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灵魂吸食 > 第106章 七玄卜命;传说隐秘

灵魂吸食 第106章 七玄卜命;传说隐秘

作者:子名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23:30 来源:书海阁

张智把三枚铜钱双手奉还到老道士面前,只见其并未有相接之意。而是继续捋着白须,喃喃自语道:“奇,真的奇。。”

“道长,铜钱给您。您怎么了?这卦有什么不妥吗?”张智好奇问道。

老道士回过神来,接过铜钱,看向张智兄妹说道:“没,没什么。小道友,你可知你们刚刚的卦象是何意?”

张智摇了摇头:“我只知道我们俩掷的三枚铜钱都是正面朝上的,从几率上来说倒真的是有些奇特了。”

老道士继续说道:“这是六阳爻卦,即六十四卦第一卦‘乾为天’卦,乃六十四卦之首,意为‘奥妙无穷,不可窥视’之理;而且你们二人居然同时卜得,更代表你们二人‘命格相通、相同’。但具体的,我也无法参透。。”

粉色身影这次也仔细听了,只见她拉起张智的手,然后张智‘哦’了一声,对着老道士慢慢说道:

“乾卦的卦辞为“元亨利贞”,这四个字是对乾卦核心意义。元,代表开始、起始;亨,意味着通达、顺利;利,指的是适宜、有利;贞,则代表正固、坚定。这四个字合起来,表达了乾卦的核心思想:以刚健中正为本,顺应天道,自强不息,终能通达有利。”

老道士点头道:“然也,然也。。小道友说的正是‘乾为天’的卦辞,而且解得也甚是有理,老道士受教。”

只有刘清看着三人,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此刻心里也是有些反思:看来自己也需多识一些‘阴阳五行之术’了---‘大道三千,能卜一二者,风昌’,自己还真不能浅尝辄止了。

“道长您过奖了,只不过这非我所识,是我妹妹说的。”张智红着脸说道。

“你妹妹?”老道士诧异道。

刘清见梳风道长不解,在一旁解释道:“道长您有所不知,他们兄妹二人可以‘心灵感应’,幽堇姑娘不喜与他人说话,所以都通过见痴道长也转达。”

“心灵感应?那可真的是奇上加奇!这。。这好像是传说中的能力?”老道士皱眉道。

“嗯?”张智转头看了看粉色身影,皱眉道。

“见痴道长,你怎么了?”刘清看张智不解的一声,就知道他们兄妹二人又在沟通着什么了。

张智看向刘清和老道士,挠了挠头:“不好意思,我妹妹说她可以帮老道长您也卜一卦。”

老道士盯着这粉色衣裙,拱手好奇道:“哦?真是有趣,既然小姑娘你愿意对老道士有所指教,那贫道真是求之不得。”

张智停顿来了片刻,然后对着这粉色衣裙口述道:“好吧,我知道了。”

然后其左手伸平,隔空对着旁边的一棵竹子,只见有七片竹叶从竹枝‘摘落’,慢慢飞到他手心里。

“小道友,你居然也可以。。。?”老道士再次惊讶道。同时他心里也泛起疑惑:这年轻人说他学‘魂术’不足月余,难道是有谎言之嫌?否则短短时间,有如此成就,真的是太惊世骇俗了。

张智按照幽堇的吩咐,又把手中竹叶捧到老道士面前,说道:“我妹妹让您把这七片竹叶置于掌心。”

“七。。七片竹叶?”老道士听完,更加惊讶了。

然后,只听张智突然诧异道:“嗯?这。。”

刘清与老道士见张智转头看向粉色衣裙,脸上皆是惊异之色。

“见痴道长,您怎么了?”刘清见张智兄妹二人四目相对,而且其脸上还有难以置信般的神色,好奇问道。

张智转过头看向刘清:“没,没什么。”然后看着老道士为难道:“我妹妹说,需要您以‘破中指,滴七滴血于七叶之上’,方能占卜。”

那老道士听完,却是立即吓得站起身,看着张智兄妹,大惊失色道:“这。。这不可能!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人懂此法?”

张智和刘清也被这老道士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问道:“您,,您没事吧?”

少顷,老道士长舒了口气,才慢慢回过神对着三人说道:“没,没事,,,是老道士我失态了。”

张智立即劝解道:“人中指属心脉,破指滴血,不知有何特殊意义吗?还有,您若是为难,大可不必,我想我妹妹也应该不会在意。”

【在中医理论中,五指与人体的脏腑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手指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和经脉,具体如下:

拇指:对应着手太阴肺经,与肺脏相关。如果拇指突然疼痛,可能需要警惕心血管或肺部的疾病。

食指:对应着手阳明大肠经,与大肠相关,同时也与肝脏、胃等脏腑的健康状况有关。食指的功能还与人体的营养状况相关。

中指:对应着手厥阴心包经,与心包相关,同时也与小肠和肝脏的健康状况有关。此外,中指还与心脏、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肾脏有关。

无名指:对应着手少阳三焦经,与三焦相关,同时也与肺和大肠有关。无名指还被视为肝胆机能的标志。

小指:对应着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与心、小肠相关,同时也与肾脏、膀胱等脏腑的健康状况有关。小指还与生殖系统和心脏的健康状态有关。五指可以视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通过观察五指的变化,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同时,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脉,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目的。】

--------------

老道士苦笑道:“岂止有特殊意义,这乃是‘自损寿命’占卜之法。”

“自损寿命?”张智和刘清同时惊道。

老道士点了点头。

“那您还是赶快住手,千万不要如此。”张智立即劝解道,然后惊奇地看向幽堇,只见她看着那老道士,脸上依旧是无喜无忧。

张智本想在心底问这丫头,怎么会让那老道士如此占卜,只是还没开口,那老道士已经打断道:“不,我一定得试试。”老道士说完,只见其左手中指立即被什么东西划破一般,然后一滴一滴的鲜血落在七片竹叶之上。血落完,伤口也已闭合,只是并未愈合,伤痕依然在。

然后在张智和刘清的惊奇目光中,老道士覆手把手中的‘七片血叶’全都散落到泥桌之上。

“幽堇姑娘,还请指教。”老道士拱手对着粉色衣裙问道。

张智和刘清也转头看向这粉色身影,只见她看着桌子上的形态各异的七片竹叶,若有所思,片刻后看向张智。

张智与她四目相对,呆看了片刻之后,然后转头对着那老道士说道:

“天地归璞,上玄辉日,下玄映月。月盈云遮,血色流莹;心与火炙,金分西岭;不自量力,魂归灵里。”

张智说完之后,皱着眉头,也是不明所以,他只是转述这幽堇的心灵之语;然后只见刘清也感莫名其妙。

而梳风老道士却是瞪大血红色眼睛,惊讶至极喊道:

“这,,这,,这真的是‘七玄卜命术’,不可能,,世上怎么可能还会有人通晓?”

“‘七玄卜命术’?”张智和刘清听的更加糊里糊涂了。

小筑内沈晨董云四人也都走了出来,在小筑前惊奇地看着四人,想必是被老道士的喊声惊吓到了。倒是不见诗音、何志奇的身影,两人应该是到远处,去练习‘魂术’了。

老道士缓了一会,然后转头对着四人拱手说道:“四位小友,不必害怕,是老道士我失仪了。”

沈晨四人互相看了看,又见张智等除了惊奇表情之外,并无异样,就又折返回小筑内。

“道长,您怎么了?我妹妹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张智不解道。他刚刚已经在心里问了问这粉色身影,只是这幽堇并未回应。

老道士仰天,长叹口气说道:“难道真的是我老道士的七十年人生都枉费了?真的是天意?让我老道士半抔黄土之前,还能有此奇遇?”

张智看这老道士突然疯言疯语一般,担心道:“道长,您没事吧?我妹妹之言可能只是她一番己见,并无什么深意。而且我师父也说‘道家占卜之术’玄奥无比,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所以他不会,也没让我去学。”张智说完,看向这身后粉色衣裙,眼中有些责怪之意,但自己现在可不敢直面表达,倒并不是怕她会责骂自己,这方面反正自己也都习惯了;而是怕她又不受控制,杀心起,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安抚得住。

但却见老道士脸色十分郑重,对着张智说道:“不,不,不是,,令妹之言很有深意。而且是老道士。。我自己定力不足,与他人无忧。”

刘清听闻此也好奇道:“嗯?那刚刚的那几句话是何意?”

老道士再次叹气,然后苦笑道:“俗话说:常叹气,岁月急;看来今天,我老道是要少活好多年了!不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天一遇,余愿足矣。”

张智和刘清对望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可以放下心来,这老道士并未发疯就行。

只听老道士继续说道:“小道长刚刚转述令妹之言,是‘七玄卜命术’的卦辞:

天地归璞,上玄辉日,下玄映月。这三句是‘七玄卜命术’的卦首:

天地归璞,璞即是玉;‘天地归璞’的意思是:天地一体,像一整块玉一样,另外玉是绿色通透的,绿色代表生命,郁郁葱葱、生生不息之意;通透则代表天地之理都是非常清楚了。

上玄辉日,下玄映月:玄即玄妙之意;辉日、映月:即古代人就知道太阳发光是主动的,月亮发光是反射而成的,比如东汉的张衡早已指出;另外月日代表阴阳,上下所指五行四方,意为‘阴阳五行之道’。

这三句也是我唯一知道的,这是‘七玄卜命术’的特征之词。

月盈云遮,血色流莹:月盈即满月,云遮即有乌云遮月;血色流莹,即表示月色发红,有流血之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老道会有血光之灾,而且还是在意气风发的时候。

心与火炙,金分西岭:人体五脏对应五行,即:

‘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火木土金水’;其中:肝属木,与春季和东方相应;心属火,与夏季和南方相应;脾属土,与长夏和中央相应;肺属金,与秋季和西方相应;肾属水,与冬季和北方相应。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夏秋交会之时,我老道士在西南方向的山岭之处会应此劫难。

不自量力,魂归灵里:这两句话意思很明显,就是我老道士如果执意管闲事、逞强,那么很有可能是‘不自量力,自取灭亡’。至于这‘灵里’是何意,我也不甚了解。”

张智和刘清听完也都恍然大悟一般。然后张智立即说道:“既然您不知道这最后‘灵里’之意,我来替您问一问我妹妹幽堇吧。”说完还没等开口,就听这老道士打断道:

“小道友,不可不可,这卜卦可是泄露天机之事,是要遭受天谴的。刚刚小姑娘的‘破指滴血’占卜之法,我已经说了,就是在用我的寿命换天机。万不可再继续追问下去,看来也只能我老道士慢慢参悟了。”

张智听完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着这幽堇,现在又觉这姐妹二人更加神秘,果真是‘神鬼莫测’之通天能力。

刘清也是看了看这粉色身影,此刻他感觉这女子更加如仙人一般,似乎有种要顶礼膜拜之感---如此年轻,如此样貌,如此神通,如此神秘,难道真的是‘仙女降临凡尘’?但偶尔又那般冷漠无情、杀伐暴戾,难道应是‘妖魔幻化成型’?

张智不敢在心底对其追根究底,而且他也猜到这丫头和那悠然仙子幽荨应该也只会回一句:“除了‘魂术’和诗书这些后天所学之外,我们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

三人各自思考了片刻。刘清转头对老道士问道:“道长,您刚刚说的这‘七玄卜命术’到底是什么?我怎么从未听过?”

老道士摇了摇头,踱了踱步说道:

“不止你们‘山外人’,我们宗内人,也所知甚少。不过看在今天与两位,不对,三位,十分有缘,老道士我也多说一点。

传说,在上古时代,在东海有仙岛名‘蓬莱’,是神仙居住之场所。且其位置甚为神秘,先秦之时,想找寻其所在之地,求取仙术、仙丹之人更趋之若鹜,但却从未有人真的找到过。那东海海面波涛汹涌、风高浪急,寻访者大多九死一生;即使侥幸不死者,也都空手而回。

而且据说,徐福当年还曾奉秦始皇之命前去寻找,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然后便再也没有消息了。

只不过,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千多年前,东海群岛中确有一座神秘的岛,名为‘太玄’;‘太玄岛’上更有一群‘吸魂者大能之人’居住,他们自称‘太玄宗’,即取自《太玄经》之名。

《太玄经》是西汉末年扬雄所撰的一部着作,也称作《扬子太玄经》。

扬雄在创作《太玄经》时,将‘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这部作品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揉合了儒、道、阴阳三家思想,成为儒家、道家及阴阳家之混合体。

其在《太玄经》中运用阴阳、五行思想及天文历法知识,以占卜之形式描绘了一个世界图示,并提出了一系列哲学观点。他强调事物皆按九个阶段发展,在每一首‘九赞’中,都力求写出事物由萌芽、发展、旺盛到衰弱的过程。此外,《太玄经》还含有一些辩证法观点,对祸福、动静、寒暑、因革等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情况均做了阐述。

所以‘太玄宗’也以‘阴阳五行’、‘八卦衍生’为基础,结合《周易》、《太玄经》等,研究自然奥秘。他们宗人很少参与人间事,除非是外出寻觅‘吸魂者’或者是普通人;他们寻人有一古怪要求,即必须是天资聪颖之人。他们会把这些人收作弟子,传授‘魂术’或者‘阴阳五行’。

在当时的‘吸魂者’世界,‘太玄宗’也是赫赫有名的;只不过他们行踪隐秘,而且不喜欢与世人多做沟通,所以来历一直成谜。除了他们本宗之人,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太玄岛’的真正位置。

还有,传说‘太玄岛’外更有狂风大浪、迷雾重重作为屏障,普通人乃至‘吸魂者大能’之人,也很难找寻其踪影。

当时,‘太玄宗’内有一‘本领通天’的大能之人---名‘玄尘子’,他不仅‘魂术’了得,更自称已参透了《周易》、《老子》、《庄子》、《太玄经》等着作之奥秘,可以知过去,测未来。

其实这也并非其一人之功,‘玄尘子’还有七位天资聪颖的弟子,深得其真传,其中更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人。

师徒八人经过多年研悟,集思广益,把每个人见解,经过凝练,融合成一本书即《七玄卜命术》;这本书相当于是融合了八人的真知灼见,更是其多年呕心沥血之作。

据说,《七玄卜命术》书名中的‘七玄’,就是为了表扬其七名弟子的贡献;‘卜命’则代表双重含义:第一,以寿命作为交换,进行卜卦;第二,卦象可测前途命运。所谓有得必有失,要想知道未来命运,则必须‘以命换命’,这也属正常。但也就是这本书,为他们招来杀身之祸。

传说有一天,师徒八人在岛上峰顶论道。‘太玄岛’周围突然天地变色,山峰下弟子也像是遇到什么‘无形物质’阻拦一般,无法上山一探究竟。

直至第二天,山下弟子才得到达峰顶,却只发现那‘玄尘子’身边的一个侍奉道童昏迷不醒;而‘玄尘子’及其七名弟子全都莫名消失了。

那道童醒来后也变得痴痴傻傻、疯疯癫癫;嘴里只不断地说着“妖怪,妖怪”之词,不久便离开人世。

从此以后,《七玄卜命术》就消失了。而‘太玄宗’也分崩离析了,众多弟子也都在那之后,离开了‘海岛仙山’,或入世隐居、或争名夺利。

之后,便是再无任何记载。而且。。”

老道士说到这里,眼神沉重,带着些许感叹,甚至还有些惊恐之色一般。

张智和刘清听的入神,两人互看一眼,眼神也都是好奇之色。

然后只见老道士继续说道:

“而且,那之后不久,‘吸魂者’世界就出现了‘杀戮大战’,死了很多人;甚至是众多势力庞大的‘山门宗派’也都无法幸免,据说是惨绝人寰、宛如人间炼狱。

之后,‘吸魂者’世界便重回一片死寂。

更奇怪的是,众多‘吸魂者’世界的记载典籍,全都被毁。只留下一些只言片语,这些在后来也都慢慢成了‘传说隐秘’,成为后人眼中的众多未解之谜。”

“千多年前?”张智听完喃喃自语,然后转头看向这粉色身影,他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是他也知道,现在问这姐妹二人也没任何意义。

张智紧盯着这粉色衣裙双眼:往事如烟,但愿她们姐妹二人,永远不会再记起过去的一切。。。

【宇宙的最终归宿:热寂论

热寂论是宇宙终极命运的一种假说,起源于十九世纪物理学家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宇宙进程的影响的研究。该理论将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应用到整个宇宙,认为宇宙的能量保持不变,而宇宙的熵将趋于极大值。在这个过程中,宇宙进一步变化的能力越来越小,所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命的运动将逐渐转化为热运动,最终达到处处温度相等的热平衡状态,此时宇宙将处于死寂的永恒状态。

热寂论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森于1850年根据自然界中机械能损失的热力学原理推导而出。随后,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和威廉·兰金等科学家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尽管热寂论在物理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物理图像和实验基础,它并未得到天体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可。

热寂论对宇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人们意识到宇宙并非永恒存在,而是有始有终的,这促使人类更深刻地认识到宇宙的伟大并更加珍惜其存在。为了验证热寂论的假设,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这些研究不仅发现了有关宇宙诞生和发展的重要证据,也推动了宇宙学的研究进展。此外,热寂论还引发了人们对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思考,如果热寂论成立,那么宇宙中任何存在都将是短暂的,这增强了人们珍惜眼前一切的意识,并激发了对寻找宇宙中其他生命的热情和期待。

然而,热寂论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一些学者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辐射不应该随时间消失,因为它代表着宇宙诞生的瞬间。此外,热寂论还引发了人们对于宇宙终局的担忧。

热寂论是一个复杂且深奥的假说,它涉及到宇宙的未来和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尽管该理论在物理学界存在争议,但它无疑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