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灵魂吸食 > 第100章 春生秋杀;去彼取此(四)

灵魂吸食 第100章 春生秋杀;去彼取此(四)

作者:子名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23:30 来源:书海阁

------------

不知过了多久,观内突然一阵敲击声。

率先醒来的是秦嵲,他刚刚再次梦见‘青鬼吸魂’,这次直接‘吸魂五次’,倒是让他内心十分高兴,这代表他的‘吸魂之力’得到快速提升,他自己都没想到居然这么快。然后看着烛光下,周围的人也都各自惊醒了。

“怎么了?有人敲门吗?”何弊诧异道。

“门?我来看看。”钟剑立即起身,然后跑去打开观门,却见门外并没有什么人。然后回头对着周围人摇了摇头:“什么人都没有啊?外面还是漆黑一片。”

“你们有没有感觉很奇怪?”秦嵲看着周围说道。

“嗯。现在是夏季,这观里晚上居然一只蚊虫都没有;另外,这地砖还有丝丝冰凉。”?也诧异道。

“不只观里,这村子里,都很少会见到蚊虫。我们父子刚刚来这里的时候,也是惊奇,但之后也没发现什么,就不再多想了;另外,这观后就是‘不杀湖’,地砖有些凉意也很正常;而且观前就是那口古水井,据村里人说,从不干枯,地下水充沛,有凉意倒也正常。”张祼对着众人解释道。

“那这刚刚的敲击声是什么?”何弊诧异道。

“是不是有人不小心碰到墙壁了?”秦子武说道。

“不,刚刚那敲击声好像来自于地面。”?说完,半跪下来,用手掌紧贴大地,并且示意大家噤声。可是观察了一会,也只是皱了皱眉,然后便对着众人摇了摇头。

众人也都互相看了看,不解之色渐浓。

“在那里。”一个声音突然传来。

然后众人只见,秦语荏从空中慢慢直立起了身子,眼光重新盯着那神台。

“那里?”众人顺着秦语荏目光,看向神台。

然后,果然再次传来“咚咚咚”的敲击声,这次更大声,也很明确,就是这神台内部传来的声音。

众人好奇, 都立即朝着神台围了过来。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方形石台嘛,怎么会有敲击声?”秦莲搂着秦霜好奇道。

?走上前,仔细打量着这石台,又用手摸了摸,说道:

“这石台材质也只是普通的花岗岩,常被用作制造石阶、石台等,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而且这上面也没有压痕、接痕,说明神台之上的确没有供奉过什么神像。看来只好打破这神台,看看内部情况了。”

“这不太好吧,这观和这观后的湖都是村里的‘宝贝’,我们也只是借住。。”张弼打断道。只是还没说完,就见秦语荏小手轻抬,那石台两侧地面立即伸出两只巨大的‘石砖之手’,一下握住那神台,慢慢往上举起。

众人才看清,这石台并未与地面石砖成一体,而是像一个罩子一般紧扣石砖地面。

待到石台慢慢升高,大家也都慢慢长大了嘴巴,只见:

神台‘扣罩’之下,居然是一个一米见方的水池,里面只有一大朵白色莲花,只是没有绿叶;这莲花也很奇特,中间并不是花蕊,而是白森森动物尾骨一般的东西,足有一米多长,而且还在不停地抖动、抽搐着。

“这是什么东西?”何弊好奇道。

“好像是蛇的尾骨,不过都成白骨了,应该死了才对。怎么还会动?”钟剑皱眉道。

“什么时辰了?”?对着钟剑问道。

“已经子时(夜里十一点到一点)一刻了,刚十一点十六分。”秦嵲看着手表说道。

“子即是‘鼠’,这还真的是‘蛇尾骨’啊。对了,答案,我想应该在观后的‘秋杀湖’。。走。”?说完,立即便匆忙往观外跑去。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眼中都是不解之色,但也只好跟随。只是还没踏出步子,一个白色身影,一闪而过。

“好快的速度!这是‘空风之术’吗?”钟剑好奇道。

“嗯,走吧,答案在观后。”秦嵲说道。

然后钟剑和秦嵲在前,其他人也都立即跟了出去。

待众人都到达湖边,夜色沉寂。只见:乌云蔽月,湖面黑漆漆的,只倒映着繁星点点。

“前辈,什么都看不清啊?”钟剑对着?说道。

“我们可没随身准备手电筒,而且即使有,这么大的范围,估计也难一窥全貌。”何弊皱眉道。

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瞪大眼睛,极力想看清湖里的情况,只是夜色太深,难以看清。。。

秦语荏也是紧盯着湖面,然后她小手一伸,手中一朵无形物质凝聚,然后轻轻往上抬起。

众人只见一团发光物质慢慢在空中升起,然后越来越亮,越飞越高,最后在湖中心上方数丈高的地方漂浮,并且朝着湖面散发出大量的光芒,顿时就照的湖面一片明亮。

众人见状,纷纷用手掌在额头遮挡,转头看了看秦语荏,又朝着湖面看去,只见湖面中央往上冒着一个个大的气泡。。。好似有什么动物在湖底喘着粗气一般。

“这是什么魂术?竟然可以像个小太阳一般,照亮这么大的范围。”秦嵲张大嘴巴道。“这是‘日芒术’。”何弊和?同时开口回道。然后两人互望一眼,都带着笑意,又转头看了看秦语荏,眼中不解之色更甚。

“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现在只看清湖面的情况,但秘密应该在湖底啊。咱们真的要潜水到湖底吗?虽然我们可以不用呼吸,但我可不想潜入水底,尤其大晚上的,挺渗人的。。”钟剑皱眉道。

?听完立即给了钟剑一个脑奔,怒道:“没魄力,堂堂男子汉,岂能怕黑。”然后又转变表情:“不过,这湖底情况未知,说不定真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敌暗我明,的确不能轻举妄动。”

“那我们怎么办?”秦嵲问道。

“等。。哎,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晚上如此明亮的湖面,居然村子里一点狗吠声都没有?村里人应该都睡着了,但没有狗吠也有点。。。”秦子武好奇道。、

“是这样的,这‘春生村’里,没有人养狗,就连猫也没有;大家都说有‘河神老爷’庇佑,不需要有狗看家,更没有老鼠祸害。”张弼立即解释道。

“哦,那还真奇特。”秦子武皱眉道。

“语荏姑娘,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转头看着秦语荏说道。

钟剑等也都好奇地看着秦语荏,他们此刻也知道:这秦语荏早就发现观中石台的不同寻常之处,只是个中祥委他们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他们也知道这秦语荏并不是大罗神仙,也不是诸葛孔明,恐怕也不能料定天下事。

“语荏,想必你也好奇湖底的情形,你看看能不能让我们下去一探究竟。”钟剑也好言劝道。

秦语荏点了点头,然后双臂微曲,双手在胸前交叉,对着那湖面分开两侧;然后众人只见那湖水慢慢向两边散开,形成两道水墙,一条丈宽的水道直至湖底。但湖底依然较深,众人只能看见一个青褐色的巨大物体在扭动着。

然后,秦语荏走上前去。众人只见她步履轻盈,而且竟然像踩着楼梯一般,一步步往下走去。

“这是‘空气凝结而成的楼梯’,大家相互搀扶着,慢慢往下走吧。”?对着周围人说道,然后他也一马当先,紧跟着秦语荏往下走去。

钟剑和秦嵲互相看了一眼,便也跟了上去。然后是徐萍拉着秦莲,秦莲拉着秦霜;最后,何弊扶着何芒,旁边紧挨着张祼父子,秦子武在最外侧,也都慢慢往下走去。

众人行走在‘空气结成的楼梯上’,不免都有一些胆战心惊。尤其秦莲和何芒二人,年轻识浅,并未有攀高的经验,不免紧握着周围人的手臂;张祼父子经常爬山采药,稍微好一点,但他们此刻也是对周围一切十分震惊,更对这秦语荏如‘鬼神’一般的能力暗暗吃惊。

往湖底越走越近,头上的光芒也紧跟着越照越清;待接近湖底,果然看清那青色的巨大物体,竟然真的是一条青蟒,足有笆斗般直径;一颗硕大的脑袋足有成年人身长,半米宽,最为奇特的是那青蟒头顶居然还有一个红色的冠,磨盘大小,像一个粉色的肉球,还在不停跳动着。

【笆斗:一种用柳条(杨条)编织而成的农用盛器,底部半球形,在古代被用作计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直径约成年人双臂合抱。笆斗在农家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根据不同的容量大小和用途,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如“栲栳”、“拎笆”、“四升斗”等。笆斗不仅是农家日常劳作中的重要工具,还是女儿出嫁时的必备嫁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众人在那大青蟒头顶两米高的地方停下脚步,看着那青蟒不断地扭动着头颅,嘴里黑色的蛇信子不断地吐出吐进;众人脸上不免都露出惊异和惧意。

“?前辈,这。。。?”钟剑皱眉道。

“你不是饱读诗书吗?古代有没有关于‘蟒蛇’的记载?”?转头笑道。

钟剑皱了皱眉:“您这是想考完啊?据我所知,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有关于大蟒蛇的描述。书中提到,蟒蛇开口广尺余,可见其体型之庞大。

此外,在唐代的文献中,也有关于大蟒蛇的记载。例如,唐段成的《酉阳杂俎》一书中,描述了蟒蛇长十丈,能够吞食鹿类动物,吞食后需要绕树才能将骨头排出。而唐刘询的《岭表录异》则更为详尽地描述了蟒蛇捕食鹿的过程,包括其如何衔住鹿、自尾而吞以及最终消化鹿骨的场景。”

秦嵲也补充道:“在《山海经》这部古代地理志怪着作中,描述了一种体型庞大的蟒蛇。据记载,这种蟒蛇体长惊人,能够吞吃活的大象,入腹三年方才排出大象的骨头。”

“行了,行了。你们俩还真的是‘书生气十足’,都这时候了,还在比拼文学功底?”何弊插嘴道,然后对着?说道:“我想,?先生一定有其他意思吧?”

?回头看着几人,点了点头:“钟剑和秦嵲说的都很好,但都只说出了‘蟒蛇’的巨大;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那‘蛇冠’的不同寻常之处。”“蛇冠?”其余人也都诧异道。

?继续解释道:

“嗯,蛇冠,指的是蛇头上类似鸡冠一样的构造。虽然并未真的在古籍中有过确切记载,但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中,蛇冠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例如,在一些传说中,蛇冠是蛇成精、变龙的重要标志,最终会变为龙的角。

此外,在天竺国古老的神话中,蛇王那迦的形象也表现为人头蛇身,并戴有蛇冠。”

“那?先生,您的意思,这是一条会‘变化成龙’的蛇。”何弊睁大眼睛道。

?摇了摇头:“这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这‘蛇冠’还代表了另一层意义,那就是‘涅盘重生’。”

“凤凰涅盘?”钟剑和秦嵲异口同声道。

【涅盘重生:词语,意为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后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它源自古代佛教关于生命循环和超脱生死的理念,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寓意着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在佛教中,“涅盘”原意是指从痛苦中解脱,或**消失后生命进入更高一个境界。在汉传佛教中,涅盘的中文意译是圆寂,常用于代指僧尼去世。而“重生”则象征着在经历重大变革或困难后,以全新的面貌或状态再次出现。】

【凤凰涅盘:凤凰涅盘是一个古老而深具象征意义的传说,源自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这个传说讲述了凤凰在生命的尽头,通过集香木**,从死灰中复生,从而得到永恒的生命和更加鲜美的羽毛。这个过程不仅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再生,也代表着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在佛教故事中,凤凰涅盘的概念被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记载,保护神毗湿奴点燃熊熊烈焰,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燃为灰烬,再从灰烬中重生,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这个过程寓意着从痛苦和死亡中解脱出来,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凤凰涅盘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常常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在经历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后,通过自我反思和努力,实现了精神和心灵的重生。这种重生不仅意味着外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成长和升华。

此外,凤凰涅盘也被视为一种对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赞美。凤凰在烈火中焚烧自己,然后从灰烬中重生,这个过程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创造力。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敢地面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自我超越和重生。】

“差不多吧,我也只是一种感觉,但我真的觉得有一种‘新生命’的重生之意。”?转头紧盯着那‘蛇冠’,继续说道。

然后众人再次紧盯着那蛇冠的变化,只见那蛇冠越发通红,而且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蠕动;青蟒的脑袋晃动也越发强烈。。

“难道真的会‘幻化成龙’吗?”众人心中都升起异样感。

然后,众人只见秦语荏一袭白衣,竟然慢慢走近那青蟒的硕大蛇头。不免都发出惊呼:

“语荏。。你。。”

“语荏小姐,你要干嘛?”

?好像看懂了什么,立即一个手势道:“大家勿聒噪,咱们拭目以待。”

只见那秦语荏走近大蛇脑袋,用手贴近蛇头;大蛇看见她,似乎也不惧怕;片刻之后,只见秦语荏点了点头,然后凌空走到那‘蛇冠’处,右手兰花指翘起,竟然在食指处慢慢汇聚成一道水刀,对着那‘血红蛇冠’就是一划而下;然后只见,大量血红色的液体包裹着一个**人体流了出来。。。

【熵增原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原理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65年提出的。熵(Entropy)是一个用于度量系统“内在混乱程度”或“无效能量”的概念。在孤立的系统内,分子的热运动总是从原来集中、有序的的排列状态逐渐趋向分散、混乱的无序状态,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自发过程中,熵总是增加。这一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内容,也是自然界中各种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重要体现。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定律,其基本内容是: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是相反的,热量总是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同时熵(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永远不会减少。这一定律指出了自然界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无论是化学反应、热传导还是机械运动等。

另外,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如约瑟夫·默林定律、比尔·温斯顿定律、熵定律、熵总量定律、热力学无条件定律以及泰勒定律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熵增和不可逆性的基本概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