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帅哥靓妹闹红尘 > 第200回 西域灵花多情剑之八:君在何处(2)

明洪武二十三年夏,朱元璋又一次巡视北方,在元大都逗留了很多时日,与儿子朱棣畅谈多日,嘱咐他一定要守好北方的这道国门,因为蒙元的残余势力还在大漠称雄,他们收服了不少的游牧民族,俨然是大漠之主。对于大明夺去的江山,蒙元是非常的不服气的,时刻想着南下侵扰,有机会就要再次入主中原。朱棣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在战争年代就能带着千军万马上阵拼杀。无奈,朱棣是第四个儿子,按照皇家传统是不能继承皇位的,所以朱元璋最后还是立了已故的长子之子为皇太孙。朱元璋当然知道朱棣心中不服,所以这才多次到北方来巡视,以他的威严,尽量压制住朱棣,防止他在自己死后反叛。如果说朱元璋的儿子们反叛,唯一有能力和胆子够大的,也只有这个朱棣了。

朱棣白天被父亲一顿软硬兼施的教诲搞得心中一直在“通通”直跳,他知道父皇的怀疑,所以始终表现的规规矩矩的,从来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父皇的威严下,他知道自己毫无反抗的余地。但是,自从大哥死后,他一心一意的认为父皇会把皇位传给他,因为他一直是父皇最喜欢的儿子,在夺取天下时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可是,最终父皇还是落入了千百年的俗套,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朱棣当然非常的不服气,可是慑于父皇的威严,虽然他看着已经是老迈昏聩了,但是朱棣依然不敢造次。所以,父皇这次到北平巡视,很显然是最后一次来警告朱棣不要乱来,别看老皇帝快不行了,但是朱元璋已经安排了后事,你朱棣就乖乖的在这里做你的藩王吧。如果你胆敢造反,有你的好果子吃!

朱棣一向聪明自负,对父皇的这一番恩威并施,自然是明白透彻的,服侍父皇休息后,他回到内室,额头上冒出一层层的汗。刚才父皇的一番话语还在耳边:儿啊,我知道你心中有一些失落,但是我也不能违背自古的规矩啊,这皇位本来你是最适合的 人选,可是我要是这么做了,那么要失去天下的民心啊。你以后还是要好好的镇守在这北疆,这里是鞑子最容易突破的地方,我大明的万万千千百姓,还要依靠你守好的。今后,你要多多帮助你的侄儿,让他成为一代明君,这才是你该做的事情。

朱棣一个人在内室踱着步,他不想见到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心腹,此刻他心中万千的不愿意,但是却不能给任何人讲,他不知道哪一个是父皇安插在身边的人 ,一旦自己的心思暴露了,那么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二十多年来,父皇的血腥杀戮,已经让他心有余悸。那些本来没有反意的大臣是前车之鉴啊,只要父皇心中产生了怀疑,那么就是死路一条毫无余地。也幸亏他多年追随父皇,立下了很多功劳,而且从未表现出自满,对外总是说着守好疆土,绝不与任何兄弟和子侄争夺皇位,这才消除了父皇的一片杀心,让自己在这里好好的活着。

门外传来更鼓之声,已经到了下半夜,朱棣却丝毫没有睡意。他摸着黑走到室内的桌前,倒了一杯凉茶,送到嘴边喝了一口,茶虽然凉了,但是那股茶香依然。

忽然他下了决心,心中恨恨的想道:父皇显然已是风烛残年了,这次虽然看似健朗,但是掩饰不住的垂老完全显现了。如果再不做准备,一旦被父皇身边的小人进了谗言,那么父皇是绝不会对他手软的。

朱棣出了门,轻轻的来到了后院一处绝密之地,在树木掩映之中,有一道毫不起眼的小门,从外面看,好似一个基本上不打开的 门,外人看到也只能认为是堆放杂物的。朱棣从身上取出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门。然后,他轻轻的迈步走了进去。

两年后,朱元璋油尽灯枯,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驾崩之前,朱元璋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一件是让众多的嫔妃为他殉葬,这件事被后人诟病了很久很久,还有一件就是传位给皇太孙。但是,诏旨的墨迹未干,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明目张胆的开始抢夺侄儿的皇位了。起初,朱棣的军队因为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屡吃败仗,被打的缩回到北平附近,差点就失去了信心,准备向侄儿投降。但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和众多臣子苦苦哀求他不要放弃,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投降了,所有人都要人头落地。

朱棣打起精神,整顿兵马,与王朝的军队相持。同时用上了最后一招,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前往南京,两年前在密室中布下的一步精妙的棋,到时候使用了。当初虽然只是为了防范父皇对他下毒手,但是父皇临死还算是仁慈,并没有解除他的兵权,也没有把他调到京城看管起来,这才为他能发动抢夺皇权留了机会。现在被皇朝的军队打的节节败退,他决定冒险使用两年前布下的一招棋。

再说,何其幸与童自在也知道了朱棣谋反的事,他们现在年事已高,仍然隐居在天山深处。当年,他们做主让童寒星和何宛若成婚,随后就让他们离开了天山,到中原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自在的生活了。何其幸这一日与童自在饮了几杯,微觉头痛,于是在雪峰底站了桩,运动内气,让心中的气息运转,把头痛稍微压住了。童自在则坐在门前的石凳上,看着二弟练功。

一声高亢的叫声在头顶,那是一只雄健的雪山雄鹰在头顶盘旋。

“唉,世外几十载,恍如烟云啊。”童自在叹道,“如今我们都已经老朽了,君在何处?”

“世无明君!”何其幸张开眼看着童自在,“我们也原想着朱元璋出生低微,草莽之辈,那么多忠臣良将愿意辅佐他得了天下,他该体恤民情,为天下苍生多想一想,可是依然是个大大的昏君。”

童自在点头说道:“没想到。”

“当年真不该把那笔巨额军资交给他,三弟他们也是误了我们的。”何其幸说道。

“但是,当时的朱元璋也是英雄,只是得了天下后,开始胡作非为了。”童自在叹气道。

“我是年迈体衰了,否则,哼哼!”何其幸收了桩。

“二弟,这些年你多数时候不问世事了,怎么现在又如此的感叹?”童自在问道。

“大哥有所不知,前日有一伙客商来,他们带来了星儿和宛若的一封信。”何其幸说道,“但是我没有给你说,因为信中他们说要去做一件大事,我想现在的大事无非是朱棣谋反发动的靖难之役了。星儿和宛若既然说是天大的事,应该就是此事。”

“他们不该掺和的。”童自在说道,“多少年,多少代都搞不清这皇家的事,他们虽然已是中年了,却如何能够搞清楚这中间的关窍。”

“由他们去吧,”何其幸说道,“总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的事情。那朱元璋看似厚道,实在也是一只猛虎,或者是一只饿狼啊。被他杀戮的人之中,多少忠臣良将和后代,我想星儿和宛若既然与朱棣有绝密的瓜葛,那么他们或许就是为朱棣做事。君在何处!二十多年前,我失去了一个女儿,心中当时无比悲痛,曾经也问了君在何处!如今,这句话却是要问苍天,明君在何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