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灵魂吸食 > 第7章 张祼传

灵魂吸食 第7章 张祼传

作者:子名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23:30 来源:书海阁

张祼,来历不详,自小也是被这悠然观上一任掌观收养,年轻时性格乖张。虽是道人,但是并未被师父要求守清规,十八岁时,师父殁,就留下他一人守着这悠然观。

张祼师父易箦之际,把他叫到床前,嘱咐道:“我收养你于城外五十里的张家村,是被人贩子带到那里的。我看你可怜,自你两岁起,便带你跟我回这观中修行。虽是修行,除了医道和诗书,我没有教你任何与这悠然观有关的道家知识,但是希望你虽不能秉持一颗超然物外之心,但尽量做到:不执着于名,不执着于利。谨记:不可贪多,贪则必失。但可执着于情,你与那王兰之情,我看在眼里,并不想阻拦。给你取道号一贫,只希望你能医者仁心,不嫌贫爱富,乐于清贫。自我死后,这里并不希望你继续守下去,若是有一天你想回来,则可以继续回来。”

那老道士歇了歇,有气无力地继续说道:“另外,我死后,把我的骨灰带到悠然山后的静寂森林撒掉即可,历代掌观者都是这么做的。。。”

话毕,张祼的师父也就悄然而逝了。

按照他的遗愿,张祼把骨灰带往悠然山后的‘静寂森林’撒了。

之后他也并未守在道观,直接奔赴山下城外五十里的张家村,这村子虽是收养他之处,但并不是他来此处的原因。

这村里大多姓张,只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家里有一老汉和他的年轻女儿。张祼与这二人相识,源自于两年前师父带他来此处治病救人,救的正是这王姓女子的父亲。

王姓女子,名兰,自小与父亲相依为命,蕙质兰心,很能吃苦耐劳,父女两倒也生活的过去。

两年前,王父一场大病,好在遇到师父二人赠医施药,才得痊愈,王兰更是与张祼产生情愫,偶尔下山给父女二人送些山中珍馐草药。

这次回来,张祼便是娶那女子而来。待到他赶到时,才发现王姓人家办理丧事,匆忙进屋,才发现是王父过世,原来是其在田中耕作之时,不慎被蛇咬伤,待到王兰发现之时,已然没了生命。

这几日,张祼都在为师父办理后事,没能及时顾得王家变故,不由得十分愧疚。

如今这王兰也只孤身一人,一切事物也只由得张祼料理,好在左邻右舍帮忙,村民淳朴,大家有忙互助,很快帮王兰办理好了老父身后事宜。

张祼与王兰之事,村里人也都知晓,更何况张祼经常跟随师父救人,略通医理,更是得到村民的喜爱。两年之后,守孝期满,二人便在村里人的主持之下,完成婚姻大事,一年之后生下一个儿子张弼,取名弼者,辅佐也;张祼也就希望儿子能有济世报国之心,宰相容人之量。

在张弼十岁之时,从外乡走来了一个药贩子,说是远处一个村子存在疫病,需要大量采购药物‘半边莲’,村里识药最多之人,便是这张祼,于是便打听到了王兰家。

这十年间,夫妻二人也就靠着给乡村民行医施药过日子,为他人治病,以前跟着师父基本是赠医施药,不求钱帛。现如今需要养家糊口,所以张祼行医需要收钱,但是他也谨记师父临终所托,不敢贪多,收些人家富余之物,一家人倒也过得自在富足。

【半边莲:一种紫红色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属于桔梗科半边莲亚科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其叶互生,花两性,单生于叶腋内或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冠左右对称。中国有20多种,主产长江以南各省。

半边莲在中医中被誉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良药。它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湿疹、足癣、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在《生草药性备要》和《本草纲目》等古代医籍中,都有关于半边莲的药用记载。半边莲的清凉解毒特性使其成为治疗热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而其利尿消肿的作用也使其在水肿、腹水等病症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此时见有人上门打听药物之事,夫妻二人自然请得门来,一番沟通也才知道,远处村子正在面临缺药之困。

张祼听闻到此说道:“‘半边莲’,我知道有清热解毒之效,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附近据我所知也只有悠然山上有一处常年背风靠水之处多有生长。只是那地方山路崎岖,若不熟悉环境,不容易找到。”

听闻如此,这药贩子非常高兴,立即回道:“既然如此,您可否陪我去一趟,报酬自然少不了。”

“济世救人,本是学医之人的分内工作,黄白之物并不要紧,您请稍等,我需要与我妻子商量一下。”言毕,张祼拉着妻子来到内屋,将实情说与王兰听。

没想到听完之后,王兰也想一同前去。她对张祼说道:“你我二人夫妻同心,进入山中也有所照应,而且两个人可以采得更多草药。”听闻此处,张祼本想插嘴说道“不在意黄白之物”。不等他开口,王兰继续说道:“我也知道,我们一家靠着行医施药,也可以落得温饱,但孩子长大,需要的钱帛可能不是小数目,就当是为了弼儿的以后打算,咱们这是去采药,还可以救人,是积德行善之举:行得春风,指望下雨,互相受惠,你不用有太多负担。”

听到这里,张祼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但又担忧道:“可孩子怎么办?”

“把他先交于邻居照看,你我明天一早出发,咱们离悠然山并不十分遥远,奈何山路难找,你也有几年未曾踏足,着实要费一番功夫。”王兰说道。

“那好吧,就这样行事吧。”说完,张祼就回屋同意了药贩子的说法。打算明天一早,带同他与妻子王兰,三人一同前去。

第二天清早,三人背着三个大竹篓,就一同出发了,出发前,王兰把张弼放到了隔壁张大娘家里,还提醒小张弼:要听话,父母很快就会回来,回来的时候会从城里给他买绿豆糕。张弼小时候也是十分听话,狠狠地点了一下头。

三人朝着悠然山就出发了,一路少语。等爬上半山腰时,早已日上三竿。

行至悠然观外,张祼说道:“我们休息一下,喝点水吧。”

药贩子点头同意,王兰也拿出食水分给了张祼、药贩子。

张祼接过水壶,喝了一口,顿觉清醒。他没有坐下,而是静静地走到观前石碑处,轻轻抚摸,脑海里想起师父临终之前的嘱托:“不执着于名,不执着于利,不可贪多,贪则必失。”心中不免有些感伤。

休息片刻,因为还要赶路,三人便立即整理出发。

远处眺望,药贩子说道:“这山远处风景真是很辽阔啊,山上风景也是秀丽异常,只不过这道观破了点。”

“咱们过了这个半山腰之后,后面的山路就比较崎岖难寻了,咱们小心一点。”张祼叮嘱道。

三人一路前行。

“这地方果真够荒芜的,杂草丛生,要是没来过的人,还真很难辨别,迷路倒是小事,从这掉下去可就是魂归西天了。”待走到山后,药贩子看着周围喃喃自语道。

悠然山南靠悠然城,北靠静寂森林,山虽然不是很高,但绵延亘长,仿佛一道城墙,隔开了森林与城镇,也是悠然城最为坚强的后背。山中一年四季阳光不断,河流湿地,森林茂盛,虽不比静寂森林广阔,但也幽深葱郁;山顶陡峭难攀,如塔尖,偶有积雪,异常寒冷。

走了一会,张智看着前方说道:

“过了前面这座小山坡,再往后步行半小时(书中有小时和时辰的描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差不多就到我们的目的地了。”

道路崎岖,林中要么杂草丛生,要么植被茂密,需要拿长杆不断探路。

张祼在前方带路,由于来过,对于他而言也算游刃有余;药贩子经常翻山越岭,走起山路来,比起张祼也算不逞多让;王兰虽然婚后跟随丈夫从医,学会识字辨药等的少体力活动;但自幼做惯农活,体力也算尚可,只是少走山路,不是很习惯。

山坡不高,但是较为难攀,又有尖石地衣,不免有些湿滑、难走,一不小心就会磕破摔伤。

待到三人爬上山坡,都已是气喘如牛。

张祼安慰道:“后面的路就好走一些了,咱们先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吧。”

王兰从背篓中拿出吃食,给药贩子和张祼都分了些,说道:“当家的,我们带的食物正好够一天的,必须得赶在下午太阳落山之前下山,或者到达半山腰的道观,要不然后面气力肯定就不足了。背着药材,体力耗费更快,很难在明天一早赶回去。主要是担心孩子,他未离开过父母,我。。。”

张祼打断道:“我算了一下时间,加上采药的时间,咱们至少可以等太阳落山到达半山腰,到时候在观中休整一晚,第二天清早便下山去即可,放心吧。弼儿还是很乖巧的,邻居张大娘也都很熟。”

药贩子看着二人不免羡慕:“先生,你媳妇好是贤惠。这么艰险,也愿意陪你前来,孩子又是聪明乖巧,看你们一家人不富裕,却也是幸福得来。”

张祼笑道:“我本是山腰观中的小道士,从小到大,我师父教导我最深的就是‘自然就好,不必苛求,遵从本心,从不勉强’。这最平凡的生活就是我现在最看重的。”

三个人聊完、休整完,也就重新背起了背篓出发了。毕竟现在时间有些紧张,前方不知还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前方经过溪谷,水丰草茂,咱们从旁边经过,地势还算平坦,比较好走;只不过多有蝮蛇,需要小心脚下。”说到此,张祼郑重地提醒王兰一下,生怕她害怕。

三人往前走了数百步(古代以步数划分长度,一步大概半米左右),果听前方有小溪流水的声音,溪谷两旁花草繁茂,从草丛之中还能看到些野兔、老鼠等,只不过一见到人,就飞快地溜走了。

还是张祼在前方,用长杆探路,只不过这时要更加小心。他们都知道蝮蛇毒性较强,若在此处被蛇咬伤,则很难跑下山去找人施救,再者张祼本身就是行医之人,深知蝮蛇之毒很难去解。唐·玄应《一切经音义》有云:“蝮蛇,色如绶纹,文间有鬐鬣,鼻上有针,大者七八尺,有牙,最毒”。

三人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注意脚下,生怕有蛇窜出;而王兰更是害怕,毕竟王父就是死于蛇咬。

好在有惊无险,过了这个溪谷,前方空气更加潮湿,混合着阳光,实属于草药喜好之地。

一行人看到眼前一大片红紫色花朵,不觉十分高兴。张智不敢懈怠,对着两人说道:

“你们在此等候一下,我先去拿长杆拨草赶蛇试探一番,确定安全,咱们再去尽情采摘。”

药贩子和王兰遂站在外沿,等着张祼探路。王兰也不忘提醒:“当家的,小心点。”

张祼一番折腾,确认无恙,三人看着大片的‘半边莲’不免都十分高兴。

收割,捆扎,三个人也都是得心应手,不一会儿,也都收获满满。

看着稍向偏西的日头,不免都感觉时间紧促。

于是张祼叮嘱了他们一下:“可以了,再不走就赶不及日落回到半山腰了。”

三人急忙做了整理,确认无误,也都背起竹篓出发了。回去之路,由于已经走过一次,不免都加快了速度。最后一道难关,便是那小山坡。

来时空篓,回时满载,而且经过忙碌,不免都有些筋骨酸麻。

山坡下,张祼建议:“等会行到艰险处,我先放下竹篓,独自爬上去,然后你们把竹篓递上来;我们先把药材搬过去,人就轻松了。”其他两人听完,都点了点头。

三人一番翻越攀爬,总算是要到最后一个险坡了。

按照刚才所说,张祼先爬了上去,三人放下了竹篓,然后依次把竹篓递上去。虽是体力都已渐渐不支,但好在快要完成了,三人还算麻利的完成了前两个竹篓。

就在把第三个竹篓递上之时,张祼在上面看的真切,有一条灰色长蛇从王兰脚下钻出。看情形,那里应该是此蛇的洞穴。

来不及顾草药竹篓,张祼赶忙提醒:“有蛇,阿兰,注意脚下。”

好在提醒及时,那蛇扑了个空,就游走了。但是这第三个草药篓就掉下去了,看着滚落一地的草药,三人不免心疼。

王兰受了惊吓,刚刚缓过神来,不免也说道:“可惜!”

“无妨,药贩子兄弟。我先托你上去,等会你把阿兰拉上去,你们二人在上面等候,我去捡回来。”张祼自信地对二人说道。

王兰本想劝解,可是看着满地的药材,也觉可惜,就由得张祼去了。

王兰与药贩子二人,按照张祼所说,先登上了险坡,在上面休息了片刻。

等待张祼收拾完竹篓,再依次把竹篓和他本人依次拉上去。

等到全部忙完,太阳已接近正西了。不敢多做耽误,三人匆匆赶路,路上也不敢多做休息,都希望一鼓作气直达半山腰的观中,休息一整晚,明天一早便能回到山下。

一路无语,待到三人回到观前,已经漆黑不见五指了。

好在张祼对于观内熟悉,点了蜡烛,三人吃下晚餐,也就休息去了。

看着旁边的竹篓,不免都满意微笑。

“明天可以给孩子买两斤桂花糖、绿豆糕了。”王兰高兴地笑道。

三人感叹了一番,都觉得一路不易。说不了两句也都困意上头,睡了过去。

第二天,外面已是天色明朗了。

三人本来准备清晨便出发,也好早些回到家中。但都十分疲累,不知不觉已经睡到这般时间。

张祼睁开眼,看着眼前的二人居然还未醒,那药贩子还打着呼噜。

看王兰竟然头埋草药,抱着那竹篓休息了一晚,看着其身影,仿佛还能听见昨晚不断重复的呓语:“给儿子买桂花糖、绿豆糕”。

张祼往外一看,天色已然大亮了,看着观前的石碑,突然脑海中又回响着师父的临终教导:“不执着于名,不执着于利,不可贪多。”感悟一番,身后传来药贩子的声音:

“天居然已经大亮了,看来昨天我们都累的不轻,竟无一人按照约定---清晨便起,要不然也可以互相叫醒,我们也可以早点回。。。”药贩子话还没说完。

张祼已然觉察有些不对了,慌忙去查看还保持睡姿的王兰。

仔细一看,才发现那王兰面色已然白里泛青,双唇发乌,一副中毒迹象。

张祼立马颤抖着手,放到王兰鼻前,发现其早已没有了呼吸痕迹,再一翻她抱着竹篓的双手,竟然有清晰的牙印。

药贩子此时也赶了过来,见此情景已然明白了一切-----竟然有蛇爬进了竹篓之内,昨天一路三人都未曾察觉。要不是王兰怀抱着竹篓,三人还不定谁会被咬。再看那张祼,已然头垂抵地、泣不成声了。药贩子心中也充满了自责。

抱起竹篓,张祼冲向屋外,狠狠地把竹篓摔向石碑。

‘半边莲’已然散落满地,看着满地的紫红色草药,张祼想到那险坡前自己去捡拾草药的情景,再看这石碑。脑海里师父的话再次浮现:“不执着于名,不执着于利,不可贪多,贪则必失。”

竟然一一应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