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玄仙命书:家族修仙 > 第650章 上官

玄仙命书:家族修仙 第650章 上官

作者:烽茫闭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4 15:20:37 来源:书海阁

650 上官

张家手中如今的高档灵物与宝物,除了张铭舒自己体内的《命书》与《星月图》之外,还有张翕体内的【亡灵圣杯碎片】。

镇压在【朐山秘境】内的【镇魂石】,镇压在海边的神庙内的【镇海石】,已经与张焉桦达成契约的山神所掌控的【镇风石】。

天书石碑,是伏魔殿的核心,如今也在张铭舒的手中,却无法传承给家人使用。甚至都无法转移到海宁城去。

研究一段时间之后,跟小石塔一起,挂在张铭舒的身上了。一旦离开张铭舒之后,就会从小石牌,变成一座体积不小的黑色石碑。

沉重无法被移动的。其上的特性与规则,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张铭舒也没有找出完整的规律。

所以,表面上,张家的核心已经转移到海宁城去了,实际上,真正的传承核心,都还在白石庄这边。

石翔昊、白礼弓、顾小兵等都是追随在张翕身边的亲信,就像白璋辅、章百刃等人跟在张焉桦身边的意义一样。

童家与龙家的人,在安定之后,也开始动起来了,一小部分年轻人,来到海宁城,融入张家的核心圈子。一部分中年人则是前往司州城张家大营,在夏棋趐麾下,进行轮换。

人事的调整告一段落了,圣统五十五年祭祀依然在海宁城,由张翕与焉桦负责。张铭舒都没有过去。

自己留在北山谷陪伴长眠的赵思琪。

不过,他能够通过《命书》,接收到他们的祭祀。并且分出一小缕祭祀所得的缥缈烟气,落到赵思琪的身上。一点点抵消突破时所遭受的反噬之力。

那是类似于天道的枷锁,限制之下,所导致的。具现化的力量与痕迹。

这也是张铭舒第一次尝试引动祭祀所得的力量。之前几十年,不断的祭祀,所积攒的气,都被《命书》背后的神秘力量所吞食了。

下一步,张铭舒计划,一年一次的祭祀,是不是可以增加次数呢?修士没有那么多时间,以后那些凡人后代,便可以长期提供祭祀的气?

第三代算上焉启这一支的话,有九个孩子,传到第四代了,便无法、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与资源,去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走出一条不错的道路了。

只能借鉴其他家族的模式,不断竞争,选拔,从其中挑出来优质的孩子,加以培养,确保家族的传承与发展的活力。

上官家来得很快,赵孝杰先安排人送信回来,让家里准备接待的工作,那边也是没有耽搁,立即启程。

原本就计划了多条路线,不过,一大群人里面,除了赵孝杰所带的小队之外,上官家自己也没有几个武夫子弟的。更是完全没有雇佣武夫护卫。

沿途的花销也都是赵孝杰支付的。

速度是不快,但是有条不紊,每日按照计划的行程,风雨无阻,就跟行军一样。

有大儒通行,即使遇上了恶劣的天气,他们也有能力,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干涉。

而赵孝杰这边所带的张家精锐小队,也没有让上官家的人失望。沿途查看,对接,交涉,即使都是一些年轻人,也都做的很有分寸。

路过的那些小家族,一听到张家的名号,也都给面子,甚至还有提出要交易的。张家的商队,也往南开发过来。只不过,如今沿途都不太平,来的频率很低。

上官家的人,也会出来打听各种情况。从庄稼到天气,从税赋到衣食温饱情况,从流民到战争。

主要还是想看看,沿途遇到的这些小家族的地主,以及他们背后的中大型势力和世家,到底是怎么对待下面的凡人的。

对于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来说,天下大乱就是对他们理想的最大挑战了。

也难怪此时各地的书院都在酝酿着新的变革大计。

圣统五十五年二月的时候,春寒料峭,上官家的队伍,根本就是在半路上过年的,居然就这样一路走到了灌云县。

正式进入到了张家的地界。

一下子就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氛围和环境,上官家的先生和书生们,也是能够自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的,不是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沿途所看到的风景与民生,已经令他们感受深刻了。可是,在踏入张家地界的那一刻,明显感受到了不同。灌云县的百姓们脸上带着安宁的笑容,田野间早春忙碌着、乡村里孩童欢闹嬉戏着、市场上交易繁忙着,却都秩序井然的。

“这里的秩序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上官家的大儒上官谨言老先生点头说道。

“是啊,看来张家的治理颇有成效。”另一位中年书生上官诺言附和。

他们沿途观察,注意到了张家设立的学堂和医馆,这些都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设施。书生们走进一家学堂,看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眼中露出了赞许。

这个并不是私塾。

也不是大户人家所设立的内部家塾。

“张家的民生与教育做得不错。”一位年轻的书生说。“确实,教育是立国之本。”上官讳言点头。他们过来张家,也是为了建立新海书院,将教化的事业做大做强。

希望借此,助力越早结束乱世。

而上官家这一支的学术理念,其实是不认可那些说什么,天下人太多了,可以用战争来消耗掉一些。

并且趁机解决掉一些问题与矛盾。

对天下重新洗牌的。

邪门、歪理。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一片农田,看到农民们正在忙碌着准备春耕。冰雪融化,田地里的水渠需要及时修缮整理,只有确保水源稳定充足,庄稼才能长得茂盛。

“水是生命之源。”上官誓言感慨。

“这里的水利工程做得很好。”又一位年轻的书生赞叹。

他们又路过了一个小镇,看到镇上的治安良好,商贩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公平合理,没有欺行霸市的现象。寒风中,商队运送物资,络绎不绝。

南来北往的各种货物,琳琅满目,而且是渗透到了各个乡镇市集了。

充分的流动,才能更好的断绝那些以信息差,牟取暴利的不法分子做违法勾当。

“商业繁荣是社会稳定的表现。”

赵孝杰跟在他们身边,只在他们主动询问的时候,他才出来介绍一下情况,其余时间,他并没有自卖自夸地提及本地的各种信息。

“张家的治理还是很透明的。”一位书生说。

历朝历代,打压豪强,都是上位者的必修课。就像赵王需要打压张家这样的地方势力,而张家也需要打压下面的小家族一样。

可是,在这里,却没有看到太多的抑制手段,张家甚至是在主动扶持和提拔他们。

各种灵物,居然没有限制流通的目录?外地来的散修或者商队,直接就可以拿出来交易。

这样做的话,张家怎么掌控附近一带的修行界坊市?又怎么通过坊市交易赚取利润?

以往大世家的通行手段,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禁止私下交易灵物,全部都必须到指定的坊市进行。

而坊市又是完全掌控在世家大族的手中的,方便他们直接通过交易,收取费用。

并且还能够及时发现家族所需要的灵物,助力家族后辈的修行。一举多得。

而张家不知道是不懂,还是没有能力这么做,或者就是故意放开的。

附近一带,由于张家没有做这方面的限制,导致附近的坊市只剩下高端的交易,普通的灵物,大家也都喜欢到张家的地界来寻求交易。

可以在这里求购,也可以直接拿出来贩卖。张家地界的治安还是很不错的。

一般的灵物,直接在最近的乡镇集市交易就可以了。

而越高品质的、越贵重的,则需要去海宁城那边交易,才能够找到合适的买家。

这并不是什么强制的规定,而是大家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律。而且,大家也都默契的往那边会合。

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问张家要不要购买。或者直接找张家求购某些灵物。

这样的情况,也在逐渐成熟。

虽然张家才重建海宁城没有太久,但是,海宁城的灵物交易规模,已经逐步成熟了。再过几年,都可以赶上郡城那边的交易量了。

现在已经赶上那边的灵物品质了。

进入了张家地界以后,上古谨言给他们约定好时间与目的地,便将中青年分成了三个小组,让他们深入下去,做各种调研了。

其实,他们虽然已经初步答应了张家的邀请,但是,他们也需要真正考察清楚张家的情况,看看张家值不值得他们举族过来支持了。

“真正能够长治久安的,都是在实力的基础上,并且能够赢得民心的。”上官讳言看着三个小组出发离开了,才低声呢喃着。

剩下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孺了,队伍的行进速度又慢了几分。而且,他们并没有直接前往海宁城,那边还在忙着建造新的书院校舍。

上官谨言居然是要先前往白石镇拜见张铭舒。

他在南方的家中得到的,不仅司天荥与萧凌莺的推荐信。而且还有九江太守李铭英、龙虎山小天师张一昃、星教周星主等人的书信。

看来,张家的朋友和盟友真的不少啊。

而上官家,原本是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可他们,最后居然决定,举族来张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