。”

谢双休站住了,看着他手下的三个师长。这三个人跟着他一起出来,先在伯父谢湘居的手下当兵,后来随着部队的壮大,都做了师长。这支队伍是辛亥革命之时,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造的一支部队,算是早期跟随孙先生的亲兵卫队一样的队伍。在北伐最吃紧的时候,受孙先生的重托,从卫队改编为一个团,离开总统府开赴前线。没想到打了几仗就声名大振,因为都是子弟兵,所以部队里非常的团结,还很讲义气。每次打仗都配合的非常好,连续打了好几个胜仗。上级看谢湘居的子弟兵很能打,就让谢湘居在家乡继续招募青壮年,部队逐渐发展到了一万多人。谢湘居当了师长,这时谢双休就跟着谢湘居了,然后陆续的又来了一些他们家乡的人,这个师成了一支地道的子弟兵,在战场上屡建奇功。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他们的战绩也是斐然。再后来,孙先生不幸病逝了,不久发生了国共分道扬镳的事变,蒋先生杀人杀的红了眼睛,把手中的屠刀越举越高。但是,自此以后,谢湘居的部队就成了鸡肋,虽然战场上很能打,却只效忠于孙先生,而蒋先生信任的还是自己黄埔军校为底子的嫡系。所以,谢湘居的队伍就成了被排斥的杂牌军,即使他的部队很能打,都发展到六七万人了,还是被蒋先生不断的裁减,缩编了一个军,即使这样依然改变不了杂牌军的命运。

再后来,对越来越不听使唤的谢湘居,蒋先生格外的不满意,就让他从军长的位置上下来了,给了个国防参事的职务,用高升的办法让他脱离了自己的部队。因为在老蒋发动了历次剿灭共匪的战事上,谢湘居都出工不出力,每到了关键时刻,总能找到借口把部队撤下来。老蒋觉得他是在保存实力,又跟自己不是一条心,总是想把他的队伍当做炮灰使用,却又被精明狡猾的谢湘居识破。可是,对这个孙先生器重的“近卫军”一样存在的队伍,又不能做的太绝,所以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夺了他的兵权,算是保留这个95军的条件,又给他了一个面子,让他自己找一个人当军长。谢湘居当然是看重自己的亲侄子,因为谢双休打仗勇敢,很有计谋,在多年跟着他的过程中深得他的信任。老蒋倒是没有反对这个提议,只是派了一个戴笠手下的少将来当参谋长,算是在这支队伍里安插上钉子了,一旦谢双休轻举妄动,这支部队就将消失。

紧跟着抗日战争打起来了,老蒋也暂时放弃了在这支队伍里再掺沙子的打算,因为在几次会战中,95军总能打出不俗的战绩。就这样,谢双休带着这支子弟兵东征西讨,打了七八年,老底子还是家乡的子弟,因为每次打完了,他就派人去家乡招募新兵。对这支队伍的信任,以及抗日的决心和力量,家乡的青壮年不断进入部队,让谢双休在抗日的战场上纵横驰骋。这还要感谢老蒋对他们缺少关注,打一仗下来也不给他补充人,所以95军里基本上都是家乡的人,只有参谋长杜德寿带来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都不受谢双休那些好弟兄的待见。

但是,这三年来,谢双休的部队打的却非常的窝囊,以至于一个师在三个月前的淮海战场上的一次战斗中,差点快被打残了,损失了三四千人,连师长罗子登都被解放军给俘虏了。谢双休只好从另外的两个师调去了一些骨干军官和老兵,又接收了老蒋补充的几千人,才算是把这个师又重新建了起来,把自己最信任的胡宇调去当师长。

谢双休当然知道这三个生死弟兄都不想再打了,从奋勇抗日的英雄,成为内战的炮灰,而且总是被共军牵着鼻子奔波,还要被打的满地找牙。这样灰心丧气的仗,已经把曾经骄傲的部队,打的毫无生气了。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不但人马全部打光,而且还要背上内战帮凶的臭名声。

所以,谢双休早就想好了退路,他已经派自己的心腹与那边建立了联系。可是,军中耳目众多,稍不留意可能要让自己和手下的好弟兄的脑袋都搬家。因此,他现在还是在秘密的行动。

今天他想试探一下三个师长的态度,所以趁着参谋长到南京开会的良机,把他们找过来,以分析战况为借口,没有让师长以下的军官参加。这样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听到他们三个说完话,谢双休说道:“今天,我把你们三个跟着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叫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这里只有我们四个人,所以不要有什么保留,有什么、想什么,你们就大胆的说什么。我让我的副官带着警卫连的弟兄们在作战室外守着,任何人都不允许进来。”

谢双休走到作战室的大桌子前坐下,招招手说道:“来吧,你们都坐下。我这里给你们准备了好茶。这是涿州城外云雾山上的雨前毛尖,那可是天下名茶。”

三个师长坐下,端起冒着热气的茶杯喝了一口,果然是好茶,入口清香。

谢双休点起一支烟说道:“刚才,我把涿州城四面战场的形势给诸位弟兄分析完了。涿州是一个可守的城市,但是我们能守多久,却是难以预料的。你们也说了,我就不多说这些废话了。我现在还想给你们说一个当年我伯父临卸任前给我说的一番话,那番话意味深长。你们都给我好好听,然后帮我也好好的分析一下。”

胡宇问道:“军座,老军临走前说了什么?”

因为谢湘居始终说自己是一个老军,所以亲近他的这些部下喜欢称呼他“老军”。

谢双休说道:“老军当年带着我们参军,带着我们参加北伐,一路高歌的打的军阀溃不成军。遗憾的是,打完了军阀该和平建国了,却让老蒋捡了个便宜,他的刀枪对着曾经的朋友,杀起来残酷无情啊!老军是很反感的,这一点你们都是知道的。所以,才去了国防部当了参事。他走的时候带我回了一趟老家,给列祖列宗们上了香、磕了头。老军在江边请我喝酒,三杯酒下了肚子后。他说给我一番话,我现在都清楚的记在心里。他说:咱们家乡从来都是认亲戚、认血脉的,咱们都是华夏的血脉,那是一脉相连,打军阀那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咱们打的勇敢,对得起孙先生。打日本人那是军人的天职所在,咱们奋勇当先是应该的。但是,现在对面的队伍,那也是穷人组成的队伍,而且还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与这样的队伍厮杀,于心不忍啊。我们绝不能被家乡的父老乡亲戳脊梁骨啊!咱们的家乡没有地主老财,大家都是宗族血脉,靠着祖辈开出来的那些土地,种粮食、种菜生活,我们大家都是穷人。所以,老军最后说了,端着枪打这些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怎么样都觉得良心不安。”

谢双休的这些话,有很大一部分是谢湘居说的原话,但是也有一些是他自己加进去的。

三个师长听完谢双休的这一长段话,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思,老军长的结局,他们都是亲眼所见的,他现在基本上都是闲赋在家,对什么事情都不再过问了。可是,老军长的心里仍然有95军,这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队伍,这些部下的前途和未来,始终让他牵挂。在95军从辽沈战场和淮海战场一路撤退下来中,谢湘居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担忧。当谢双休派人送去了95军的消息时,他虽然觉得损失了大半个师,可是老底子还在,心中也算是放心了不少。可是今后怎么办?谢湘居让人带去了自己的担忧。这也促进了谢双休决定加快为部队重新谋出路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