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帅哥靓妹闹红尘 > 第154回 护幺姑是本分,枪声难断(1)

帅哥靓妹闹红尘 第154回 护幺姑是本分,枪声难断(1)

作者:PP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9-07 00:03:55 来源:书海阁

天刚亮,阿根托人租的马车就到了,曾广源带着弟妹们一起上车,车把式技术很好,稳稳的在大道上疾驰,快晌午时到了木兰山脚下。此时正是初冬,南方的冬季很短,而且气候没有北方那么寒冷,木兰山上依然云雾缭绕。山下有两排草和泥简单搭起的房子,其实就是围墙搭了个顶而已,不过也住着七八户人家,种着一些地。

最前面有一个棚屋的屋檐角扯出一幅绿色的幌子,写着“木兰山清茶驿舍”,显然是游人们上下山歇息的地方。

曾广怀吩咐车夫就在茶舍休息,等他们下山的时候还要用车。然后,他又招呼其他人也到茶舍休息一下。七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边,茶老板端上一碟花生、一盘瓜子,问过喝什么茶后,吆喝道:“将军清泡一壶,面七碗,上茶勒!”

1928年初的时候,临江省还是相对安定的,木兰山上游人不断,很有一些繁盛景象。

**在追剿红军,国民政府虽然经历了一些变故,但是“攘外必先安内”的老蒋把主要精力放在剿匪,对不断提出过分要求的日本人,老蒋是一味的退让,他想做全中国的总统,自然不能放过与他思想不一致的**人。何况,去年**人已经举起了起义的旗帜,拿起枪正式与国民党在战场上厮杀了。虽然**建立了红军队伍,但是也只有几个很小的根据地,在人数和装备上完全不能与国民党抗衡,但是**的思想深入民心,得到了穷人的拥护,力量正在逐渐壮大。

蒋介石不得民心,不过临江省倒还安静,属于国民政府控制的地盘,所以波澜不惊。

休息了一会儿,曾广源起身付了账后,带着弟妹们一起准备上山。幺姑看着山上仍然有花盛开,绿草也繁茂,这乱世中的片刻宁静,让她把两年来的困顿忘记了,在山间尽情的玩耍。

在木兰庙前,幺姑站在哥哥们身后,看着花木兰戎装佩剑、英姿勃勃的塑像,也是肃然起敬,儿时父亲讲述的女将军的故事浮现脑海。但却不由感慨,陆家这么快就颠沛流离的远离故土,而且爷爷奶奶和父亲相继故去,大伯和大妈卷款私逃,家庭的变故如此之快,于是暗自叹息一声。

曾广源等听到幺姑叹息,马上一起问道:“幺姑怎么了?为什么叹气?”

这下幺姑的泪水就顺着眼角流下来,她知道这些哥哥对她呵护有加,但是毕竟曾家不是千里之外的陆家,寄人篱下的感觉不是那么好。幺姑有些无助的抓住曾广源的手,抽泣着说道:“我忽然想起家事,这些年来变故很多,亲人们被害死,我和妈妈流落在外,一路逃命到这里。父亲在异地病亡,我怎能不伤感?”

曾广源说道:“幺姑,你现在放心吧。我们这些个个都会护着你平安,让你此后再也不受苦了。”

“遇到你们真是幸运。”幺姑说道。

曾广林在后面说道:“幺姑,知道为什么爸爸会收留你们吗?”

幺姑摇头说道:“不知道。”

曾广林看着她说道:“我妈说了,爸爸常说家里有十一个小子,就是缺少一个闺女,他一直想要一个女儿。”

曾广宣说道:“那就是了,爸爸看到你就喜欢了。”

曾广怀也接口说道:“对了,就是这个理。”

曾广源说道:“幺姑,你这么漂亮,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你的,以后都会对你好,都会照顾好你的。”

“但是幺姑只有一个。”幺姑听出了曾广源话里的意思,脸上一红,甩开曾广源的手向前跑去。

是啊,幺姑只有一个,但是哥哥却有六个。

中午的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前面是一片平缓的草地,一层低矮的绿草在初冬中仍然顽强的生长着。

曾广怀喘着粗气说道:“六哥,真的走不动了。咱们就在这里歇一会儿吧。我肚子饿,口也渴。”说完,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从包里取出一瓶水“咕嘟嘟”喝了好几口。

大家都坐下来休息。

他们也背着一些吃的喝的,此时都拿出来。曾广林把一个米团递给幺姑。

幺姑放到嘴里,有点凉,但是稻米合着豆腐加肉渣混在一起的香甜味儿,很好吃。

曾广林坐在幺姑身边看着她说道:“幺姑妹妹,你真好看,我看你干脆就做我们曾家的儿媳妇吧,只是不知道你喜欢哪一个?”

幺姑轻轻踢了他一下说道:“还是你最顽皮。”

“看来没我的事了。”曾广林叹口气说道,“这家里我最小,再说了,六哥正好到了讨老婆的年纪,他读书比我们都读得好,将来爸爸要让他掌管家里。他是最有资格了。”

这些话忽然被曾广林直白的说出来,曾广源和幺姑对看一眼,脸都红了。

曾广源对曾广林说道:“就你嘴快。”

其实,从昨天起,几个孩子都在想,毕竟都是二十岁的孩子,既然爸爸这么快的接纳了幺姑娘俩,与家里没有闺女有关系,更可能的也是想给曾广源找个媳妇。草地上忽然沉寂了。

这时,不远处的山坡下传来一声枪响。曾广源示意所有人不要说话,然后在他的带领下,七个人弓着身,来到了山坡前。他们一起向下看。

只见约三十多米远的地方,有两拨人马对峙着。

左边只有五个人,一个人在前,四个人在后,前面的人腰间别一把手枪,后面的四个人端着步枪。

右边有二十多个人,一个人在前,他手中的枪口还冒着一股烟,显然刚才的那一声枪响是他的手枪打出来的,他的身后二十多个人端着步枪。

两边端着步枪的人,都是指着对方。

虽然隔着三十多米远,但是曾广源他们还是很清楚的看到了,他们穿的样子差不多的军装,但是非常褴褛。

这些人说的也是南方话,所以曾广源他们可以听懂。

(左):“张天彪,你听我一句,我是团长派来找你们这些失散的同志们的。你们在这一带坚持打游击,很困难,首长都知道。”

(右):“你怎么让我相信?你有省委的命令吗?”

(左):“我在这里就是省委的命令!咱们一起工作了五年多,你怎么不相信我?”

(右):“你什么都没有,我不能相信你!如果你是一个可耻的叛徒,我的二十七个同志就要被你出卖了。这些革命的火种有多么不容易,你知道吗?”

(左):“我的同志!我颠簸几千里,怎么可能揣着命令到处跑?咱们一起战斗了五年,为什么信不过我?”

两个人的声音越说越大,越说越快,隔着很远听不太清楚了。最后,那个叫张天彪的忽然拔出腰间的手枪,指着对面的人大喊:“我就是不能相信你!你们走了以后,我们加上伤员一共有二百多人,东躲西藏,与敌人周旋。我一直在寻找根据地,但是敌人围攻很紧,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但是,你看看我们现在只有这些人了。反动派追杀我们,杀死了那么多同志。黄正武,你要是再啰里啰嗦的,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叫黄正武的并不畏惧,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尽量把口气缓和下来说道:“老张,咱们不要吵,吵解决不了问题。你也冷静一下,好不好?我不相信你会向红军开枪!”

原来,这些人就是红军。

“不许动!一个一个慢慢的站起来。”身后传来低沉而威严的声音,把曾广源他们七个人吓了一跳。曾广林慢慢的转过头,两个与坡下穿的一样的人端着枪站在身后,步枪黑洞洞的枪口指着他们。

七个人慢慢的站起来。

“转过身?你们是什么人?”一个红军战士问道。

曾广源说道:“长官,我们是老百姓。”

山坡下传来一声大喊:“是什么人?都带下来。”

两个战士用枪示意,七个人乖乖的从山坡上下来。走近后,对这些红军看的更加真切了,那个张天彪和黄正武大概二十多岁,其他战士也差不多的年纪。他们都面黄肌瘦,穿着衣衫褴褛,但是眼睛里都有一种坚定的神态。

红军战士们这时一起放下了枪,张天彪也把手枪插进了枪套里,看着七个人问道:“你们是哪个村的?”

曾广源战战兢兢的答道:“长兴集叶家田的。”

“哦,我路过那个村。看你们的样子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吧,是曾家大院的吗?”张天彪继续问道。

“是是是是。”曾广源一连说了四个“是”。

“黄麻暴动”的时候,曾家大院如临大敌,曾继贤对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很明白,曾家是地主也毋庸置疑,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更知道。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却没有看到红军打过来,但是不久长兴集有了农会,曾继贤也开始对贫雇农更好,而且远近闻名,还被农会评为开明人士。

“据说你家还很开明。”张天彪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趴在坡上偷看什么?”

曾广源连连摆手说道:“长官,我带着弟弟妹妹们来木兰山游玩,绝不敢偷看。”

黄正武看着曾广源说道:“没有你们事了,走吧。”他刚说完,忽然看到了幺姑,愣了一下,张张嘴想说什么,但还是忍住了,转头对张天彪说道,“曾继贤我也听说过了,那时也知道他很开明,让他们走吧。咱俩还有大事要赶快解决呢,我是有任务在身的,这附近还有十几支失散的队伍,都要我把党中央的指示传达到。你一个老张,已经让我脑壳痛了,其他的还大多不熟悉,还指望你能帮帮我。”

说完这些,黄正武用眼睛扫了一遍七个人,在幺姑的脸上停留了几秒钟。

张天彪点头说道:“你们走吧,不要把见到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曾广源赶快说道:“长官放心,我们绝不会说的。”

张天彪笑着说道:“我们叫同志,不叫长官。”

“是,同,同志。”曾广源说完后,带着弟弟妹妹们赶快走了。

到了坡底,曾广怀辨了一下方向,带着大家出了这个山谷,转过弯就到了山脚下,看到“木兰清茶驿舍”时,才松了一口气。他们找到还在睡觉的车夫,急忙回去。回家后,曾广源悄悄的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曾继贤听后让他不要再跟任何人说了,然后就让曾广源回屋睡觉。

曾继贤去了祁月娥的屋子,坐下后说道:“月娥,还记得闹红军的事情么?”

“当然记得了。我还记得有农会的人来咱院,说咱们是开明人士,没有恶霸行径,所以没有打倒我们,你问这个干什么?”祁月娥问道。

“今天孩子们游木兰山的时候,遇到了他们。”曾继贤小声说道。

“啊!没对伢们做什么吧?”祁月娥惊道。

“没有。我叮嘱广源,这事不能对村里的人说。”曾继贤说道,“虽然他们当初没把我们咋样,但是说来我们是地主啊,红军还在这里。广华说过的话你没忘吧,他在新学里学到的,说我们是剥削阶级,打倒是迟早的。我觉得你娘家表妹去天津没找到广盛,估计十有**到海外了,他们都是读的新学,脑子灵呢。以前还劝过我,让我也把这里的田地都卖了,干脆到美国或者英国去。但是,我这故土难离的怎么走呀?我现在想,他们不联系也好,对孩子们好。”

祁月娥叹口气说道:“那也是。唉,这兵荒马乱的还不知道以后怎样,什么时候才太平下来。”

曾继贤说道:“这几年来,我翻过了孩子们的书,现在的世道与大清朝不一样了,民国革命也十七八年了,这蒋总统不怎么得人心,倒是红军是为穷人撑腰的,天底下还是穷人多哟,他们手里有了枪,得人心,我看天下迟早要成了他们的。历朝历代穷人多,谁都知道的。虽然农民起义能当皇帝的也就那么有数的几个人,更何况,”他忽然压低声音说道,“这红军硬是邪呀,一招呼就把所有的穷人全部都聚在一起了,保不准未来的天下该他们坐了。几个孩子,你给她们的妈都说说,管好自己的孩子,特别是今天遇到的事,万万不能乱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