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帅哥靓妹闹红尘 > 第169回 凭谁说过往事,清泪衣衫(2)

帅哥靓妹闹红尘 第169回 凭谁说过往事,清泪衣衫(2)

作者:PP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4 15:19:36 来源:书海阁

周乙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咱们在一起那么多年了,这也叫知己知彼吧。”老魏笑着说道,“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快说吧。”

“其实我也只是一个判断,你还记得我让顾秋妍给我破译的那本书吗?”周乙说道,“十天前她给了我,虽然她没有全部破译出来,但是把方法告诉我了。”

“所以,你找到了秘密?”老魏说道。

周乙笑道:“是的。我整整研究了十天后,对密码中所说的事情完全知道了。所以我才有了一个大胆的判断,我觉得我们可以顺利度过这次难关。”

“那就太好了。快说说。”老魏急切的说道。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牺牲了,希望有人能记得我们。因为我们奋不顾身的斗争,为了我们的信仰,为了全中国所有苦难中的人民。”周乙说道,“这是那本书开头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不惧牺牲,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和为之奋斗终生的信念!”

咱们先放下目前老魏和周乙面临的困难,按照周乙给老魏的叙说,把一些陈年旧事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

事情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在临江市辖的乡村了。

久居长兴集的曾继贤老先生因为不是恶霸地主,所以在轰轰烈烈闹农会的时候,没有受到冲击,而且还被当地的革命队伍视为开明人士。但是,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国民党举起屠刀,残酷的虐杀了无数革命志士,在血雨腥风中,长兴集再次归于平静,因为离着临江市非常的远,所以反动军阀的杀戮止于黄陂县而已。

当年,曾继贤在李集镇收留了曹子兰和幺姑母女,但是始终没有再纳入房室。乡公所对曾继贤的庞大家业和在当地的影响力很敬畏,因而也就认可了这对不知道来自哪里的母女二人,没有骚扰她们。因此,曹子兰带着幺姑在长兴集算是落了脚,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

按照曾继贤的本意,他是有把曹子兰带着的女儿幺姑收为儿媳妇的,因为那时的曾家五个成年的儿子都离开了长兴集在外,过的也都很好。曾继贤就想着把家业留给第六个儿子曾广源继承,毕竟曾老爷子都是七十岁过了的人了。

自从曾家的孩子们在木兰山上遇到了红军后,曾老爷子忽然发现小儿子曾广林有了变化,经常出去很长时间,不知道在干什么。不过,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管这些,只是让祁月娥抽出时间问一下,可是也没有结果。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没有人找上门,只要孩子平安就好。曾老爷子此时能做的就是让各房太太们管好自己的孩子,做本本分分的庄户人。

那一年的春节过后,天气渐暖,草也很快就绿透了,田野间到处都是早开的各种野花,红的、粉的、白的、黄的开遍了所有空地。江南的春天,一场细雨就能浇透大地,勤快的农家翻地浇水放鱼苗,仿佛一夜间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长兴集相连的几个小村落都不大,在块块稻田里早就有人开始收拾土地了,这是农民的希望和期盼,只有把地种好了才能过好日子。此时,再有几天就可以插秧了。

在曾家大院的后面还有一块地,这是最早要收拾的,因为可以育苗,曾广源每天带着弟弟们在田里忙活。幺姑来了以后,干活的热闹就多了一些。曾继贤不是个懒人,他自己也下地干活,所以每个太太也一样的。所有人的活计都是曾广源安排。他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活派给大家,一般来说弟弟们主要是整地,这是力气活,都是一些半大小子,有的是力气,而几房太太则做修正的活。幺姑经常是跟着曾广源干活。曾继贤在边上指导,他对农活样样精通。

佣人们忙完家里的活后,也跟着一起做地里的那些活,每到这个时候,也是曾继贤很开心的时候,他喜欢看地里忙碌的人,甚至能感觉到收稻子时的那种喜悦。他颠沛流离的二十多年,现在早就稳定在长兴集的土地里了,这是一种安逸和满足的状态。在他的带领下,曾家大院的人都是勤劳肯干的样子,这个传统一直保留下来了。

曾继贤干累了就在院门的那张椅子上坐下来,旁边的石墩上泡着一壶茶,他抿一口茶,然后眯着眼睛看地里忙活的一家人,这幅农家乐的场景,他百看不厌。而且,他看着在稍远一些的地方,曾广源和幺姑边干活边说着悄悄话,他很满意这两个孩子的亲近。特别是他能听到这两个孩子“咯咯”的笑声,虽然很轻,但是很入耳。现在,他也知道幺姑的名字叫做陆秋霞,这个女孩二十岁出头,与广源很般配,清秀的幺姑被曾继贤一眼看中了。

曾广源也不赖,他读的书最多也最好,如果不是时局越来越动荡,曾继贤准备送他去北平深造一番的,现在只好暂时在家里主事了。这样过了三年,广源这孩子逐渐开始承担家里的事务,并且管理的井井有条的,很让曾继贤放心。所以,曾继贤就开始有意的给广源物色一个媳妇,去北平读书的事业放下了。虽然附近的几个人家也说了几个女孩,但是都没有完全定下来,主要还是曾广源的原因,他在市里读书读多了,对乡下的女孩不怎么看得上。这也难怪,乡下的女子读书的很少,能认几个字的都算是不错了。特别是曾广源人很老实,在市里读书读了十几年,也没有参加什么组织和党派,几乎就是自己一个人埋头读书。因此,曾继贤就认为曾广源是持家守业的一块料,那就尽快给他成家。

年前遇到曹子兰母女,让曾继贤的眼前一亮,他第一眼就感觉到这母女不是一般的人,但是曹子兰一直也没有说自己的来历,曾继贤也就不问。而且,曹子兰在家里也是很守规矩的,带着女儿与所有人关系都搞得很好,大家也逐渐喜欢她们了。曾家大院的人也都隐隐感到曾老爷是想把幺姑给曾广源做媳妇的。

曾继贤准备这两天抽个时间,让祁月娥出面给曹子兰说一下这件事,然后在夏天的时候把这婚事给办了。

今天,曾继贤没下地干活,他觉得自己确实老了,干一会儿就腰酸背疼的,所以就在椅子上喝了一壶茶。等到日渐升高时,暖洋洋的太阳照的人很舒服。他竟然就睡着了,直到佣人们来叫他吃午饭。

清明的雨狠狠的下了起来,趁着中午雨稍微停了一下的时候,曾继贤让阿根赶快把准备好的祭品装到车上,让曾广源叫上一家子人,他要到三里外的叶家田祖坟上去祭拜,这是规矩。这块祖坟是曾继贤的父亲选的,还是找了一个县上的风水先生给看好的宝地。随后,曾继贤的父亲和母亲都埋在了那块地里。

二十几个人走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了地里。赶着车先到的阿根和曾广源兄弟几个,已经摆好了香案和祭品,只等着曾继贤来上第一炷香了。等所有人都在坟前站好了以后,曾继贤从阿根的手里接过香,点燃后跪下,后面的人也一起跪下了。

曾继贤心里默念:父亲,当年你随着祖父东奔西走,后来安居在此,创下了这个家业。今天,我带着一家人来给您烧香送钱来了,广盛等几个孩子因着时局不稳,也没有什么音信捎来,其他的人都在这里了。您就保佑这曾家的香火不要断,也保佑我们都平平安安的吧!

默念完了,曾继贤磕了三个头后站起来,紧跟着所有人按照顺序磕头已毕。此时,曾广源站在土堆上,看着叶家田寥寥的几户人家,已经掩在青烟之中,很有一种世外桃源的味儿。

曾广林看着曾广源站着出神,好奇的问道:“哥,你看什么呢?”

“我在想,叶家田离咱们院不远,看这里就是一个绿野环绕的好去处啊。这里真的很好。”曾广源答道。

曾广林也深望了一会儿,果然如此。

听到广宣的叫唤,他们两个人下了土堆,然后去赶已经走出了几百米的父亲他们。

这时,从左边的田埂上急匆匆的走来了一个人,手里抓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灰色的衣衫,年纪在三十岁左右。曾广林看到此人一愣,于是故意放慢了脚步,专等那人走近。那人在走过曾广林的身边时,悄悄的把一个纸团交给了曾广林后不动声色的走远了。曾广源没有注意到这些。

一片小雨突然飘了下来,那个中年人并不停留,继续向着叶家田的那个转弯走去,并且打开了伞,土黄色的油纸伞在小雨中渐渐走远。曾广林把纸团握在手心里,跟着哥哥曾广源追着前面的马车。

马车上的五个太太和曹子兰早就撑开了伞,把曾继贤紧紧的围住,其他的几个孩子带着幺姑跟在马车的后面。阿根轻轻的吆喝着,佣人们走在最后。

曾广源紧跑了几步,已经追到了马车边,回头招呼曾广林也快来。乡间的小雨说来就来,而且说不定忽然就越下越大。回家还要十几分钟,田埂上的泥泞很难预防。曾广林一边答应着,一边伸开左手挡住飘下的雨,并借机打开了那个纸团,快速的看了一眼:今晚9点,李记油坊。看完后,曾广林把纸团塞进了嘴里和着唾液吞了下去。

“曾广林在这本书里,没有说他是怎么走上革命道路的。”周乙说道,“但是,很显然他是受到了当时活动在木兰山一带的游击队里什么人的影响。”

老魏说道:“当时这一带发生过暴动,留下了革命的一些火种,游击队在山上打游击,但是在附近的很多闹过农会运动的村子里,都有我们的地下组织人员。他们广泛的活动在这一带,一方面给游击队提供情报和补给,一方面秘密的发展组织人员。这个曾广林读过书,很可能也接触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然后在某一天遇到了我们的人,很自然就会进入组织。”

周乙点头说道:“一定是这样的。当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开始了长征。原先就是打算在这一带与贺龙的队伍会师的,但是情势不允许转道贵州。再后来,国共第二次合作,大多数的地方武装和留下来的红军,就一起合编成了新四军。曾广林从这里出走后,却没有再回来。哦,他回来过,一年多前我见过他。那时他已经是**中校,跟着队伍北上了。”

老魏诧异的说道:“你见过他?”

周乙点头说道:“机缘巧合吧,曾广林的队伍正好在这一带等着大雨过后才走,于是他回来看了父亲。而我正好刚到这里,在刘魁的岳父家里躲着。毕小英的父亲和曾继贤老先生的关系很好,又是多年没有见过了,所以就邀请毕老先生到曾家大院叙谈。我与曾广林攀谈了一整夜,所以对这本书里的很多事,我结合着他和我夜谈的内容,基本上也能判断出很多事情。”

“那些过去的事,虽然已经有点远了,但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信仰,依然坚定的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能见一次是幸福的,只可惜我没有见过这个曾广林。”老魏说道,“我们离开家乡的样子都差不多,过往事中都是家中的老父母不舍的样子,但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走了,后人会理解的。我记得我当年站在村子后的山坡上,看着在地里弓着腰洒着汗干活的父母,禁不住的流泪了。我只能离开他们,因为我要为更多的人去战斗。那以后,我二十五年没有再回家了。真的很想他们!”

老魏说着,眼睛湿润了,周乙也轻轻的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这么多年的曲折艰苦熬过来了,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了,革命快成功了!

这正是:我为理想焚身死,只要后代幸福期;他年心中涌波澜,这些都是君回忆。(请关注第一百七十回:一方帕对鸳鸯,绝命红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