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23章 痴心难改(二)

根植黄土地 第23章 痴心难改(二)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离开了学校,马拴踩在泥泞的路上,慢慢地移动着脚步,边走边考虑刘踊跃校长刚才说过的话,虽说管了几年学校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学校教师的构成,有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公派老师,工资由县文教局发,还有县文教局公派的代理教师(县聘教师,大部分都是通过关系),工资也由文教局发,还有正式在册的民办教师,工资县上公社各发一部分,还有社聘教师(后称乡聘教师),校聘教师,后两种教师的工资少还不能按时发。他妻妹刘巧玲开始不过是个校聘,现在成了社聘教师。地区师范学校现在也从正式民办教师(一九八一年七月底前参加工作)里面招收学员,两年以后,就算中师毕业,转为商品粮。加林要是从学校不出来的话,现在说不定都考上地区民教班,培训两年,就成了公派教师,那他就等于把手伸进了国家的馍笼子里,吃商品粮,一个月四十几块钱。马拴了解到这些以后,也真为加林的不幸深深地感到惋惜。不管怎么说加林的事情好像是蝴蝶效应,已经或多或少的对马拴的家里造成影响。

马拴停止了脚步,他从口袋里拿出了烟吸了起来,他虽说不太在意感情方面的事情,但这段时间来,马拴从巧珍那忧愁的脸上,似乎看到了巧珍的心事,马拴已经意识到加林人生中的又一次不幸,好像又成了巧珍的一块心病,搅得巧珍心神不安,这团阴霾现正在由小变大,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到他家的安定团结。这不能不引起了马拴的焦虑,使得马拴常常也闷闷不乐。

马拴回到家里,巧珍早都睡着了。

日子就是再难过,也得一天一天的过。巧珍和马拴生活在一起,本来话就不多,现在摊上加林这杆子事,巧珍的话就更少了。

巧珍的情绪影响着马拴,使马拴的心里多有不快,马拴的情绪无形中又反过来有影响着巧珍。

深秋的一天下午,窑外酷热,窑里通凉。马拴在和高明楼在交谈着什么,都是马拴说得少,点头得多。

明楼对马拴提出的问题,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到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从全面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党的三农政策,高明楼都以自己的经历和经验都作出了耐心地回答。最后问题的焦点还是集中在高加林的身上。

马拴起身给高明楼点了一支卷烟后,凝视了一下高明楼,面孔有点严肃地说道,“明楼叔,这些天来,你不知道。我家都乱成了马了。巧珍一天吊着脸,对我爱答不理的,但她该干啥还干啥。就是从不主动和你说话,你问得紧了,就摇摇头。”马拴说着就说不下去了,“巧珍这娃娃,唉,咋说呀……”高明楼插了一句,脸上也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明楼叔,实不相瞒,换过旁的,我就是不要女人,也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把人做难咋了。这话又说回来,现今小侄我日子能过得这样,还多亏有巧珍,她把家里打理得那真是没说的,干起农活来比男人都强。村子人见我父母都说我老马家烧高香了,不知那辈积的福。你看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加林可出事了。这加林一出事,巧珍魂不守舍,把我搞得烟人加呛人。叔,让加林再教书,这事不是你我说了算数。等到机会给加林把教师这事办成,那还不等到牛年马月?那非把巧珍给气瓜不行,你说我这日子还能过吗?”马拴说完,把眼睛正对着高明楼,明楼把吸剩下的小烟头放进了玻璃烟灰缸,平声静气地说道,“拴娃,你不知道,这些天来,叔为加林的事情也没少劳神。”明楼侧目看了一下马拴,有点无奈地说道,“现在一实行责任制,大队改成管理委员会,不像那几年让加林钻到大队,干些杂事混些工分,也过得去。加林的事这一时半会儿,可把人给难住了。”“明楼叔,加林的事你老可贵贱不敢打退堂鼓。”马拴一听高明楼讲起困难,一下子急了。“拴娃,这你放心,加林的事情,我管定了,还要管好。”

马拴从高明楼家里出来,又去了岳父家。

马拴出门,巧珍从不问出去干啥,他一走,巧珍该干啥干啥。巧珍收拾完家务,坐在炕上,她一边等着马拴,一边拿着巧玲给她买的农村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四言杂字》有心无心地看着,但她眼前挥之不去的还是穿着黄军衣上身,下穿藏蓝色的确良裤子,头发蓬松的高加林提着馍笼子的样子,高加林满脸无奈地站在她的跟前……

巧珍心神不定,注意力怎么也集中不起来。

刘巧珍是一个重感情的人,羊马河畔和高加林的分别,她知道你将是意味着什么,她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她被高加林无情的抛弃了。多少年来,她所精心编织的理想婚姻就像天上的彩虹那样瞬息间消失了。

我们可怜的巧珍在极度无奈之下,她把自己当做了一筐豌豆,一袋谷子,或一头牛,一只羊,一只兔子,在农贸市场上毫无选择地把自己卖给了马拴,而结婚时那些彩礼就是对她驱壳的等价交换。骑在出嫁毛驴背上的巧珍,在她看来,那震天价的唢呐声简直就如同送葬队伍的哀乐在她的头顶上回荡,她再也感受不到人间那妙曼的爱情了。新婚女人的那种心跳脸红,怀疑猜忌,既甜蜜又痛苦,既现实又虚幻,那种美格滋滋的情趣,她一点都体会不到。随着在驴子背上的颠簸,只是隔着泪水告别了生活二十年的高家村。爱情婚姻对于走到一块的年轻人来说,本是浪漫的饥渴的甜蜜的充满激情的,倘若这种意境消失了,那么生活本身就变得扭曲乏味了。

马拴晚上干啥去了,咋还不见回来?

巧珍拿在手上的书掉了下来,她靠着被子睡着了。

当明月正南的时候,马拴拖着疲惫的懒腿回来了,他一推门进窑,轻手轻脚地踅摸磨到炕边,上了炕,轻轻地从巧珍身上翻过,像刺猬一样,萎缩睡在炕里面。马拴的动作尽管很轻,但还是惊动了巧珍。躺在炕里边的马拴像个木头人那样,侧身面朝墙,似睡非睡。巧珍醒来以后再也睡不着了,她感觉马拴对她好像有点冷淡,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巧珍咬着牙,最终还是呵呲呵呲,地哭了。马拴在巧珍的脚下睡着,听见巧珍哭,就赶忙起身爬了过来,看着巧珍,想说几句安慰话,张了张嘴,就是没有发出声音,只是本能地把巧珍的被子,扽了扽。

马拴仰慕刘巧珍那可是有了年代了,那是七五年初冬,城关公社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开展轰轰烈烈地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在会战工地上,马拴认识了刘巧珍,只不过是两人没有说过话,巧珍干活泼川,架子车土揪得满,特别是休息时各大队都要出节目,巧珍的一曲《兰花花》,一下子就把马拴的魂勾走了,平地舞台上的刘巧珍,长长的大辫子,花格子上衣,蓝裤子,黑灯芯绒布鞋。就像个蓝花花。从那时起,马拴就认定了刘巧珍,他暗暗发誓今生一定要娶巧珍为妻。他把他以后的一切活动都和刘巧珍联系起来。为巧珍他曾沾沾自喜过,为巧珍他曾死去活来过。多少个孤独的夜晚,他因巧珍而激动,又因巧珍而惆怅。马拴没有读过多少书,也不会编信天游,在他的生命中,巧珍白天就是他的太阳,晚上就是他的月亮,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相反的那可是另一种现象。晚上要是没有月亮,夜行人就失去方向。对马拴来说巧珍就是月神嫦娥。年龄渐长以后,马拴便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亲马富贵,马富贵就开始绌联马拴的婚事,马拴没念过几天书,他心里根本就不知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他可知道庄户人所说的好事多磨,女人就怕你多撩,他到底去高家沟大队向刘巧珍求过多少次婚,他都忘了。令他遗憾的就是,巧珍始终不见她的面,他有一肚子话,就是不能向巧珍表达。事后他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巧珍和已经加林好上了。马拴都有一生不结婚的打算,父亲不断地托人给他提亲,他硬是连个面都不见,更谈不上结婚生子,好在老天又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再一次地得到巧珍,他原打算,只要巧珍能跟他,巧珍就是带上别人的娃娃他都不会嫌弃,这一点,他都敢向伟大领袖**他老人家保证,一辈子都要对巧珍好。事情往往比想象还要好,巧珍在嫁给他时,竟是女儿身。他马拴要是再不知足,他还是个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