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228章 梅开二度(三)

根植黄土地 第228章 梅开二度(三)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古往今来人世间有多少阴差阳错的事情,刘巧珍和高加林人生悲剧的跌宕起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人的个人因素,而往往是那时社会各种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暂且不去追究个人的责任。

现在我们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刘巧珍已经梳妆打扮,穿戴簇新,站在客人面前。巧珍上身穿着红玫瑰色鸭绒棉袄,下身藏蓝色料子裤子,垂感顺滑,脚蹬高跟红皮鞋,脖子上系着一条水红色的纱巾(当年加林特意给巧珍买的),成熟的巧珍容貌出众,气度不凡,得体漂亮的衣服更衬托出她的丰满,显得更有女人味。特别是巧珍听了加林的话后,不再剪短刷刷了,现在马尾辫已显出了端倪,双辫一缯,和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芳不差上下,稍微一淡妆,巧珍又回到了十年前,所不同的是脸上脱去了稚气,显得更加的成熟持重。

巧珍这时就在城关镇营业食堂的大厅里,期待着幸福的到来。

县城关镇最大的营业食堂,今天布置一新,二十几张大圆桌上铺着干净的台布,每张桌子上都摆着几个带着花边的搪瓷碟子,里面放有香烟、瓜子、水果糖、核桃枣。

厅里人声鼎沸,年轻漂亮的服务员穿戴整齐,在大厅里来回穿梭着,手里拿着托盘好像进行时装表演。亲戚朋友们围着圆桌,一边嬉笑,一边剥着糖纸,嗑着瓜子。

巧珍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感受着眼前的一切,似乎走进了电视剧《西游记》里面的仙境。

梅开二度对刘巧珍来说,这是生活对她的最大安慰,也是对她人性善良的回报。

自从巧珍大胆地向高加林投怀送抱以后,见证他们爱情的只是黑漆漆的夜晚,朦朦的月亮,索索的玉米杆,毛绒绒的柴草堆,深情的黄土地。而今天她刘巧珍可以扬眉吐气了,亲朋好友都来出席她的婚礼,分享她的幸福,这对她来说,是多么的尊贵和骄傲啊!

大门口,出出进进,人来人往,席间宾客除了个别生亲戚外,不管是前庄后庄大家都是一个大队(村)的,坐在一起无拘无束。早到的亲戚朋友,围了一桌又一桌,桌上玻璃茶杯泛着热气,大家吸烟喝茶,拉闲话,吃糖,吃瓜子,说话声,嬉笑声,响彻一片,其乐融融。

前台录音机里反复播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及《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同心携手建乐园》《双脚踏上幸福路》《谁能比得上咱》等电影《甜蜜的事业》《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月亮湾的笑声》的主题插曲,欢快的音乐更加烘托了喜庆的气氛。

今天的忙人要数高明楼和高玉智,高明楼负责在门口接待来宾,他手持香烟,满脸微笑,大老远就给人打招呼。高玉智围着宾客转来转去,上前递烟,给来人看坐,热情地接待着客人。

在前台的贵宾席上,一边坐着加林的父母和他二妈张蕙芳和媒人德顺老汉还有加林的几个近亲。旁边娘家席上巧珍的父母、姨母、巧英、巧玲。巧珍也忙前忙后招待着亲戚,她脸上泛着红光,眼神里放出异彩。对巧珍来说,今天,面对至亲至爱的人,她有一种无法形容的亢奋,浑身每个细胞都被激活,眼前的情景好像使她置于虚幻之中。

加林的同学及两家的亲戚朋友围了一大圈,十几个小孩都穿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衣服像走线筒子那样,在席间穿梭着,嬉闹着。

十一点左右,高加林和刘巧珍的婚礼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

婚礼由城关镇团委书记刘根社主持。刘根社走到前台,他背后墙上的红植绒布上贴着一个硕大的金边红双喜,靠近门口窗子的旁边贴着一张大红纸,用毛笔写着结婚仪式,其项目主要有:鸣炮开会、宣读结婚证书、披红戴花、交换礼物、介绍人讲话、证婚人讲话、单位领导讲话,双方代表讲话,亲朋好友代表讲话、来宾代表讲话等。

刘根社站在麦克风前,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席间慢慢地静了下来。他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然后对着麦克风大声地讲道:“各位来宾、各位来宾:请安静一下,先请新郎新娘站在前台。”

加林这时正在和叔父交谈着什么,他便停了下来,有点别扭地站在了前台,巧珍也在巧英的陪伴下自自然然地站在穿着一身蓝制服的加林身边,平时和加林一般高的巧珍,这时明显比加林高。

刘根社转过身微笑地看了一下,并肩站着的巧珍和加林,然后,面向大家,对着麦克风大声地说道:“各位来宾,各位亲戚,同志们,大家好!高加林刘巧珍结婚仪式现在开始:第一项,鸣炮祝贺……”不等他说完,食堂外面立即鞭炮声雷鸣,一时间,席间的小孩都冲出了门外。好几分钟过去了,鞭炮声才静息了下来。

爆竹声声传喜讯;红梅朵朵贺新婚。

结婚仪式按照安排依次进行。一对新人披红戴花,交换礼物后,主持人宣布:“现在由贵宾马战胜同志宣读结婚证书,大家欢迎!”一阵掌声过后,马战胜健步走上台前,他手持两本大红色结婚证,对着话筒,宣布气宇轩昂地宣读了两个持证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婚证书,宣读一毕,他目视了台下,很随意地说了几句:“在我的兄弟高加林和刘巧珍步入婚姻殿堂的大喜日子,我真诚地祝贺二位新人,珠联璧合,合二为一,一往无前,前程似锦,锦上添花,花好月圆,圆圆满满,满怀豪情,情深意长,长长久久!”一对新人向宾客行过礼后,主持人刘根社让德顺老汉讲几句话,德顺老汉只是笑了笑,摆摆手,拗不过,他才勉强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眯着眼睛看了一下离他不远处并肩站着的加林和巧珍,他拿个话筒,就像拿个唢呐,满含热泪的说道:“要我说嘛,我的心情就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常猎户的那句话‘总算盼到这一天了!’和在座的各位一样,熨帖的很。这比土改时分了六亩水浇地还高兴嘞!两个娃娃今天能走在一起,这都是造化,我只不过是跑跑闲腿罢了。能看到两个娃娃重归于好,我今世再无牵挂的事情了!我老汉一辈子爱看戏,肚子里的戏词翻转转,也为娃娃捯饬了几句:两个娃娃再牵手,小康路上大步走,和和美美一辈子,幸福日子在前头。我没啥说的了,就等着吃美食喝烧酒了。”

德顺老汉一说完,席间一片掌声喧天。

穿着盛装的刘巧珍没想到她还能并肩地站在高加林的身边,新婚女人的那种紧张,心跳、脸红、怀疑、猜忌,既甜蜜又痛苦,既真实又虚幻的妙曼感觉,她这时终于在羞涩紧张的气氛中体味到了。

证婚人高明楼被请到台上,他穿着过去开会时才穿的制服,戴着花镜,从中山装右上角的口袋里掏出了稿子。大声地念道: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新年元旦)是高加林和刘巧珍结为伉俪的大喜日子。

天地盈喜家盈喜;日月成双人成双。

今天啊!喜鹊道喜,红梅飘香,琴瑟和鸣,龙凤呈祥。在这个披红结彩,堆锦插花,笑语阵阵,喜气洋洋的结婚盛典上,我以主婚人的名义,对这两个好青年,一对好伴侣,表示热烈地祝贺!”

高明楼说着便把稿纸夹在左胳肢窝里,鼓起掌来,台下一阵和鸣后。

高明楼又拿起稿子念道,“在这里对牵线搭桥终使有情人结为亲眷的月下老人,我干大德顺老人家表示由衷的敬意。

各位来宾:今个两位青年的美满结合,终成大礼,真是:

双囍字前,喜喜欢欢,喜结一对新伴侣;

合欢堂中,欢欢喜喜,欢聚满堂贵亲朋。

我深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敬老爱幼,通情达理,孝敬双方父母,处理好各种关系,开出一朵朵璀璨的精神文明之花。

新年时节结风鸾,鸾凤欢舞艳阳天,天上鹊桥牛女会,会羡人间花月圆。

最后我再一次对一对新人表示热烈的祝贺,愿你们心连心,肩并肩、手携手,迎接崭新岁月,奔向幸福明天。

谢谢大家!”

高明楼讲完之后,接着由高玉智代表男方讲话,在一阵掌声中,高玉智稳重的站在了话筒前,即席讲道:

各位亲朋好友:你们好!

今天是小侄加林和巧珍结婚的大喜日子。两个孩子能走到一起,这真是天赐良缘。在这里,我代表男方对今天冒着严寒前来贺喜的各位乡党、亲朋好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前来帮忙的各位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

加林和巧珍最终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这也是他们的造化,希望他们能彼此珍惜这段姻缘,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能像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提倡的‘夫妻八互’那样,‘互爱、互敬、互勉、互慰、互让、互谅、互助、互学’。求大同,存小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尊长爱幼,白头偕老,幸福一生。

谢谢大家!

结婚仪式很快就进行到最后一项,刘根社豪情满怀的说,“高加林刘巧珍的结婚仪式到此结束,最后一项是闭会就餐,希望各位来宾,吃好喝好,谢谢大家!”

这时,录音机里继续放着欢快的音乐,只是声音比刚才小了许多。刘根社讲完后就和回到座位的加林交谈着什么,加林一边听一边点头。

大厅里更加热闹,工作人员端着大盘大盘的菜在席间来回的穿梭,端盘的递菜的井井有条,席桌上先上了了四荤四素的下酒菜。和农家过事的区别是这里的碟子都是一模一样,整齐划一,不像农家过年那样,碟子色泽不同,大小不一。

酒席一开,坐次上的逊位也完全免去了。大家筷箸相撞,觥筹交错,吃得滋味无穷。

席面上,大家兴致很高,加林和巧珍还顾不上用餐,他俩在高明楼的引领下,按照席次给来人敬酒,第一个就是德顺爷爷,加林和巧珍捧着酒盅,加林说道:“双手端着酒盅盅,一片诚心敬爷爷,祝您福如门前长流水,祝您寿比硷畔不老松。”德顺爷爷接过酒盅一饮而尽,加林逐个敬酒。

酒席宴上,三巡过后,酒酣耳热,几下里传来了划拳声:一点点,二红又细三元三;四季发财五魁首;六六六,七巧门,八大仙,九红门,十满堂。酒令声远远高于人们的嬉闹声。

穿梭在席间的工作人员,端着像锅盖那样大的搪瓷盘子,不断地下着热菜。

此刻,碟子的相撞声,酒杯相碰声,敲筷子声,划拳声及嬉笑声在客厅里回荡好长好长时间。在欢快的人群中,除主人外,最高兴的就数媒人德顺老汉,他胡子几乎全白,但他面色红润,气定神闲,他今天提前穿着巧珍给做的黑直贡呢面子的九道湾羊皮袄,头上挽着一条三道蓝的新羊肚毛巾,连胡子都修了修,看上去似乎有几分仙风道骨。德顺老汉一盅接一盅地喝着晚辈们的敬酒,他一笑起来,鼻子和眼睛都挤到一块了。小酒盅几乎没有离嘴,刚刚喝完巧珍和加林敬过的美酒后,老人喜得一个劲的用右手捋着长长的胡须,他心里那个舒坦,只有他知道。

这些年来,差一点没把德顺老汉气死愁死,自从加林和巧珍分手后,巧珍一气之下草草地和马拴结了婚。结婚那天,风卷黄土,天色昏暗。德顺老汉独自一人把窑门一关,坐在家里喝闷酒,喝的脸红发烧,头重脚轻,然后往光席片炕上一躺,心泛往事,老泪纵横,他恨啊,他悔啊,他愁啊!他为没有劝加林回头而自责,又为巧珍的不幸和加林的负心而伤心,他那时暗含着太多太多的心酸和无奈。说实话他在心里把巧珍看得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百一的爱她。孩子选择马拴那是在和自己赌气,从心底讲巧珍爱的还是加林,孩子那时的苦楚,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娃娃出嫁的那一幕,就像当年他的玲转被父亲卖到天津一样,巧珍和玲转的那个苦啊,也只有他才能体味到。不久加林又被下放回村里,也到了娶婆姨成家的年龄了,但加林就是迟迟不找人,加林不急,他倒着急,再问加林就是一言不发,问得紧了,加林便说,他打算一辈子不要婆姨,这把德顺老汉气得嘴角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后来他才知道,加林的心里揣的竟然还是巧珍,加林对巧珍的念想一直就没有断过,就像他爱玲转那样,他知道巧珍在加林心里的分量。这次上天又给了娃娃一次机会,让他们走到一起,而他也只是完成了一项使命而已。今天这事德顺老汉看作是他今生唯一办的惬心惬意的事。

一杯接着一杯的烧酒喝得德顺老汉满面红光,老人穿着新衣服,头上挽着羊肚手巾,系着新腰带,背靠在椅背上,激动得手脚都不知道怎样放。

有信天游为证:

二毛皮子九道道弯,

崭新的羔羊皮袄暖心间。

加林买料巧珍缝,

喜得老汉嘴合不了拢。

板柜里一放是几年,

啥事爱来啥事翻。

一摸一看大半天,

越看心里越喜欢。

提在手上舍不得穿,

穿它只是为上山。

今天娃娃们随了缘,

穿上新衣摆场面。

了却心事乐无边,

哪管明天就上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