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152章 咸鱼翻身(二)

根植黄土地 第152章 咸鱼翻身(二)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这是延州县委宣传部景若虹部长的办公室。景部长正坐在办公桌前面对一大堆送报上来的材料在沉思。保护抢救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挖掘的东西越来越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特别县中这一块,最近加上还要创地区重点高中,贾如斌同志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情况汇报到景若虹部长跟前他便向贾如斌推荐了一个人来,这就是高加林。高加林过去在景若虹手下干过,加林的阅历和学识,景若虹是很了解的,他很赏识加林的聪明睿智。加林在县委工作期间,组织上不管交给加林的任务有多大,加林都能设法完成,往往其结果比想象的还要好。那时,加林在景若虹身边工作,分担了他不少的文字工作。加林的遣返,不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景若虹虽一百个不愿意,但他却无力回天,他个人怎能改变组织的决定。

这几年来,景若虹就和加林见了一次面,通了几封信,给加林捎了几本书,还给加林的几篇散文写了推荐意见。他还建议加林今后的散文应加强弘扬黄土文化及本地区的民俗风情。

景若虹之所以向贾如斌推荐高加林,他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加林的文字功底是没有问题的;二者加林又是贾老师的学生,贾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面对着办公桌上县志办送来的比《毛选》四卷还厚的《陕北说书》打印稿,景部长想要是高加林在身边,这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加林。

景若虹戴上花镜,便审起了打印稿。景若虹在长期的工作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经过他手里的文字,他都三到,眼到,口到,笔尖到,有时还重复。因而他的工作效率是不高的,一旦工作起来他必须像蜜蜂和蚂蚁那样敬业。

窗外的阳光,已把景若虹的房间扫描了大半。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也该伸伸腰了,他站了起来,一根烟点着还没有吸几口,办公桌上的电话便“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景若虹又回到办公桌旁,他慢悠悠地抓起了电话,电话是从县劳动人事局打来的,王化杰局长说,“景部长,你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得意弟子,在这次招干考试中,考了个状元,特向你表示祝贺,录用工作待后进行。你不会装着没听见吧!”“听见了,听见了!”景若虹点头道,”“老景,对于加林过去的处分,已经审查过了。加林过去的情况,组织处理已经到位,现在人家是通过正当渠道考试,择优录取来着。革命小将黄帅都能上大学,加林复审没有什么问题,录用加林不违反组织原则。”景若虹部长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听着,“老王,谢谢你提供的信息,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对你的承诺,我是不会食言的,不就一顿饭吗?”

晚上,贾如斌的办公室里还坐了两个人,县委宣传部部长景若虹和高加林。

贾如斌主任和景若虹部长一阵寒暄后,对加林说道,“加林,这几年就像一个知青那样在农村锻炼了四年,不过现在可好了,终于熬到头了。中午县劳人局王局长给我打来电话,咱县乡镇干部考试,你考了全县第一名,这真不简单啊!”景若虹部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加林一来,我一下子放心了。老景啊,这人常说,年龄是个真的,年龄不饶人啊!加林一天能干我五天的活,晚上,下两点休息是家常便饭。我常常过去摧加林!”

贾如斌很兴奋地说了几句,停了一下,他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一盒软延安递给景若虹,有所感叹地说,“这些年来,不知加林是怎么熬过来的。上一次,学生天祥还给我来信,说是让我劝劝加林,怕是加林思想上有包袱,钻进牛角。我一看加林的精神状态,也并不像天祥说的那样悲观。人只要有心,还害怕成不了气候。现在好了,加林你还记得《敌营十八年》里面的主题歌吗?‘胜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

景若虹接着说道,“加林,你要永远要记住伟大领袖**的教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加林,这次录干工作很快就要进行,原则上是社来社去,面向乡镇。不过贾老师这里你必须搞一段落,我那里也很需要你。到时候我再给城关赵书记打招呼。”

贾如斌话语一转,说道:“景部长,文教局转来的材料,可真不少,好在刘志斌局长心细,统一让学生用作文纸抄写,有的还像是老师写的。学生们情绪很高,十七个乡镇,厂矿子校,总计二十几个单位,一个单位少则三五袋子,多则近乎十袋子,尤其是城关镇,好家伙,装了两禾纸箱,比线装的《汉书》看起来都让人害怕,看一袋子材料比我看两班作文花费的时间还要多。还要进行筛选归类,同一个故事,有多种版本,这还需要甄别一番。工作量大的很。加林这一来可好了。”贾如斌和景若虹的谈话内容,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一会儿,两人哈哈大笑,一会儿,两人又面孔严肃……

晚上,加林几乎没有插嘴,他只是不时地点点头,在两位长辈跟前,他晚上的身份就像个招待,不时地为他们沏茶,用电炉子烧水。不过加林的心里还是比较舒坦的。

夜已经很深了,加林躺在床上,学校工宣队青砖瓦房的办公室,里面的卫生状况堪比招待所,和他在建筑工地上的电工房那是无法比拟的。这里再也看不见,工棚里面屋角上雨水的痕迹,红砖墙上泛起的白癜风似的块斑,窗棂上用鞋钉子钉着那破烂不堪的发黄发黑的塑料纸。那是个冬天能冻死,夏天能热死人的地方。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痛定思痛,痛着何哉!

过去四年艰苦生活的磨难,锤炼了加林的躯体,透析了他的精神,重塑了他的性格,使他的思想变得深邃睿智,人格臻于完美。那时只要一有闲时间,加林便拿起书,就像烟鬼拿起烟那样,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长年累月的坚持读书学习,使加林渐渐积成了一种高远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摇曳着他人生的卓然风采。就在这一期间,加林还写了大量地生活杂感和情谊浓浓的乡土散文。生活的苦难没有使他心力的丧失、精神的颓废。在高加林看来,苦难中“写作是精神的炼金术”。加林在散文《哦,枣树!》里面写到:“黄土地上的枣树,千百年来扎根在陕北的河畔硷畔,坡洼山坳,它能甘居在荒凉之野,你不必为它浇水,你也不用为它施肥,你只要让它活着,它就能全凭自身的韧劲,采日月之光芒,汲取黄土之精华,得到自然的元气。每年春夏之交,满山遍野的枣树,开满金色的小花,散发出浓郁的甜香,引来成群成群的蜜蜂在树冠中飞翔。白露一过,山山涯涯,川道河畔,到处红彤彤一片,红玛瑙似的枣子沉沉地低下累累果实,人们便可采拾,‘一斗枣二斗粮,里面还加二斤糖’就是人们对于枣树的极高赞誉。”我们加林的身上不正体现着枣树的秉性吗?

今天景老师给加林带来了佳音。一切都来得这么的突然,让他都有点措手不及,想着想着,加林的眼睛湿润了,“不是每一棵树都会在暴风雨中被折断,不是每一粒种子都找不到寄生的土壤。生活不仅告诉了我们痛苦的含义,更让我们知道:风雨过后必见彩虹,人生中遇到的所有逆境或磨难,都是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知青在送给加林日记本扉页上写的话,不时地在加林的大脑里回荡着……

现在,加林并不为合同制干部而感到满足,他想,“我虽然在生活中尝受了太多太多的痛苦,但我会用快乐之水来冲淡苦涩之味,其实痛苦和快乐在许多时候是双胞胎。每当你叹息流泪的时候可能快乐就在冲着你点头微笑。”

想着想着加林对未来生活的自信已经溢满眉宇了,毕竟生活又给他提供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