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281章 凤翔楚州(一)

根植黄土地 第281章 凤翔楚州(一)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八月过半,离刘倩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乡党们的吵哄下,高加林也到了该放血的时候了。

这天晚上,高加林找到了高明楼。在高明楼的客窑里,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加林也不再掖着藏着,“明楼叔,你看,我很想低调,可人家烧腾的不行。巧珍说,天天几盒烟,瓜子糖几碟子,都揞不住事么。看来娃娃这事不好好过过还不行。咱前村后村谁家有事大都找你。您老办事有经验,甜甜这事你就看着办,过后不要让乡党吃杂就行了,花钱多少就是那么一回事。”

高明楼承包的新貌砖厂,原打算九五年底交给镇政府,没想到镇上又让他续了三年,去年他才彻底歇息了。高明楼一回到村上,谁家过事,都来找他,他也是个爱热闹的人。

高明楼一听加林这么一说,他把嘴一抹,高兴地说道,“袜子鞋有样子,办事没样子,咱就往好哩办。你这事,建平都给我打过招呼了,三场电影,大队(村上)包了,娃娃也给村上争了光。白天吗?我把李家渠的戏班子请来,再加上歌舞,好好热闹热闹。”

在高明楼看来,大儿媳刘巧英把甜甜代管了两年多,这和自家的孙子又有什么两样呢?高明楼便像给自家办事那样尽心。

刘倩这一下出脱了。人人都看到了刘倩头上的光环,刘倩脸上的风光,十年的求学生涯回报给刘倩的是鲜花,是笑脸,有谁还在乎风光的背面,有数不尽的艰辛和汗水,其艰难程度不亚于在平衡木上做一连串的空中翻。

一连十多天,巧珍家里的来人就没有断线过,年龄大的,去找高玉德两口,年轻的都去找巧珍,让巧珍谈谈如何教育孩子,巧珍只好把一切都推给了加林。

刘倩一考上大学,加林在单位已被“铲”了几回,一个月工资都没够花,可他心里却很舒坦。

热闹过后,高家村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深秋时节的黄土高原色彩丰富,生动亮丽,好像许多图画集中展示在蔚蓝的天空下,点缀着山岭村庄。高加林一手把着车头一手稳着身后箱子在田间小路上穿行。

《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迎来春色满人间》几段样板戏唱完,车子就骑到了村口。车子一骑过井台,必须走过二十多米30多度的坡,加林只好推着自行车走着,一站在家门楼下,加林已经气喘吁吁。

“巧珍——开门——喔!”一听加林略带喘气的叫门声,巧珍立即放下手上的活,三步并作两步,急忙出来开门。

巧珍从加林手中接过车子,她的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兔子那样砰砰地乱跳,看着加林满头大汗的样子,巧珍有点迟疑地问道:“你不是说过要加班吗?这咋就回来了。”加林喘着气说,“是这样说的,我把事情赶完了,剩下的都分给别人了,倩倩人呢?”“到同学家里玩去了,已经两天了,我让她赶天擦黑回来。欣怡、欣愉到同学家写暑假作业去了。”

在窑口巧珍稳着车子,加林从车子后架上,一边解箱子,一边说,“路不太好,我一手骑车,一手扶着箱子,怕把箱子摔了。”巧珍一手稳着车子一手抚摸着起明发亮的淡橘黄色的大皮箱。

加林提着箱子进了窑,巧珍从车头上摘下一个提包和一只大塑料袋子,跟了进来。巧珍把提包和塑料袋子放到了茶几上。“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巧珍不解地问道,加林指着塑料袋子对巧珍说道:“明个咱一块去看一下德顺爷,东西我都买好了,有烟、有酒,还有吃食。这几天,我还要联系一些事情,时间紧的很,九月五号赶早同学刘立新直接用车把咱送到西安。我去文友老郭那儿把票一拿,顺便把钱还给人家。咱到西安逛上一天半,然后坐车去武汉,路上十多个小时,咱到学校抓紧时间帮倩倩把手续办完,我再带你们好好逛逛武汉。对于武汉我只是在历史地理课本上有点认识,这回可以开眼了。这次也是我今生第一次出远门,也要让你高兴高兴才行……”不等加林说完,巧珍就抢着说道:“我想我还是不去的好,你把娃娃安排好,你爱逛哪儿就逛哪儿。我又给你帮不上忙,带上我来回路上吃住采杂,多一个人不知要多花多少钱,我还怕在外面不习惯呢?”加林哈哈大笑道:“好我的活菩萨呢?人家费心费神给咱把票买了,听说还是硬卧,一张票二百多,难买的很,我还不道怎样感谢人家呢?你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了呢?这不是明明糟蹋人家吗?”

巧珍无语了,加林继续收拾着东西。

一会儿,刘倩从外面回来了,她一进家门,看到正在收拾皮箱的加林,“爸…爸爸回来了!”“倩倩快来看看,爸爸给你买的箱子,你还满意吧!”

刘倩走了过去,抚摸着皮箱,脸上微微流露出喜悦的神情,刘倩仔细地端详着皮箱,不时地用手转动着小轮子,低着头,红着脸,对加林说:“爸爸,这箱子,该花不少钱…吧!”“不贵,不贵,花不了多少钱,就一百元个样子!”“比柜子上的端箱能大个啥?就值一百元,这么贵!”巧珍就怕乱花钱,一个箱子怎么就值这么多钱呢?绣多少枕巾,才能买个皮箱呢?看着巧珍有点吃惊的样子,加林用眼瞪了一下巧珍,暗示她不要多说话,“现在的钱么,不能和过去的钱相比!现今一百元就是过去的十块钱。”加林解释道。

加林说完,就从车头上的皮包里取出几个信封袋子递给了巧珍,“嗟,快拿上。这是大伙的一点心意,这几个红包,是人家找上门来送的,推都推不掉。不过,请人吃饭也花了不少钱,花钱买高兴呗。巧珍你说这世事到底咋啦,我就是利用几个晚上帮着给几个人家的孩子修改了几篇作文,又给娃娃讲些写作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作文的立意等,就这么简单。人家好吃好喝招待,用的时间还没有你纳一双鞋垫的时间长。对我来说,也就是少看几页书而已。人家却说,这是在补我的心。倩倩,你说说爸爸的心难道有那么烂、那么黑吗?”

加林的一句话把刘倩逗得畅怀大笑,“巧珍,有时我都感到无地自容,愧对人家。你看,这是我给人家单位加班写了一个材料,人家得了先进,请我吃饭,我不去,算是给我的加班费,我真不知道现在的人这都咋啦?巧珍我还真的有点害怕,这样下去我会不会犯错误呢?以后要是有个啥运动来,那就非倒大霉不可!到那时爬都爬不起来,那就彻底完蛋了。”

加林自嘲着说,说完回头看了一下刘倩,“倩倩你也长大了,你说说爸爸应该咋办?爸爸也就是动动笔杆子,没有什么稀罕,给人家不帮忙似乎也不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跑到哪里去了。一帮忙,人家又不愿欠你的人情,真难办!”

巧珍翻着一个又一个红包,钱还真不少,巧珍一生中还没有见过这么的多钱,她心跳扑扑,两手微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巧珍深知,人情债难还。不是有这么一句俗语“人情不是债,头顶锅儿卖。”

刘倩看着妈妈就像电影《牧马人》中的李秀芝数着丈夫许灵均右派平反后补发工资那样的神态,一个钱都数不了,她大步地来到妈妈身边,接过红包仔细地看了一遍,数了数,然后对加林说:“这事简单,爸爸,人情还人情,只要不是违法的就不怕,凡是单位的钱,我看最好别要,吃饭还行,能退就退,退不掉就交党费,不过在日记中可要记清楚,时间一长什么就都忘了,到时候说不清,就麻烦了,把收据保存好!就是将来包公来查,咱也不怕。”

高加林看着巧珍微笑着说:“刘倩长大了,懂事了,我看还是稿费最保险,这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吗!”

晚上,吃喝一毕,欣愉欣怡两个回到了被窝,刘倩也回到加林的老窑里休息去了。

加林坐在茶几前,只是一根接着一根地吸着烟,他心里有很多话,就是难以开口。“谁让你给娃娃讲《红灯记》呢?现在好了,按你的心来了。你不知道我这几天背后流了多少眼泪?”刘倩一走,巧珍一关好窑门,就向加林连珠开炮。

加林把正吸着的烟头在白瓷烟灰缸里跐了一下,他已经从巧珍的话里听出文章来。“巧珍你不知道,我心里的难处。”加林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巧珍,巧珍接过信,两手发抖的展开,巧珍一字一句地读道:

“加林:

你还算个人,嫂子这些年跟着你,也算过得去。谢谢你为我马家把马甜甜培养成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认祖归宗是一个人的权利,也一个人的亲情依附。不管怎么说,毕竟甜甜是我哥哥的血脉,我马家是一定要认这个娃娃的。……”

巧珍看到这里,手一抖,信掉了下来……

加林捡起了信,就准备继续往下读时,巧珍一下子软瘫了,“加林,你再别读了,再读我就活不成了……”

加林急忙把信收了,扶起巧珍,两人坐在茶几对面,加林人生中又一次当着巧珍的面哭泣了。

高加林这个钢铁般的汉子,从不当着人面掉泪的人,现在竟哭成了泪人。这就是他的真实生活,这种生活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又能怨谁呢?不过,也好!事情已经大白于天下,落地即实也。

“加林,你别难受了,都怪我。当年我要是听了我妈妈的话,把甜甜留在马家,现在一点事情也没有了。你看这事弄得把人的幸气都给踒完了。”巧珍望着加林不知说什么好,“加林,你别管,娃娃的事我再也不会让你受委屈你的,马柱要是来搜事,有我呢!”

巧珍走过去坐在加林身边,抱住加林的头,让加林斜躺在她的怀里。巧珍拿出女人的所有解数来慰藉着心灵受到创伤的高加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