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50章 精神透析(一)

根植黄土地 第50章 精神透析(一)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这些年来,高加林难得今冬农闲的时节,这段时间他除了挖窑,就是看看书,好在父亲帮着干,时不时德顺爷爷也过来搭搭手,给他帮忙。

加林往外运土的是一辆独轮车,加林小时记得的是木头轮子,不知是什么时候,已改成了架子车轮子了。倒土的地方又不远,距离窑口也就十来米,气打饱,加林推一车土就像耍一样。

农家人过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混着,反正也不愁吃食。

加林一有时间就看书,干活累了看书,高兴时候看书,痛苦的时候也看书。

冬夜绵长,高加林睡不着的时候,他就默默地躺在炕上,一根接着一根的吸烟,其实他心里深处却暗流涌动,这暗流,时而不动声色,时而波澜滚滚,使他不能自已,有时,他便索性放纵自己,任其思潮跌宕起伏……

他回想蹉跎岁月,漫漫十年的求学路,社来社区开门办学的雨雨风风,学生时代和黄雅萍的精神契合,高考的失利,他的三年小学教学生涯,还有和刘巧珍那曾经一度的美好爱情。这一切的一切,都像天上的云彩,已不知行踪了。无情的岁月,现在留给他的只能是自己独斟自己酿成的苦酒,以苦笑来排闼心中的苦涩。

这天晚上,高加林身体虽说有点疲惫,但他的大脑却非常清晰,他便拿出了贾老师捎来的剪报本,这是用红旗杂志做的封面,用隶书写着《思想战线》第五册。

贾老师真是个细心人,他给剪报还做了个目录,旁边还用钢笔写着《拨乱反正》。里面都是大块头的文章,加林仔细地翻着,第一篇是《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往下看便是触及高加林灵魂深处的围绕“思想解放的先驱”遇罗克的三篇报导文章,都是八零年七月份的,一篇是《光明日报》二十一日《划破夜幕的陨星》;另外两篇是《北京日报》七月十五日刊登的《逆风恶浪中的雄鹰》和《一份血写的报告》。

加林停下了吸烟,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遇罗克—遇罗克……

这个遇罗克是何许人也,竟能引起高加林的共鸣。

高加林又接上烟点着,吸着看着,遇罗克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他的父亲遇崇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五十年代是华北电业管理局的工程师,一九六二年他在《北京晚报》发表了短篇小说《蘑菇碉堡和菜花老人》;一九六三年《大众电影》杂志刊登了他的《评影片<刘三姐>》;一九六四年他写了《焦裕禄演戏》的梅花大鼓,由北京曲艺团演出。

他曾固执地认为,自己出身虽然不好,但党是重在表现的。因此, 他没有必要看低自己,更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社会性参与限定在一个“应有自知之明”的框框以内,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进入社会政治的话语,参与什么是真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假马克思主义的辩论。当他读到《文汇报》上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他立即写了《从<海瑞罢官>谈到历史遗产继承》投寄《红旗》杂志,被退稿后,接着他又写了一篇《人们需要不需要海瑞》,副标题是<与姚文元同志商榷>”投寄了《文汇报》,他明确地指出:“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于思想界中的机械唯物论的倾向。我觉得和这种倾向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

一九六六年二月三日文章放在该报第四版最下角刊出,他认为这不符合马列主义**思想,也不符合党一贯执行的“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的政策。于是他在一九六六年夏秋,便开始撰写《出身论》,该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强调社会影响远远超过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第二部分、重在政治表现问题,分三个方面论述;一、出身和成份完全不同;二、出身和表现关系甚小;三、出身好坏和保险与否毫无关系。这个话题是从“黑五类子女不保险”的说法引出的。第三部分、受害问题,从大学招生、工厂提干、农村给地富子女划成份、街道办事处改选居民委员会等几个方面得出如下结论:“出身压死人”。并且尖锐地指出,这种阶级偏见,任其发展下去,那与美国的黑人、印度的首陀罗、日本的贱民等种姓制度还有什么区别呢?《出身论》写好后,遇罗克便大张旗鼓地以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名义在《中学文革报》一九六七年一月十八日创刊号上发表。该文广为流传,首印两万份,一抢而空,二月份又以专刊形式在印了六万多份,依然是供不应求,在社会上影响巨大。后又被以不同的形式翻印传布。

高加林一口气将这些通讯读完,特别令他的灵魂受到触动的是遇罗克的“假如我也挨斗,我一定要记住两件事:一、死不低头;二、开始坚强最后还坚强。”对于遇罗克的死,高加林反思着,这是不是法国的大革命那时候一样,有时候不需要什么理由。(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遇罗克无罪。)

加林还把北岛追忆遇罗克的两首诗《宣告》《结局或开始》抄在了笔记本上。

(附诗:《宣告》——献给遇罗克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绝不跪在地上,

以显示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第二首由于太长,读者可以在百度上搜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