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270章 退耕还林( 三)

根植黄土地 第270章 退耕还林( 三)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这天下午,当夕阳正从大马河西边苍茫的老牛山鞍部渐渐沉落的时候,通往高家村的川道里,也慢慢地罩上了暗影。加林一边唱着电视剧《辘轳·女人·井》的主题歌,一边悠闲地骑着车子。“东边有山,西边有河,前边有车,后边有辙,究竟是先有山还是先有河,究竟你这挂老车走的是哪道辙……”激昂嘹亮的歌声在川道里回荡着。

加林一回到家里,就看见王建平坐在沙发上和巧珍在说着话,“王哥,你啥时过来了?你可是忙人啊?”加林一见面就问道,“来了好一会儿,和妹子说了一程话,哥今天专门找你来了,还是你的老本行,给墙上写字呗。不过这次不要你劳神标语了,哥都准备好了。”王建平说着,就从口袋里掏了一张红头印着延州县城关镇高家村村民委员会用笺的双格纸递给了加林,加林接在手中一看密密麻麻写了一张,他边看边默默地念道:“森林无价宝,人类少不了;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植树造林,利国利民;改善投资环境,造林绿化先行;构筑绿色屏障,再造秀美山川;加快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平衡;要想富,多种树;要想代代富,年年要栽树……”加林耐心地看完后,说道:“没想到,哥还先走了一步!”“这农村墙上的标语反映的是党在一定时期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让社员群众心里亮堂。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茬子标语,这还不是为了工作吗?”王建平书记接过了加林的话。“加林,你也知道,县上这次动作很大,哥心里没有底,这不前几天和明楼叔去了一趟吴起,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这几年人家从倒山种植,广种薄收变为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落实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我们还去了人家县上退耕办,了解了更多的情况。这是我根据掌握的材料写的简报,你详细看看,捋顺一下,把它写在村委会门口的黑板报上。”

加林从建平手上接过材料仔细看着,“……在退耕还林前,吴起全县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185.5万亩(92.2%为坡耕地),人均16.6亩。为了增加收入,17%的农户放牧山羊,年饲养28万只。由于广种薄收,掠夺式经营使吴起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经济怪圈,全县3791.5平方公里内有水土流失面积3696平方公里,土壤侵蚀亩数年每平方公里达1.57万吨,是延安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吴起从89年5月起果断地做出了“封山禁牧”的决定,破天荒地确立了以“封山退耕,植树造林、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为基本内涵的逆向开发思路,真正把生态建设置于各项工作之首。两年多来,全县就实现了退耕155.5万亩,造林175万亩(含荒山造林),种牧草57万亩,禁牧后淘汰土种山羊24万只。现在,吴起的生态已朝着良性发展……”

“加林,看来这是大势所趋,明楼叔已经下去和不少社员进行了沟通,不过阻力还不小,看来这还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王建平说着,话题一转,“加林,这些年来,你帮了哥不少的忙,是这,明天给你派个人,前村后村以前写的标语都不要了,用白涂料一涂。用红涂料和绿涂料写。就这些字,你抽空写嘁,三天五天我不管,十天八天我不嫌,包工包料一竿子,你说少不少?”巧珍一听有点吃惊,“王哥,咱弟兄俩说钱就生分了,不过你把话已经说出来了,这也是集体的事情,那你给这个数就行了。”加林说完,伸出了右手,拳头一攥,只留下大拇指和食指。“兄弟,你可不要把你给包进去了!”王建平说完就走了。

建平走后,巧珍对加林说:“加林,墙上写字,胳膊一拃,你咋这么的小气呢?”加林极不自然地说:“巧珍,你不知道,砖墙上,石墙上写字,有的地方还要搭梯子,劳神大的很,立起了,蹴下了,不停点点……唉!不像十几年前了。现在,写上一天字,晚上睡到炕上,浑身没有一块肉自在,两个肩膀劳损的不敢撞。比揽工做活累多了,人们不懂以为是个轻闲活。你要是到县上文化馆请人来写,配个助手,连管饭,一千五都不够。我心里有数呢?这些年,我就怕出门给人家写字,其实我就值个土工钱,要的少了心里委屈,要够了,又怕人家说我心重。”

听加林这么一说,巧珍心里一想,加林说的也对。怪不得以前加林白天写字,有时晚上,半夜起来坐在茶几旁一个劲地吸着烟,想着想着巧珍的眼泪都下来了。

注:资料来源《陕西日报》《吴起县志》《延川县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