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65章 深入基层(一)

根植黄土地 第65章 深入基层(一)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永坪供销社所在的永坪公社位于延州县的西北部,至县城五十多公里。该公社地处川台梁峁区,山川相间,峁多梁宽,峁顶浑圆,成馒头状,峁梁以下的冲沟,水流下切强烈。峁梁坡多已开垦,天然植被甚少,从峁梁顶部到底部,各种流水侵蚀很活跃。谷坡、沟壑崩溃、滑坡较为普遍。以冲沟、切沟为主的支毛沟仍有扩展趋势,但相对切割深度较小,沟壁面积小,地势相对缓和,川道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一万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二百人。这里就是张克南同志一心所追求的地方。

从条件较好的县城里来到环境恶劣的贫穷山沟,对张克南来说,生活是有点艰苦,比如时常停电,吃水有时都遇到麻烦,多日洗一次澡都是奢侈,但这些都丝毫也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张克南出生在家境情况比较好革命干部的家庭,但他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伴随他的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熏陶,他是在学英雄,见行动的氛围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县中上学期间,那几年,学校走五七道路(落实**的五七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校教学活动以广阔天地为课堂,学习共大(江西**劳动大学)经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朝阳农学院,和修正主义对着干,实行开门办学,社来社去。在学校组织的学农劳动中,打坝、修梯田、拉土、拉石头、挖窑洞等,一干起活来,张克南从不耍奸溜猾,他能把两个粪桶挑一百米不换肩。他虽说是城里娃,劳动中那种泼辣劲和农村学生没有什么两样,他敢和高加林一比高低。

这些都得益于张克南强壮的体魄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张克南上小学时,正值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国一片红,大学**语录,大唱**语录歌,加上小学的《**思想教育课》学语录,中学政治课上学《**选集》。上学期间,张克南就背了不少的**语录,那个时期就讲个活学活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他时不时的就用**语录武装一下自己的头脑,在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想起“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当他干事信心不足,缩头缩脚时,他就会想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现在生活将张克南推到了第一线,他就要在这偏僻的地方工作了,如何开展工作,他的耳边时不时地就回荡起了**的语录歌“我们**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有**的语录做指导,张克南的心里便踏实多了。

张克南一主持供销社的工作,他也没有立即点起三把火,社里的一切工作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院内的改变就是比以前干净多了,办公室门口旁边破旧斑驳的黑板报收拾的像新的一样,内容换成了“五讲四美三热爱” (注:五讲: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